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科学(化学)考点一遍过:考点7-溶解度和溶解曲线(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597063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中考科学(化学)考点一遍过:考点7-溶解度和溶解曲线(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597063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中考科学(化学)考点一遍过:考点7-溶解度和溶解曲线(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597063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1年中考科学(化学)考点一遍过(含答案解析)
2021年中考科学(化学)考点一遍过:考点7-溶解度和溶解曲线(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中考科学(化学)考点一遍过:考点7-溶解度和溶解曲线(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7:溶解度和溶解曲线
一、单选题
1.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且均为30g B.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 t1℃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 D. 将t2℃时,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20g固体析出
2.有两瓶硝酸钾溶液,已知一瓶为饱和溶液,另一瓶为不饱和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一定无法区分这两瓶溶液的是( )
A. 加入一定量的水 B. 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晶体 C. 略降低温度 D. 恒温蒸发少量水
3.在25℃时,向不饱和氯化钾溶液加入少量氯化钾固体至溶液刚好饱和,在这一过程中,下列各量:①溶液中水的质量;②溶液中溶质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③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④25℃氯化钾的溶解度;⑤氯化钾溶液的质量.其中不变的是( )
A. ③和④ B. ②和③ C. ①和④ D. ④和⑤
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P点表示t1 ℃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20 g
C. t2 ℃时,乙的溶解度最大
D. 将t2 ℃的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5.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 时,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90ga的饱和溶液
B. 0℃ 时,三者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c>b>a
C. 20℃ 时,a与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
D. 将 t℃ 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20℃ ,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
6.实验室有溶质质量分数为 30%的氯化钾溶液,张瑶取出一部分溶液,向其中 加入 60g 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 10%,则张瑶稀释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
A. 3g B. 9g C. 15g D. 18g
7.已知KNO3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20℃时,向100g水中加入35g KNO3 , 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135g
C. 通过升高温度,能将恰好饱和的KNO3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 30℃时,饱和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5.8145.8 ×100%
8.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
B. 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C. 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
D. 将t2℃时,A、
9.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B. t1℃时,2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60g溶液
C. 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变成不饱和溶液
D. 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
1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 t2℃时,将5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a物质不含结晶水)
C. 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 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11.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依次为甲>乙>丙
B. 若乙中含有少量杂质甲,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C. 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多
D. 三种不饱和溶液都可以通过增加其溶质的方法变成饱和溶液
12.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点表示t2℃时R物质的溶解度为a克
B. t3℃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为NMR
C. B点表示t1℃时R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 C点所示质量和温度,在100克溶剂中配得三种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1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5℃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 从乙溶液中获得乙晶体,常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C. 35℃时,30g甲加到50g水中可得80g溶液 D. 降低温度,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14.如图是甲、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
B. t2℃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降低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 t2℃时,75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50g水,可以得到质量分数为25%的溶液
15.KNO3 、 NaNO3 、 NaCl 三种物质的溶解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NO3 的溶解度比 NaCl 大
B. 将 KNO3 饱和溶液降温,溶液中 KNO3 的质量分数不变
C. KNO3 饱和溶液中含少量 NaCl ,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D. 将100g40℃的 NaNO3 饱和溶液降温至0℃,析出31g晶体
二、填空题
16.如图是硝酸钾溶解度曲线.
(1)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
(2)从右图曲线可以得到的信息是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3)小明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④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 B.②、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①、③、④中没有固体存在 D.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17.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________℃;t2℃时,分别用甲、乙的固体配制相同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要水的质量关系为甲________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t2℃时,将75g甲的饱和溶液与50g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三、综合题
18.水常用来配制各种溶液。
(1)硝酸钾溶液是常用的一种无土栽培的营养液。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
(2)10%的CaCl2溶液可作路面保湿剂。欲配制100 kg该路面保湿剂,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kg。
1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________乙(填“>”“<”或“=”)
(2)当大量的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
(3)t2℃时,将15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四、实验探究题
20.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
(2)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一套实验装置为________(填装置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常温下,可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编号).若用充满水的G装置收集H2 , 气体从________(填“b”或“c”)处导管进入.
(5)某同学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相关数据如下: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充分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
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质量
68.0
0.1
66.5
请计算:
①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为多少?
