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word版)
展开(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第3题2分,其余每题3分,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可是在这个庞然大物的攻击下,也听得见这些骨架发出咯咯的响声,这个庞然大物仿佛禀(bǐn)赋着闻所未闻的无所不在的力量,同时向四面八方撞击。
B.真不知它们凭着哪种朦胧的洞察力,领会了素芭内心的痛楚,然后贴近她的身子,用掎(jī)角轻轻地摩挲她的臂弯,竭力用无声的同情,安慰她。
C.几乎整个冬季,阳光闪亮。田里芳草青青,农民们把牲(shēng)畜赶往草场。不过也都抱怨这样干燥的气候,会使冬季作物欠收的。
D.这个镇子也和前两个镇子一模一样,只是在镇子的广场上麇(qún)集着一群人。在炎热的烈日下,乐队正在演奏一支欢快的曲子。镇子的另一端,是一片贫瘠龟裂的土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目前,短视频平台一哄而上,鱼龙混杂,但大浪淘沙,它们都要经历用户重新选择和市场再次洗牌的一个过程。【甲】一切的喧嚣都是暂时的。或许有些人会因为审美疲劳,而对短视频自动屏蔽,敬而远之;又或许在不断寻求新的刺激中,用新产品取代它。然而,种种喧嚣的背后,商业模式中的“瘾头”会一直变换着花样存在。
人们与短视频的抗争,归根结底是在与自己内心的“瘾头”作斗争,唯有压制住这种无聊、猎奇的“瘾头”,才能不为“糖衣炮弹”所“侵袭”。为了不被电子产品彻底“绑架”,人们只有加强自律。【乙】柏拉图说过,“自律是一种秩序,是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理想国》)。【丙】要想真正消解对短视频的“瘾头”,人们就要克服内在的惰性和欲望,不断地约束自己,和外界的干扰,诱惑保持距离。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鱼龙混杂 B.大浪淘沙 C.变换 D.消解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老旧社区景观改造项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街心公园藏身于大城市的街巷中,弥补了城市步行环境欠佳、活动场所不足的局限。
B.静下心去看,直播背后依然是人、货、场重构的数字化变革,而直播所能带来的乘数效应虽起于流量,但成败关键依然在于整条产业链的数字化能力建设。
C.无人驾驶汽车拥有很高的安全性与适应性,它可以极大程度减少人为的操作失误,还能依靠智能决策系统来跟车、变道,从而确保道路畅通,并且避免发生意外。
D. 村庄改造在保护“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传统民俗、民居得到了保护,农村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传统、接受熏陶。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海明威,美国小说家,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既扎根于美国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
B.“意识流”是西方现代文学艺术中,特别是小说和电影中广为应用的写作技巧,创作上侧重于描绘人类意识流动,揭示人类精神存在;“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在表现现实上,强调客观与个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
C.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主要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幼年》《在人间》《青年》,长篇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D.奥地利作家卡夫卡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和探险者。《变形记》是卡夫卡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在卡夫卡这里,变形是现代人被异化之后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他的作品揭示出人类普遍的孤立和疏离。
6.请在提供的外国小说人物中任选一个,以“希望”开头拟写句子。要求在内容上能体现与人物相关的信息,句式、修辞等与例句基本相同。(3分)
【例】写给“丹柯”:希望就是你对森林的不断抗争,如秋日草原蓝色的火星,在你的心头永远燃烧。
写给“清兵卫”: ▲
写给“骑桶者”: ▲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
增强中国的哲学自觉,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照着讲”, ① 。无论是“照着讲”还是“接着讲”, ② 。这个“中国逻辑”既是指与中国实践、中国理论、中国价值直接统一的研究范式和立场观点,也是指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关联的思维方式和理论品格。哲学界应在紧扣“中国逻辑”方面多下功夫,将自身的哲学旨趣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唯其如此, ③ 。
二、现代文阅读(2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共8分)
“你们说:领导我们!我才来领导的!”丹柯挺起胸膛对他们大声说,“我有领导的勇气,所以我来领导你们!可是你们呢?你们做了什么对你们自己有益的事情呢?你们只是走,你们却不能保持你们的气力走更长的路!你们只是走,走,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像一群绵羊一样!”
