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件16:短文两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件16:短文两篇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件16:短文两篇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件16:短文两篇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件16:短文两篇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件16:短文两篇第5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件16:短文两篇第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件16:短文两篇第7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件16:短文两篇第8页
    还剩3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6*最苦与最乐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6*最苦与最乐教学课件ppt,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陋室铭刘禹锡,写作背景,◆字词学习,课文解读,文本探究,陋室铭,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点明题旨,陋室不陋,具体描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和柳宗元交谊甚厚,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刘白”。白居易称之为“诗豪”。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唐顺宗时,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权贵,失败后屡次被贬。刘禹锡被贬安徽和州刺史时,因和州知县的故意刁难,搬家三次,撰写两副对联。 1、城南,面江而居。“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2、城北,临河而居,杨柳依依。“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3、城中陋室。
    “铭”的文体特点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语言特色:押韵、简约、开阔、优美。
    自由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把不理解的字、词、句标注出来。
    德馨( ) 苔痕( ) 鸿儒( )案牍( ) 西蜀( )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
    1.文章开头写“山”“水”与“陋室”有什么关系?
    这里运用起兴,以虚衬实。用“山”“水”的成名或灵异来引出“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德馨”。“仙”“龙”暗喻品德高尚的人,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类比。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一句是全文的主旨句,“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一词统领全篇。
    3.结尾“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
    “何陋之有”与本文开头的“惟吾德馨”一句遥相呼应,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以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紧扣题目,以反问作结,铿锵有力,发人深省,突出了中心。
    居室环境社会交际人生志趣
    《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是周敦颐于熙宁元年(1068)擢为南康(现在江西星子县)郡守时写的。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一块40余丈宽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鼻。作者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污浊,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说”的文体特点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讲究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甚蕃( ) 淤泥( ) 濯( ) 清涟( ) 蔓( ) 亵玩( ) 噫( ) 颐( ) 鲜有闻( ) 隐逸( )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靠近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隐居避世。这里是说菊花不与别的花争奇斗艳。
    课文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从生长环境、外形、气质描写莲花的形象,说明自己爱莲的原因。第二部分(2):评述三种花,揭示三种花的比喻义,并以莲自况,表明自己的高洁的生活态度和志趣。
    一个“独”字,表现出作者绝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1.怎样理解文章中多次出现的“独”字?
    2.作者眼中的“莲”具有哪些君子品质?
    “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的美好的资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象征君子的志洁行廉。
    3.作者为什么在第2段再次写菊、牡丹?
    作者用菊和牡丹来进行正衬和反衬,从中表明自己不慕富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反问。表面上感叹爱莲者少,实际感叹与自己一样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者太少了。
    菊→隐逸者→逃避现实→正衬
    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
    牡丹→富贵者→庸俗逐利→反衬
    谈笑有鸿儒( )惟吾德馨( )无案牍之劳形( )亭亭净植( )
    古义:大 今义:鸿雁
    古义:德行美好 今义:芳香
    古义:形体、躯体 今义:形状
    古义:立 今义:栽种
    无丝竹之乱耳( )何陋之有( )花之君子者也( )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香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惟吾德馨( )无丝竹之乱耳( )
    名词做动词,出名,有名
    名词做形容词,德行美好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
    名词做动词,长枝蔓;生枝杈
    形容词做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显得清芬
    判断句: 莲,花之君子者也(“……也”表判断)省略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濯”的后面省略介词“于”)
    倒装句: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即“有何陋”)
    1.在《陋室铭》一文中,作者谈到了自己的交往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你对刘禹锡的这种交友方式有什么看法呢?
    2.《陋室铭》和《爱莲说》这两篇短文在写作特色和思想内容上有何相似之处?
    (1)在写作特色上,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陋室铭》借陋室抒发了作者安贫乐道的志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爱莲说》借赞美莲花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
    (2)两篇文章都对所描写的事物进行了生动传神的描绘。《陋室铭》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情趣等方面由表及里地刻画“陋室”主人的情操;《爱莲说》则从莲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角度来赞美君子的品格。 (3)在思想内容上,两篇文章都表现了作者高洁的品质。《陋室铭》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爱莲说》表现了作者在污浊的世间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1.托物言志,层层铺垫。
    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自然地引出文章的主旨——颂扬“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幽雅动人景色,往来的“鸿儒”与“陋室”主人纵情谈笑的情形,“陋室”主人“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情状,鲜明地展示了“陋室”主人的精神生活风貌,既足以见“惟吾德馨”,又足以明“陋室”不陋。
    用诸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在更高的境界上颂扬了“惟吾德馨”。引用孔子的话,隐含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的人居住,则陋室不陋,这是以“惟吾德馨”否定“陋室”之“陋”,把“惟吾德馨”的颂扬推向极致。本文借“陋室”抒发了作者的情怀,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贯穿全篇,层层铺垫,主题十分突出。
    2.反向立意,不落俗套。
    文章一开始便运用反向立意的手法,只字不写“陋室”如何“陋”,却从“陋”的反面“不陋”来立意,极力表现“陋室”不“陋”。把本来没有必然联系的“陋室”和居室主人的“德馨”联系在一起,以“惟吾德馨”说明“陋室”不“陋”。从“斯是陋室”归结到“何陋之有”,对“陋室”的“陋”字做了彻底否定。这种新奇别致的写法,是文章构思的精妙之处。
    1.托物言志,立意高远。
    作者借赞美莲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既是自况,也是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批评,表现了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文中分别赋予菊、牡丹和莲以特定的象征意义,对当时社会上人们不同的处世态度做了精辟的概括,突出地表明作者“出淤泥而不染”这一为人立本的道德信念。
    本文先后用菊花、牡丹衬托莲:第一次衬托,表明自己喜爱的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显出了莲的品格高于百花;第三次衬托,以牡丹反衬,以菊花正衬,突出了莲的美好形象。
    古人笔下的荷花: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诗经·陈风》灼若芙蕖出渌波。 ——曹植《洛神赋》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屈原《离骚》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古诗十九首》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汉乐府·江南曲》

    相关课件

    2021学年16*最苦与最乐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1学年16*最苦与最乐教学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读准节奏和字音,如释重负,海阔天空,悲天悯人,尽了责任,找出文章的论据,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关于责任的名言佳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16* 最苦与最乐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6* 最苦与最乐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15最苦与最乐ppt、《最苦与最乐》同步检测原卷版》doc、《最苦与最乐》同步检测解析版》doc、《最苦与最乐》导学案学生版doc、《最苦与最乐》导学案教师版doc、《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doc、15最苦与最乐朗读wmv等7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16* 最苦与最乐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16* 最苦与最乐课堂教学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托物言志,考查形式,解题技巧,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