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鲁教版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习题
展开1.郝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 建立假设 B. 收集证据 C. 设计实验 D. 做出结论
2.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合理的是( )
A. A B. B C. C D. D
3.同学们进入初三了,除了用“洪荒之力”好好拼搏一年外!还要讲学习方法。学习化学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习化学的方法是( )
A. 进行化学实验 B. 进行科学探究 C. 使用化学符号 D. 使用占卜手段
4.一元硬币的外观是:①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②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③“我们先用磁铁来吸一下”.就这一过程而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③为实验 B. ②为猜想假设 C. ①为观察 D. ③为设计实验
5.对比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下列实验不属于对比实验的是( )
A. 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 B. 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C. 用盐酸探究铁、铜的活动性强弱 D.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6.李燕同学发现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认为生虾外壳上的青色物质遇到某些物质发生了颜色的变化。就李燕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观察 B. 实验 C. 假设 D. 做结论
7.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没有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 )
A. 研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研究微粒的运动
C. 研究木炭在氧气在燃烧 D. 研究铁生锈的条件
8.我们在进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主要采用的试验方法是( )
A. 模仿 B. 对比 C. 推理 D. 假设
9.蜡烛(足量)在如图甲所示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测得瓶内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甲 乙
A. 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 瓶内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 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D.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10.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A. A B. B C. C D. D
二、填空题
11.加热高锰酸钾,反应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成分可能有________ 种情况,选择一种情况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12.实验报告内容主要有:实验名称、________ 、器材、原理、方法和步骤、实验数据、数据计算和处理、实验结论及误差分析等.
13.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 处最先碳化。(变黑)。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石蜡烧燃后的生成物有________ 和________。
三、解答题
14.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义尔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瓣上,过一会儿,他惊奇地发现,紫色的花瓣上出现了红点.波义尔对这一意外的发现,做出了各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验证,探究普遍规律,终于获得了成功.从波义尔获得该成功的过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四、综合题
15.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点燃蜡烛后,电子秤示数逐渐減小. 蜡烛减小的质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2)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最终杯中液面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碗中液面.
16.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硬度________,密度比水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填“a”或“b”或“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的________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蜡烛燃烧生成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
故答案为:C。
【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进行试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分析解答
2.【答案】C
【解析】【解答】A、量取9ml水,应选量程相接近的量筒,如10ml量筒,如果量筒过大,实验误差会较大,且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A不符合题意;
B、用燃着的木条入集气瓶内,若木条规灭,不能证明是二氧化碳,还可能是氮气等,B不符合题意;
C、蔗糖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故可用温度计测量两种溶液的温度来区别,C符合题意;
D、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SO4 , 不能用硝酸钡,因为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会生成硝酸钠,引入新的杂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应用10ml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保持水平,
B、验证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
C、蔗糖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硝酸铵溶于水温度会明显下降,即可区别,
D、加入硝酸钡又引入了硝酸根离子,引入新的杂质,可以加氯化钡。
3.【答案】 D
【解析】【解答】学习化学可以通过进行化学实验,进行科学探究以及使用化学符号等方法,但是使用占卜手段属于迷信行为.
故答案为:D.
【分析】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是实验和科学探究.并且,实验还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4.【答案】 A
【解析】【解答】解:A、有同学提出:③“我们先用磁铁来吸一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而不是实验,故选项说法错误.
B、②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假设,故选项说法正确.
C、①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为观察,故选项说法正确.
D、有同学提出:③“我们先用磁铁来吸一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铁钉锈蚀实验课本中选择了五组做对比,是对照实验,故选项错误;
B、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选择的是固体石蕊和石蕊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作对照,是对照实验,故选项错误;
C、探究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是对照实验,故选项错误;
D、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只是一个单纯实验,无对照组,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比实验,对比实验可通过若干个装置同时探究一个或多个条件对同一事件的影响,其关键是必须至少有一组作为对照.
6.【答案】 C
【解析】【解答】认为生虾外壳上的青色物质遇到某些物质发生了颜色的变化,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结合题意分析解答
7.【答案】 A
【解析】【解答】解:A.通过白磷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测量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本不存在对比实验,没有利用对比实验的思想方法.
B.烧杯A中的酚酞试液和烧杯B中的酚酞试液属于对照试验,烧杯A置于放有浓氨水的烧杯附近;烧杯B置于空气中,没有变红色,说明空气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烧杯A中变红说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进入烧杯A中,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利用了对比实验的思想方法.
C、通过研究木炭在氧气中和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说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更加剧烈,利用了对比实验的思想方法.
D、研究铁生锈的条件进行了对比试验.
故选A.
