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年初中科学二轮复习专题23:浮力 (含解析)

    2021年初中科学二轮复习专题23:浮力 (含解析)第1页
    2021年初中科学二轮复习专题23:浮力 (含解析)第2页
    2021年初中科学二轮复习专题23:浮力 (含解析)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年初中科学二轮复习专题23:浮力 (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初中科学二轮复习专题23:浮力 (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工业设备或交通工具主要是利用浮力原理的是( )

    A. 轮船 B. 船闸 C. 飞机 D. 滑板车
    2.两个相同的量筒内装有甲、乙不同的液体,将同一支密度计放入两液体中,静止后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的密度大
    B. 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的密度小
    C. 密度计在甲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小于在乙液体中所受浮力
    D. 密度计在甲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于在乙液体中所受浮力
    3.下列实验现象与结论不对应的是( )
    A. 砂石的吸热能力比水大
    B. 分子之间有引力
    C.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 增大排开水的体积可以增大浮力
    4.如图为一架J-15舰载机从我国首艘航母“辽宁号”上起飞的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飞机飞离过程中,航母将下沉
    B. 以起飞的飞机为参照物,航母是静止的
    C. 飞机在加速升空过程中,惯性增大
    D. 飞机飞离过程中,航母受到的浮力减小,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小
    5.一物体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它的读数为G,把它浸没在水中后弹簧测力计测得它的读数为1/3G,则这个物体的密度为( )
    A. 0.33×103千克/米3 B. 0.67×103千克/米3 C. 1.5×103千克/米3 D. 2×103千克/米3
    6.金属箔是由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的.小红取一片金属箔做成中空的筒,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发现它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她再将此金属箔揉成团放入水中,金属箔沉入水底.比较前后两种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箔漂浮时受到的重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重力小
    B. 金属箔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浮力大
    C. 金属箔沉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D. 金属箔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与它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相等
    7.在进行受力分析时,将多个受力物体当作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可以简化过程。如图中甲、乙、丙、丁四图所示,一铁碗与一铁球置于水中,则四种情况中,它们总共所受浮力大小的关系是( )
    A. F甲>F乙>F丙>F丁 B. F甲=F乙=F丙>F丁 C. F甲=F乙>F丙>F丁 D. F甲=F乙=F丙=F丁
    8.半潜船可用来运输超大型货物,空载时漂浮于海面(如图甲);装载时需向船体水舱注 水,船体重力增加,巨大的甲板下沉至海面以下(如图乙);待货物被拖到甲板上方时, 排出水舱中的水,船体重力减小,甲板上浮至海面,完成货物装载(如图丙)。半潜船 在甲、乙、丙三种状态时所受的浮力分别为 F1、F2、F3 ,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F2>F3>F1 B. F1>F3>F2 C. F3>F1>F2 D. F3>F2>F1
    9.如图所示,同一物体浸在甲(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中悬浮(图a),浸在乙(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漂浮(图b)比较物体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F甲和F乙的大小,及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和ρ乙的大小,可以确定的是( )

    A. F甲=F乙;ρ甲=ρ乙 B. F甲=F乙;ρ甲<ρ乙
    C. F甲<F乙;ρ甲=ρ乙 D. F甲>F乙;ρ甲>ρ乙
    10.盐水选种是我国农民常采用的选种方法:将待选的种子放入浓度适当的盐水中后,良种沉入水底,次种则漂浮于水面,很快就能完成选种工作。但如果盐水的浓度太小,则可能( )
    A. 所有种子都漂浮在水面 B. 只有少量次种漂浮
    C. 良种漂浮,而次种下沉 D. 所有种子都不受浮力
    11.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浮力都是由水产生的 B. 在不同的液体中,浮力的方向会不同
    C. 只有固体才能受到浮力的作用 D. 浮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
    12.圆柱体先后放入密度为ρ1和ρ2的2种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如图所示。圆柱体在两液体中所受浮力依次是F1和F2 , 则( )
    A. ρ1>ρ2 F1>F2 B. ρ1<ρ2 F1<F2 C. ρ1<ρ2 F1=F2 D. ρ1>ρ2 F1=F2
    13. 对下列四幅图情景描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用电吹风向下吹漏斗中的乒兵球,球不掉落,表明气体压强与气体流速有关
    B. 图乙中纸片不掉落、杯中的水不流出,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C. 图丙中手提袋手柄宽大是为了减小对手的压强
    D. 图丁中鱼吐出的气泡在上升未露出水面前,水对气泡的压强不变,浮力不变
    14.一小池塘里有一条小船,船上载有石块,如果将船上有石块扔进池水中,池塘的水面将(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15.用手将一重为5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8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放手后物体将________ (填“上浮”或“下沉”),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________N.
    16.小明制作了一个可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小筒与大筒均为圆柱形容器。小筒和托盘的总质量为 200g,小筒底面积 50cm2 , 高 12cm,大筒中装有适量的水,托盘上不放物体时,在小筒和大筒上与水面相平的位置的刻度均为“0”,将小筒竖直压入水中, 当水面距小筒底 10cm 时,在小筒和大筒上与水面相平位置的刻度均为最大测量值,小筒和大筒的分度值相同。把被测物体放入托盘中,读出小筒或大筒上与水面相平位置对应的刻度值,即为被测物体的质量。

