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三课 地域差异显著教案设计
展开学科
历史与社会
课题
5.3 地域差异显著
授课教师
授课年级
七年级
授课时间
一、学教目标
1.能借助各类地图和图表,分析不同区域在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环境方面的差异。(重点)
2.了解不同区域在饮食、生产、交通等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从而理解区域之间交流、联系的必要性。(重点)
3.掌握读图识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及表达能力,认识到区域发展要遵循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原则。(难点)
二、学教流程
环节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课前准备
准备学习任务单
预习教材
下载任务单和文本
明确目标
展示:学习目标
阅读了解本堂课学习目标
学
教
过
程
【卡通画导入】
(导语)2020年开年,新冠肺炎的爆发让人“静”思己过,不断更新的疫情信息牵动每个人的心。最近,老师看到了这样两幅卡通画
展示:新冠肺炎疫情——温州和武汉卡通画
提问:这两幅画给你最大的印象是什么?
引导:创意作品也向我们展示了浙江和温州的特色美食,其实,中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区域各具特色,差异显著。让我们一同进入今天内容学习。
环节一:【感受区域·寻差异】
【走进浙&藏】
播放视频:《认识区域之间的差异和联系》(8分钟左右)
(视频来源:2016年度浙江省微课程开发作品)
引导1:自主观看视频,完成任务一
引导2:请同学们整理下自己的笔记,并对自己记录的差异按照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分类
小结:视频向我们展示了浙江和西藏在气候、地形、水文、矿产资源等自然环境方面的差异,人口、交通、工农业生产等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因为有差异,才有交流的必要性,双方在人、财、物、智等方面交流。
过渡:感受完浙江和西藏两大区域的差异,下面带同学们走进范围更大的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展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
引导:阅读教材P23阅读卡“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根据读图,完成任务二。
精讲:
(问题2: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并思考其划分依据。)
青藏地区与其它三大地区界线为: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这与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一致。划分依据是受地形地势影响,特征:高寒旱
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划分依据是西北地区:受海陆位置影响,特征:干旱。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界线为:秦岭—
淮河一线。划分依据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共同点: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小结)所以,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下面我们以浙江所在的南方地区为例,探讨南北方之间的地域差异。
环节二:【细品区域·辨不同】
【聚焦南&北】之“南北分界”
展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划分图(附:四大地理区域图)
精讲:
通过上述两图对比可发现,我国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大体将东部季风区分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秦岭和淮河位于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秦岭是东西向的山脉,淮河是基本与秦岭东西向平行的河流,秦岭淮河共同的东西向平行线,构成了中国地理上的南北方分界线。
展示:秦岭和淮河地区地图及资料卡
(过渡)无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都将这条分界线作为南北分界线是因为这条线的南北差异巨大,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农业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的风俗习惯都有明显的不同。
展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
【聚焦南&北】之“南北差异”
展示:两张表格
引导:阅读教材P23-25,查找相关地图,完成任务三。
展示:自然环境表格的参考答案
精讲:
气候:在查找这部分资料时,相信同学们会遇到这一类型的地图,我们称之为等值线图。这是较为普通的一种地图,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演变以及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都可以通过等值线图来展示。常见的有等高线地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它们有着
这样的一些共性:
在读图时,我们把握好同一条等值线上的数值相等这一重要信息。
展示:等温线图(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引导:1.找一找哪条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最高温、最低温出现在哪里?分别是几度?南北温差多大?
综上所述,一般情况下,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很大。
《中国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夏季最高约28℃,最低约16℃,南北温差约12℃,所以夏季气温南高北低,但南北温差不大,南北普遍高温。
展示:年等降水量线图(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
引导:1.找一找哪条等降水量线比较接近秦岭-淮河一线?
2.中国年降水量分布有何规律?
