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二轮复习之记叙文阅读之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题试卷(答题技巧+实证试题)(含答案)
展开今日阅读提示:
(一)内容特点:非连续性文本中的特点是:运用各种材料,从不同角度呈现同一主题,单独看是完整的,合在一起又能够综合地表达意义。
这类材料大多属于消息、通讯、时评、综述、访谈、报告、图表等体裁。
(二)各种材料特点:
1、消息
消息又称简讯、短讯或快讯。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体裁。消息的特点是真、短、快。它一般具备新闻六要素。一条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部分组成。
2、通讯
通讯是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新闻体裁。从内容上看,通讯侧重于写人,突出人物在事件中的能动作用,对新闻事实做较为详细而完整的报道;从表达方式看,通讯可以采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从时效看,通讯的采访较为费时费力,写稿的时间要比消息长。通讯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
3、时评
时评是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及新闻中的事实或者问题,发表见解,归纳、整理出新结论、观点的评论性文章。
准确性是时评生命力的关键。其不仅包括真实性,还包括科学性。它要求观点明确,选材准确,分寸把握适度,分析能够使人信服。时评中多用摆事实、作对比、讲道理等手法,让读者信之服之。
4、综述
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
综述的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
5、访谈
访谈是就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然后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
访谈的对象多是该领域的专家、学者或事件当事人,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或拥有新闻事件的第一手材料。观点准确、深刻,材料真实可信是访谈的特点。
6、报告
报告是根据特定目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某一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写成的书面文章。一般分为情况调查、经验调查、问题调查。
7、图表(主要是统计表)
根据某一主题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调查表、统计表等。
(三)、考点分析:
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阅读的主要任务是
一是寻找信息。考生必须将自己需要寻找的信息,与阅读文本中原始的信息相联系,以快速得到所需要的结果。这些信息往往处于图表中,或隐藏在某些数据里。
二是解释原因。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对文本提供的不同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得出文本没有明确陈述的结果。有时,也要求进一步判断作者的意图,掌握事件发生原因等。
三是思考文本的内容。要求考生把在文本中找到的信息与其他知识联系,并用已有知识来评价文本中的观点。这要求具有高水平的转换认知能力,即能有效控制自己对文本的思考和反应。
根据阅读任务的要求,考查的方向主要有以下这些方面:
链接基础:字音与词语运用、句子衔接;
给重要名词下定义(属于信息的筛选整合;)
比较不同材料,概括共同信息(异和同);
图表阐述(文字表达);
综合材料 ,筛选关键信息(共性为主);
发散思维 ,迁移运用(分析、理解和运用能力考查);
概括文章要点;
结合链接材料 准确表达自己的看法。
综合起来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或主题阅读)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信息的筛选整合、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运用能力、以及运用知识和材料解决相应问题(即拓展能力)上。关键是要读得细心、读得耐心。
[实证性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为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各地出台一系列放宽地摊管理的政策,“地摊经济”悄然火了起来,其背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首先,增加了工作岗位。受疫情影响,不少人没法外出务工,而在家门口摆个地摊,也能养活自己。据报道,自3月15日,成都市明确允许临时占道经营摆摊设点以来,两个月时间增加了10万就业岗位。
其次,增加了收入。受疫情影响,不少人都感到“钱紧”,这个时候更要动起来!在郑州,白领们放下面子,把私家车后备箱变成了“摇钱树”,一些摊主每天营业额达到千元以上。
最后,激活了城市经济。地摊经济为商业机会创造场景,带动了一个城市的消费活力。城市路边的地摊,一方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地摊售卖的物品多数比超市便宜,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成本。
(摘编自《地摊经济究竟有多火?》)
材料二:
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近7天“摆摊技巧”相关内容搜索热度同比暴涨655%,达到10年来最高值。
材料三:
放宽地摊管理,搞活路边经济,宜作长久之计,而不是应对疫情、促进就业、恢复经济的权宜之计。
有3094位受访者参与的调查结果显示,67.9%的受访网友支持放宽流动摊贩管理;有57.1%的受访网友表示,流动摊贩让城市生活更加便利,更有温度;实际消费方面,近七成受访者表示会光顾摊贩。
由此可以看到,流动摊贩颇受市民欢迎,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不宜“管死”。要明确商户摊贩的外摆范围,划出合理的“可占区”“地摊区”;根据城市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附近住宅、交通情况,开放部分街道为摊贩提供经营场地;严格管住食品安全底线问题,严防假冒伪劣、食物中毒等现象的出现;摊贩自觉做好卫生安全工作,禁止占用盲道……应当说,具体规范措施不难找,关键是有没有长期思维,如果仅仅作为权宜之计,一阵风过后还是“严管”,一切照旧,难免会引来诟病。