    (1)该装置所能测量的物体的最大质量为________g;
    (2)小筒上相邻两刻度线的间距比大筒上相邻两刻度线间的距离________(选填“大” 或“小”);
    (3)他想利用此装置测算出石块的密度,操作如下,如图乙所示,将石块放入托盘中,读出大筒上的示数为 m1;如图丙所示,将此石块沉入水中,读出大筒上的示数为 m2 , 该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 ρ石=________(水的密度用 ρ水表示)
    17.如图(a)所示,装有部分水的试管竖直漂浮在容器内的水面上,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为h,试管壁的厚度不计,粗细均匀。现将某物块放人试管,物块漂浮在试管内的水面上,试管仍漂浮在容器内的水面上,此时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为h',如图(b)所示,则h' ________h(填“>”“V甲 , 所以浮力乙F2的最大甲F1的最小,C选项正确。
    故选A
    9. B
    解析:公式F=ρ液V排g,探究物体所受浮力与溶液的关系。
    解答:同一物质在两溶液中,由于浸入液体体积的不同,而木块的所受浮力相等,所以可以得知溶液的密度不同,浸入液体体积越大,说明溶液密度越小。同一物体悬浮和漂浮在液体中时处于平衡状态,因此有F甲═G,F乙═G,也就是F甲═F乙, 又根据F=ρ液gV排, V甲>V乙, 所以ρ甲<ρ乙。
    故答案为:B
    10. B
    解析:本题考查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由浮沉条件可知浸没水中的物体若浮力大于重力,则物体会上浮;若浮力小于重力物体会下沉.故我们可以利用浮沉的条件将可用的种子选出,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液体中的物体,如果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如果浮力小于重力,物体下沉;如果浮力等于重力,物体悬浮,据此回答。
    解答:将种子放入盐水中后,由于干瘪、虫蛀的种子重量较小,故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而使种子上浮,最后漂浮于水面上;而饱满的种子,本身重量较大,故重力大于所受浮力,故种子会下沉;但如果盐水的浓度太低,因为种子排开盐水的体积不变,所以种子受到盐水的浮力减小,所以只有少量次种漂浮;故选B。
    11. D
    解析:(1)一切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产生浮力;(2)浮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3)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4)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其产生的浮力。此题考查了浮力的产生、浮力的方向等,属于基础性题目。
    解答:解:A、一切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产生浮力,故A错误;
    B、在不同液体中浮力的方向是相同的,竖直向上的,故B错误;
    D、浮力方向竖直向上,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二者方向相反,故D正确;
    C、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其产生的浮力,故C错误。
    故答案为:D
    12. D
    解析:(1)当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
    (2)根据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当浮力不变时,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解答:圆柱体在两种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
    那么它们的浮力都等于重力,即F1=F2=G;
    根据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当浮力不变时,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因为V排1ρ2;
    故选D。

