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章 科学入门综合与测试教案
展开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
第1章 科学入门
第1章 科学入门 复习课
目录
...............................................................................1
...............................................................................5
...............................................................................7
...............................................................................8
【知识网络构建】
【考点专题梳理】
考点1 科学在我们身边
1.科学的本质
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不断促进人类的进步。
2.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
科学家常用观察、实验、假说、推理、验证、调查等多种方法来研究和寻找答案。他们常能对身边的各种事物提出问题,再通过各种实验仪器或科学考察设备进行科学研究,最后发现一些科学道理,同时解决问题。因此,科学研究是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考点2 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1.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提高了人类利用和保护环境的能力,使人们的生活趋于方便和舒适。
2.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
科学技术在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负面的影响。例如:我们的星球正面临着放射性污染、温室效应、人口膨胀、自然资源枯竭等问题;冰箱、空调给我们带来方便舒适的同时,也对臭氧层造成了破坏;玻璃装饰墙虽然美观,却会导致光污染。
考点3 科学实验室
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与实验的场所。一般有存放仪器的仪器室(实验准备室)和供学生做实验用的大间实验室(实验操作室)。其中,实验室有大量可供我们做实验时使用的仪器和试剂。由于研究对象不同,实验室的设备和布置等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考点4 实验室仪器和试剂的存放原则
1.实验仪器和试剂的存放地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照与通风情况等)。
2.仪器都必须存在实验仪器柜内,并按不同的用途有序摆放,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试剂或器材必须按其规定要求存放于规定位置。
3.试剂存放要做到分开存放、取用方便、注意安全、保证质量。
考点5 常见的实验室器材和用途
实验室里有许多仪器,在实验时,我们要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和规范的使用方法。
仪器 | 用途 | 仪器 | 用途 |
试管架 | 用于盛放试管 | 显微镜 | 精密的放大仪器,可以用来观察微小的物体。一般用于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看到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其变化 |
试管 | 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手握长柄) | 酒精灯 | 是常用的加热仪器,用酒精作燃料 |
试管夹 | 用于夹持试管 | 烧杯 | 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
秒表 | 用于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 玻璃棒 | 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少量固体和蘸取少量液体 |
天平和砝码 | 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 滴管 | 用于滴加少量液体 |
电流表 | 测定电流的大小 | 药匙 | 用于取用粉末状或固体颗粒状的药品 |
电压表 | 测定电压的大小 | 表面皿 | 用于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
考点6 用心观察
1.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还不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因此我们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作出准确的判断。
2.观察的分类
直接观察 | 人们直接运用感觉器官进行的观察,认识范围有限 |
间接观察 | 借助于仪器、工具进行的观察,它可以扩大观察的范围 |
定性观察 | 只需较粗略地知道物体的一般性质,如对颜色、形状、气味等的观察 |
定量观察 | 较精确地知道具体数据的观察 |
考点7 实验结果的记录与整理
科学观察不仅要认真、仔细,更要有客观、有效、规范的记录。在实验中,我们必须仔细观察各种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
观察记录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和图形记录等方法,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选择不同的记录方法。一个完整的记录包括:观察日期、观察所用的仪器、观察步骤(包括注意事项)、观察到的现象、观察结果等。
考点8 长度的测量
1.长度单位
长度的国际单位制是米(m),其他一些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lμm)、纳米(nm)。
巧记规律:
2.长度的测量
(1)长度测量的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
(2)正确使用刻度尺:
①使用前应明确零刻度线、分度值和单位三个问题。
②使用时要做到五会,即会选、会放、会看、会读、会记。会选:根据测量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尺子;会放:刻度尺放正,不能歪斜,要紧靠被测物体;会看: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并正对刻度线;会读:先读出准确值,然后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会记:测量的结果应由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三部分组成。
考点9 体积的测量
1.体积的单位
任何物体都要占据一定的立体空间,也就是具有一定的体积。国际单位制中,体积的单位为米3 (m3),实际应用中还用到分米3 (dm3)、厘米3(cm3)、升(L)、毫升(mL)等,其关系为1L=1dm3、1mL=lcm3、1m3=1×103 dm3=1×l06 cm3、1L=1000mL。
2.向量筒或量杯中倒入、倒出液体时应小心,不能溢出,尤其是用排水法测固体体积时,预先放入的水要适量,水要淹没物体,但不能溢出量筒。
考点10 温度及其单位
1.温度的概念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物体较热,我们说它温度高;物体较冷,我们说它温度低。
2.温度的单位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
3.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温度计前的注意事项:
①观察它的量程。温度计的量程是指它能测量的温度范围。如果待测物体的温度超过这一范围,不但测不出温度值,而且还可能损坏温度计。
