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必修② 第2章 第18讲 城市化
展开第18讲 城市化
[考纲呈现]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纲解读] 1.结合实例或图表资料,分析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比较不同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2.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针对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重点) | [思维导图] |
考点一 城市化的进程
1.城市化的概念、标志、动力及意义
2.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
3.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差异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城市化的地区差异。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越高;反之越低。城市化在发达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地区)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过程。
| 发达国家(地区) | 发展中国家(地区) |
城市起步 | 早(自工业革命开始) | 晚(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开始) |
目前水平 | 高,城市人口比重在70%以上 | 较低,许多国家(地区)城市人口比重不足40% |
发展趋势 | 城市化速度放慢,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 |
合理性 | 农业现代化使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相对合理 | 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出现许多社会问题 |
补充点拔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区别
| 城市化 | 郊区城市化 | 逆城市化 | 再城市化 |
图形 | ||||
表现 | 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乡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 | 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 | 人口由市区迁往乡村或小城镇 | 人口迁回市区 |
动机 | 追求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
考向一 城市化现象
(2019·包头模拟)下表为我国2011~2015年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和户籍人口城市化率对比。据此完成1~2题。
年份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常住人口城市化率(%) | 51.27 | 52.57 | 53.73 | 54.77 | 56.10 |
户籍人口城市化率(%) | 34.71 | 35.00 | 35.70 | 37.10 | 39.90 |
1.下列关于我国2011~2015年人口增长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常住人口增长率高于城市户籍人口增长率
B.城市户籍人口增长率高于城市常住人口增长率
C.城市平均每年增加2 000多万常住人口
D.每年城市户籍人口增加数都大于城市常住人口增加数
2.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和户籍人口城市化率最可能的变化是( )
A.两者均增加,但差值减小
B.两者均增加,且差值增加
C.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增加,户籍人口城市化率减小
D.户籍人口城市化率增加,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减小
答案 1.B 2.A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人口城市化。由表可算出,我国2011~2015年城市户籍人口增长率为5.19%,高于城市常住人口增长率(4.83%);我国总人口约为13.7亿,13.7×4.83%/5≈0.132 3,即城市平均每年增加1 300多万常住人口;2012年和2013年城市户籍人口增加数都小于城市常住人口增加数。故选B。第2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和户籍人口城市化率都将增加;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城市户籍政策的逐步放开,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和户籍人口城市化率差值将减小。故选A。
(2015·重庆文综)下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下图,回答3~4题。
3.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 )
A.20%~30% B.30%~40%
C.40%~50% D.60%~70%
4.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 )
A.工业化程度提高 B.人口增长率增大
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答案 3.B 4.A
解析 第3题,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即图中城镇化率。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城镇化率最高为66%左右,对应的乡村人口比重最小,大约为34%,B项符合题意。第4题,结合不同国家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可知,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起步早、速度慢。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城市化率最低,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说明该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中期阶段,可判断为中国。在此期间,我国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是城市化率提高的主要动力;A项符合题意。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已步入现代型模式,人口增长率降低;逆城市化主要出现在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此期间我国尚未出现明显的逆城市化现象;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低,但发展速度最快。
