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0 曹刿论战备课课件ppt
展开充满。这里指士气旺盛
2.填空。(1)《曹刿论战》选自________。这部书相传是________时期________编写的编年体史书。(2)“齐师伐我”中的“我”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庄公在见曹刿之前对迎战齐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B.曹刿主动参战,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C.鲁国取胜的原因是,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运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D.鲁庄公听取了曹刿的建议,并与他一起指挥战斗。
5.选文详写战前、战后论战,略写战争过程,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突出战争前准备的重要性。B.强调战争取胜的原因。C.突出曹刿的深谋远虑。D.强调战争过程很短。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罃①之拔②逼阳③,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④下,而蓄养锐气,先备⑤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节选自曾国藩《挺经》)【注释】①荀罃:春秋时晋国大将。②拔:攻下。③逼阳:姓,古夷族一支。④遽:迅速。⑤备:准备。
7.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语段【甲】的标题是后人另加的。后人为什么用“曹刿论战”而不用“长勺之战”作为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齐国是)大国,很难预测(它的实情),(我)怕(他们)设有埋伏。
语段[甲]主要写的是曹刿对战争制胜之道的议论,表现了曹刿的“远谋”。而对长勺之战中双方的对峙交锋描述不多。
9.用兵者应该怎样利用士气取胜?请结合语段【甲】【乙】的内容分条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当敌人士气衰竭、我方士气高涨时要及时进攻。②要善于保存士气,不要“初气过锐”。③当士气衰竭时要设法振作士气。④当不能迅速取胜时,要善于蓄养锐气。
10.(临沂中考)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婚礼不能继续举行,我宣布这个婚姻有不可逾越的障碍存在!”牧师抬起头来看看说话的人,哑口无言地站着。罗切斯特先生微微动了一下,仿佛他脚下发生了地震似的……——《简·爱》这是罗切斯特和简·爱在教堂举行婚礼时出现的一场风波,从国外赶回英国阻止这场婚礼举行的人是________,选段中“不可逾越的障碍”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意思对即可)
思考:历史上有哪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官渡之战 曹操 2万——10余万 歼7万余人 赤壁之战 周瑜 5万——20余万 为三国鼎立奠 定了基础 夷陵之战 陆逊 5万——数10万 蜀国从此衰落 淝水之战 谢玄 8万——97万 苻坚至洛阳,仅 剩10余万
长勺( shá )之战发生于春秋时期周庄王十三年,齐桓公二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齐鲁两个诸侯国交战于长勺,最后以齐国的失败、鲁国的胜利而告终。公元前684年,齐桓公派兵攻鲁,当时齐强鲁弱,两军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部)相遇。鲁军按兵不动,齐军三次击鼓发动进攻,均未奏效,士气低落。之后鲁军一鼓作气,打败齐军。后乘胜追击,获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而作。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发生战争的原 因是齐襄公时,政 令无常,他的弟弟 公子小白和公子纠 分别逃到莒国和鲁 国避难。
公元前686年冬,齐襄公被堂弟公孙无知杀死,无知自立为君。几个月后,齐臣雍廪又杀死了公孙无知,这样,齐国的君位便空置了起来。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
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
掌握下列红色字词的读音:
(1) 曹刿( )(2) 又何间( )焉(3) 肉食者鄙( )(4) 弗( )敢加也(5) 小惠未遍( )(6)小信未孚( )
(7) 公与之乘( )(8) 战于长勺( )(9) 下视其辙( )(10)登轼( )而望(11)彼竭( )我盈( )(12)望其旗靡( )(13)夫( )战 (14)牺牲玉帛 ( )
1.十年春,齐师 伐我。2.肉食者鄙。3.又何间焉? 4.小惠未 。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鄙:鄙陋,在文中 指目光短浅。
通“遍”,遍及,普遍。
牺牲:指猪、牛 羊等。加:虚报。信:实情
6.小信未孚,神弗 福也。7.小大之狱,虽不 能察,必以情。8.忠之属也。可以 一战。9.既克,公问其故
福:赐福,保佑 狱:案件。虽:即使可以;可以:凭借克:战胜
10.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1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作:振作。再:第二次。 测:估计。伏:埋伏
文中讲了哪些具体的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5.曹刿论战前准备:战略——取信于民
6.曹刿指挥作战:战术
前面四件事为什么略写?后面三件事为什么详写?
课题的中心是“论战”,文中紧扣“论战”来写,曹刿论战前的政治准备和作战中的战术以及总结胜利原因详写。从这些言论中表现了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因此详写。对无助于表现曹刿性格的事一概不写,而一些与“论战”有关的事,也只是一笔带过,使文章能衔接就可以了。
1.曹刿请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①齐师伐我,公将战②肉食着鄙,未能远谋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3.曹刿说的“忠之属也”指的是什么?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请见——肉食者鄙 何以战——取信于民
齐人三鼓——反击 下视探望——遂逐
彼竭我盈——敌疲我打 辙乱旗靡——敌退我追
一、鲁庄公广开言路,使一介草民曹 刿得以参与论战;二、鲁庄公面对曹刿“肉食者鄙”的 批评和“小惠”、“小信”的刺耳意 见,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
三、鲁庄公不高高在上,而是亲临第一线 ,深入实际,“战于长勺”“与之乘”,甘当配角,让能人“掌旗”;四、鲁庄公不被“齐人三鼓”势头吓懵,用人决心坚定,不收回成命,不打退堂鼓,不干扰能人的作战部署;五、鲁庄公善于总结经验,“既克”之后能“问其故”,向内行请教,学习如何掌握战争的规律。
本文记叙了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了取信于民和正确地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一知“民心向背”,有为国分忧的精神;二知“士气盈竭”,有当机立断的才干;三知“战场虚实”,有务实求真的才智。
齐师伐我 曹刿请见 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必以信 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公与之乘 公将鼓之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遂逐齐师 既克 夫战 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望其旗靡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⑵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据斜体字找相应的成语:
齐人三鼓—— 望其旗靡—— 惧有伏焉—— 故克之—— 三而竭—— 观其辙 ——
克敌制胜 攻无不克
殚精竭虑 精疲力竭
补出下列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1)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2)必以( )分( )人。(3)小信未孚,神弗福( )也。(4)可以( )一战。(5)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6)一鼓作气,再( )而( )衰,三( ) 而( )绝 。(7)遂( )逐齐师。(8)民弗从( )
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异义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4)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古义:参与 今译:中间
古义:祭祀用品(猪牛羊) 今译:为正义而献身
古义:目光短浅 今译:卑鄙(多指品德)
古义:忠于职守,这里指尽心于民(多指态度) 今译:忠诚,忠心(多指品德)
古义:诉讼案件 今译:监狱,牢狱
古义:实情 今译:情感
古义:第二次,第二 今译:指重复,多次
说出下列画线词语的含义:
其乡人曰下视其辙公问其故望其旗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说课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曹刿论战,《左传》与左丘明,关于历史散文体例,一论战前准备,二述战争经过,三论取胜原因,古今词语,本文线索,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0 曹刿论战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0 曹刿论战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39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一等奖ppt课件,文件包含第20课曹刿论战第一课时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堂优质课件pptx、第20课曹刿论战第二课时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堂优质课件ppt、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后15分钟巩固练习20曹刿论战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