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同步练习题
展开1.根据化学方程式A+NaOH= B+H2O推断,B,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
A. 12 B. 18 C. 22 D. 40
2. 下列反应发生后,固体质量增加的是( )
A. 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 B. 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
C.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D. 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还原氧化铜
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 原子种类 B. 分子种类 C. 元素种类 D. 物质颜色
4.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有毒,其外观与食盐极为相似,在隔绝空气和强热条件下,亚硝酸钠能分解放出一种红棕色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
A. N2 B. CO C. NO2 D. O2
5.碳在氧气中燃烧,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3gC和8gO2生成11gCO2 B. 2gC和4gO2生成6gCO2
C. 4gC和5gO2生成9gCO2 D. 5gC和9gO2生成14gCO2
6.氢氟酸(HF)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可用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也可用在玻璃仪器上标注刻度及文字.氢氟酸与玻璃发生的反应可以表示为:SiO2+4HF=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 H2SiO3 B. SiF4 C. F4 D. O2
7.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两种物质各10g,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X=5.3 C. 该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84:53 D. 丙、丁一定是单质
8.铜可以和浓硝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H2O+2X,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 NO2 B. NO C. N2O3 D. N2
9.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祥云”于8月3日传递到乐山。团结、互助、友爱、勇敢、 坚强!大灾之后,“祥云”火炬的传递增添了新的意义。“祥云”火炬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5O2+X 3CO2+4H2O。由此可知,“祥云”火炬燃料X的化学式为( )
A. C3H7OH B. CH4 C. C2H6 D. C3H8
10.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2CO2+ 6H2 = X + 4H2O。则 X的化学式是( )
A. H2O2 B. C2H4 C. H2O D. H2
二、填空题
11.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X+H2O,试推断X的化学式 ________ .
12. 甲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若甲在常温下是液态,可以做一些溶液的溶剂,其75%的溶液常作为医用消毒。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 , 它属于(填序号)________。
A.有机物 B.纯净物 C.混合物 D.化合物 E.氧化物
(2)若甲是发酵粉的成分之一,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则甲的俗名是________;甲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若甲的固体可做气体干燥剂,但不能用于干燥CO2气体,那么甲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 或“=”),CO2气体不能被甲干燥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4)若甲物质长期敞口放置会变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__ 。
A.甲一定是氢氧化钠 B.变质的原因一定是与氧气发生了反应
C.变质后质量一定增加 D.变质一定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
13.在点燃条件下,4.4gC3H8与12.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2g水、4.4g二氧化碳和a g 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
三、解答题
14.现有某有机物2.3 g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2.7 g水,求该有机物的化学式。
四、综合题
15.将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化学反应前后四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
(1)表中x的值为________。
(2)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_。
(3)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16.学完质量守恒定律后,为加深同学们的理解,老师又演示了如下实验。
(1)实验A中天平指针会________(填“左偏”、“不变”或“右偏”)。燃烧掉的石蜡的质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总质量。
(2)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实验B,该实验________(“能”或“否”)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A的相对分子质量加上氢氧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B的相对分子质量加上水的相对分子质量,A+40═B+18,故B、A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B-A═40-18═22.
故选C.
2.【答案】 A
【解析】【解答】A、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铁与氧气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故固体质量增加,故符合题意;
B、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硫酸锌溶解在溶液中,故固体质量不断减小,故不符合题意;
C、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等于生成的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的质量和,故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
D、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氢气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故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和,以及常见的化学反应、物质的状态进行解答.
3.【答案】 B
【解析】【解答】解:
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种类不变,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故选:B.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在化学反应中一定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4.【答案】C
【解析】【解答】解:A、氮气为无色无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故A错;
B、一氧化碳没有气味且在亚硝酸钠中不含碳元素,所以不能生成一氧化碳,故B错;
C、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且在硝酸钠中含有氮元素和氧元素,所以可能是二氧化氮,故C对;
D、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故不符合题意,故D错.
故选C.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把物质隔绝空气加热,是该物质发生了分解反应,亚硝酸钠(NaNO2)中含有钠、氮、氧三种元素,可以据此结合题给的选项来完成解答.
5.【答案】 A
【解析】【解答】解:A、由3gC和8gO2恰好完全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11gCO2 , 故A正确;
B、由于2g碳与4g氧气反应时,碳过量,只有1.5g碳参加了反应,所以生成5.5g二氧化碳,故B错误;
C、由于4g碳与5g氧气反应时,碳过量,所以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不能直接相加,故C错误;
D、由于5g碳与9g氧气反应时,碳过量,所以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不能直接相加,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考虑: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6.【答案】 B
【解析】【解答】解:在化学反应SiO2+4HF=X+2H2O中,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都不变.反应前有4个氢原子、4个氟原子、1个硅原子、2个氧原子;反应后除X外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因此每个X分子中应该有4个氟原子和1个硅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SiF4 .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与种类不发生改变进行运算和判断.
