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会认“希、痒”等7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形状、狐狸”等16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变成一棵树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神奇的想象。
3.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样奇妙的事情。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我”变成树后的奇妙经历,感受神奇的想象。
教学难点
创编故事,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样奇妙的事情。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熟读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1.教师导言:假如你可以变,你想变成什么?是自由快乐的小鸟,还是五彩缤纷的花朵?是沙漠中的一眼清泉,还是美丽可爱的小蜻蜓……有一位小朋友,她的想法很奇特,她想变成一棵树,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到文中去看一看吧,相信学完本课,你一定会为这个小朋友的奇思妙想叫好呢!
2.板书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学生齐读)
二、简介作者,整体感知
1.教师导语:《我变成了一棵树》的作者是顾鹰,今天,我们先了解一下作者吧。
2.学生初读课文,思考:“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同桌互说后指名说,教师帮助修正表达。
(课文讲“我”因为不想回家吃饭而想象自己变成一棵树以后发生的一连串有意思的事情。课文展示了一个奇妙的想象世界,也表明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是妈妈。)
三、再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自学字词,扫清障碍。
3.教师检查,指导学习。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读,并说说需要注意哪些字的读音。
(2)指名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3)交流识字方法。
(4)指导学生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5)归类识字。
(6)指导多音字学习。
(7)形近字比较。
(8)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重点词语的意思,教师相机点拨。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通过学习,我们不但认识了许多生字,而且也感受到了想象的神奇,收获真不小呀!希望大家课后再读读课文,说说“我”变成树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2.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2)朗读课文,想想“我”还会变成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听写词语。
2.教师导言: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大家还记得课文写了什么事情吗?(指名回答)对,课文写了“我”想象自己变成一棵树后发生的故事。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我”变成树后,究竟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吧!
二、研读课文,讨论交流
1.课件出示树木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会是什么样子。
2.第4自然段哪句话交代了“我”想变成一棵树的原因?
(1)学生自由读第4自然段,画出相应的语句。
(2)课件出示语句,指名读。
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
3.引导学生讨论:普通的树会长出什么呢?
预设:花、叶、果子……
4.“我”变成的树上长的是什么?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读一读。
预设:鸟窝。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对了,鸟窝!
5.引导学生讨论:这些鸟窝有什么特点呢?
预设:各种形状都有: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
6.学生读第7自然段后讨论:“我”会邀请哪些小动物来住在鸟窝里呢?
预设:小白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
7.读第9自然段,思考:妈妈来了,“我”的心为什么会“嗵嗵地跳着”呢?
预设:因为“我”害怕妈妈发现这棵树是“我”变成的。
8.妈妈要求住进三角形的鸟窝里,“我”为什么“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呢?
预设:“我”高兴是因为妈妈不知道“我”变成了树,可以尽情地玩;“我”失望是因为妈妈居然不认识“我”了。
9.思考:妈妈从背包里拿出了哪些好吃的东西呢?
预设:巧克力、香肠、面包、花生、牛奶……
10.课文是如何写“我”馋得流口水的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预设:课文没有直接写“我”馋得流口水,而是先由小狐狸用“下雨了”表明有水滴落下来;马上又用“天空中一丝乌云都没有”来说明并非下雨,引起读者思考;然后用小鳄鱼、小松鼠、小白兔的猜测来一步一步地勾起读者的好奇心;最后再由“我”自己亲自揭晓答案——“水珠是从我的嘴巴里流出来的”,含蓄地点明了“我”馋得流口水。这样写能起到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11.引导学生猜想一下:妈妈“是怎么知道我的秘密的”?
预设:
猜想一:因为妈妈最了解“我”,一直都知道“我变成了一棵树”。
猜想二:因为是“我”幻想自己变成了一棵树,而不是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12.回顾整篇课文,思考问题。
(1)课文中出现了哪些拟声词?(嗵嗵、丁零丁零、咕噜噜。)
(2)你还知道哪些其他的拟声词?
预设:
滴答:形容水滴落下的声音。
咕咚:形容重东西落下或大口喝水吞咽的声音。
扑通:形容重物落地或落水的声音。
哗啦:形容撞击、水流等的声音。
三、回顾课文,编写故事
1.课件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记叙了“我” ,说明了 。
预设:
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后发生的故事 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是妈妈
2.找出课文中的拟人句读一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拟人句读一读。
(2)教师点拨: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的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得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这种写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地表现出某事物的某个特点。如“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各种形状的鸟窝随风摆动的样子,形象生动。
3.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们有什么感悟呢?
预设:母爱是最无私的感情。母爱如春天的甘霖,悄无声息地洒落在我们的心田。这种爱,温柔而深沉!我们常常埋怨自己的母亲啰唆,但如果我们用心去体会,不难感受到她们的关怀。不管是慈爱还是严厉,我们都要相信,那是她们爱的体现。这个世界上,最纯洁而又最真挚的爱莫过于此。
4.你觉得文中哪些想象最有意思?与同伴交流。
5.编写故事。
(1)思考:如果你也能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又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呢?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
四、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1.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阅读童话故事。
3.小练笔:妈妈知道“我”的秘密之后又会发生哪些事情呢?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吧。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成功之处: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读完课文之后,能够根据问题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并交流自己的感悟。
不足之处:课堂教学中,没有变换角色来指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我”变成一棵树后的奇妙事情。
教学建议: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编故事,并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编出不同的故事,以此发散学生的思维。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解读,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PPT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