可是这些话反倒使他们更生气了。
“你该死!你该死!”他们大声嚷着。
树林一直不停地发出低沉的声音,来响应他们的叫嚷,电光把黑暗撕成了碎片。丹柯望着那些人,那些受够了苦的人,他看见他们现在跟野兽完全一样。许多人把他围住,可是他们的脸上没有一点高贵的表情,他不能够期望从他们那儿得到宽恕。于是怒火在他的心中燃起来,不过又因为怜悯人们的缘故灭了。他爱那些人,而且他以为,他们没有他也许就会灭亡。所以他的心又发出了愿望的火:他愿意搭救他们,把他们领到一条容易走的路上去,于是在他的眼睛里亮起来那种强烈的火的光芒……可是他们看见这个,以为他发了脾气所以眼睛燃烧得这么亮,他们便警戒起来,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就像一群狼似的,等着他来攻击他们;他们把他包围得更紧了,为着更容易捉住丹柯,弄死他。可是他已经明白了他们的心思,因此他的心燃烧得更厉害了,因为他们的这种心思使他产生了苦恼。
然而树林一直在唱它那阴郁的歌,雷声隆隆地响,大雨依旧在下着……
“我还能够为这些人做什么呢?”丹柯的叫声比雷声更大。
忽然他用手抓开了自己的胸膛,从那儿拿出他自己的心来,把它高高地举在头上。
他的心燃烧得跟太阳一样亮,而且比太阳更亮,整个树林完全静下去了,林子给这个伟大的人类爱的火炬照得透亮;黑暗躲开它的光芒逃跑了,逃到林子的深处去,就在那儿,黑暗颤抖着跌进沼地的龌龊的大口里去了。人们全吓呆了,好像变成了石头一样。
“我们走吧!”丹柯嚷着,高高地举起他那颗燃烧的心,给人们照亮道路,自己领头向前奔去。
他们像着了魔似的跟着他冲去。这个时候树林又发出了响声,吃惊地摇动着树顶,可是它的喧响让那些奔跑的人的脚步声盖过了。众人勇敢地跑着,而且跑得很快。他们都让燃烧的心的奇异景象吸引住了。现在也有人死亡,不过死的时候没有抱怨,也没有眼泪。可是丹柯一直在前面走,他的心也一直在燃烧,燃烧!
树林忽然在他们前面分开了,分开了,等到他们走过以后,它又合拢起来,还是又密又静的。丹柯和所有的人都浸在雨水洗干净了的新鲜空气和阳光的海洋里。在那边,在他们的后面,在林子的上空,还有雷雨,可是在这儿,太阳发出了灿烂的光辉,草原一起一伏,好像在呼吸一样,草叶带着一颗一颗钻石一样的雨珠在闪亮,河面上泛着金光……黄昏来了,河上映着落日的霞光,显得鲜红,跟那股从丹柯的撕开的胸膛淌出来的热血是一样的颜色。
骄傲的勇士丹柯望着横在自己面前的广大的草原——他快乐地望着这自由的土地,骄傲地笑起来。随后他倒下来——死了。
充满了希望的快乐的人们并没有注意到他的死,也没有看到丹柯的勇敢的心还在他的尸首旁边燃烧。只有一个仔细的人注意到这个,有点害怕,那脚踏在那颗骄傲的心上……那颗心裂散开来,成了许多火星,熄了……
在雷雨到来前,出现在草原上的蓝色火星就是这样来的!
…………
8.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第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处将族人比喻成“绵羊”,第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处将族人比喻成“狼”,请问这二者矛盾吗?请分析。(2分)
▲
9.概括画波浪线句子的景物特点并简析其作用。(3分)
▲
10. 请结合丹柯的形象,说说你对“悲剧美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崇高美”的理解。(3分)
▲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15分)
呼喊特丽莎的人
卡尔维诺
我迈出人行道,朝后退几步,抬起头,然后,在街中央,双手放在嘴上作喇叭状,对着这一街区的最高建筑物喊:“特丽莎!”