考向二 城市化进程的时空差异
(2019·衡水模拟)下图反映了世界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分布状况(含预测)。读图,完成5~6题。
5.关于世界两类地区城市化进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950~1965年期间,两类地区城市化水平相差不大
B.目前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依然很快
C.欠发达地区在2025年时城市化水平接近发达地区
D.目前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
6.由图可知( )
A.该时期内,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下降
B.未来城市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欠发达地区的城镇
C.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数量呈减少趋势
D.目前世界城市人口数量发达地区多于欠发达地区
答案 5.D 6.B
解析 第5题,图中显示,目前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比例超过80%,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比例还不到60%。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故D项正确。1950~1965年期间,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比例约60%,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比例约20%,两类地区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故A项错误。目前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仍然在增长,但是进程缓慢,故B项错误。读图可知,预计至2025年时,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比例接近90%,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比例接近60%,城市化水平差异依然较大,故C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第6题,读图可知,全世界城市人口居住在欠发达地区的比例增加迅速,而居住在发达地区的比例在迅速下降,所以未来城市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欠发达地区的城镇,故B项正确。该时期内,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仍然在缓慢增长,而不是下降,故A项错误。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仍然在缓慢增长,城市人口数量也在缓慢增加,故C项错误。目前世界城市人口居住在欠发达地区的比例超过居住在发达地区的比例。所以目前世界城市人口数量发达地区少于欠发达地区,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考点二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城市化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3.生态城市建设
(1)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考向一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5·全国文综Ⅱ)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第1题。
1.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
A.大气湿度增高 B.大气降水增多
C.近地面风速增大 D.气温变率增大
答案 D
解析 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即农业用地变为非农业用地,植被覆盖率降低,使得局地大气湿度下降,气候变干,降水减少,植被对气温的调蓄作用减弱,导致气温变率(日较差、年较差)增大,因此,A、B错,D对。在城市建筑物的阻挡下,风速会减小,因此C错。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据此完成2~3题。
2.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3.“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区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再扩大
答案 2.D 3.B
解析 第2题,图中显示,该地的“握手楼”密度很大,其主要的、直接的目的是通过出租“握手楼”增加收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前来务工、经商,房屋出租市场火爆,故选D。第3题,根据材料,“握手楼”分布在城市周边,布局拥挤,居住环境较差,但却吸引租房者租住,说明了该中心城市的城区房价昂贵,收入较低的外来务工、经商者不得不到房价较低的郊区租房,故选B。
考向二 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回答4~5题。
4.上海建设“海绵城市”,除能够提高地下水位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还有( )
A.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 B.防止海水倒灌
C.减缓地面沉降 D.减弱酸雨污染
5.上海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
A.退耕恢复湿地 B.铺设防渗路面
C.完善排水系统 D.增加绿地面积
答案 4.C 5.D
