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激趣式教学【教学课件】《庄子二则》(部编)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754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朗读激趣式教学【教学课件】《庄子二则》(部编)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7547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朗读激趣式教学【教学课件】《庄子二则》(部编)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7547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朗读激趣式教学【教学课件】《庄子二则》(部编)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7547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朗读激趣式教学【教学课件】《庄子二则》(部编)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7547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朗读激趣式教学【教学课件】《庄子二则》(部编)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7547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朗读激趣式教学【教学课件】《庄子二则》(部编)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7547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朗读激趣式教学【教学课件】《庄子二则》(部编)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7547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1 《庄子》二则综合与测试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1 《庄子》二则综合与测试教学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梳理,体大背大翼大活动,引用说理类比说理,主旨归纳,悠闲自得,怎么能知道,哪里能知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朝三暮四庄周梦蝶庖丁解牛
庄周曾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轻舞飞扬、飘然快乐。于是他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醒来之后,庄子对于自己究竟是庄周还是蝴蝶感到惊奇诧异。仔细想想,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了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庄周(约前369—前286),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曾做过漆园吏。
《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庄子》一书,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52篇,现在仅存33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庄子》散文在先秦诸子中独具风格,文章已完全突破了语录形式而发展成为专题论文。《庄子》的散文辛辣、幽默、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以及艺术魅力。
第一则选自《庄子集释》,自晋人郭象以来,众家莫不把它的篇旨看作是论“逍遥”,并且以“逍遥游”作为庄子人生追求的理想境界,这一点几乎没有异议,但在关于何为“逍遥”,怎样才能“逍遥”的问题上,出现了种种分歧,从而影响到对该篇思想意义及有关问题的正确理解。
第一层:描写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
第二层:说明万物皆有所凭借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
2.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3.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这句话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庄子给出确定的结论,鹏鸟和人们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鹏鸟的认识也是有局限的啊。
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
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这则故事以大鹏南飞作比喻,说明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状似逍遥,其实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第二则,庄子与惠子由于基本观点的差异,在讨论问题时,便经常互相“抬杠”,对惠子的批评,庄子都是站在自己的哲学观点上,而他最大的用意,则在于借惠子来抒发己意。他们两人在现实生活中固然有距离,在学术观念上也很对立,但在情谊上,惠子却是庄子生平唯一的契友。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原文翻译: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我们读过这则故事以后,发现表面上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
庄子: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但是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但是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辩论中知道二人所持的认知态度不同,庄子偏于美学上的观赏;惠子着重逻辑思维。
惠子:我非子 我非子固不知子子非鱼固不知鱼
二人在性格上也迥异,庄子具有艺术审美的眼光,惠子则带有逻辑家的严密。我们可以看到,庄子超然物外,注重审美感受。这则故事中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我们要学会从这则故事中体会庄子的志趣。这则故事很明显就区别出庄子与惠子的精神人格与审美境界,惠子思辩理性的态度虽然富有科学性但毫无美感可言,用“移情作用”来解释庄子的审美观,就是把人的情感移到物里去分享物的生命,在凝神观照时,我们心中除开所观照的对象,别无所有,于是在不知不觉之中,由物我两忘进到物我同一的境界。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1 《庄子》二则综合与测试教学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北冥有鱼,《庄子》名言,tiáo鲦鱼,tuán抟,kūn鲲háo濠梁,记载者志怪者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 回延安教学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信天游,延安旧貌换新颜,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毛泽东旧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9 桃花源记教学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桃花源诗节选,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课文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