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节 群落的演替教学课件ppt
展开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 | 必修3
1 23 4
火山过后是否能完全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为什么?
大兴安岭是否能完全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为什么?
1.群落演替有哪些类型?演替的大致阶段如何?2.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什么影响?3.我国为什么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一)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初生演替
(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次生演替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火山过后和大兴安岭火灾过后是否能完全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为什么? 不能。在火山和火烧中,有些物种可能会绝灭,有些物种或者它们的繁殖体可能能保留下来。在恢复过程中,这些保留下来的生物会优先得到发展壮大,除此而外,有些外来新物种也可能会进入。群落结构因此而发生了变化,一般不能恢复到原来的群落结构。
群落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生命系统。由于气候变迁、洪水、火烧、山崩、地壳运动、动物的活动和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以及因群落本身的活动改变了内部环境等自然原因,或者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使群落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一些生物的种群消失了,就会有其他一些生物的种群来占据它们的空间,再过一段时间,就会有另一些生物的种群兴起,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2、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其结果是逐渐取代了地衣。
能找到这些植物。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
3、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所有弃耕的农田都能 演替成树林吗?
比较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与裸岩上的演替过程
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①一年生杂草②多年生杂草③小灌木④灌木丛⑤乔木(森林)
在干旱的荒漠上很难形成
1、初生演替(primary successin)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2、次生演替(secndary successin)原有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1、解释小路周围杂草的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2、如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吗?
★至少有两种因素在小路周围的杂草分布中起作用:一是人的践踏,从耐践踏而言,车前草最强,狼尾草次之,狗尾草最弱;二是植物之间的竞争,在远离人践踏的地方,茎秆较高的狗尾草优先获得阳光,车前草等处于劣势。 ★如果小路被废弃后,人的践踏活动停止了,在路周围会慢慢长出茎秆较高的植物,逐渐成为优势植物。于是,就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
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
过度砍伐、导致森林破坏
污水排放,破坏水域生物群落
(1)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 (2)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1.演替方向:适宜条件下一般都可以演替到森林这一最高阶段。2.能量: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3.结构: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4.稳定性:演替是生物与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稳定性越来越高。
最近,我们国家提出了开发白洋淀周围的雄安新区的新政,如果你是政府人员,你将如何开发利用白洋淀?请说明理由。
“宜林则林,宜耕则耕, 宜牧则牧,宜渔则渔,”
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落实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政策。
“不谋万世,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
1.下列哪项不是群落演替的趋势( )A. 生物种类越来越多B. 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C. 有些物种可能灭绝 D. 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2、 群落演替达到的最稳定的阶段是( )A.地衣阶段 B. 苔藓阶段 C. 灌木阶段 D. 森林阶段
3、弃耕的农田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几年后演替出森林的主要原因是( )A.首先出现杂草使土壤得到改善 B.土壤表层有机物增多C.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D.高大乔木占据了更多的空间
4、下列群落演替系列中,哪一种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 ) A.从火山口开始的演替 B.草原的放牧演替 C.农田弃耕后的恢复演替 D.砍伐森林的恢复演替群落演替发展到森林阶段
我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进展情况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边际土地开垦史。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在黑龙江三江平原、新疆和华南地区有计划地组织大规模垦荒,在其他江河、荒原、沼泽和丘陵地区也开展了规模不等的垦殖活动。1952~1990年,全国累计开垦荒地3.58×107 hm2,其中80%是1970年以前开垦的。
大量开垦直接导致农牧渔业生产能力和环境质量下降。开垦的结果是:水土流失,江河蓄洪能力下降,以及土地严重退化。这些问题已引起各方面广泛关注。 我国已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牧还草等重要政策,并从 2003 年1月起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条例》。
退耕还林 1999年开始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试点,2002年全面实施,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3.18×106 hm2,荒山造林3.25×106 hm2,中央累计投入达232亿元。规划在2010年前退耕还林1.47×107 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73×107 hm2。工程建成后,工程区将增加林草覆盖率5个百分点,水土流失控制面积8.67×107 hm2,防风固沙控制面积1.03×108 hm2。这是50多年来我国涉及范围最广、任务量最大、农民参与度最高的生态建设工程。
退田还湖 1998年以来,为治理长江水患,国家实施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方针。5年来的“退田还湖”,已使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面积由3950 km2“长”到了5100 km2,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面积增长了35%,恢复到60年前的4 350 km2。两大湖区为此搬迁的移民相当于三峡移民的1.4倍。两大湖泊的扩容,改善了长江流域的生态。目前,长江干流水面恢复了1 400多km2,增加蓄洪容积1.3×1010 m3。这是历史上自唐宋以来第一次从围湖造田转变为大规模的退田还湖。
2021学年第1节 种群的特征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1节 种群的特征教学课件ppt,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种群密度,种群数量,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决定大小,预测方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第4节 免疫调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4节 免疫调节教学课件ppt,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学,目标导学,导思点拨,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的分类,防御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学,什么是植物的向光性,目标导学,导思点拨,詹森的实验,拜尔的实验,达尔文的实验,温特的实验,植物向光性的原因,非极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