    13. D
    【解析】解答:解:
    A、从倒置的漏斗口向下吹气,乒乓球顶部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球下方气压大,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球掉不下来,故A正确;
    B、覆杯实验,装满杯子的水排出了空气,盖上纸片后杯子倒置,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杯子里的水流不出来,故B正确;
    C、手提袋手柄宽大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手的压强,故C正确;
    D、根据P=ρgh可知,当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中,h变小,压强变小;压强变小后气泡体积变大,根据F浮=ρgV排 , V排变大所以浮力变大.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1)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
    (2)大气受重力,具有流动性,因此大气存在压强;
    (3)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4)利用压强以及浮力的计算公式,通过气泡深度以及体积的变化.
    14. B
    解析:原来石块和小船在水面漂浮,后来小船漂浮而石块下沉,比较前后两次它们排开水的体积大小即可。
    解答:当石块在小船中时,它们一起处于漂浮状态,
    那么它们受到的浮力F浮=G船+G石块;
    将石块扔进水中,小船仍然在水面漂浮,
    那么它受到的浮力F浮船=G船;
    石块在水里下沉,
    那么它受到的浮力F浮石块<G石块;
    这时它们受到的总浮力F浮'<G船+G石块;
    因为F浮'<F浮 ,
    根据公式F浮=ρ水gV排可知,它们排开水的体积减小,即池塘的水面下降了。
    故选B。
    二、填空题
    15. 8;上浮;5
    【解析】解答:用手将物体全部压入水中时,已知物体排开的水重为8N,由阿基米德原理知: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 ;
    放手后,物体受到的浮力8N大于物体的自重5N,因此物体要上浮,最后处于漂浮,则浮力 .
    故答案为:8;上浮;5.
    分析: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②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是:浮力大于重力,上浮;浮力等于重力,悬浮;浮力小于重力,下沉.
    16. (1)300
    (2)大
    (3)m1ρ水/ m2
    解析:(1)首先根据V排=S小h计算出小桶排开水的体积,然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小筒受到的总浮力,接下来根据漂浮条件求出小筒、托盘和所测物体的重力,再减去小筒和托盘的重力,然后即可求出测量物体的最大质量;
    (2)放入物体后,小筒排开水的体积和大筒内水面增加的体积相同,根据公式V=Sh判断即可;
    (3)将石块放入水中后,大筒的示数其实就是排开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水的体积,也就是石块的体积,最后根据密度公式计算石块密度即可。
    解答:(1)当水面距小筒底10cm时,
    那么小筒排开水的体积V排=S小h=50cm2×10cm=500cm3=5×10-4m3;
    这时小筒受到的总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5×10-4m3=5N。
    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小筒的总重力G总=F浮=5N;
    根据公式G=mg可知,
    小筒的总质量为:m总=G总g =5N10N/kg =0.5kg=500g;
    那么可以测量物体的最大质量:m=m总-m小=500g-200g=300g;
    (2)当小筒内放入物体时,小筒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大筒水面增加的体积;
    根据公式V=Sh可知,当体积V相同时,底面积S越大,高度h越小;
    因为大筒的底面积大于小桶的底面积,
    所以小筒水面上升的高度大于大桶水面上升的高度,
    即:小筒上相邻两刻度线的间距比大筒上相邻两刻度线间的距离大;
    (3)将此石块沉入水中,石块排开的水的质量m2 ,
    那么石块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即:V石=V排= m2ρ水 ;
    那么石块的密度:ρ石= m石 V石 = m1m2ρ水 = m1ρ水m2 。
    17. >;1.25×103
    解析:根据试管漂浮、物体下沉,可分别表示出将物块放入后,物块的排水体积、试管的排水体积、容器内液面上升的体积,再利用浮力公式、重力、质量公式将其中的等量关系表示出来,最终找出物体密度与水的密度的关系。
    解答:(1)设S1表示试管底面积,S2表示容器底面积,当漂浮时,h0表示试管中液体上升的高度,h1表示试管底部应再下沉的深度,h2表示因试管下沉容器液面上升的高度,
    因物块在试管内漂浮,那么F浮1=G物1 , 即:ρ水gh0S1=m物1g;
    因此试管中液体上升的高度h0=m物1 ρ水S1 ,
    因试管中放入的物块而使试管受到的浮力会增加,
    所以增加量△F浮=G物1 , 即:ρ水gS1h1=m物1g,
    那么试管底部应再下沉的深度 h1=m物1 ρ水S1 ,
    容器中因试管放入的物块而使试管受到的浮力会增加,排开的水的体积增大,
    则试管在容器中应再排开的水的体积△V2=S2h2 ,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F浮=G物1 ,
    即:ρ水gS2h2=m物1g,
    则因试管下沉容器液面上升的高度h2= m物1 ρ水S2 ;
    此时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为h'=h-(h1-h2)+h0;
    即h'=h-( m物1ρ水S1 -m物1 ρ水S2 )+ m物1 ρ水S1;

    那么:h'=h+ m物1ρ水S2>h。
    (2)当放入试管中的另一物块下沉时,H0表示试管中液体上升的高度,H1表示试管底部应再下沉的深度,H2表示因试管下沉容器液面上升的高度,
    试管内的物体下沉,排开水V1=V物=S1H0;
    试管在容器中应再排开的水的体积V2=S1H1;
    由题意可得:h′=h-(H1-H2)+H0。
    因为h′=h,所以H1-H2=H0 ,
    因为S2H2=S1H1 , 已知S2=5S1 ,
    则:H2=H15 ① 。
    又因为试管仍然漂浮,所以新排开的水重等于新加入的物体重,
    即G物=ρ水gV2 ,
    则m物=ρ水V2。
    物块的密度:ρ物=m物V物=ρ水V2 V1 =ρ水S1H1S1(H1-H2) ②;
    ①②联立解得:ρ物=1.25×103kg/m3。