解析 第4题,海绵城市的建设,利于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抬高地下水位,减少因地下水过度开采而出现的地下漏斗区,利于减缓地面沉降;城郊间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与水体运动无关;酸雨是大气污染现象与“海绵城市”无关;海水倒灌是过度抽取地下水或河水水位下降导致,“海绵城市”是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不能减缓因河水水位下降导致的海水倒灌。选C正确。第5题,增加绿地面积,可有效增加雨水的下渗,利于下雨时蓄水,利于植被吸收,利于“海绵城市”建设;上海市本身耕地少,导致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是地面硬化,退耕恢复湿地作用有限,不能很好的实现“海绵城市”建设;铺设防渗路面不利于雨水下渗;完善排水系统,是加速地表径流下泄,不利于雨水收集。选D正确。
(2015·全国文综Ⅰ)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下题。
6.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调节局地小气候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可知“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因此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课时作业
(2019·东北三省三校模拟)区位熵是用来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空间分布的指标,数值越高说明该区域要素地位和作用越高。下图为“2016年圣彼得堡城市土地利用区位熵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圣彼得堡从市中心到郊区空间分布上差异最明显的用地类型是( )
A.工业用地 B.商业用地
C.住宅用地 D.交通用地
2.关于圣彼得堡城市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环状交通线缓解了市中心和郊区的交通压力
B.商业区的发展带动了城市住宅用地的快速发展
C.条带状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工业用地联系紧密
D.该市城市化水平已完全进入了逆城市化阶段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城市用地类型。商业用地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靠近市场和交通通达度高的地区。结合图例,圣彼得堡从市中心到郊区空间分布上差异最明显的用地类型是商业用地,B正确;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从市中心到郊区空间分布上差异较小,A、C、D错误。第2题,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影响。随着圣彼得堡城市发展,环状交通线缓解了市中心的交通压力,但郊区交通压力本身很小,不需要缓解,A错误;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住宅用地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商业区的发展,B错误;从图中看,工业用地呈条带状分布,故条带状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工业用地联系紧密,这样分布可以方便人们上下班,C正确;图中不能体现该市城市化水平已完全进入了逆城市化阶段,D错误。
(2019·吉林普通中学二调)近日,陕西省榆林市某路段出现了一条黑白灰三色块立体交通标志,通过黑白灰三种色块搭配,呈现出立体效果(下图)。据此完成3~4题。
3.黑白灰三色块立体交通标识的设置意在( )
A.美化城市道路,防止司机审美疲劳
B.合理配置道路系统,减少交通拥堵
C.方便提醒有色差的行人,安全通过
D.提醒司机提前减速慢行,减少交通事故
4.黑白灰三色块立体交通标识不宜设置在( )
A.中心商务区附近 B.高速公路上
C.铁路与街道交会处 D.公共汽车站附近
答案 3.D 4.B
解析 第3题,黑白灰三色块立体交通标识只出现在人行道上,对于城市道路的影响有限;另外美化城市道路一般通过植树种草的方式来实现,故A错误;黑白灰三色块立体交通标识主要是提醒司机小心驾驶,对于减少交通拥堵作用有限,故B错误;黑白灰三色块立体交通标识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所以其设置意在提示司机在此路段提前减速慢行,减少交通事故,故D正确。第4题,黑白灰三色块立体交通标识的设置意在提示司机在此路段提前减速慢行,高速公路要求车辆高速行驶,故不应在高速公路上设置,故B正确。
(2018·山东烟台模拟)一般认为城市化水平达到70%时进入城市化的高级阶段,下图示意“2010~205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变化趋势”(注:劳动力人口是指20~59岁男性人口及20~54岁女性人口)。据此完成5~7题。
5.图中显示( )
A.全国劳动力人口减少 B.城镇非劳动力人口锐减
C.农村劳动力人口剧增 D.城镇人口多于农村人口
6.我国进入城市化高级阶段的年份可能是( )
A.2038年 B.2040年 C.2047年 D.2050年
7.据图推测,2020年后我国应( )
①积极发展大中城市 ②提高制造业水平 ③积极扩大耕地面积 ④延迟退休年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 5.A 6.C 7.C
解析 第5题,由图中全国总人口、城镇总人口、劳动力人口比重等数据,计算可知2010~205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减少、城镇劳动力人口增加,说明农村劳动力人口在减少。注意图示2010年农村人口多于城镇人口。第6题,计算可知,我国2040年的城市化率为67.3%,2050年的城市化率为73.6%,说明我国2040~2050年间进入城市化高级阶段。第7题,图示2020年我国劳动力比重仅为50%左右,应采取延迟退休年龄、提高制造业水平等措施,减少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
(2018·河北质检)下图示意“安徽省1990~2030年城市化水平统计及预测”。读图,完成8~9题。
8.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表现有( )
A.2000~2010年已进入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
B.2020~2030年城市化速度最快
C.2010~2012年城市化速度减缓
D.1990~1995年城市化速度最慢
9.目前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 )
A.水平较低,发展较快 B.水平较高,发展较快
C.水平低,发展慢 D.水平高,发展慢
答案 8.D 9.A
解析 第8题,注意该图横坐标时间间隔并不均衡。据图可知,2000~2010年为城市化中期加速增长阶段;2010~2012年和1990~1995年时间段长短不同,但城市化水平增长数值相近,故2010~2012城市化仍在以较快速度增长,1990~1995年城市化速度更慢。2020~2030年10年间城市化水平提高10个百分点,速度较慢。因此D项正确。第9题,从图中看出,安徽省的城市化水平较低,处于城市化中期加速增长阶段。因此A项正确。
