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8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会认“墨、染”等5个生字,会写“墨、染”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水墨画、垂柳”等13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诗句,背诵《溪边》。
3.能说出在溪边、江上、林中分别看到的画面。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溪边》。
2.能说出在溪边、江上、林中分别看到的画面。
教学难点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诗句。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预习课文,收集作者张继楼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学生讲述童年生活中的趣事,大家一起分享快乐。
2.教师导言: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童年的水墨画》,一起分享童年的快乐时光吧。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随机指导“墨”的读音。
4.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5.学生畅所欲言,说说最想知道的问题。
二、交流资料,拓宽视野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收集的作者资料。
2.课件出示作者简介,学生自由读。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教师:同学们,你们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其实就藏在课文里,请打开课本,结合注音,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2.让3名学生读课文,每人一节。教师随机正音。
3.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教师适时指导。
四、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在学习小组内交流如何识记生字并分析字形。
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指导。
3.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
五、布置作业,巩固知识
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多媒体播放歌曲《童年》,师生共同欣赏。
2.教师导言:同学们,美好的童年就如一幅幅水墨画,或浓或淡,意境优美。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著名儿童文学家张继楼的诗歌——《童年的水墨画》。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与同伴合作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3.说说课文中的三首诗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预设:
《童年的水墨画》是一组儿童诗。《溪边》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儿童垂钓的场景。《江上》描摹了一群水乡孩子江中嬉戏的欢乐画面。《林中》描写了雨后的树林里孩子们采蘑菇的欢乐情形。
4.教师:这三首诗都写了童年生活发生的场景,在这些场景里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讨论交流,研读诗歌
(一)学习《溪边》。
1.学生自由读,做到读正确、流利。
2.指名个别读。
3.默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4.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预设1:为什么说“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呢?
教师归纳:从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知道一个小孩在溪边钓鱼;从“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知道小孩钓上鱼来了,鱼儿跳到了草地上,小孩特别高兴,所以“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预设2:为什么说溪水染绿了人影呢?你觉得这里哪个字用得最好?好在哪里?
5.自由读、个别读。读出景色的美丽,儿童的快乐。
6.教师范读,学生闭眼想象,自由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7.思考问题:作者写孩子们快乐钓鱼的场面,为什么还要写景呢?
8.教师总结:写景色突出了“平静”,为什么要突出平静呢?
9.联系《小儿垂钓》体会儿童钓鱼的专注,以及钓上鱼后的欢乐之情。
(二)学习《江上》。
1.教师:《溪边》写了儿童溪边垂钓,那么《江上》是写什么的呢?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联系学过的知识,自学《江上》。
2.课件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
思考《江上》写的是什么?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江上》与《溪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师生交流。
预设:
教师:《江上》写了什么?
学生1:游泳。
学生2:戏水。
教师:你们觉得哪个词更好?
学生(异口同声):戏水!
教师:《江上》与《溪边》有什么相同点?
学生3:都是写儿童生活的。
学生4:都是写童年的快乐的。
学生5: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教师:《江上》与《溪边》有什么不同点呢?
学生6:《江上》没有写景色的美丽,只写了儿童戏水的情景。
教师:如果说《溪边》是一幅动静结合的画作,那么《江上》就是一幅活脱脱的动态图画了,
读过之后,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呢? 想象一下,孩子们会怎样戏水?你仿佛还听见了什么?
4.引导学生体会儿童游泳的本领高、戏水的快乐。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儿童的游泳水平高、戏水的快乐之情。
(三)学习《林中》。
1.总结学法:刚才大家运用了什么方法学习前两小节?
(读诗,找到不理解的地方,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联系学过的知识等方法读。)
2.要求学生利用刚才学过的方法继续学习《林中》。
3.交流:
文中有两个斗笠,“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和“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两句话中的“斗笠”意思一样吗?
4.学生畅所欲言:第一个斗笠指“蘑菇”,第二个斗笠指“儿童”。
5.交流:小蘑菇和儿童有什么相似之处呢?(都戴着斗笠,很可爱。)除了可爱,还能读出什么呢?(儿童的欢乐。)在哪里能读出来?
6.谁能给大家读一读?要读出儿童的可爱和欢乐。齐读并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四、想象画面,指导背诵
1.学生自由读诗,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在溪边、江上和林中分别看到怎样的画面?
2.各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
3.指导背诵。引导学生梳理结构后背诵。
五、拓展阅读,布置作业
1.指导学生读一读张继楼其他的儿童诗。
2.背诵《溪边》。
3.小练笔:以“村头”或“草地”为题写一首小诗,体现儿童的欢乐。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成功之处:学生能够在读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想象出诗中描摹的画面。
不足之处:学生虽然把课文读得很流利,但是对于诗句中体现出来的思想感情把握得还是不太准确,导致朗读时感情还不到位。
教学建议:课文的重点应该放在朗读和理解诗句意思上,应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联系学过的知识加强理解。
语文童年的水墨画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童年的水墨画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 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8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8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部编版18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18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前置性作业,设计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