7.【答案】 C
【解析】【解答】解: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两种物质各10g,加热一段时间后,甲的质量为1.6g,丙的质量为0.9g,丁的质量为2.2g;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0g﹣1.6g=8.4g,故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8.4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丙的质量为0.9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2.2g;由质量守恒定律,乙是生成物,生成的乙的质量为8.4g﹣0.9g﹣2.2g=5.3g.
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生成物是乙、丙、丁,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生成的乙的质量为5.3g,则X=10g+5.3g=15.3g,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该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8.4g:5.3g=84:53,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丙、丁是生成物,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题意,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两种物质各10g,加热一段时间后,甲的质量为1.6g,丙的质量为0.9g,丁的质量为2.2g,由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乙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进而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8.【答案】A
【解析】【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4HNO3(浓)=Cu(NO3)2+2H2O+2X,反应前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4、4、1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4、2、8,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O2 .
故选:A.
【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9.【答案】 D
【解析】【解答】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O2+X 3CO2+4H2O,可知:反应前有10个O原子 ,反应后,有10个O原子,3个C原子,8个H原子,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物质X的分子由3个C原子和8个H原子构成,则X物质的化学式为C3H8。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10.【答案】 B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总共有2个碳原子,4个氧原子和12个氢原子,而生成物中只有8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还差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因此X的化学式为C2H4 。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进行分析。
二、填空题
11.【答案】Na2SiO3
【解析】【解答】解:根据SiO2+2NaOH=X+H2O可知,反应前含有1个Si原子,4个O原子,2个H原子,2个Na原子,反应后已有2个H原子,1个O原子,故X中含有2个Na原子,1个Si原子,3个O原子,故其化学式为Na2SiO3 ,
故填:Na2SiO3 .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不变即可求出X的化学式.
12.【答案】C2H5OH; A B D;小苏打;NaHCO3 + HCl=NaCl + CO2↑ + H2O;>;CO2气体与甲发生反应;D
【解析】【解答】(1)甲在常温下是液态,可以做一些溶液的溶剂,75%的溶液常作为医用消毒,根据学过的物质可知,甲就是乙醇,乙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所以属于有机物,属于纯净物,也属于化合物。
(2)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也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碳酸氢钠的俗名是小苏打;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 HCl=NaCl+ CO2↑+ H2O。
(3)甲的固体可做气体干燥剂,但不能用于干燥CO2气体,所以甲是碱性干燥剂,则甲的溶液显碱性,即pH>7;CO2是酸性氧化物,会与碱性物质反应。
(4)A、氢氧化钾在空中也可以变质,故A错误;
B、氧化钙变质是与水反应,故B错误;
C、双氧水变质是质量减轻,故C错误;
D、变质就是生成了其他的物质,故D正确。故选D。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主要是根据题中的叙述找出满足要求的物质和方程式,然后进行检验即可。
13.【答案】 CO ;C3H8+4O2CO2+4H2O+2CO
【解析】【解答】解:4.4gC3H8中含有碳元素质量为:4.4g×=3.6g,含有氢元素质量为:4.4g﹣3.6g=0.8g,
水中含有氢元素质量为:7.2g×=0.8g,含有氧元素质量为:7.2g﹣0.8g=6.4g,
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质量为:4.4g×=1.2g,含有氧元素质量为:4.4g﹣1.2g=3.2g,
所以X中含有的碳元素质量为:3.6g﹣1.2g=2.4g,含有的氧元素质量为:12.8g﹣6.4g﹣3.2g=3.2g,
所以原子个数比是::=1:1,所以X是CO,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是::=1:2,然后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配平化学方程式.
丙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3H8+4O2CO2+4H2O+2CO.
故答案为:CO,C3H8+4O2CO2+4H2O+2CO.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元素质量不变进行分析.
三、解答题
14.【答案】化学式为C2H6O。
【解析】【解答】4.4 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即为有机物中碳元素,质量为,2.7 g水中氢元素质量即为有机物中氢元素,质量为,则有机物中含有氧元素为2.3g-1.2g-0.3g=0.8g,则有机物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所以化学式为C2H6O。
【分析】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为化合物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四、综合题
15.【答案】(1)35
(2)C;A、B、D
(3)分解
【解析】【解答】(1)X=12+3+80+3-33-30=35;(2)A反应后质量增加,为生成物,B反应后质量增加,为生成物,C反应后质量减少,为反应物,D质量增加,为生成物;(3)该反应反应物为一种,生成物为三种,属于分解反应。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由此确定待测的质量,再依据各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参加反应和生成的质量,反应后质量增加,则为生成物,增加多少生成多少,反应后质量减少,为反应物,减少多少反应多少。
16.【答案】(1)右;偏小于
(2)否
【解析】【解答】(1)石蜡在空气中燃烧,是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逸散到空气中,则实验A中天平指针会右偏;由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石蜡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总质量,则燃烧掉的石蜡的质量小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总质量;(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的白烟逸散到空气中,故预测实验B中最后指针会左偏,结果却右偏,所以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答案为:(1) 右 ; 偏小于 (2) 否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因为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个数相等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后质量/g
1.6
X
0.9
2.2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2
3
80
3
反应后质量/g
x
33
0
30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时练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科学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同步练习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优秀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优秀同步训练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质量守恒定律使用时注意的事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