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考点精练专题16.4《动量与能量综合问题》(含答案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596435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物理二轮考点精练专题16.4《动量与能量综合问题》(含答案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596435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物理二轮考点精练专题16.4《动量与能量综合问题》(含答案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596435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物理二轮考点精练专题16.4《动量与能量综合问题》(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考点精练专题16.4《动量与能量综合问题》(含答案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73s时的速度为,为mA =2,0m 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练16-41.(2018深圳五校联考)如图所示,AB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倾角=370的粗糙斜面,轨道最低点B与水平粗糙轨道BC平滑连接,BC的长度为SBC= 5.6m.一质量为M =1kg的物块Q静止放置在桌面的水平轨道的末端C点,另一质量为m=2kg的物块P从斜面上A点无初速释放,沿轨道下滑后进入水平轨道并与Q发生碰撞。已知物块P与斜面和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5,SAB = 8m, P、Q均可视为质点,桌面高h = 5m,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1)画出物块P在斜面AB上运动的v-t图。(2)计算碰撞后,物块P落地时距C点水平位移x的范围。[来源:学。科。网Z。X。X。K](3)计算物块P落地之前,全过程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的最大值。【名师解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可得:解得a=4m/s2 由得由v=at得t=2s。 物块P在斜面AB上运动的v-t图如图所示。(3)机械能损失最大对应完全非弹性碰撞,此时有:[来源:学§科§网Z§X§X§K]根据动能定理: 代入数据得:△E=72J 。2.(19分)(注意:在试卷上作答无效)(2018考前冲刺)如图13所示,传送带长,与水平成角,以沿逆时针方向匀速传动,一质量为的物块在传送带的顶端由静止释放,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当物块滑到底端时,有一质量为的子弹以原速度射入物块,后又以的速度穿出物块,以后每隔就有相同的子弹以相同的速度射入和穿出。(不计子弹穿过物块的时间,,)(1)求物块滑到传送带底端时速度;(2)通过计算说明物块滑离传送带时,有几颗子弹穿过物块。这一过程中物块的位移 此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设物块滑到底端时的速度为,由公式得 (2)第一颗子弹射入物块,由动量守恒可得 得 由于物块上滑的加速度为,其速度减速到零的时间为 所以物块上滑的位移为 然后物块下滑,经时间与第二颗子弹相遇,相遇瞬时,物块速度为下滑位移为第二颗子弹射入物块,有 得:物块向上减速0.73s时的速度为 此过程位移 此时物块离顶端距离为 第三颗子弹射入物块,有 由于此后物体减速至零的位移 [来源:Z*xx*k.Com]故有三颗子弹穿过物体 。3.(20分)(2018北京怀柔模拟)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常常用到光电计时器.如图所示,当有不透光的物体通过光电门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出物体的挡光时间.光滑水平导轨MN上放置两个物块A和B,左端挡板处有一弹射装置P,右端N处与水平传送带平滑连接,将两个宽度为d=3.6×10-3m的遮光条分别安装在物块A和B上,且高出物块,并使遮光条在通过光电门时挡光.传送带水平部分的长度L=9.0m,沿逆时针方向以恒定速度v=6.0m/s匀速转动.物块B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物块A的质量(包括遮光条)为mA =2.0 kg.开始时在A和B之间压缩一轻弹簧,锁定其处于静止状态,现解除锁定,弹开物块A和B,迅速移去轻弹簧.两物块第一次通过光电门,物块A通过计时器显示的读数t1=9.0×10-4s,物块B通过计时器显示的读数t2=1.8×10-3s,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试求:(1)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Ep;(2)物块B在传送带上滑行的过程中产生的内能;(3) 若物体B返回水平面MN后与被弹射装置P弹回的A在水平面上相碰,碰撞中没有机械能损失,则弹射装置P必须对A做多少功才能让B碰后从Q端滑出. (2)B滑上传送带先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当速度减为零时,向右滑动的距离最远。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③ 所以B的加速度:2.0m/s2B向右运动的距离:1.0m <9.0米物块将返回④ 1分)向右运动的时间为:.0s ⑤ 传送带向左运动的距离为:6.0m ⑥ (1分)B相对于传送带的位移为: ⑦ (1分)物块B沿传送带向左返回时,所用时间仍然为t1,位移为x1B相对于传送带的位移为: ⑧ (2分)物块B在传送带上滑行的过程中产生的内能:96J ⑩ (2分)或者:(物体B返回到N点时所用时间t==2s,所以传送带移动距离为x=vt=12m。)5.(12分)(2018洛阳一模)如图所示,一小车上表面由粗糙的水平部分AB和光滑的半圆弧轨道BCD组成,小车紧靠台阶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且左端与光滑圆弧形轨道MN末端等高,圆弧形轨道MN末端水平.