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作业(含答案详解)
2021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作业22(含答案详解)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作业22(含答案详解),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西安大雁塔南边的大唐不夜城中,游客络绎不绝,他们扎堆在一个个临时搭建的工坊前,看得出神。麦草工艺工坊里,陕西渭南一位村民将麦草剪成细细的“牛”拼贴在画纸上,一幅牛耕图呼之欲出,在日光下熠熠闪光,他的麦草工艺品已成为陕西“一村一品”特色产品……各具特色的工坊组成了本届匠人大会的核心活动——“守艺长安——大唐工坊”。活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零距离与游客进行互动,向来自各地的世界游客表现中国的匠人精神。
A.活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零距离与游客进行互动,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中国的匠人精神。
B.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与游客进行零距离互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中国的匠人精神。
C.活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与游客进行零距离互动,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中国的匠人精神。
D.活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与游客进行零距离互动,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表现中国的匠人精神。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记者最近走访北京、上海、湖北等地,根据多家用人单位反映,95后毕业生从整体看具有素质全面、视野开阔、知识面广,但受各种因素影响,部分学生在工作中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
A.根据多家用人单位反映,95后毕业生从整体看素质全面、视野开阔、知识面广
B.多家用人单位反映,95后毕业生从整体看具有素质全面、视野开阔、知识面广的优势
C.根据多家用人单位反映,95后毕业生从整体看具有素质全面、视野开阔、知识面广的特点
D.多家用人单位反映,95后毕业生从整体看具有素质全面、视野开阔、知识面广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南甜北咸”虽然是个笼统的说法,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饮食文化地区差异的明显特征,也反映了人们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B.全民阅读的推动者与其强迫读者从手机刷屏转到纸质阅读,倒不如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帮助读者提高阅读的质量,为他们搭建优质的手机阅读平台。
C.《国家宝藏》这样的文物类节目的兴起,很好地满足了人们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来学习文物知识、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在需求,因而受到人们追捧。
D.大家观看了《厉害了,我的国》,电影里中国桥、中国路等超级工程的震撼影像,彰显了祖国的强大实力,也感受到国人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随着老旧社区微改造项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街心公园藏身于大城市的街巷中,弥补了城市步行环境欠佳、人际互动场所不足的局限。
B.蜂蜜是早期人类唯一的甜食,对我们的祖先至关重要,它的主要成分果糖和葡萄糖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能快速产生热量,补充体力。
C.凭借智能化的设计与强大的功能,这款新型扫地机器人一上市就迅速抢占了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成为智能化家庭的新宠。
D.为设计一款既符合青年人口味,又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手机游戏,他查了近一年的资料,还进行了大量的用户调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医药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何将中医药创新成果转化为国家力量则需要下一番功夫不可。
B.完善食品安全举报的平台和机制,将举报机制纳入食品谣言智能预警处理平台,让消费者打造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C.这些文献资料从日本侵华的阴谋、战争的决策及战役的部署等方面完整、系统地记录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全过程。
D.展览展出的各类化石及模型,揭示了从距今几万年到五亿多年的漫长岁月长河中古脊椎动物的神奇演化进程。
文学类阅读(15分)
补 课
聂连新
物理教师聂志刚准备利用双休日为班上的几个后进生补补课,没想到前脚刚跨进教室,后脚就被老婆桂花拽住了:“都什么时节了,人家的豆种早发芽破土了,咱家的地还没翻身。天气预报说了,明天有小到中雨,要是天黑以前没把三垧(shǎng)地翻完,你莫想进俺的家门。”不由分说,桂花粗壮有力的大手抓住聂志刚的肩膀就往外拖。聂志刚推了推眼镜,回头对着教室喊:“先回去吧,看情况是补不成了,下个星期再来,先回去吧。”