我的影子受了月亮的惊吓,蜷缩在我的两脚之间。
有人走过。我又叫了一声:“特丽莎!”那人走近我,问:“你不叫得响一点,她是听不到的。让我们一起来吧。这样,数一二三,数到三时我们一起叫。”于是他数:“一,二,三。”然后我们一齐吼:“特丽丽丽莎莎!”
一小撮从电影院或咖啡馆里出来的人走过,看见了我们。他们说:“来,我们帮你们一起喊。”他们就在街中心加入了我们的行列,第一个人数一二三,然后大家一齐喊:“特-丽丽-莎莎!”
又有过路人加入我们的行列;一刻钟后,就成了一大群人,大约有20个吧。而且还不时地有新成员加入。
要把我们这么一群人组织起来同时喊叫可不容易。总是有人在没数到“三”之前就叫了,还有人尾音拖得太长,但最后我们却相当有效地组织起来了。大家达成一致,就是发“特”音时要低而长,“丽”音高而长,“莎”音低而短。这样听上去就很不错。当有人退出时,不时地会有些小口角。
正当我们渐入佳境时,突然有人--如果是从他的嗓音判断,他一定是个满脸雀斑的人--问道:“可是,你确定她在家吗?”
“不确定。”我说。
“那就太糟了,”另一个说,“你是忘了带钥匙,对不对?”
“其实,”我说,“我带着钥匙。”
“那么,”他们问,“你为什么不上去呢?”
“哦,可我不住这儿,”我说,“我住在城市的另一头。”
“那,恕我好奇,”满脸雀斑的声音很小心地问,“那到底是谁住在这儿?”
“其实我也不知道。”我说。
人群似乎有些失望。
“那能不能请你解释一下,”一个牙齿暴露的声音问,“你为什么站在这儿的楼下喊‘特丽莎’呢?”
“对于我来说,”我说,“我们可以喊其他名字,或换个地方叫喊。这并不重要。”
他们有些恼怒了。
“我希望你没有耍我们?”那雀斑声音很狐疑地问。
“什么?”我恨恨地说,然后转向其他人希望他们能为我的诚意作证。那些人什么也没说,表明他们没接受暗示。
接下来有一阵子的尴尬。
“要不,”有人好心地说,“我们一起来最后叫一次特丽莎,然后回家。”
这样我们就又叫了一次。“一二三特丽莎!”但这次叫得不太好。然后人们就纷纷回家了,一些人往东,一些人往西。
我快要拐到广场的时候,我想我还听到有声音在叫:“特-丽-莎!”
一定是还有人留在那儿继续叫。有些人很顽固。
11.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
12.当真相大白,特丽莎这个人也许根本就不存在,为何大家还要“一起来最后叫一次”、有些很顽固的人还“留在那儿继续叫”? (3分)
▲
13.请简要分析“我”在文中的作用。(4分)
▲
14.以文学的“轻逸”克服现世的“沉重”,是卡尔维诺小说的特点。阅读本文,请透过其滑稽的表象分析其背后“沉重”的意旨。(4分)
▲
三、古诗文阅读(27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9题(其中选择题每题2分,共13分)
求古斋记
明·方孝孺
生乎古者岂皆善人乎?生乎今者岂皆不善人乎?使生乎古者皆善人,则舍今而求古可也;使今之人亦有善焉者,安得遽舍之而不求,而必务于古乎?今而视乎百岁之前,古也;生乎百岁之前者
自视,则今矣。远而千载之上,古也;千载之上之人自视,则亦今矣。孔子以为古者三代之盛,而其时之人视三皇二帝则又为古矣。三皇二帝三代①以为古,而其时亦尝以为今矣。
然则,今与古何定名乎?随人号之耳。今与古无定名,安知今之非古,古之非今耶?安得谓古之人皆善,而今之人皆不足法乎?故遗今而专乎古,则其失为固;遗古而务乎今,则其失为妄。固与妄其失一也,君子不贵也。
君子之学取其善,不究其人;师其道,不计其时。善诚足称也,其人虽非圣贤,不知其为不可也,取其善而已;道诚足师也,其人虽生于吾同时,居与吾同巷,不以其易见而遗之也,师其道而已。天下之善一也,古与今之道均也,何以其人与时论之耶?苟必惟古之求也,则孔子于礼必不求于老聃,必求周公而问之;琴不问于师襄,必求师旷而问之;官不问于郯子,必求古之命官者而问之。求其人而不可得,则卒无所闻矣。必得圣人而后取其言,则荷蒉丈人之语,孔子必将掩耳而过之;与时人歌,必默然而不和之;沧浪之孺子、耦耕之隐者,必鄙之以为老农、小子而不听之,七十子之流必不与之往复答问,而以道告之,何以为圣人乎?