②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能按要求准确读数。
(2)使用温度计测温度的正确方法: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3)体温计由于缩口的作用,若使用后未用力甩,则其示数只升不降。
考点11 什么是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指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的科学规律所进行的科学研究活动。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则是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考点12 科学探究的环节
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建立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重难点突破1:观察和实验】
(1)观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观察包括用肉眼直接观察和借助一些仪器和工具进行观察。观察的仪器主要有放大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等。我们不但要用心仔细观察,还要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等。
(2)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不仅要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仔细观察各种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还要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注意安全。
【例1】关于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做实验时,必须有明确的目的
B.实验时应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并注意安全
C.要正确使用各种仪器,按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D.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所测数据可根据需要任意修改
【重难点突破2:科学测量】
本章学习的测量知识主要包括长度、体积、温度等的测量,使用的测量工具虽然各不相同,但测量的过程有一些共同特点:
(1)观察测量工具,观察内容包括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2)测量前先要估计被测量量的大小,以便于选择合适的工具;
(3)读数时,视线都有一定的要求;
(4)读数时,除读到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外,测量长度时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数据记录必须带单位。
【例2】如图所示,现有A、B两把不同规格的尺子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用_________尺测量时准确度高。用_________尺测量时,尺子放得不正确。根据图中所示,用B尺测得的长度是_________,最小刻度是_________。
【重难点突破3: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指科学家研究自然界的科学规律时所进行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则是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取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科学探究过程: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验证方案→收集事实证据→检验假设→交流。
【例3】果农们在柿子还未完全成熟的时候就进行采摘,怎样才能使柿子早点成熟呢?小西做了下面的实验,并对实验结果做了记录。
他选了30个大小接近、成熟度相近的同种柿子,分三组,每组10个,分别放在三个相同的纸箱中,往第一个纸箱中另加了2个成熟的苹果;第二个纸箱放在温度稍高的地方;第三个纸箱只放10个柿子,放在与第一个纸箱相同的地方。观察柿子的颜色和软硬来比较是否成熟。
(1)小西同学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第三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帮助小西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一 科学并不神秘
【例1】 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公园内哪种花卉最漂亮
B.校园内哪几种植物在冬季开花
C.雨后的天空为什么经常会出现美丽的彩虹
D.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中为什么能傲成一个很大的水球
专题二 实验基本操作
【例2】(临沂中考)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 B.移走蒸发皿 C. 熄灭酒精灯 D.读液体的体积
专题三 科学观察
【例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学习、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成功者往往是善于观察的人
B.单凭我们的感觉,就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
C.借助各种仪器可大大扩大我们的观察范围
D.在实验中,我们常常要用一些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测量
专题四 科学测量
【例4】如图所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正确的是( )
专题五 科学探究
【例5】 (杭州中考节选)将一些能较好吸收和发射红外线的纳米级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锌等)通过特殊工艺织入纤维,然后用该种纤维制成的内衣,称之为红外保暖内衣。对于红外保暖内衣和普通保暖内衣在人体运动时,通气和散热的效果比较,某人设计如下实验:
①上午某时间穿红外保暖内衣,跳绳前测前胸体表温度,跳绳10分钟,再次测前胸体表温度。
②下午某时间同一人穿普通保暖内衣(假设普通保暖内衣和红外保暖内衣除材质不同外,其余都相同),在通风状况相同的同一房间里,重复上午相同的实验步骤。
③比较上、下午跳绳前后的体表温度变化量,得出两种保暖内衣通气散热效果强弱结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认为根据该实验得出的结果不可靠,你认为该实验设计中变量控制不严密的地方是
(写两点)。
(2)为了得出更可靠的结论,请具体写出你认为该实验最需改进的方面
(写一点)。
1.学习科学的最基本方法是( )
A.阅读、做笔记和练习 B.观察、讨论和交流 C.观察、实验和思考 D.阅读、实验和应用
2.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体感到适宜的气温约为37℃ B.七年级科学课本的宽度约为18mm
C.七年级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0kg D.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s
3.(浙江金华兰溪期末)为了探究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
A.量程0~3m,分度值1mm B.量程0~10m,分度值1dm
C.量程0~30cm,分度值1 mm D.量程0~15cm,分度值0.5mm
4.一瓶“XX纯牛奶”的体积接近于( )
A.2毫升 B.20毫升 C.200毫升 D.2升
