![部编版 七下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19张PPT)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96296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 七下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19张PPT)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96296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 七下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19张PPT)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96296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 七下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19张PPT)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96296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 七下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19张PPT)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96296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 七下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19张PPT)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96296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 七下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19张PPT)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96296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 七下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19张PPT)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96296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学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课导入,新课讲解,典例分析,微拓展,详对比,课堂小结,当堂小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明朝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的表现。2.掌握李自成起义的原因、经过及结果。3.了解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的概况。
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用近乎平淡的笔触分析了一个王朝从兴盛走向衰颓的原因。这本书主要描述了明朝发生的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际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书中开篇说道:“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次岁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政治腐败(1)概况: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日益腐败。(2)表现:①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②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③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2.社会动荡(1)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阶级矛盾尖锐(2)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加深的主要表现有( )①皇帝昏庸 ②奸臣把持朝政 ③“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 ④宦官专权 ⑤土地兼并严重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奸臣把持朝政,宦官专权,朝政混乱,土地兼并严重,①②④⑤符合题意;“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在明朝前期已经出现,因此它不是明朝中后期统治危机加深的主要表现,排除③。故选C项。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1)根本原因: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2)直接原因: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
2.明末农民起义的代表: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
明末农民起义的影响1.积极:第一次明确提出“均田”的口号,深刻触及封建社会的土地问题,对以后的农民起义有重要的影响;对明代旧有的生产关系和封建秩序进行了猛烈的冲击与破坏,为后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开辟了道路。2.消极:虽然对明王朝旧有的制度和统治秩序造成了重创,但后来无法统一组织起来抵御清军的进攻;也破坏了战区内各地的农业生产,阻碍了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长期处于停滞衰落的状态,还出现了分裂割据的情况。
明末农民起义与秦末农民起义的异同
下表为不同史籍中有关李自成起义的记述。据此可知起义军主张( )A.赈济灾民 B.平买平卖 C.严明军纪 D.减免赋税
【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可以看出,三个史籍的记述中都有“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故D项正确。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满洲兴起(1)兴起时间及地区: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2)后金建立: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区别于1115年女真首领阿骨打建立的政权,国号也是大金(3)后金、明朝交战:努尔哈赤率军与明朝交战,接连取胜,使明朝的北部受到严重威胁。(4)清的建立: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继续进攻明朝。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2.清兵入关(1)明朝灭亡以后,驻守重镇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2)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最终失败的原因1.敌对力量强大:由于清兵入关,满、汉地主阶级逐渐联合起来,整个形势发生了不利于农民起义军的变化。2.自身局限性的影响(1)不重视根据地和政权建设,主要将领犯了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忽视了地主阶级猖狂反扑的危险。(2)内部滋长了腐败思想,政治上处理不当,军队纪律松弛,丧失了原来的战斗意志。(3)内部不团结,争权夺利现象严重,大大削弱了自身的力量。
下面的内容,与努尔哈赤有关的是( )A.建立后金 B.推翻明朝 C.改国号为清 D.改族名为满洲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故A项正确。
1.明代中后期的皇帝多沉迷享乐,疏于朝政。其中,有一位皇帝在位48年,竟然有20年不上朝,不批奏疏。这位皇帝是( )A.明神宗 B.明武宗 C.明熹宗 D.崇祯帝
2.“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歌谣中的“闯王”建立了大顺政权,其地点在( )A.南京 B.北京 C.洛阳 D.西安
3.明末的歌谣提到,“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人们欢迎“闯王”最主要的原因是( )A.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B.“闯王”规定了严明的军纪C.起义军建立了大顺政权D.“闯王”英勇善战、所向无敌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8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文内容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7课明朝的灭亡,想一想,材料研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集体备课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政治腐败,皇帝昏庸宦官专权,东林党争,大臣结党营私,知识小结,李自成起义原因,人物简介,微思考,攻克北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