善学圣人者,古之善,吾学之,今之善,吾亦学之;今之不善,吾恶之,古之不善,吾亦恶之。古之事合乎道,固将取以为法也;如使不若后世之美,则舍古而取后世可也。后世之不近乎道者,固所弃也;古之不合乎道者,安得以其古而取之乎?曰:“然则,孔子何以好乎古而取之也?”曰:“吾之言固孔子求古之谓善学者之求古犹良匠之求木焉木之生乎山有千岁者矣有百岁者矣使生乎千岁者而材固取之也。使不若百岁之材,岂以历年多而取之乎?二帝之辂,古于殷也;伏羲之建时,古于夏也;黄帝之冕,古于周也。孔子不取其古之甚者,而取乎三代,何欤?惟其善而已。孟子不取夏之贡而取殷之助②,武成之书③取其二三策,曾谓孟子非好古者乎?圣贤之于古固如此也,使圣贤生乎今之世,其所去取又可知也。”
慈溪孙君元礼笃学而慎行,取孔子求古之语,名其读书之斋,予喜其异世俗之学也,推其说以告之,使自择焉。
[注释]
①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二帝,唐尧、虞舜。三代,夏、商、周。
②贡、助,古代田赋之法。夏代一夫授田五十亩,每夫计其五亩之入以为贡,殷朝人一夫授田七十亩,每夫计其七亩之入以为助 。
③武成之书:春秋以前武成编写的史书。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其道,不计其时 计:计算
B.孔子不取其古之甚者 甚:突出
C.曾谓孟子非好古者乎? 曾:竟然
D.推其说以告之 推:推究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苟必惟古之求也 惑之不解
B.生乎今者岂皆不善人乎?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C.必求古之命官者而问之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D.安得以其古而取之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17.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学习不能厚古薄今,也不能厚今薄古,而应该古今并重,古今打通。这样,才会学有根底,而又不至于食古不化。
B.本文是一篇“记”。虽为“记”,但文章不重叙事,而是借斋名谈关于“求古”的看法,重在议论,和一般的“记”的样式大相径庭。
C.“主题鲜明,议论大胆”是方孝孺作品的重要特色之一,本文也体现了这一点。文章围绕“求古”这一主题展开议论,对孔子、孟子对待古人今人的取舍态度都有所批评。
D.本文是为慈溪孙元礼的书斋写的一篇记,方孝孺赞赏孙元礼异于世俗的学习态度,但又不把自己关于求古的看法强加于孙元礼。
1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吾之言固孔子求古之谓善学者之求古犹良匠之求木焉木之生乎山有千岁者矣有百岁者矣使生乎千岁者而材固取之也。
1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天下之善一也,古与今之道均也,何以其人与时论之耶?