5.(浙江宁波鄞州期末)小明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个塑料球的直径时,测得的四次数据是4.53cm、4.54cm、4.54cm、4.53cm,则塑料球的直径应该是( )
A.4.54 cm B.4.535 cm C.4.53 cm D.4.55 cm
6.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7.(浙江台州临海期末)一次国王为了故意为难阿凡提,他在众臣面前一定要阿凡提说出眼前池塘里的水有多少桶,阿凡提略加思索后回答:若桶像池塘一样大的话,池塘里的水就只有一桶;若桶像池塘的十分之一大的话,池塘里的水就有十桶;……从测量角度看,这则故事说明了( )
A.测量总是有误差的 B.测量前应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C.测量工具的大小决定了物体的大小 D.测量的标准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8.某同学用刻度不同的直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测量结果的记录正确的是 ( )
9.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180秒=180秒×=3分 B.1.8米=1.8×1000=1800毫米
C.0.5升=0.5升×1000毫升=500毫升 D.0.556升=0.556×1000毫升=556毫升
10.(浙江金华校级期中)有a、b、c三个内径不同的量筒,a的内径最大,c的内径最小,它们的最大容量不同,但分度值都是毫升,哪个量筒精确度最高? ( )
A.a量筒 B.b量筒 C.c量筒 D.都一样
11.(浙江金华校级期中)原来在量筒中盛有50毫升的酒精,小明要取出15毫升的酒精,结果另一个同学发现小明倒完后俯视量筒读数,你认为小明实际倒出的酒精体积( )
A.大于15毫升 B.等于15毫升 C.小于15毫升 D.都有可能
12.为了比较苹果汁和橘子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取两只小烧杯,分别加入蓝色淀粉-碘溶液(维生素C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然后用胶头滴管分别滴入两种果汁,如图所示。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中必须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
①苹果汁和橘子汁的质量必须相等;②两只烧杯中的淀粉——碘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③两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
A.① B.② C. ①② D.②③
13.(浙江湖州德清期末)请你在空格上填上合适的单位符号或名称:
今天,天气多云,气温3~10℃,中学生小李,今年14岁,身高158_______,早上他吃了质量为50_______的鸡蛋一只,体积为200_______的鲜牛奶一瓶及面包等,现在他正认真地参加科学测试。
14.小明用以下步骤和方法来测量科学课本内页中每张纸的厚度:
(1)将从封面开始的10页纸叠紧;
(2)用刻度尺量出这叠纸的厚度为L;
(3)算出每张纸的厚度为h=L/10。
小明的做法有三个错误,写出其中两个,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如图所示,量筒内水的体积是________厘米3;放入物体后水面升到的刻度是________厘米3;物体的体积是________厘米3。
16.一天饭后,孙青同学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提出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猜想与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3)实验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的水。
(4)主要步骤:往三个烧杯中倒入________________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________________。将现象记入下表中。
(5)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炎热的夏天,如果人体皮肤被汗浸湿,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因此,从吸水多少这个角度说,应尽量采用________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
17.一位科学家在一块地上喷洒杀虫剂,而附近另一块地则未经任何处理。一段时间后,他在两块地上各设了5块面积相同的样地,并在每块样地中用相同的方法取1立方米的泥土,统计其中所含的蚯蚓数目。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实验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2)分别计算喷洒过杀虫剂的土地和未经处理的土地中平均每立方米土壤中所含的蚯蚓数量。
(3)杀虫剂对蚯蚓数量有哪些影响?
18.小明发现他家种植的菊花出现了异常现象,靠近马路一侧的菊花不开花,远离马路一侧的菊花开花。小明观察周围环境后,发现马路边安装了许多路灯。小明和爸爸选择靠近路灯的一株未开花的菊花,晚上用黑色塑料袋将它套起来,白天取下,观察一段时间,看它是否能开花。
(1)该实验方案的设计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应该选择_________作为这株菊花的对照组。
(3)他们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该实验方案有什么明显不足? ________。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 观察生物综合与测试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 观察生物综合与测试教案及反思,文件包含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7年级上册第02章观察生物复习课学生版docx、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7年级上册第02章观察生物复习课教师版含解析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4章 物质的特性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4章 物质的特性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文件包含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7年级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复习课学生版docx、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7年级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复习课教师版含解析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浙教版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地球与宇宙)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地球与宇宙)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文件包含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7年级上册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课学生版docx、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7年级上册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课教师版含解析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