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壶口瀑布》名师教案

    《壶口瀑布》名师教案第1页
    《壶口瀑布》名师教案第2页
    《壶口瀑布》名师教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7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7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壶口瀑布简介,作者简介,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语言建构与运用
    通过朗读,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文章重点字词、短句和排比句增强语言气势和力度的表达效果。
    2.思维发展与提升
    掌握触景生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学会联想和引申,领悟作者借自然景观所表达的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民族精神的歌颂。
    3.审美鉴赏与创造
    感受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了解壶口瀑布的特点,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写瀑布的妙处,感受作者在写景过程中抒发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4.文化传承与理解
    了解壶口瀑布所象征的黄河精神及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民族精神。
    教学建议
    1.注重朗读,通过朗读理解文意,体会蕴含在文字之中的作者的情感。
    2.注重拓展阅读,让学生了解自然的壶口瀑布和梁衡笔下的壶口瀑布的差异,理解作者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的特点。
    3.课堂教学要重视启发式讲解,也要注重引导学生讨论。
    教学设计示例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壶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在文中不仅精细地描摹了壶口瀑布的磅礴、雄壮的气势,更由黄河的“挟而不服”,“压而不弯”的“勇往直前”很自然和贴切地想到了人们的经历,由对黄河的歌颂涌向对人的歌颂,使读者受到极大的启示和鼓舞。
    本文语言优美,意境雄浑,感情真挚,设计本课时考虑以诵读为手段,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方式,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感知课文内容,通过多媒体直观教学进一步体验作者情感,最后通过诵读强化感悟,悟得作者的情感。
    设计时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主,强调自主感受,学会合作,辅以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教学目标:
    1.感受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了解壶口瀑布的特点;
    2. 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写瀑布的妙处;
    3.学会联想和引申,领悟作者借自然景观所表达的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民族精神的歌颂。
    教学重难点:
    拉进学生与课文的距离,通过朗读表现壶口瀑布雄壮的气势,体会蕴涵其中的民族精神,感悟作者丰富的情感。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朗读是领会文章情致的最好方法。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壶口瀑布磅礴的气势和作者的情感。
    2.讨论点拨法,品读鉴赏法。
    教学准备:
    1.请学生课前到图书馆、网上查阅有关壶口瀑布的图片及资料。
    2.解决生字词,读通文章,了解文章大意。
    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熟读。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壶口瀑布
    作者:梁衡
    第1课时
    目 录
    一、导入新课
    二、壶口瀑布简介
    三、作者简介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五、研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2. 赏析课文“雨季中的壶口瀑布”部分。
    一、导入新课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天险,壶口最惊人。飞流撼天地,涛声泣鬼神”。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梁衡的《壶口瀑布》。
    二、壶口瀑布简介
    壶口瀑布位于山西吉县,是我国的第二大瀑布,浩淼的黄河水由500多米宽突然收缩到40多米,从30多米落差的壶口飞流直下,奔泻于十里龙槽。 据说,此景如壶注水,故名“壶口”。这是何等壮观的巨壶啊,有如神来之手掂起一壶黄水倾天而倒,看那冲天的巨浪咆哮着、翻滚着、喷射着,猛烈地左击右打两边的石壁,狂放地奔腾向前,像浊流化成的利剑,划开两岸的河床。走进瀑口,只见激浪滔天,水气弥漫,真有惊涛拍岸,浊浪排空,倒卷半天云烟之势。站在水流最急的瀑口,只见高远奋发的黄河像卷起一阵飓风,急速地从身边呼啸而过,仿佛一不留神,就会被激流卷走。夏秋两季,壶底急升随风而动的彩虹,使悬泻天地间的瀑布更具雄浑的美感。
    三、作者简介
    梁衡,当代作家,山西霍州人。著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 、科普作家和政论家。其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在散文创作方面,他主攻山水散文,深得古典山水文章的传统。以历史名人为题材的散文《觅渡,觅渡,渡何处?》《红毛线、蓝毛线》等引起较大反响。有散文集《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红色经典》《名山大川感思录》《人杰鬼雄》《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梁衡卷》《人人皆可为国王》等。学术论文集有《为文之道》《壶口瀑布》《梁衡理科文集》《继承与超越》《走近政治》《梁衡文集》九卷。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
    轧钢(zhá) 轧账(gá) 倾轧(yà) 迂回(yū)
    推推搡搡(sǎng) 霎时(shà) 刹那(chà)
    潺潺(chán) 寒噤(jìn) 怒不可遏(è)
    (二)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1.把握文章的基本结构
    课文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叙述作者两次游览壶口瀑布。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具体写作者雨季游览壶口瀑布。
    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具体写作者枯水季游览壶口瀑布。
    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写作者游览壶口瀑布的联想与感悟。
    2.讨论:
    (1)作者游览了两次壶口瀑布,分别是什么时候?
    明确:第一次游览是雨 季(第2段),第二次游览是枯水季节(第3-5段)
    (2)作者初次相识,壶口瀑布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明确:气势磅礴,惊心动魄
    (3)作者第二次去看壶口瀑布,作者的观察点是哪里?
    明确:作者观瀑的位置是在瀑布的上游
    (4)枯水季节作者看到什么样的壶口瀑布?