展示:人文环境表格的参考答案
精讲:
展示:中国水稻、小麦分布图
读图可知,我国小麦的集中产区在北方地区,水稻集中产区在南方地区。此外,北方还种植玉米、大豆等,南方还种植油菜、茶叶等。
引导:南北方生产、生活存在差异是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一起结合表格来看看。
精讲:
生产:展示:中国水稻、小麦分布图
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又比较接近该线,属于半湿润区,再加上水文条件限制,适合种植喜干耐寒的小麦等旱地作物。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属于湿润区,水网密布,具有良好水热条件,适合种植生长习性喜高温多雨的水稻等水田作物。所谓“种啥吃啥”,这样的农业生产结构影响了当地人们的饮食习惯,南米北面,一般被用来描述传统上南北方地区饮食差异。南方人爱吃米饭和米粉,传统北方人(华北、西北)喜面食,但是凡事有例外,东北地区虽属北方,但水分充足适合优质水稻生长,当地主食更侧重米饭,华北的京津地区由于明清时期由南方漕运的粮食为稻米的缘故,饮食习惯上对米饭接受度大于华北其他地区。一般以米饭为主食的东北和南方大部分地区将米饭简称为"饭";而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以面食为主的地区一般会把米饭称为"米"。
此外,由于北方冬季气温低于0℃,民居更注重防寒保暖,南方冬季气温高于0℃,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所以当地民居注重通风散热,屋顶坡度大,便于排水,当然,北方有的地区也会见到屋顶坡度大,是为了不易积雪。
同时,南北方水文的差异也影响了当地的交通。
(小结)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自然环境差异决定人文环境差异,其中气候因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人文环境差异又是人类运用自己的智慧,适应、改造自然环境的结果。
承转:其实,关于南北方差异,网络上还有许多的趣谈,来看看吧。
展示:一组漫画
我们今天说南道北,地有南北之分,人有南北之别。……
过渡:人的优点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区域之间也需要相互交流与合作,以达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协调发展的目的。
展示:南菜北运资料
过渡:可见,在区域交流互补中需要各种交通运输作为重要支撑和保障。
环节三:【协同区域·共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各种运输方式都实现了快速发展。
展示:铁路发展成绩单及铁路干线分布图
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主要的几条铁路干线我们惯用“三横五纵”来形容。
此外,区域的交流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在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国家制定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强化举措推进各个地区的发展。
展示: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充分利用东部地区的优势,给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国家还实施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例如,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展示:本节课思维导图
总结:以上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内容,请同学们完成巩固练习和课后作业。
预设回答:在这次疫情中温州和武汉已然成了一对难兄难弟,疫情的背后由全国各地人们为他们加油鼓劲。
热干面、鸭脖和糯米饭、鸭舌分别是武汉和温州的特产……
自主学习,完成任务一:仔细观看视频,记录关键信息并简要说明浙江与西藏存在的差异及联系。
时间:10分钟
完成任务二:1. 仔细读图,结合教材P23阅读卡“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说出上述字母所表示的地理区域名称。
2.结合中国地形图,说出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并思考其划分依据。
时间:3分钟
活动:阅读上述地图,并结合《中国政区图》,找出南北方地区各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
探究学习,完成任务三:1.阅读教材P23-25,查找合适地图,完成上述表格。
2.结合两个表格,分析南北方生产、生活存在差异的原因。
活动:读图找出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的等温线,分析南北温差。
活动:读图找出比较接近秦岭-淮河一线的等降水量线,分析中国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三、课堂巩固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图中Ⅰ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中国南方地区与青藏地区的分界线
②接近于中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1月均温0℃等温线大致经过该线
④接近于中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 ②④
2. 中国水稻种植集中分布的区域是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3.很多地理事物的分布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图中箭头指示中国某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符合这一变化规律的是( )
A.气温年较差变小 B.年降水量减少
C.夏季风增强 D.台风影响增多
四、课后作业
1.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体内容,如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振兴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东部率先战略等
2.收看有关地理学科的电视节目,如《中国国家地理》《走遍中国》等
3.搜集体现同为南方地区的温州与武汉差异与交流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与他人分享,如PPT、照片、手抄报、视频等。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三课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皇权膨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三课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皇权膨胀教学设计,共7页。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能力目标,情感,课外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综合探究六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案: 这是一份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综合探究六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导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