▲
(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诗词,完成20和21题。(6分)
独不见
【唐】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①,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②。
【注】①郁金堂:萧衍《河中之水歌》中有“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游郁金苏含香”之句。②流黄,古时女子居室的帏帐。
20.本诗由颔联中“ ▲ ”字引出颈联内容,表现“卢家少妇” ▲ 的心情。(2分)
21.前人称本诗“深文隐蔚,余味曲包”,抒发感情含蓄蕴藉,请结合诗句分析诗歌是如何表现“卢家少妇”的愁绪的。(4分)
▲
默写(8分)
2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每句1分)
= 1 \* GB2 \* MERGEFORMAT 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子《劝学》)
= 2 \* GB2 \* MERGEFORMAT ⑵ ▲ ,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
= 3 \* GB2 \* MERGEFORMAT ⑶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苏轼《赤壁赋》)
= 4 \* GB2 \* MERGEFORMAT ⑷ ▲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苏洵《六国论》)
= 5 \* GB2 \* MERGEFORMAT ⑸人间如梦,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6 \* GB2 \* MERGEFORMAT ⑹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7 \* GB2 \* MERGEFORMAT ⑺ ▲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张溥《五人墓碑记》)
= 8 \* GB2 \* MERGEFORMAT ⑻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 ,则尽其天年。(张溥《五人墓碑记》)
四、写作(3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麦兜(小猪):麻烦你,鱼丸粗面。
园长:没有粗面。
麦兜:是吗?来碗鱼丸河粉吧。
园长:没有鱼丸。
麦兜:是吗?那牛肚粗面吧。
园长:没有粗面。
麦兜:那要鱼丸油面吧。
园长:没有鱼丸。
麦兜:怎么什么都没有啊?那要墨鱼丸粗面吧。
园长:没有粗面。
麦兜:又卖完了?麻烦你来碗鱼丸米线。
园长:没有鱼丸。
得巴(小猫):麦兜啊,他们的鱼丸跟粗面卖光了,就是所有跟鱼丸和粗面的配搭都没了。
麦兜:哦——没有这些搭配啊……麻烦你只要鱼丸。
园长:没有鱼丸。
麦兜:那粗面呢?
园长:没有粗面。
——《麦兜故事》
这是电影《麦兜故事》中的经典台词。电影设定的情景是:麦兜下课后和同学得巴一起到幼稚园园长兼营的茶餐厅买鱼丸粗面。根据你对这段台词的理解,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类文章。
效实中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第3题2分,其余每题3分,共20分)
1.D. A.bǐn应为bǐng B.应为“犄角”C.歉收
2.A.鱼龙混杂:指好人坏人混在一起。
3.C.应为“和外界的干扰、诱惑保持距离”。
搭配不当,“弥补”与“局限”不搭配,可将“局限”改为“缺陷”。C.语序不当, 应为“从而避免发生意外,确保道路畅通”。D.中途易辙。在传统文化、民居得到保护前加上“使”。
“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不对,海明威的文学理论是冰山理论。他的诺贝尔文学奖获理由“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其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对当代文体风格之影响。”B.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主观与主体性。C.托尔斯泰自传体三部曲《幼年》《童年》《青年》。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6.清兵卫:希望就是你对葫芦的无限热爱,如夏天小镇波涛汹涌的大海,在你的内心永远翻滚。