    波澜壮阔,猛烈,凝重……
    五、研读课文:赏析课文“雨季中的壶口瀑布”部分
    【教师讲述:全文描写了作者两次在壶口瀑布看到的景象。第一次看瀑布,着重写瀑布的雄伟磅礴。这一部分,写的是雨季的壶口瀑布,也是作者第一次看到的壶口瀑布。文章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从听觉、视觉等角度展现瀑布的壮美。第二次描写的是枯水季节的瀑布。这是文章的重点,作者全方位描绘了壶口瀑布的特点,写得十分细腻。下面我们来赏析“雨季中的壶口瀑布”部分。】
    1.初次相识,壶口瀑布给他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从文中找出描写雨季中壶口瀑布的语句。作者从哪些角度来描绘的?从中感受到雨季的壶口瀑布怎样的特点?
    听觉:在半山腰“涛声隐隐如雷”,近处涛声“震耳欲聋”;
    视觉:雾气弥漫“像一锅正沸腾着的水”,“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
    感受:急慌慌、心还在不住地跳
    惊心动魄、气势磅礴
    2.作者是如何将壶口瀑布的特点描绘出来的?(结合原文赏析)
    明确:运用比喻,将涛声比作雷声,把河水比作沸水突出壶口瀑布的惊心动魄、气势磅礴的特点。
    3. “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第2自然段结尾这句话在写法有何特点?
    明确:侧面描写,从“我”的感受出发,间接写出了在雨季瀑布令人畏惧的气势,使人感受较深,省略更是令人遐想无穷。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完成课后“积累拓展四”。
    第2课时
    目 录
    一、朗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赏析课文中“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部分
    2.理解文章的主旨
    3.品味文章的语言
    一、朗读课文
    解释下面的词语:
    寒噤: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动。
    汩汩:拟声词,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窟窟窍窍:洞穴、窟窿
    怒不可遏:怒火难以抑制。
    挟而不服: 被挟制却不屈服。
    二、研读课文:赏析课文中“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部分
    (一)枯水季的壶口又以怎样的面貌展现在作者面前呢?分别写了什么地方的河水?(圈画出能够体现壶口瀑布特点的语句,体会其表达作用。)
    上游:“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挤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简析】“涌”、“挤”、“撞”“碎”等动词描绘了水的运动,显示了黄河惊人的力量。叠词“排排”形象写出了黄河壶口瀑布的水汹涌而来的特点,富有节奏感,使语言生动活泼,洋溢音乐美。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黄河河水排山倒海、不断向前奔涌的状态,像千军万马冲击着河岸,表现出壶口瀑布波澜壮阔的气势,充溢着催人奋进的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
    龙槽壶口:“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无形的大洞吸着,顿时拢成一束,……一大川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
    【简析】运用短句的句式,写出黄河本来平静流淌的河水到了壶口,变得更加激越强劲。运用比喻、拟人形象地写出黄河奔腾至此,由于地理环境的改变,一下从河床跌入深谷,河水被碎成点,碎成雾,变成了水的另一种形态。
    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简析】运用比喻,将柔而无形的水比作“飞毯”“钢板”,生动地写出了奔腾的黄河之水已变成了飞流而下的瀑布:浑厚、壮阔、猛烈、凝重,有着一泻千里,势不可挡的气势。
    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
    【简析】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河水在遇到阻碍后寻找其他的出路,成为泉、溪,突出其柔的一面,写出了瀑布纤细、柔和、优美的形态,除了猛烈,似乎又多了几分灵动。
    眼前的河水: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
    【简析】“齐齐”“切”“寸寸”“剁”准确地表达了黄河河水对河床硬石的冲击程度之强,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河水坚强,遇强则抗,坚韧的特点,从而表现出黄河水坚定的意志、不懈的努力,坚忍不拔的精神。
    (三)作者为什么在写第二次之前,还要写第一次来观看壶口瀑布的感受?
    明确:第一次是远观,写壶口瀑布给人惊心动魄的感觉,为后文具体描写第二次观看壶口瀑布波澜壮阔的气势起到铺垫和渲染的作用。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四)这黄河之水使作者想到什么?
    1.想到了人:
    “我突然陷入了沉思,眼前这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泉、雾所有水的形态……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简析】作者看壶口瀑布,由黄河集纳了海、河、泉、雾所有水的形态,想到人的各种情感,想到了博大包容的胸怀。这因为如此,在作者笔下黄河之水也被赋予人的情感,而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正是寄予在对黄河之水的描写之中。这种写法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想到民族的精神: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简析】作者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再次描写了惊心动魄的场面,雄浑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之水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性格特点及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有黄河的性格想到中华民族虽历经艰难,但宁折不弯,坚忍刚强,勇往直前的精神。通过议论和抒情,抒发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赞美之情。
    三、课堂小结
    《壶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在文中不仅精细地描摹了壶口瀑布的磅礴、雄壮的气势,更由黄河的“挟而不服”,“压而不弯”的“勇往直前”很自然地联想到了中华民族,联想到了中华民族精神,作者从威武雄壮、奔腾雄壮的黄河水中不仅看到了祖国锦绣的山河,更赋予了黄河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忍刚强民族精神。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思考探究三”。
    2.课外阅读徐迟《黄山记》、郁达夫《西溪的晴雨》、王充闾《读三峡》,体会它们在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的特点。
    【附】板书设计
    第一次:
    惊心动魄、气势磅礴
    第二次:
    上游:波澜壮阔前赴后继勇往直前
    龙槽壶口:碎成点,碎成雾瀑布泉、溪
    眼前的河水:石——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切出一道深沟
    河——人——中华民族的精神(无坚不摧、坚忍刚强、勇于反抗)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与教学媒体,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 自读课文,落实字词, 整体感知, 感受壶口水的阳刚之美, 景与情的关系,理解文章主旨, 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梳理结构,品读第3,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