一质量为m1=5kg的小物块P从距圆弧形轨道MN末端高为h=1.8m处由静止开始滑下,与静止在小车左端的质量为m2=1kg的小物块Q(可视为质点)发生弹性碰撞(碰后立即将小物块P取走,使之不影响后续物体的运动).已知AB长为L=10m,小车的质量为M=3kg.取重力加速度g=10m/s2.(1)求碰撞后瞬间物块Q的速度大小; (2)若物块Q在半圆弧轨道BCD上经过一次往返运动(运动过程中物块始终不脱离轨道),最终停在小车水平部分AB的中点,求半圆弧轨道BCD的半径至少多大?【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碰撞、能量守恒定律及其相关的知识点。【解题思路】(12分)解:(1)设物块P沿MN滑下时末速度,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解得m/s ………………………… (2分)物块P、Q碰撞,取向右为正,碰后P、Q速度分别为、,则 ……………………… (1分) ………………… (1分)解得:m/s,m/s故碰撞后瞬间物块的速度为10m/s,方向水平向右 …………… (2分)经分析,物块Q滑至C点与小车共速时,则半径R最小解得:m ………………………… (2分)4.(2015重庆一中一诊)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种实验装置,用来研究碰撞问题,其模型如图所示,光滑轨道中间部分水平,右侧为位于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的半圆,在最低点与直轨道相切.5个大小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并列静置于水平部分,球间有微小间隔,从左到右,球的编号依次为0、1、2、3、4,球的质量依次递减,每球质量与其相邻左球质量之比为k(k<1).将0号球向左拉至左侧轨道距水平高h处,然后由静止释放,使其与1号球碰撞,1号球再与2号球碰撞……所有碰撞皆为无机械能损失的正碰(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1)0号球与1号球碰撞后,1号球的速度大小v1;(2)若已知h=0.1m,R=0.64m,要使4号球碰撞后能过右侧轨道的最高点,问k值为多少?【名师解析】 (1)设0号球碰前速度为v0, 则有 0号球与1号球碰撞过程: 解得: 。 5.(18分)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斜面A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45°,A、B两点的高度差h=4 m,在B点左侧的水平面上有一左端固定的轻质弹簧,自然伸长时弹簧右端到B点的距离s=3 m.质量为m=1 kg的物块从斜面顶点A由静止释放,物块进入水平面后向左运动压缩弹簧的最大压缩量x=0.2 m.已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g=10 m/s2,不计物块在B点的机械能损失.求:(1)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2)物块最终停止位置到B点的距离;(3)物块在斜面上滑行的总时间(结果可用根式表示).【名师解析】(1)物块从开始位置到压缩弹簧至速度为0的过程,由功能关系可得:mgh-μmg(s+x)=Ep(3分)解得最大弹性势能Ep=24 J(2分)(2)设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静止,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总路程为l,由功能关系有:mgh-μmgl=0(2分)解得:l=8 m(1分)所以物块停止位置到B点距离为:Δl=l-2(s+x)=1.6 m<3 m(2分)即物块最终停止位置距B点1.6 m.(3)物块在光滑斜面上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θ=ma(1分)解得:a=gsin θ(1分)设物块第一次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为t1,则=at(1分)解得:t1= s(1分)答案:(1)24 J (2)1.6 m (3) s[来源:Zx.Com]6.(20分)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弹性小球A在长为的细轻绳牵引下可以绕水平轴O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圆周的最高点为P,P处有一个水平槽,水平地面距水平槽的高度恰好是1.8 m,槽内有许多质量均为M=3kg的弹性钢球,小球A每次转动到P点恰好与P点处的小钢球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钢球水平飞出做平抛运动。每次被小球A碰撞后,槽内填充装置可将另一个相同的钢球自动填充动到P点位置且静止。现将小球A在顶点P以v0=32m/s的初速度向左抛出(如图),小球均可视为质点,g取10m/s2,求:(1)第一次碰撞后瞬间,小球A和第一个钢球获得的速度;(2)小球A能将钢球碰出去的钢球个数;(3)第一个钢球与最后一个钢球落地后的水平距离。(2)利用上述方程还可得小球A第一次碰后的速度同理可知碰撞n次以后瞬间的速度为 (1分)负号表示与碰前入射速度方向相反,小球要能与钢球碰撞则必须能完成完整的圆周运动,所以碰n次后假定再次到达P位置,其速度大小一定有: (1分)所以: (1分)解得n=3 小球A可以与4 个钢球碰撞; (2分)(3)第4个钢球碰后速度: (1分)[来源:]由于两球是分别朝向左右两边做平抛运动的,所以水平距离是: (1分)平抛时间是: (1分)得: (2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物理专题48动量与能量的综合问题练习含解析,共5页。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考点精练专题16.14《综合性问题》(含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性问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考点精练专题16.2《动量定理》(含答案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动量定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