【分析】对比实验可通过若干个装置同时探究一个或多个条件对同一事件的影响,其关键是必须至少有一组作为对照,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8.【答案】 B
【解析】【解答】解:我们在进行“对人体呼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主要采用的试验方法是收集人体呼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通过实验比较各成分的含量的不同,故使用的实验方法是对比法,故选B
【分析】根据人体呼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各成分的含量的变化分析;
9.【答案】 B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反应前氧气的含量在20%左右,故集气瓶内的是空气,A不符合题意;
B.蜡烛熄灭是集气瓶内还有一定的氧气,可知瓶内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B符合题意;
C.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知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变,C不符合题意;
D.蜡烛熄灭后瓶内除二氧化碳气体还有氧气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反应前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百分之十九,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百分之十六时,蜡烛熄灭,说明开始时瓶内含有其他气体,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不能燃烧,据此分析解答
10.【答案】 D
【解析】【解答】A、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属于解释与结论,A不符合题意;
B、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属于解释与结论,B不符合题意;
C、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啊火焰明亮程度,属于实验现象的分析,C不符合题意;
D、用一根火柴梗在火焰中心一秒,观察火柴梗不同部位被烧情况,属于设计实验方案,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二、填空题
11.【答案】2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或锰酸钾、二氧化锰) ;加热 ;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或木条不复燃)
【解析】【解答】高锰酸钾加热会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如果完全分解剩余固体成分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如果不完全分解剩余固体成分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如果高锰酸钾部分反应,剩余的高锰酸钾在受热时会继续生成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故答案为: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或锰酸钾、二氧化锰);加热;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或木条不复燃).
【分析】根据高锰酸钾的分解产物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考虑“反应一段时”,进行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可能部分分解来分析.
12.【答案】实验目的
【解析】【解答】根据实验报告内容主要有: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和原理,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结果,实验结论;故答案为:实验目的.
【分析】学生在实验结束后,按照实验报告内容,格式,根据原始记录和实验时的体会,写出实验报告,解答本题.
13.【答案】小;处于火焰最外层;外焰;水;二氧化碳
【解析】【解答】蜡烛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对蜡烛燃烧的观察可以按照点燃前、点燃中、熄灭后的顺序进行观察和叙述,观察到的现象越多,描叙越详尽越准确就越好,得出的结论也越多。蜡烛的颜色、状态,燃烧时火焰的颜色以及放热等平时见过,但它的密度、硬度、在燃烧时火焰的温度检测方法、生成物的检验等平时忽略了或者不知道如何进行,学习化学时要认真观察实验。故有: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处于火焰最外层处最先碳化。(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外焰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烧燃后的生成物有水和二氧化碳。
【分析】本题通过常见蜡烛燃烧的现象来观察总结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虽为探究题型,但难度不大,蜡烛火焰和酒精灯火焰结构类似,也有外焰、内焰、焰心等部分组成,类推即可。
三、解答题
14.【答案】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追求真知,永不疲倦是进行科学探究应有的品质
【解析】【解答】解:有准备的头脑不会对偶然的现象和结论放弃探究,这是创新与发现的一条途径. 故答案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追求真知,永不疲倦是进行科学探究应有的品质.
【分析】从观察、实验、假设、科学态度、顽强意志等方面来答.
四、综合题
15.【答案】 (1)小于
(2)高于
【解析】【解答】(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蜡烛减少的质量加上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等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所以蜡烛减少的质量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故填小于;(2)蜡烛在杯内燃烧时,消耗杯中的氧气,使杯中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盘中的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杯中,使杯中水的高度增加,高于碗中液面,故填高于。
【分析】(1)根据蜡烛燃烧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分析;
(2)根据物质燃烧时压强的变化规律分析。
16.【答案】(1)小;小;不
(2)外焰;内焰、焰心;a;外焰
(3)水;二氧化碳
【解析】【解答】解:(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小.(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处最先碳化;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3)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雾,将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反应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则由质量守恒定律,石蜡中一定含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故答案为:(1)小;小;不;(2)外焰、内焰、焰心;a;外焰;(3)水;二氧化碳.
【分析】(1)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据此判断石蜡的硬度与水的密度大小.(2)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温度越高,木条碳化的越快,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雾、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解答.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量取9ml水
用50ml量筒量取,仰视读数
B
验证某瓶气体是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入集气瓶内,若木条熄灭,证明是二氧化碳
C
鉴别蔗糖和硝酸铵两种固体
取样,分别放入盛有适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两种溶液的温度
D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SO4
加入适量Ba(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根火柴梗在火焰中心一秒,观察火柴梗不同部位被烧情况
你的猜想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结论
________
取实验中的剩余固体放入试管中进行________(填一种实验操作)并将________ 伸入试管中
________
你的猜想
是正确的
初中鲁教版 (五四制)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鲁教版 (五四制)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同步训练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同步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达标测试,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