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中考化学曲线图像大作战(一)氧气的制取图像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97435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届中考化学曲线图像大作战(一)氧气的制取图像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97435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届中考化学曲线图像大作战(一)氧气的制取图像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97435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1届中考化学曲线型图像专项练习(有答案解析)
2021届中考化学曲线图像大作战(一)氧气的制取图像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届中考化学曲线图像大作战(一)氧气的制取图像,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用双氧水和混合制氧气时,反应中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2.在双氧水制氧气实验中,某些变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纵坐标 y 可以表示的变量是( )
A.氢元素质量B.氧元素质量C.水的质量D.氧气质量
3.对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4.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B.
C.D.
5.已知,,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和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生成的质量
C.固体中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6.实验室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图中各点表示的含义错误的是( )
A.a点表示高锰酸钾的质量
B.b点表示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
C.c点表示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
D.d点表示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了
7.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8.在试管甲和试管乙中放入等质量的氯酸钾,然后在试管甲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加热至充分反应,下图对该实验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描述合理的是( )
A.B.
C.D.
9.现有两份等质量的固体,其中a试管中是纯净的氯酸钾,b试管中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分别在酒精灯上加热米制取氧气,当完全反应后,能正确表示a、b两试管中放出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图像是( )
A. B.
C. D.
10.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A.B.
C.D.
11.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下列选项与图像相符的是( )
A.氯酸钾的质量B.氯化钾的质量
C.二氧化锰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12.甲、乙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向甲中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乙中不加任何物质,均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下列图像与实验事实相符的是( )
A. B.
C. D.
13.某同学误将少量当成加入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刻,开始产生B.c代表
C.a代表D.时刻,开始分解
14.下列四种叙述均用如图表示,其中对应说法正确的是( )
A.图表示向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的反应过程中生成的质量与时间关系
B.图表示向过氧化氢溶液(含水)加入少量的反应过程中溶液中水的质量与时间关系
C.图表示一定量加热制过程中,残留固体中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D.图表示加热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的反应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关系
二、多选题
15.下列图表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 )
A.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
B.高锰酸钾固体加热制氧气
C.氯酸钾加热制氧气
D.高锰酸钾固体加热制氧气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由于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用双氧水和混合制氧气时,因为不断产生氧气,使得混合物的质量不断减少,所以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加,但一开始不为零,当反应结束时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就不变了。故选B。
2.答案:C
解析:
3.答案:C
解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大,完全反应后,氧气质量不再变化;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减小,剩余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分数增大,完全反应后,其质量分数不再变化;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生成氧气,剩余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减小,完全反应后,氧元素质量不再变化;反应前氯化钾质量为零,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生成氯化钾,完全反应后,其质量不再变化。
4.答案:D
解析:A、剩余固体质量逐渐减少,当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质量不再减少,不会变为0,错误;
B、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当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再增加,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钾元素质量不变,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试管内剩余固体质量逐渐减少,当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时剩余固体质量不再改变,而锰元素质量不变,则试管内剩余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逐渐增大至不变,正确。
故选D。
5.答案:A
解析:由图像可知,纵坐标表示的物质或元素开始不变,再逐渐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结合各物质即元素在反应中的变化情况来分析。
A.反应后生成氧气跑掉,故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从开始反应就不断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由于二氧化锰中也有氧元素,故最后不能为0,故符合该图像,故A正确。
B.生成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不符合该图像,故B错误。
C.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符合该图像,故C错误。
D.反应前后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固体质量减少,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不符合该图像,故D正确。故选A。
6.答案:C
解析: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氧气是气体,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固体,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的质量会逐渐的减少,反应完全后,固体的质量保持不变。a点还没有开始反应,表示的是高锰酸钾的质量,正确;b点时高锰酸钾已分解了一段时间,b点时试管内物质为剩余的高锰酸钾、生成的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则b点表示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正确;c点时高锰酸钾相对于b点,又分解了一段时间,但还没有完全分解,c点时试管内物质仍为剩余的高锰酸钾、生成的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故c点表示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错误;d点之后,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发生改变,说明高锰酸钾此时完全分解,则d点表示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了,正确。故选C。
7.答案:C
解析: A、据图可以看出,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高锰酸钾,正确;
B、据图可以看出,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氯酸钾分解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大,故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正确;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能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错误;
D、据图可以看出,反应时间较长的是氯酸钾,正确;
故选C.
8.答案:.A
解析:因为在试管甲和试管乙中放入等质量的KClO3,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只是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所以在氯酸钾中加入二氧化锰只能使它分解产生氧气的速率变大,不能使产生的氧气增多,所以生成氧气的质量相同,所以BD错;在试管甲中加入一定量的MnO2,所以甲反应的速率快,只有A正确。故选A。
9.答案:C
解析: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的物质。试管a和试管b中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a中是纯净的氯酸钾,b中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锸的混合物,则a中氯酸钾的质量比b中多,a中产生氧气的质量就比b中多;由于反应需要一定的温度,故需要加热一段时间,才有氧气产生;又由于b中存在催化剂,故b中反应的反应速率快于a,且先产生氧气,故C正确。
10.答案:D
解析:A、加热高锰酸钾时有氧气生成,故固体的质量减少,故错误;
B、加热高锰酸钾刚开始时没有氧气生成,故错误;
C、刚开始反应时,固体中含有锰元素,故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可能是0,故错误;
D、由于氧气的生成,故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少,当反应停止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故正确。故选D。
11.答案:B
解析:A、氯酸钾是反应物,质量应该逐渐减小到零,故A错误;
B、氯酸钾开始分解,氯化钾的质量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B正确;
C、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质量保持不变,故C错误;
D、固体的总质量逐渐减小,钾元素的质量不变,钾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但是不会从零开始,故D错误。
故选:B。
12.答案:C
解析:甲中加入高锰酸钾生成的氧气较多,高锰酸钾生成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可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因此甲生成的氧气比乙多,且反应速率比乙快。
13.答案:C
解析:A、分解时就已生产氧气,即从时就已有氧气生成,A选项错误;
B、氧气是从时就开始生成,B选项错误;
C、需要催化,故的质量需要较多时间才减少,即为a线,C选项正确;
D、是最先开始分解的,故质量应最少时间开始减少,即b线,D选项错误;
故选C。
14.答案:B
解析:A、起点:从图上看,当反应时间为0的时候,纵坐标(生成氧气的质量)已有一定的量,而事实上当反应时间为0的时候,产生氧气的质量也是0,故单从起点看,错误;B、起点:当反就时间为0的时候,纵坐标(溶液中水的质量)已有一定的量,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反应还没开始的时候,过氧化氢溶液中就已有一定量的水存在,从起点看,满足要求;拐点:所谓拐点是指线条突然发生变化的点。结合变化趋势分析如下: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水的量越来越多,图上表现为直线向上变化,但当反应进行到完成时,水的量就突然不再增多,而是保持原有的水的质量不变,图上表现为直线平行与横座标,从直线向上变化到直线平等与横座标,必然存在一个拐点,正确;C、从起点看,该图不符合,因为反应时间为0的时候,残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也应该是0,错误;D、双氧水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来使用的,其质量并不发生改变,图上应体现为是从左到右的一条平行于横座标的直线,且起点不在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上,因为反应时间为0的时候,二氧化锰就已有一定的质量了,错误。故选B。
15.答案:A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坐标图像专题模拟新题专练-06制取氧气实验的图像问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考点08 氧气的制取-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氧气的工业制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届中考化学曲线图像大作战(五)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图像,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