    18. (1)溶质
    (2)C
    解析:(1)溶液稀释的过程,其中的溶质质量不变,增大的是溶剂的质量;
    (2)密度计始终漂浮在液体表面,它受到的浮力始终等于重力,据此结合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1)现需要配制10L消毒液,在稀释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
    (2)密度计始终漂浮在液体表面,它受到的浮力始终等于重力,
    因此它受到的浮力始终相等;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理F浮力=ρ液gV排可知,液体的密度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成反比,即V排越大,刻度越靠上,液体的密度越小,因此密度计上的刻度从小到下逐渐增大,故D错误;
    当液体的密度分别为0.9g/cm3时与在水中时浮力相等,
    即F上=F水;
    ρ上gV上=ρ水gV排;
    ρ上h上S=ρ水h水S;
    0.9g/cm3h上=1g/cm3h水;
    解得:h上=10h水9;
    当液体的密度分别为1.1g/cm3时与在水中时浮力相等,
    即F下=F水;
    ρ下gV下=ρ水gV排;
    ρ下h下S=ρ水h水S;
    1.1g/cm3h上=1g/cm3h水;
    解得:h下=10h水11;
    那么上、下两个间隔的长度为:△h上=10h水9-h水=h水9;
    △h下=h水-10h水11=h水11;
    因为△h上>△h下 , 所以密度计上的刻度不均匀,且越靠下越紧密。
    故C正确,而A、B错误。
    故选C。
    19. 等于;0.25×103kg/m3;0.25N;不变
    解析:(1)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即可;
    (2)浮标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G,然后利用密度公式和F浮=ρ水gV排列出等式求解浮标的密度;
    (3)引力变为原来的一半,根据漂浮条件计算这时浮标受到的浮力;最后根据F浮=G判断浮标的V排是否发生变化即可。
    解答:(1)根据浮沉条件可知,因为浮标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浮标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2)因为浮标漂浮在水面上,
    那么F浮=G;,
    ρ水gV排=ρVg;
    ρ水V排=ρV;
    代入数据得:1.0×103kg/m3×(200-150)×10-6m3=ρ×200×10-6m3;
    解得:ρ=0.25×103kg/m3;
    (3)如果地球对所有物体的引力都变成原来的一半,
    因为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
    所以这时它受到的浮力:
    F'浮=G'=0.25×103kg/m3×5N/kg×200×10-6m3=0.25N;
    质量不变,重力减小,浮力也减小;
    由阿基米德原理知:F浮=G;
    ρ水gV排=12ρgV;
    即:ρ水V排=ρV;
    那么地球对所有物体的引力都变成原来的一半时,它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即位置不变。
    20. 9.8×107;竖直向上;变小
    解析:(1)已知轮船的排水量根据利用F浮=G排计算轮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
    (2)根据浮力的方向解答;
    (3)当物体漂浮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据此分析轮船浮力的变化。
    解答:(1)该轮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g=10000×103kg×9.8N/kg=9.8×107N;
    (2)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由于轮船处于漂浮状态,所以它受到的浮力等于船和货物的总重力;如果把船上货物卸下一些,总重力减小,则船受到的浮力将变小。
    三、实验探究题
    21. N;减小;转换法
    解析:(1)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极性;
    (2)首先根据滑片移动分析电流变化,进而确定铁球受到的吸引力的变化,再根据二力平衡分析铁球受到浮力的改变,然后推断液面高度的变化,最后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分的烧杯底部压强的变化;
    (3)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解答:(1)电磁铁线圈上电流向右,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尖向右,大拇指指向上端,因此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
    (2)当铁球静止时,它受到向上的浮力、向下的重力和电磁铁的吸引力,即F浮=G+F吸引。当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变阻器的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磁场变弱,那么铁球受到的吸引力减小,因此铁球受到的浮力减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铁球排开水的体积变小,那么水面的高度减小。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将减小。
    (3) 根据水面的升降可以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变化,这种方法就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转换法。
    22. (1)正确
    (2)a、c、d
    (3)加不同质量的橡皮泥
    (4)小于;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
    解析:(1)、(2)利用称重法(F浮=G-F浮)求出浮力,比较浮力的大小得出答案;(3)、(4)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得出答案。
    解答:解:(1) 实验步骤 d、e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由 实验步骤a、 d、e知Fd=G-F'=0.4N-0.06A=0.34A,Fe=G-F'=0.4N-0.02A=0.38A,由此判断猜想一是正确的;