(2019·北京东城区模拟)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设立雄安新区,规划初始人口规模在100万人左右。设立雄安新区,可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读图,完成10~12题。
10.设立雄安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
A.吸引国家和外企投资
B.增加北京市服务功能
C.降低北京市人口密度
D.减少北京市工业污染
11.与京津地区相比,在河北设立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该地区农业历史悠久,基础好 ②该地区开发程度低,用地充足 ③该地区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 ④新区的建设有利于带动河北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2.雄安新区能够提供大量长期工作职位,其所属的主要部门为( )
A.农业 B.重工业
C.建筑业 D.服务业
答案 10.C 11.D 12.D
解析 第10题,设立雄安新区,主要是为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因此,其主要目的是降低北京市人口密度。第11题,京津冀地区农业发展历史同样悠久;河北开发程度低,用地充足,地价低,便于新区开发;与北京、天津相比,该地区基础设施较差,交通不便;新区的开发,有利于带动河北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第12题,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主要为服务功能,其相关部门转移到雄安新区,能够提供大量长期的工作职位,其所属的主要部门为服务业;农业、重工业不是雄安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在建设初期,建筑业能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但建筑业不是能够长期提供大量工作职位的部门。
13.(2018·天津调研)天津既有优美的盘山自然景观,又有海河沿岸的历史遗迹。读图回答下题。
目前,天津部分称“沽”的村落(如图所示)已难寻觅,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的扩展 B.河流的改道
C.人口的迁移 D.文化的融合
答案 A
解析 由图可知,天津凡带“沽”字的村落,几乎都坐落在海河沿岸地区。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很多原来的村落逐渐被城区取代;有的村落范围不断扩大,距离河流也越来越远,因此再称之为“沽”已经名不副实,导致天津部分称“沽”的村落难以寻觅。故本题选A。
14.(2019·山东潍坊模拟)图Ⅰ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图Ⅱ为“该城市计划建设的海绵城市示意图”。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拟在南部阴影地区新建重工业区,试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2)简述该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带来的效益。
(3)西欧对海绵城市研究较早,但推广速度较慢。从地理学角度分析其原因。
答案 (1)靠近煤、铁、有色金属矿产地,原料、燃料丰富;邻近铁路线,交通便利;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对城区环境污染小;位于城区河流下游,不会污染城区水源;临河用水方便。
(2)雨水收集利用,使雨水资源化;通过吸水、蓄水、渗水,减少地表径流,有效减少城市内涝;促进水循环,增加降水量;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减轻城市地面径流污染。
(3)大部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各月分配比较均匀,不易形成洪水;河网密布,城市水体面积大,蓄水能力强;植被覆盖率高,调蓄洪水的能力强。
15.(2019·北京海淀区期末)城市化是对人类影响巨大的社会发展过程。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对比中、英两国城市化水平从30%提升到50%的发展阶段过程中的差异。
(2)依据所学知识,说出我国目前城市化的主要表现。
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我国不少大城市都面临交通拥堵问题。
(3)为缓解交通拥堵问题,请你联系生活实际,给政府提出建议。
答案 (1)从30%到50%该时间段英国比中国早;发展到50%的历时英国比中国长;发展的速度英国比中国慢。
(2)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或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或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或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第二、三产业集聚)。
(3)合理规划布局城市功能区(或建设新城和卫星城);分散大城市的职能(或疏散中心区的人口);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或合理规划道路网);加强管理和疏导。
解析 (1)读图可知,从时间上来讲,英国城市化比中国早;就发展速度来说,英国发展速度慢,中国发展速度较快。(2)目前我国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城市占地面积的变化等方面。(3)属于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必修② 第1章 第16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这是一份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必修② 第1章 第16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共16页。
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必修① 第1章 第1讲 地球仪与地图: 这是一份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必修① 第1章 第1讲 地球仪与地图,共17页。
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必修② 第3章 第19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 这是一份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必修② 第3章 第19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