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学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 | 必修2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 必修2
1、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是怎样设计的?2、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是什么?3、孟德尔的实验方法给我们哪些提示?
实验现象假说推论验证理论
两对相对性状 的杂交实验
F2出现新的性状组合是什么? 为什么会出现新的性状组合?
黄色和绿色、圆粒和皱粒何为显性性状,何为隐性性状?
从数学角度分析,9:3:3:1与3:1能否建立数学联系,这对理解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有什么启示?
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
315+108=423
皱粒种子 101+32=133
黄色种子 315+101=416
绿色种子 108+32=140
圆粒: 皱粒接近3:1
(3:1)(3:1)=9:3:3:1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假说)
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r控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y控制。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黄圆绿皱豌豆杂交实验分析图解
性状表现:9:3:3:1
遗传因子组成共9种:4种纯合子各1/16,1种双杂合子4/16,4种单杂合子各2/16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测交实验
1 : 1 : 1 : 1
F1黄色圆粒与双隐性类型绿色皱粒测交实验结果
测交实验的结果符合预期的设想,因此证明解释是正确的。从而证实了:
F1是杂合体,基因型为YyRrF1产生了YR、Yr、yR、yr四种类型、比值相等的配子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1.精心选择实验材料2.精心设计实验方法(单因子分析)3.精确的统计分析4.首创了测交实验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把遗传因子改名为基因(gene)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为DD或Dd,矮茎豌豆的基因型为dd;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D与d。注意:D和D、d和d则不是等位基因,而是相同基因。
规律: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杂交,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等于各亲本产生配子种类数的乘积。 如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结合方式的种类数为:AaBbCc×AaBbCC↓ ↓ 8 × 4=32
1、配子间结合方式问题
2、某一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CcDDEe,此 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种类数?
2*2*2*1*2=16
1、下列各项中不是配子的是( ) A.HR B.YR C.Dd D.Ad
2、计算基因型(表现型)种数
后代基因型(表现型)种类数等于双亲中各对等位基因形成基因型(表现型)种数的乘积(前提: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
YyRr自交产生的后代有几种基因型(表现型) ?
YyRR自交产生的后代有几种基因型(表现型) ?
1.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得到的F1 自交,在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数占总数的 ( ) A.1/16 B.1/8 C.1/2 D.1/4
2.将遗传因子为AaBbCc和AABbCc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中遗传因子为AABbCC个体比例是?
1/2*1/2*1/4=1/16
由于生物性状的表现可呈现一对基因影响多对性状,多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基因间相互作用及基因表达受环境影响等多种状况,故子代的性状表现可能呈现多元化,从而打破9∶3∶3∶1的常规比例,如F2呈现9∶3∶4或15∶1或9∶7或9∶6∶1等性状分离比,如下表所示:
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非常规比例归纳
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揭示( )基因之间的关系 A.一对等位 B.两对等位 C.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 D.等位 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在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数占总数的 A.1/16 B.1/8 C.1/2 D.1/43、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AABB和aabb),F1自交产生的F2中,新的性状组合个体数占总数的 A.10/16 B.6/16 C.9/16 D.3/16
4.具有基因型AaBB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后代中 与它们的两个亲代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 百分比是 A.25% B.50% C.75% D.100%5.自由组合定律在理论上不能说明的是 A.新基因的产生 B.新的基因型的产生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基因可以重新组合
6.一对夫妇,男性多指,女性正常,他们的女儿却患先天性白化病,请推测,他们若再生一个完全正常的孩子的可能性 A.1/2 B.1/4 C.1/8 D.3/8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1节 种群的特征教学课件ppt,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种群密度,种群数量,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决定大小,预测方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节 群落的演替教学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学,①印尼的喀拉喀托火山,②大兴安岭火灾前后,目标导学,导思点拨,演替的类型,思考讨论,群落的动态发展,裸岩上的演替,裸岩阶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学,什么是植物的向光性,目标导学,导思点拨,詹森的实验,拜尔的实验,达尔文的实验,温特的实验,植物向光性的原因,非极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