农村教师就是这样的,一会儿教室讲台,一会儿田间地头,一会儿西装笔挺,一会儿赤膊挑粪。不过打聂志刚调到毕业班后,就一门心思扑在教学上,很少过问家务事了。桂花上要侍候七十多岁的婆婆,下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娃子,里里外外忙得也确实不易。
回到家里,聂志刚顾不得换件衣服,掮了把锄头就出了屋门。时令已是清明过后了,金黄的油菜花开得满坡都是,成群的蜜蜂在花朵间随意翻飞,和煦的阳光照得人直想打盹,两个歇脚的挑夫坐在草垛上点火抽烟,好一幅田园风光图啊!聂志刚走在地间的小路上,头一次觉得亲近大自然的感觉是这样爽,难怪晋代诗人陶渊明弃官归田,过得悠然自得无比惬意,还写出了那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聂志刚浑身有使不完的劲,锄头在他手里就像握着根拐杖,下锄、掀土、磕碎,似乎都不用费力气。两个时辰不到,三垧地就给他翻得只剩下晒席那么大一片了。照这样的进度,在天黑之前完成桂花指定的任务是不成问题的,甚至可以收个早工,舒舒服服地洗个热水澡,说不定还可以完成下星期的讲义呢。想着这些,聂志刚就嘻嘻地笑了。
吃中午饭的时候,桂花给他又是端水,又是递毛巾,又是拍打身上的碎土。桌子上也特别丰盛,甚至还摆了一小盅他最爱喝的杨梅酒。咳,女人的心就像天上的云,说变就变,刚才还是凶神恶煞一样,指手画脚,如今又侍候大老爷似的,低头哈腰。聂志刚也不客气,摆开架势,边吃边喝。桂花这个那个地交代了一番,就风风火火地去接聂志刚的班。
聂志刚吃第三碗饭的时候,桂花气急败坏地返回来了:“你这死脑筋,十足的书呆子,一百好几十斤的人,连自家的三垧地都认不出来,还不如趁早找块又尖又硬的石头,一头撞上!”什么?忙活了大半天,都做无用功了!聂志刚怎么也不相信有这么回事,河边那块三垧地他是去过的,记得夏天的时候,他亲手给辣椒苗施的肥,今儿上午的时候,辣椒枯枝还竖在那儿呢。桂花气得跺脚:“就你家种了辣椒?嫁给你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咱家的三垧地在河东知不知道?你去瞧瞧,你学雷锋帮谁做好事了?”难道真的弄错了?聂志刚被桂花放连珠炮似的一通臭骂,自觉理亏,底气明显降了下来,也不敢申辩,只一声不响跟了桂花往河边走。
到了河东桂花认定的那块地,两口子都傻了眼:也不知什么时候,他们家的三垧地已叫谁翻过了,平平整整地躺在那里,泥土磕得细碎。从又湿又松的泥土可以看出:这地刚翻过不久。咦,这就奇了,他聂志刚错翻了别家的地,自家的地又莫名其妙被别人帮着翻了。难道是那块地的主人回报他聂志刚慷慨行为的结果?不可能,都是乡里乡亲,为什么不直接打声招呼?聂志刚东瞧瞧西看看,终于在土埂边缘找到了五六个大小不一的脚印,脚印都不大,三十六七码长。聂志刚想起来了,一定是他们——班里那几个后进生——那有一个疯子母亲的黄小东,那从小就父母离异、由爷爷带大的聂芒,那上山打柴时不小心摔断了胫骨的李中中,还有……聂志刚想着想着,眼圈里就有一股温热的液体溢出来。
聂志刚没有说什么,回到家里,从书桌上挑了两本教科书,径直向其中一个后进生的家里走去……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农村教师就是这样的”一句表现出农村教师家庭和事业两头难以顾及,表现出农村教师的艰辛不易。
B.第三段通过描写美好的田园风光,表现出人物爽快的心情,想到诗人陶潜弃官归田,也想像陶潜一样,弃业归田,享受田园生活。
C.桂花是小说的次要人物,是志刚强大的后盾,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手法,展现出一个勤劳顾家、性格直爽的农村妇女形象。
D.文章结尾意味深长,展示出人物聂志刚情绪的涌动,对学生的行为心存感动,同时又感到身上的责任重大,要继续前行。
7.(自然环境描写作用题)文中画线部分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8.(分析社会环境特点)这篇小说展示了怎样的社会环境?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三、古代诗歌鉴赏(9分)
正月二十日往歧亭,郡人潘、古、郭
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注]
苏 轼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注】 本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二年,潘、古、郭三人是作者在黄州结识的好友。歧亭:在今湖北麻城,苏轼在黄州期间时常往游。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春天来得很快,诗人因“春寒”,仅仅十天不出门,而江边柳树已是一片嫩绿。
B.颔联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既拟写了溪流潺潺之声,又描写了小草新绿之色,写出了春的生机。
C.颈联是写送别的情形,作者用“留”“待”两字表达了朋友们为其饯行的深情厚谊。
D.尾联的“细雨梅花正断魂”,写出了去年的今日,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时的悲伤心情。
10.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尾联貌似与送别没多大关系,实际却紧扣送别,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限时训练二十二答案
1答案 C
解析 A项,语序不当,“零距离”应移至“互动”之前。B项,主语残缺,应在句首加“活动”。D项,搭配不当,可以将“表现”改为“展示”。
2答案 B
解析 语段中的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第一处,前半句介词滥用造成主语残缺,应将“根据”删去;第二处,后半句中“具有”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知识面广”后添加“的特点”或“的优势”,也可删去“具有”。分析对比四个选项,只有B项全都修改正确,故选B项。
3答案 A
解析 B项,语序不当,“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应该放在“帮助读者”后;C项,搭配不当,“受到人们追捧”的主语应该是“《国家宝藏》这样的文物类节目”,不是“兴起”;D项,结构混乱,“感受到国人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的主语应该是“大家”,而不是“震撼影像”。