需要指出的是,地摊并非就代表脏乱差,上述调查显示,超四成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居住地附近有摊贩,其中25%的受访者表示,摊贩虽多,但井然有序。这个比例还不算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只要在这个“井然有序”上把文章做好,相信地摊经济、路边经济会受到更大的欢迎,也会引来更高层次的从业者。
既然是一项受老百姓欢迎的经济形态,相关部门不如借机发力,甚至可以借此机会,重新审视规划地摊经济,重新定位,提高层次,让城市在有序管理的前提下,展现街头文化、路边经济接地气的温情一面,激发更多的经济动力和活力。
(摘编自《松绑地摊经济 不妨加以长远考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疫情之下,不少人没法外出务工,因此,有市民就临时摆个地摊,挣点钱贴补家用或缓减经济压力。
B.近30天,“摆摊技巧”对90后这批人群的吸引力最大,超过50%的关注者均为90后。
C.受访网友中支持放宽对流动摊贩的管理和自己也会光顾地摊的占比均超过七成。
D.作者认为相关部门对于地摊经济的管理要立足长远、扬长避短、因地施策,让其“井然有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3.15”之后,成都市就明确允许占道经营摆摊设点,两个月时间增加了10万人的就业岗位。
B.白领们把私家车后备箱变成了“摇钱树”,一些摊主每天营业额达到千元以上,路边经济引来了更高层次的从业者。
C.热度最高的搜索内容为“年轻人适合摆什么地摊”,表明很多年轻人没有工作,所以对这种“新经济”积极参与。
D.只有25%的受访者认为地摊是井然有序的,可见地摊中脏乱差的问题还有很大的整改空间。
4.下列对“摆好地摊”相关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摆地摊的多是年轻人,同时要找准市场需求问题,可能要以女性为主要销售对象。
B.地摊占道要适度,要明确商户摊贩的外摆范围,划出合理的“可占区”“地摊区”。
C.严格管住商品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严防假冒伪劣、食物中毒等现象的出现。
D.摆地摊可以不受场地限制,家门口、路边,甚至汽车后备箱等都可以摆摊设点。
参考答案:1.C 2.D 3.D
[实战性试题]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题。
材料一: 200年,全球成衣产量为500亿件, 2018年, 产量猛增至1400亿件,数量增加近2倍。
成衣产量猛增是因为服装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末,各大成衣品牌乘着全球化东风,开始在越南、 孟加拉等生产成本低廉的国家设厂。如今,制衣厂甚至转移到了埃塞俄比亚。该国纺织工人的工资全球最低,月薪折合人民币仅181元左右,环保相关的法规条例以及工作环境要求都较为宽松。企业家便通过海外设厂的方式,生产海量服饰,再以低价倾销。诚然,衣服的质量并不总是尽如人意,但有谁在乎呢?商家并不考虑衣服是否耐穿,他们的目的是刺激顾客多消费。
由于衣服售价低廉,人们的花销没有比20年前多出很多,所以对衣物的热情只增不减。人们对穿着的热爱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打击”地球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今的服装产业已然是全球第二大污染行业、第三大耗水产业。服装产业每年排放12亿吨二氧化碳,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这个数据看似不多,然而从原材料加工成纺织纤维,再织成布的过程中,许多原材料的生长、生产和制作也会造成污染。
例如:棉花等植物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促进其生长的杀虫剂和化肥会污染水域,导致有害水藻大量繁殖;皮毛产自动物,而动物的集中饲养要耗费大量资源,反刍动物还会排放温室气体甲烷;聚酯纤维、塑料等合成材料大多是以石油为原料制成的,而聚酯纤维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一种制衣原材料,69%的衣物由其制成,生产和织造合成纤维释放的二氧化碳是棉花的三倍;许多原材料的生长、生产和制作,以及把水材变成丝线的化学过程中仍会有污染。
材料二:如今,我们的生活在快时尚或者说是“即穿即扔”时代:人们即使不会穿,仍不假思索地买买买。结果是,我们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扔掉一半以上的衣物,有些衣物可能只穿了三四次!一面是大量生产,一面是迅速淘汰,那些被淘汰的衣物大多得不到妥善处理。这种现象在全球普遍存在。据法国La fibre du tir网站一项调研表明:法国每年要售出多达62.4万吨的衣物,其中38%会回流到回收点,最终只有10%能真正回收利用,其中不到1%会被重新制成其他衣物。那么,回收点中其余就衣物的命运如何呢?它们大多数沦为碎步、楼房绝缘材料或者汽车工业用的毛毡(都是附加值不高的材料)。而那些未被回收的衣服去哪里了呢?可能丢进了垃圾桶,可能压了箱底。小部分“幸运儿”会在法国的旧衣店里再次售卖,但更多的是卖到了非洲、印度等地,而旧衣物的大量倾销,有时又会导致当地纺织市场失衡。
材料三::环保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废物再利用。其实废物也能重获新生,摇粒绒就是用塑料瓶制成的。如果你觉得摇粒绒不够时髦,就看看法国品牌“1083”去年10月推出的“无限牛仔裤”吧。该系列所用的全部材料,包括布料、拉链、纽扣,都源自海洋垃圾和塑料废品。此外,产品还经过抗菌处理,可减少洗涤频率,变得更加耐穿。“无限牛仔裤”一经问世,就引起业内人士的普通关注。在它的影响下,目前人们在寻找新型制衣原料方面仍在进行积极的探索。
概括材料一的说明内容。(3分)
材料一中加点词语“近”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3分)
材料二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4.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服装产业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仅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可见它对环境的污染并不严重。
B.“无限牛仔裤”将海洋垃圾、塑料废品用作制衣原料,这可能会推动制衣原料的变革,也为环保做出了贡献。
C.人们对服装的过度消费给旧衣物回收利用造成极大负担,将旧衣物销售到非洲、印度等地,会影响当地的纺织市场。
D.服装产业对环境的污染是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稍加分析,不难发现,某些人为因素是可控的。
5.请你根据上述材料,提出两条有关选购衣物的建议。(2分)
(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6-8题。(共7分)