    (2)由实验步骤a、c、d知:物体在c、d中受到的浮力都为:F浮=G-F'=0.4N-0.06A=0.34A,由此得到 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深度无关;
    (3)要验证“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要保证液体的密度不变,只需改变物体的密度,所以 可以在塑料瓶中 加不等量的橡皮泥即可;
    (4)①因为“ 橡皮泥下沉至杯底 ”,橡皮泥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 橡皮泥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而物体的重力不变,所以 第一次橡皮泥受到的浮力 小于 第二次橡皮泥受到的浮力 ;
    ②小柯做实验时没有控制橡皮泥浸入水中的探究相同。
    故答案为:(1)正确;(2)a、c、d;(3) 加 不同质量的橡皮泥;(4)①小于;②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
    23. (1)F1–F3(或F4–F2)
    (2)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随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而增大
    (3)2和4(或者2和5,3和6)
    解析:浮力是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托的力;阿基米德原理是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
    解答:(1)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一个向上的力,因此在空气中测得的重力与在溶液中测得示数之差即为浮力;因此浮力为:F1–F3;而阿基米德定理可知,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因此浮力为:F4–F2;故答案为:F1–F3(或F4–F2);
    (2) 对比1、2、3 或 4、5、6 的实验可知,变量是深度,而浮力也在改变;故答案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随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而增大;
    (3)要证明(2)小题的结论是错误的,设置变量浮力不变时,深度如何变化即可;故答案为:2和4;
    故答案为:(1)F1–F3(或F4–F2);(2)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随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而增大;(3)2和4。
    四、解答题
    24. (1)根据左图可知,物体的重力G=F1=5.4N;
    那么物体的质量:m=Gg=5.4N10N/kg=0.54kg。
    (2)根据左边两图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拉=5.4N-3.4N=2N;
    (3)根据左边和右边的图片可知,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浮'=G-F拉'=5.4N-3.8N=1.6N;
    根据“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液体密度成正比”得到:F浮F浮'=ρ水ρ液;
    那么:2N1.6N=1×103kg/m3ρ液;
    解得:ρ液体=0.8×103kg/m3。
    解析:(1)根据公式m=Gg计算物体的质量;
    (2)利用左边两图,根据公式F浮=G-F拉计算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液体密度成正比,据此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25. (1)生态系统
    (2)10
    (3)解:根据二力平衡有:
    F浮=G物=m物g
    =106kg×10N/kg=107N
    由F浮=ρ水gV排得:
    排开水的体积:
    V排=F浮/(ρ水g)
    =107N/(1.0×103kg/m3×10N/kg)=1000m3
    解析:(1)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2)首先根据公式R=U2P计算出灯丝的电阻,再根据公式P'=U'2R计算灯泡的实际功率;
    (3)首先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出漂浮房受到的浮力,然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V排=F浮ρ液g计算排开水的体积。
    解答:(1)从生态学角度分析,“水上漂浮房”上的立体农业园其实是一个生态系统。
    (2)白炽灯的电阻:R=U2P=220V240W=1210Ω;
    电压为110V时的实际功率为:P'=U'2R=110V21210Ω=10W;
    (3)水上漂浮房在水面上处于漂浮状态,
    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到:F浮=G物=m物g=106kg×10N/kg=107N;
    由F浮=ρ水gV排得到,排开水的体积:V排=F浮ρ水g=107N1.0×103kg/m3×10N/kg=1000m3。

    实验者
    实验序号
    物体
    重 G(N)
    浸入水中
    深度 h(cm)
    弹簧秤
    读数 F/(N)
    浮力大小
    F 浮/(N)
    小王
    1
    4.8
    2.0
    4.2
    2
    4.0
    3.6
    3
    6.0
    3.0
    小明
    4
    4.8
    3.0
    3.6
    5
    4.0
    3.2
    6
    5.0
    2.8

    相关试卷

    【备考2022】浙教版科学中考二轮专题复习:浮力(含解析):

    这是一份【备考2022】浙教版科学中考二轮专题复习:浮力(含解析),文件包含物理部分第3讲浮力解析版docx、物理部分第3讲浮力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初中科学二轮复习专题17:受力分析 (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年初中科学二轮复习专题17:受力分析 (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初中科学二轮复习专题29:空气 (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年初中科学二轮复习专题29:空气 (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