4答案 B
解析 A项,搭配不当,“弥补”与“局限”不搭配,“局限”可改为“缺陷”。C项,不合逻辑,数值表述应该从小到大,应为“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D项,表意不明,“查阅了近一年的资料”可以指“查阅了最近一年的资料”,也可以指“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查阅资料”。
5答案 C
解析 A项,句式杂糅。删去“不可”,或把“需”改为“非”。B项,搭配不当。“打造”与“信心”不搭配。D项,不合逻辑。把“几万年到五亿多年”改为“五亿多年到几万年”。
6.B解析B项说人物要“弃业归田”,曲解了文意,也并无依据,从后文看出,人物是一个有担当的教师,不会轻易放弃农村教师事业。
7.①照应了上文桂花“都什么时节了,人家的豆种早发芽破土了,咱家的地还没翻身”的说法;②引出下文,为聂老师亲近大自然产生的感慨做铺垫;③渲染了温暖和美的氛围,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④烘托聂老师悠然自得的心情。
解析:这段环境描写,写的是聂老师在去田间劳作路上的所见所感,要从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的角度分析。
8.小说描写了一位乡村教师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场景,展现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温馨的师生情谊,歌颂了美好的人性,也暗示了乡村教师生活、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解析:此题考查对小说社会环境的理解分析。要注意从人物与环境的“交互性”角度分析。小说中的聂老师是一位热爱生活和教育事业,关心体贴后进生,无私奉献,令人敬佩的乡村人民教师;班里几个后进生偷偷为聂老师家翻地,体现了学生对老师的理解,展现了美好的人性、相互帮助的情谊,也隐隐透露出乡村教师生活、工作的困难之处。符合这个意思即可。
9.D [D项,“写出了去年的今日,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时的悲伤心情”错误,由“去年今日关山路”可知,去年的今日,诗人奔赴黄州途中孤苦寂寥,只有梅花相伴。故选D。]
【知识小贴士】
关山:多表达苍凉豪迈的感情,以及征人思乡之情。
梅花:高风亮节的品性、贞洁自爱的君子情操、孤清与落寞、隐者高士、友情
10.[答案] 尾联写送别很巧妙。运用虚写,回忆“去年今日”,即前一年苏轼赴黄州,凄风苦雨的途中,只有梅花相伴,细雨断魂,暗寓迁谪之感。而一年以前的孤独和凄凉正好与今年朋友送别的深情厚谊形成对比,即不只是回忆“去年今日”,也是在写“今年今日”,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消释了诗人人生旅程的孤苦和寂寥。
[解析]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意思是“去年今日我走在关山道路,细雨中梅花开放正暗自断魂”,这是诗人在送别之时想到“去年今日”的情景,属于虚写。此时此刻朋友正送别诗人,朋友之间洋溢着深情厚谊,而去年的今天,诗人只身一人行走在旅途之中,只有梅花细雨相伴,凄苦无比,今年和去年的情形构成对比,突出朋友之情对诗人孤苦寂寥的人生旅程的安慰之状。这看似与“送别”无关,实际恰恰展现了友人之间的情深意重。
【赏析】
首联写春天来得很快,因“春寒”,仅仅十天不出门,而江边柳树已一片嫩绿。“江柳已摇村”的“摇”字很形象,活画出春风荡漾、江柳轻拂的神态。
颔联进一步描写春景。关于决决,卢纶《山店》有“决决溪泉到处闻”之句。关于冰谷,柳宗元《晋问》:“雪山冰谷之积,观者胆掉。”谷中尚有冰,说明是早春。早春溪流甚细,故冠以“稍闻”二字,用词精确。青青,新生野草的颜色。后句说青青新草覆盖了旧有烧痕。冠以“尽放”二字,更显得春意盎然。
颈联写潘、古、郭三人为他饯行。“数亩荒园”,点明了饯行的地点。“留我住”,“待君温”,写出了三人对苏轼的深厚情谊。而这个地方正是他一年前赴黄州所经之地,此时友人的情谊,使他回想起一年以前的孤独和凄凉。因此,尾联转以回忆作结。
前一年苏轼赴黄州途中所作的《梅花二首》,写得非常凄苦,催人泪下。其一说:“春来幽谷水潺潺,的皪(lì明亮,鲜明)梅花草棘间。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的皪的梅花生于草棘,已令人心寒,又被“东风”吹落殆尽。其二说:“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梅花开于草棘中,无人欣赏,已够无聊了;而又为“东风”摧落,或随飞雪度关山,或随清溪流黄州,更令人愁苦。所谓“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即指此。末句化用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他此时也是“路上行人”,尾联不止是回忆“去年今日”,也是在写“今年今日”,汪师韩评价说:“含蕴无穷。”(《苏诗选评笺释》)
这首诗前四句写“往岐亭”途中所见,五六句写女王城饯别,末二句因饯别而联想到前一年无人“把酒慰深幽”。表面上看,全诗“于题不甚顾”(冯班语,见《纪批瀛奎律髓》),实际是紧扣题意。写初春之景,景色如画;写友人之情,情意深厚。全诗一气贯注,看似信笔挥洒,实则勾勒甚密,有天机自得之妙。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作业17(含答案详解),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作业11(含答案详解),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应用,古代文化知识,名句名篇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作业13(含答案详解),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文学类阅读,古代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