【材料一】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基础差,底子薄,人口多,贫困人口尤其是农村的贫困人口众多。为了促进发展,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异下,政府始终将扶贫减贫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建国之初,国家实行土地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消除贫困奠定了制度基础。1978年国家全面实施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为进一步提升减贫成效,自1986年起,党进一步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政府成立了专门扶贫机构,开始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并先后制定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2013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日标,党和政府又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
图1 1978-2017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变化(按2010年贫困标准〕
图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2017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中国扶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联合国总部举办的中国脱贫成就展开幕式上,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阿明娜明确表示,中国减贫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实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了重要经验。
【材料二】
全社会广泛参与扶贫工作,加快推进了扶贫开发的进程。例如,我国社会参与最广泛的民间公益事业——希望工程,截至2018年已累计接受捐款150.23亿元,资助困难学生594.9万名,援建希望小学20110所。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因贫困失学的儿童犹如久早禾苗逢甘霖,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扬起了理想的风帆。而发达地区、科研院校、民营企业,適过对口支援、定点帮扶、结对帮扶,实施专项扶贫工程,推动了贫困治理的专业化发展,提升了贫困治理的实际成效。如东部发达地区帮扶西部地区的“东西部扶贫协作”,自1996年至2014年,实施合作项目8万余个。2001年开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3所高校对西部13所高校实施“一对一”结对帮扶。2015年开始的“万企帮万村”行动,短短三年,就有5.54万家民营企业对口帮扶了6.28万个贫因村。事实说明, ① 多方资源、协同多种机制、集全社会之力帮扶贫困地区以及困难群众,已成为中国治理贫困的宝贵经验。
【材料三】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近年来,国家实施了精准扶贫战略,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冋贫困农户状况,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別、精确帮扶、精确管理。以革命老区廷安为例,自开展精准扶贫以来,全市建档立卡有劳动能力的4.51万户、13.38万贫困人口依靠苹果种植、棚栽、养殖等致富产业脱贫;建立了43个扶贫就业基地,34个社区工厂,为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使11589名贫困人口依靠稳定就业脱贫。这种一对一的精准扶贫,就像在庄稼的根部施肥浇水,效果更为显著。2019年5月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宣布,廷安实现整体脱貧的目标。实践证明 ② ,为老区脱贫走出了一条新路。
6. 根据【材料一】中图1的信息,在【材料一】的横线处补写一句话。(2分)
答:
7.依据上下文,在【材料二】和【材料三】的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①整合 ②延安整体脱贫的地区
B.①整合 ②延安地区的精准扶贫
C.①集合 ②延安整体脱贫的地区
D.①集合 ②延安精准扶贫的地区
8.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我国扶贫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 。(每空限10个字以内)(3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9-11题。
材料一:
“云教育”是指基于云计算应用的教育平台服务。集教学、管理、学习等于一体,它搭建了一个可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分工协作的在线平台,从而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和育人任务。近年来,“云教育”受到国内外众多教育界人士关注,此次疫情的发生让“云教育”在我国得以大面积推广。不可否认,在实践过程中,“云教育”在新技术的运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育质量的保证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同时,“云教育”不可能完全代替线下教育,传统课堂仍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当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逐渐恢复,相信有关“云教育”的探索不会也不应停滞。
(摘编自杨国营《云教育拓展未来教育想象空间》)
材料二:
图一:学生喜欢的上课模式(传统课堂、线上教学1、线上教学2)调查(可选取二项)
①传统课堂+线上教学2 ②传统课堂 ③线上教学2(互动多样型)
④传统课堂+线上教学1 ⑤线上教学1(听讲为主型)
图二:你认为线上教育的优点有哪些? (答题人数 451人)
(来源:衢州新闻网)
材料三:
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于2月17日正式开通后,一直运行平稳顺畅,浏览人次逐步攀升,覆盖各省份。截至5月11日,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浏览次数达20.73亿,访问人次达17.11亿。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收视率大幅跃升,在全国卫视关注度排名进入前10。家长和学生普遍反映网络云平台界面清晰、使用便捷、内容丰富、资源优质、观看流畅。