骑桶者:希望就是你对煤店老板的急切呼喊,如严冬大街淡淡的浮尘,在你的内心渐渐散去。
(句式修辞1分,内容2分)
7.①还应结合新时代实践“接着讲”②都必须始终遵循“中国逻辑”③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哲学的自觉(3分,每句1分,每句意思对,逻辑正确即可)
现代文阅读(23分)
8.不矛盾。第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处是丹柯愤怒之下对族人的评价,表现了族人在困难面前的懦弱;(1分)第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处是族人看到了丹柯眼睛里“强烈的火的光芒”之后,以为丹柯会去“攻击他们”,想“捉住丹柯,弄死他”,在这时他们表现出了人性恶的一面。这反映出了族人的自私与狭隘。(1分)
9.特点:宁静、美丽、清新、富有生气。(1分)作用:与前面恶劣与恐怖的环境形成对比,象征了丹柯带领族人走出困境(突显了丹柯牺牲的价值)。(2分)
10.丹柯是无私奉献、不计得失、勇于牺牲的英雄形象,他是真、善、美的化身,(1分)他的最后被毁灭,掏出心来牺牲自己为族人照亮前行的道路的举动,(1分)给人强烈的心灵震撼,具有极其感人的艺术力量,(1分)所以说,悲剧美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崇高美。
11.细节描写(1分),先交待了大家组织的不易,“总是有人在没数到‘三’之前就叫了,还有人尾音拖得太长”,后细致地描绘了有效组织后的声音,“发‘特’音时要低而长,‘丽’音高而长,‘莎’音低而短。这样听上去就很不错”。可见大家都在卖力地齐心协力地喊(1分),可是越卖力,就越滑稽可笑(1分),突出了“我们”的荒诞和虚无(1分,荒诞、虚无,答出1点即给分)。
12.说明尽管毫无目的,但大家都是真诚地在喊“特丽莎”,“一起来最后叫一次”源于“我们”业已形成的习惯;(1分)有些顽固的人还“留在那儿继续叫”,暗示他们沉浸在一种无意义中而不可自拔。(2分)
13.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我”是故事的讲述者,通过“我”的视角讲述故事,使故事显得真实。(1分)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我”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我”是一个线索人物。喊“特丽莎”这一行为由“我”而起;“我”告诉大家其实“我”根本就不知道是否有“特丽莎”这个人存在,“我”只是为了“喊”而“喊”,引起了大家的质疑、恼怒、尴尬;“我”见证了从大伙儿自愿加入“喊”的行列到有少数人即使知道真相后仍然选择“继续叫”的全过程。(1分)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我”的无目的而滑稽的行为,增添了文章的荒诞色彩,揭示了文章主旨。(2分)
14.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文中“我”是一个身份不明的角色,一开始的行动即没有目的,最后也以无目的而终,可是“我”的声音一旦传出,一场个人呼喊就变成集体呼喊,而后又使集体呼喊以无限循环的可能方式延续下去,表明像“我”一样漫无目的且盲目从众的人是比比皆是的。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当“我”被怀疑,希望周围的人为“我”的诚意作证时,“那些人什么也没说,表明他们没接受暗示”,说明“那些人”除了关心“喊”本身,既不关心“我”的真诚,也不关心他人的“怀疑”,说明茫然与虚无已是人类普遍的心灵处境。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当有人退出时,不时地会有些小口角”,当有人提出疑问时,“我”丑化他们,认为他们“满脸雀斑”、“牙齿暴露”。这是对异己者的厌恶。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尽管有人试图弄明白“特丽莎”所指为何,但在“听见有人喊就喊了”的氛围包裹之下,答案并没有实质意义。这是清醒者的悲剧命运。(1点2分,2点4分)
三、古诗文阅读(27分)
15.A 计:计较
16.B A,两个“之”,结构助词,起宾语前置的作用;B,前一个“者”,代词,指人,后一个“者”,音节助词,无义;C,两个“而”都表承接;D,两个“以”,都是介词,因为。
17.C 方孝孺没有批评孔子和孟子的对待古人今人的取舍态度。
18.吾之言固孔子求古之谓/善学者之求古/犹良匠之求木焉/木之生乎山/有千岁者矣/有百岁者矣/使生乎千岁者而材/固取之也。
19.翻译
天下好的学问是一样的,古与今的道是同样的,为什么对那人要结合他出生的时代来谈论他呢?
