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同步精品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预习反馈,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拓展提升,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能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理解并掌握连除的简便计算的方法。
3.通过交流,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除法的运算性质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乘法运算定律?
2.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
a×b=b×a (a×b)×c=a×(b×c) (a+b)×c=a×c+b×c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加法、减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定律,在解决问题时要灵活运用这些定律,使计算简便。另外除法算式中也有简便算法,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一)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出示教材第29页例8情境图。
1.“一打”是什么意思?(“一打”就是12个,也就是一筒12个)
2.根据给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可能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1)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2)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
3.解决问题(1)。
算法一:将12写成3×4。
12×25
=3×4×25
=3×(4×25)
=3×100
=300(个)
算法二:将12写成10+2。
12×25
=(10+2)×25
=10×25+2×25
=250+50
=300(个)
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呢?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
小结:把12×25分成3×4×25,可以运用乘法的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把12×25分成(10+2)×25,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二)除法的运算性质。
解决问题(2)。
1.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哪些已知信息?
2.求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需要根据什么数量关系解答?
自己试一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方法一:先计算每副羽毛球拍多少钱,再计算每支球拍多少钱。
330÷5÷2
=66÷2
=33(元)
方法二:先计算一共有多少支球拍,再计算每支球拍多少钱。
330÷(5×2)
=330÷10
=33(元)
师:观察上面的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330÷5÷2=330÷(5×2)
师:你能用语言描述一下你发现的规律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再多举几个例子,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小结: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改写成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用字母来表示为:a÷b÷c=a÷(b×c)(b≠0,c≠0)。
四、巩固练习
1.教材第29页做一做。(学生独立计算,指名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2.练习八第3题。(学生独立计算,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五、拓展提升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800÷25 6000÷125 360÷8+120÷8
=(800×4)÷(25×4) =(6000×8)÷(125×8) =(360+120)÷8
=32 =48 =60
六、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可以利用各种运算定律使计算变得简便。
七、作业布置
练习八第1、2题。
学生回忆学过的乘法运算定律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小组合作根据题意提出问题。
同桌讨论如何能让计算变得简便。汇报时说明在计算过程中哪一步使用了哪种运算定律。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完成后和同桌交流解答过程,点名汇报,汇报时注意说明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
学生举例验证。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
12×25 12×25 330÷5÷2 330÷(5×2)
=3×4×25 =(10+2)×25 =66÷2 =330÷10
=3×(4×25) =10×25+2×25 =33(元) =33(元)
=3×100 =250+50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改写成
=300(个) =300(个) 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两个数相乘,在计算时我们可以 a÷b÷c=a÷(b×c)(b≠0,c≠0)
把其中一个数改写成两数的积
或两个数的和(差)
成功之处:1.通过对例题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了所学知识,由浅入深,不仅有层次,有梯度,而且环环相扣,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都得到了提高。2.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独立思考、猜测验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乘、除法的灵活应用的探索发现的活动中。
不足之处:由于时间问题,练习不够。
教学建议:让学生多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经历解题策略多样性的过程,优化算法,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针对典型题目多次练习。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乘法运算定律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8 总复习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2021学年商的近似数第3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针对练习,巩固练习,拓展延伸,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