“在‘停课不停学’工作中,各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积累了宝贵经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教育部与工信、广电等部门在政策、技术上的密切合作是开展大规模在线教育的重要保障。线上教育为保障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共用,特别是为薄弱学校、艰苦边远农村地区输送了优质资源,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吕玉刚同时表示,这次在线教育实践,也暴露出网络运行保障能力还存在不足,体系化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不足,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破解。
如何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教师需 要在实时交互的场景下,及时准确地采集学生的学习成效数据,随时调整教与学活动。在线教育要从‘单声道’向‘双声道’转变,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清华大学在线教学指导专家组组长于歆杰介绍。
(摘自《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浏览次数达20.73亿》,《人民日报》2020年5月5日)
9.下列关于“云教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云教育”集教学、管理、学习等于一体,有共享性、重复性、不受时空限制的便利性等优势,但也有自身的短板。
B.“云教育”要达成教学目标和育人任务,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分工协作,缺-不可。
C.疫情期间“云教育”在我国能够大面积推广,得益于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与推动,工信、广电等部门的积极配合。
D.未来的“云教育”如果实现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将成为未来教育主流,并逐渐取代传统课堂。
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材料二图一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与互动式的线上教学融合最受学生青睐,听讲式的线上教学最不受欢迎。
B.从材料二可以看出,线上教育两种模式都具有课堂教学不可复制的三大优点,解决了传统课堂存在的问题。
C.这次疫情中,在线教育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同,他们普遍反映网络云平台使用便捷、内容丰富、资源优质。
D.新冠疫情期间,在线教育为全国中小学实现“停课不停学”提供了有力支持,产生了巨大的社会价值。
11.材料一结尾说:“当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逐渐恢复,相信有关‘云教育’的探索不会也不应停滞。”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复课后“云教育”继续探索的必要性。(4分)
参考答案:
(一)1.成衣产量猛增的情况、原因及其对环境污染(制衣原材料生长、生产、制作过程对环境的污染)
2“近”是接近的意思,起限制作用;说明2018年全球成衣产量比2000年增加了接近两倍,但不足两倍,符合实际;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和严密性
3.列数字、举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售出衣物数量多,回收利用率低;废旧衣物得不到妥善处理的现象在全球普遍存在。
4.A(根据材料一第三段中的最后一句可以判断A项的说法错误)
5.理性消费,按需购买;尽量购买经久耐穿的衣物;尽量选择由环保材料制成的衣物。
(二)6. 根据图1体现了1978年到2017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变化在逐年减少,结合语境,需要与下文“中国扶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相连贯,进行概括总结。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表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语句衔接连贯的表达能;难度较易。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解释,难度较易。①处辨析“整合”和“集合”。“整合”的意思为通过整顿、协调重新组合;“集合”的意思为分散的人或事物聚集到一起。
8.【解析】本题考查对关键信息的提取概括,难度适中。材料一中“建国之初,国家实行土地改革,1978年国家实施改革开放,1986年起的开放式扶贫及制定实施相关政策,2013年提出精准扶贫战略”,体现政府逐步推进扶贫政策。材料二的“全社会广泛参与扶贫工作”,体现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扶贫。材料三中“国家实施了精准扶贫战略,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体现因地制宜实施精准扶贫。
(三)9.D(3分)[解析]“逐渐取代传统课堂”错误,材料一中明确说“传统课堂仍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10.B(3分)[解析]“解决了传统课堂存在的问题”不正确,从材料二中看不出线上教育能解决传统课堂存在的问题。
11.参考答案:①云教育”具有内容丰富、资源优质、使用便捷等优势;②疫情期间“云教育”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③网络运行与技术运用能力还存在不足;④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教学质量的保证还存在不足。
评分意见4分,每点1分,意思相同即可。
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这是一份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共23页。
2021中考二轮复习之记叙文阅读之一解题试卷(答题技巧+实证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中考二轮复习之记叙文阅读之一解题试卷(答题技巧+实证试题)(含答案),共13页。
2021中考二轮复习之记叙文阅读之四解题试卷(答题技巧+实证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中考二轮复习之记叙文阅读之四解题试卷(答题技巧+实证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今日阅读提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