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激趣式教学【教学课件】《桃花源记》(部编)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7548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朗读激趣式教学【教学课件】《桃花源记》(部编)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7548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朗读激趣式教学【教学课件】《桃花源记》(部编)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7548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朗读激趣式教学【教学课件】《桃花源记》(部编)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7548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朗读激趣式教学【教学课件】《桃花源记》(部编)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7548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朗读激趣式教学【教学课件】《桃花源记》(部编)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7548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朗读激趣式教学【教学课件】《桃花源记》(部编)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75481/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朗读激趣式教学【教学课件】《桃花源记》(部编)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75481/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八年级下册9 桃花源记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9 桃花源记教学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桃花源诗节选,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课文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桃花源记》即《桃花源诗》前边的记。记,是一种文体,为记述事物的文章,其后是一首五言古诗,“记”又相当于该诗的序。故《桃花源记》又叫《桃花源诗并序》。它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奇葩,传诵千古而不衰。
陶渊明(约公元365—427年),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陶渊明少年时代既好读六经,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又厌恶世俗,热爱纯净的自然。
初读要求:扫清语言障碍,读得顺畅字音准确停顿分明不读破句熟悉故事
明 周臣 《桃花源图》 以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为题材,描写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遇先秦避乱来此居住者之后人的情景。周臣所画山水,峰峦嶒峻,多似李唐;其法马夏之作,可与浙派创始人戴进并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再读要求:能分析情节,进行形象思维具体地想象出故事的发展过程能进行创造性的复述牢记所有重要语句读出“讲故事”的味道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发现桃林(1段)进入桃源(2段)访问桃源(3段)离开桃源(4段)寻找桃源(5段)
概括各段大意,归纳本文主旨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第三部分(从第4节到完)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三读要求:能分析课文的思想内容能比较熟练地背诵全文
主旨:1.桃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民风淳朴;2.桃源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人人劳动,自食其力,生活和平、宁静;3.在当时赋税极为繁重的阶级社会,这是农民求之不得的好地方,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的理想世界。4.世外桃源的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寄托作者对美好、自由、和平的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3* 马说教学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体裁介绍,写作背景,作者简介,作者的人生经历,策之不以其道,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马之千里者,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文言知识小结,代词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 回延安教学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信天游,延安旧貌换新颜,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毛泽东旧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3*安塞腰鼓教学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体会气势感受律动,自选形式读出文中情,合作探究品味文中美,深入思考领悟鼓中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