②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五、计算题
2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将15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在50g水中,所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10℃时,欲将15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一半,需要加水________g。
(3)某同学欲将20℃时300g20%的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他采用恒温蒸发水的方法,并进行了如下计算:
解:设蒸发水的质量为x,
300g×20%=(300g-x)×40%
解得:x=150g
试分析:他能否达到目的,并说明理由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D
解析:A、由于没有确定温度,甲和乙的溶解度无法确定,不符合题意;
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不符合题意;
C、 t1℃时,乙的溶解度为30g,t1℃时,30g的乙与100g的水形成饱和溶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30g:100g=3:10,不符合题意;
D、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 g,根据溶解度的意义可知,t2℃时,甲的150g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50g,溶剂的质量为100g, t1℃时,甲的溶解度为30 g,根据溶解度的意义可知,t1℃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的甲,将t2℃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剂的质量不变,析出晶体的质量=50g-30g=20g,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溶解曲线交点的意义分析;
B、根据溶解度曲线甲物质受温度的影响分析;
C、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30克甲物质溶解在100克水中刚好形成130克甲的饱和溶液;
D、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 g,即100克水中溶解50克甲物质刚好饱和,降温至t1℃时,100克水中只能溶解30克甲物质,则会析出20克甲物质。
2. A
解析:A、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各加入少量水振荡,没有现象。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B、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各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振荡。晶体不溶解,而不饱和溶液会继续溶解。可区分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在降低温度时会有晶体析出,不饱和的不会析出晶体,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蒸发少量水饱和的溶液会有晶体析出,不饱和的可能不会析出晶体,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或蒸发溶剂会析出晶体、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分析。
3.C
解析:解:向不饱和氯化钾溶液加入少量氯化钾固体至溶液刚好饱和的过程中,水的质量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大,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增大,25℃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不变,氯化钾溶液的质量增大. 故选C.
分析:在向溶液中加入溶质的过程中,溶剂的质量不变;物质的溶解度决定于温度,与其它因素无关进行解答.
4. B
解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A不符合题意;
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表示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20 g,B符合题意;
C、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最大,C不符合题意;
D、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将t2℃的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题中的溶解度曲线分析
B、根据溶解度曲线图中的交点含义分析
C、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分析
D、根据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分析
5. C
解析:A、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80g,所以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90ga的饱和溶液,故A不符合题意;
B、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0℃时,三者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c>b>a,故B不符合题意;
C、20℃时,a与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变化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也不能确定,故C符合题意;
D、将t℃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所以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含义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确定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确定结晶方法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适用于降温结晶,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结晶;可以根据溶解度/(溶解度+100)确定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6. B
解析:溶质质量分数为 30%的氯化钾溶液,李晓取出一部分溶液,取出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为 30%。
设取出的溶液的质量为 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 xg×30%=(x+60g)×10%
x=30g。张瑶稀释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30g×30%=9g。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计算。
7. B
解析:A、由溶解度表可知,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不符合题意;
B、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故向100g水中加入35g KNO3 , 充分搅拌,最多能溶解31.6g的硝酸钾,故所得溶液质量为131.6g,符合题意;
C、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通过升高温度,能将恰好饱和的KNO3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D、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5.8g,故30℃时,饱和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5.8145.8 ×100%,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溶解度的概念有四个要点:①指明温度;②100克溶剂;③达到饱和状态;④质量即单位是克。本考点是中考的一个重要考点,一定要加强记忆,理解应用。
8. D
解析: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正确;
B、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正确;
C、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正确;
D、由t2℃降温到t1℃,C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而A和B的溶解度减小,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由图可知t1℃时B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的溶解度大于t1℃时A的溶解度,因此B>C>A,错误.
故选D.
分析:由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在t1℃时,B的溶解度等于c的溶解度;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降温可使接近饱和的A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等信息.
9. C
解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不符合题意;
B、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2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溶解10g,即最多可得60g溶液,不符合题意;
C、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后仍然是饱和溶液,符合题意;
D、t2℃,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两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甲>乙,分别降温到t1℃时,甲仍然是饱和溶液,溶解度减小,质量分数也减小,而乙变成不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不变,因为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1℃时甲的溶解度,所以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10.C
解析: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将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a物质不含结晶水),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不是b>a=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因为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将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a物质不含结晶水);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不是b>a=c.
11. C
解析:A. t2℃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依次为:甲>乙>丙,是正确的叙述,故不符合题意;
B. 若乙中含有少量杂质甲,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是正确的叙述;因为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是正确的叙述,故不符合题意;
C. 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多是不正确的叙述,没有说明溶液是否饱和,故符合题意;
D. 三种不饱和溶液都可以通过增加其溶质的方法变成饱和溶液,是正确的叙述,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2. B
解析: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A点表示t2℃时R物质的溶解度为a克,故A正确;
B、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为:R、M、N,故B错误;
C、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B点表示t1℃时R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C正确;
D、C点所示质量和温度,对于R、M恰好在溶解度曲线上,可以达到饱和状态,对于N物质属于过饱和状态,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3. B
解析:A、15℃时,物质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选项不符合题意;
B、物质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从乙溶液中获得乙晶体,常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选项符合题意;
C、35℃时,物质甲的溶解度是40g,所以30g甲加到50g水中可得70g溶液,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甲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降低温度,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变小,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含义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确定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确定结晶方法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适用于降温结晶,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结晶;可以根据溶解度/(溶解度+100)确定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4. D
解析:解:A、由图可知: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正确;
B、t2℃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溶解度相等,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
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所以降温可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正确;
D、t2℃时甲的溶解度是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甲,形成饱和溶液150g,则75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25g甲,加50g水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 ×100%=20%,而非25%,故错误;
故选:D.