(一、均、时、论,错1处扣1分)
参考译文:
生在古代的人难道都是好人吗?生在现在的人难道都不是好人吗?假使生在古代的人都是好人,那么舍弃现在的人追求古代的人是可以的;假使现在的人也有好样的,怎么能够就舍弃他不去追求,却一定要追求古人呢?现在看待百年之前,那么算是古远了;生在百年前的人看待自己,却是现在人啊。时间再久远些,在千年之上,是古远的了;千年之上的人看待自己,那么也是今人啊。
孔子认为古代中的三代是很古远的,但是那时候的人看待三皇二帝又是古人啊。三皇二帝三代算是古远了,但那时之人也曾经认为自己是现在的人啊。既然这样,那么,现在和古代是怎么定下名称的呢?依随人给他称名号罢了。现在与古代没有固定的名号,哪里知道现在非议古代,古代非议现在呢?哪里能够说古人都好,而现在的人都不值得效法呢?所以,如果人遗弃现在的学问而专注于古代的学问,那么他的过失就是顽固;如果遗弃古代的学问而专注于现在的学问,那么他的过失就在于狂妄无知。顽固与狂妄无知是一样的,君子不看重。
君子的学习是要获取好的学问,不讲求那个人是什么人;学习他的道,不计较他生的时代。学问好的确足以被称道,那人虽然不是圣贤,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不可以,我只是获取他好的方面罢了;道的确值得学习,那人虽然同我生在同时代,与我同住在一个街巷,我不因为容易见面就遗忘他,我学习他的道罢了。天下好的学问是一样的,古与今的道是同样的,为什么对那人要结合他出生的时代来谈论他呢?如果一定只追求古代的学问,那么孔子在礼方面一定不会向老聃去求教,一定会求周公问礼,在琴方面不会向师襄问,一定会求师旷问琴,在官职方面不向郯子问,一定会向古代的掌管官职的人问。求教那些人却不可以得到,那么最终没什么听闻啊。一定要寻得圣人然后去获取他们的言论,那么背着筐子的老人的话,孔子一定将捂着耳朵不听,然后经过他面前;同当时的人唱歌,一定会沉默不应和他;对沧浪水边的小孩子、并排耕作的隐士,一定会鄙夷他们,认为他们是老农夫、无知小子,不听他们所说的,孔子弟子中七十贤人这一类一定不会同他们来回答问,然后把道告诉他们,这样孔子凭什么能成为圣人呢?
善于学习圣人的人,古代的好学问,自己学习它们,现在的好的学问,自己也学习它们;现在的不好的学问,自己厌恶它们,古代的不好的学问,自己也厌恶它们。古代的学问合于正道,本来就将获取它,把它作为效法的对象;假使学问不如后代的美好,那么舍弃古代的获取后代的是可以的。后代不近正道的学问,本来是该抛弃的;至于古代的不合正道的学问,怎么能够因为它古远就获取它呢?有人说:“既然这样,那么,孔子为什么对古代的学问喜好而要获取它们呢”我回答:“我的话本来就是说孔子追求古代的学问。善于学习的人追求古代的学问如同优良的木匠寻求树木啊。树木生长在山上,有生长了千年的,有生长了百年的。假使生长了千年而成材,本来就要获取它;假使生长不到百年的木材,难道要凭借它经历的年份多然后才能获取它吗?唐尧、虞舜二帝的辂车,比商朝的要古远;伏羲建立的时令,比夏朝的要古远;黄帝的冠冕,比周代要古远。孔子不选取最为古远的,却取于夏商周三代,为什么呢?只是因为它们好罢了。孟子不取夏朝叫“贡”的田税制度,却取殷朝叫“助”的田税制度,武成著的史书只取其中二三策,难道说孟子不是好古的人吗?圣贤对于古代的学问本来就是如此,假使圣贤生活在现在的时代,他们去掉的、获取的又是可以知道的啊。
慈溪的孙元礼好学又对自己的行为谨慎,他获取了孔子求古人学问的话,用来命名他的书斋,我对他不同于世俗的学习感到高兴,推究他的说法来告诉他,让他自己作抉择。
20.忆 思念丈夫 (2分)
21.①反衬,首联中“海燕双栖”的意象反衬主人公的孤独寂寞。②借景抒情,“寒砧催木叶”“城南秋叶”的意象渲染了凄凉冷清的氛围,抒发主人公思念征夫而不得见的忧愁。③以景结情。“明月照流黄”含有深沉惆怅、孤独无奈的情绪。(4分)
22.默写 略
23.作文
审题开放,讲“如何有效沟通”(换位思考)“心灵的距离”“童心” 甚至“批判园长的失职”都可以。
①
②
③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