分析:A、据溶解度曲线可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B、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100%可知:溶解度相等则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所以降温可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据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解答.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溶解度概念、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据相关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15. C
解析:A、由图可知,当温度低于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的溶解度小,当温度高于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的溶解度大,题目中未指明温度,所以无法比较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溶解度大小,选项不符合题意;
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给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小,溶液中会有晶体析出,则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会变小,选项不符合题意;
C、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有少量的氯化钠,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来提纯硝酸钾,选项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4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104g,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73g,则将204g4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降温至0℃才能析出31g晶体,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所需的条件进行分析;
B.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情况进行分析;
C.根据硝酸钾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的情况和结晶法分离混合物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D.根据硝酸钠在40℃和0℃时的溶解度进行分析。
二、填空题
16. (1)硝酸钾
(2)温度升高,硝酸钾溶解度增大
(3)A、B、C
解析:(1)硝酸钾溶液中的溶剂是水,溶质是硝酸钾。(2)从如图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到的信息是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小明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则:①已知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则20克硝酸钾全部溶解;②30克硝酸钾只能溶解11.6克;③加热知50℃时,50克硝酸钾全部溶解;④再加30克硝酸钾,全部溶解,因为在50℃时,其溶解度为85.5克;⑤降温至20℃时,由晶体析出,只能溶解31.6克.
故答案为:ABC.
分析:(1)不说明溶剂,溶剂就指的是水,硝酸钾溶液中的溶剂是水,溶质是硝酸钾。
(2)从溶解度曲线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小明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根据溶解度在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的硝酸钾,故①20克硝酸钾全部溶解,溶液是不饱和溶液;②中30克硝酸钾只能溶解11.6克,溶液是饱和溶液;③加热知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85.5g,50克硝酸钾全部溶解,溶液是不饱和溶液;④再加30克硝酸钾,全部溶解,溶液仍是不饱和溶液;⑤降温至20℃时,由晶体析出,只能溶解31.6克,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17. t1;小于;20%
解析:由图像可知,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t1℃;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分别用甲、乙的固体配制相同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要水的质量关系为甲小于乙;t2℃时,将75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25g甲,50g水,t2℃时,将75g甲的饱和溶液与50g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g75g+50g×100%=20%.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三、综合题
18. (1)硝酸钾
(2)90
解析:本题考查了溶液中溶质判断,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1)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钾;(2)欲配置100kg该路面保湿剂,需要氯化钙的质量是100kg×10%=10kg,则需要水的质量是100kg-10kg=90kg。
分析:(1)根据溶液的概念和组成判断;
(2)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即溶剂质量为:100千克-(100kg×10%)
19. (1)=
(2)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
(3)100
解析:(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当大量的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3)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将1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50g50g+100g ,设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则150g× 50g50g+100g =(x+150g)×20%,解得x=100g。
分析:(1)根据曲线图找出 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上点的纵坐标判断大小分析;
(2)根据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可用降温结晶分析;
(3)根据稀释溶液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分析。
四、实验探究题
20. (1)集气瓶
(2)AD或AF;2KMnO4 Δ__ K2MnO4+MnO2+O2↑
(3)CaCO3+2HCl=CaCl2+H2O+CO2↑
(4)B或C;c
(5)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68.0g+0.1g﹣66.5g=1.6g;
设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2H2O2
MnO2__
2H2O+
O2↑
68
32
68.0g•x
1.6g
6832=68.0g⋅x1.6g
x=0.5%;
答: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为1.6g;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5%;
解析:解:(1)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故答案为:集气瓶;(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AD或AF;2KMnO4 Δ__ K2MnO4+MnO2+O2↑;(3)实验室制取CO2 , 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4)常温下,可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因此不需要加热;若用充满水的G装置收集H2 , 气体从短管进入,因为氢气的密度比比水小;故答案为:B或C;c;
分析: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 , 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常温下,可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因此不需要加热;若用充满水的G装置收集H2 , 气体从短管进入,因为氢气的密度比比水小;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要准确.
五、计算题
21. (1)20%
(2)150
(3)他不能达到目的,20℃时20%的甲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解析:(1)由图,20 ℃时,甲的溶解度为25 g,其含义是20 ℃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25g甲,此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20℃时将15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在5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12.5g甲,形成的是饱和溶液,所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2.5g12.5g+50g×100%=20% ;故填:20%(2)10℃时,乙的溶解度为15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5g15g+100g×100%≈13% 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150g×13.0%=(150g+x)×6.5%,x=150g。故填:150(3)某同学欲将20℃时300g20%的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20℃时20%的甲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他采用恒温蒸发水的方法,恒温蒸发水,温度不变,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他不能达到目的。故填:他不能达到目的,20℃时20%的甲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分析:掌握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是解答本题关键。溶液的稀释时,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的浓缩时,要注意溶液在该温度下浓度为多少时就已经达到饱和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年中考科学(化学)考点一遍过:考点6-溶液(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年中考科学(化学)考点一遍过:考点3-碳单质(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年中考科学(化学)考点一遍过:考点17-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