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二单元7 *陈情表教案
展开教学目标:
1、准确诵读文章,了作者和时代背景以及“表”的特点。
2、识记文中重点实词虚词,能准确翻译文章,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
导入
课本图片中这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时期?能否找出我们今天讲的课文《陈情表》的作者李密就生活在图中的哪个具体时期?
二、背景和作者
(一)写作背景:晋武帝司马炎公元265年废掉曹奂,建立晋朝,年号泰始,是为历史上的西晋。
(二)学生读材料了解李密其人其事: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晋书·列传五十八》
(三)师解读李密与晋武帝关系:
从晋朝的建国史和李密的人生简历来看,李密与晋武帝之间的关系很是微妙。曹魏篡夺东汉而建国,司马氏则是篡夺曹魏政权而立国。晋建国之初,想要钳制百姓悠悠众口稳固统治,对旧国遗臣就不可能赶尽杀绝,采取怀柔政策,拉拢德高望重的旧老遗臣为己所用很是必要。晋武帝作为篡权建国的新朝国君,征召像李密这样德行超群和“以孝谨闻”的蜀汉旧臣,能给天下人做出一个求贤若渴的姿态。
于是,晋武帝不断征召李密,先是授职郎中,后是官拜洗马,头衔越发显贵,但心存疑虑的李密一直在推辞,以至于出现“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的两难局面,李密再不态度明朗,处境就岌岌可危了。
《陈情表》应运而生。
三、回顾“表”的含义及特点:
表是古代的一种上行文书,用于臣下向皇帝陈情言事。
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中说:“言事于主,皆称上书。秦初定制,改书曰奏。汉定礼仪,则有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议。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请,议以执异。”
所谓“陈请”,就是陈述情况,提出请求。“陈请”的前提是“陈情”,不但需要说明情况,更重要的是向皇帝表明忠诚之心,因此注重抒情性。
四、结合注释,小组合作,翻译全文。
1、找出文中疑难字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成语、重点虚词、特殊句式。
2、小组合作,直译课文。
3、熟读课文。
二、共鸣
教学目标:细读课文,学会如何说服领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苏轼曾评价说:“读李密《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也许正是受苏轼这一评价的影响,后世不少读者在读《陈情表》时,将重点放在感悟和认同李密奉养祖母的一片孝心上。
不过,作为呈献给皇帝的一封文书,李密在《陈情表》中是有所诉求的,如何顺利地达成自己的目的才是其写作重点。
二、问题探究
师布置主问题:他要陈什么 “情”呢?
(一)动之以情第一步:祖孙亲情凄恻动人
预设:
生:开头作者这样写:“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李密命真心不好,从小就遭遇坎坷。“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刚生下来六个月,父亲就离他而去,长到四岁,母亲就被舅舅逼迫着改嫁。悲苦的身世就在这句话里了,感觉许是自己的身世都是小心翼翼的。
生:一个在体制内的公务员给皇帝写奏章要辞掉职务,这绝非小事。字字句句都得要斟酌,去推敲,可能稍不注意就会有杀身之祸。
生:“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祖母刘氏出场,承担起了养育李密的重任,这种祖孙之间的情感的深厚,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长到了九岁还不能够走路。“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这里的“成立”就是成人、独立的意思。这样一个零丁孤苦,非常孤单的孩子成长起来,他的内心里是得包含了多少的艰辛和不易。
生:屋漏偏风连阴雨,不仅自己家人丁稀零,整个家族都非常衰薄,“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家庭衰落,没有什么亲戚兄弟能够帮忙,自己非常地孤单,而他自己到了很晚的时候才有了儿子。“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这几句读得令人绝望,没有什么亲戚朋友,家里连一个小童仆也用不起,没有人能够照看家庭。“茕茕孑立”就是非常的孤单、孤独,只有自己的影子和自己的躯体互相安慰,自己的影子安慰自己,更增添了几分凄凉。
生:李密和祖母相依为命,“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李密若离去,祖母肯定行将就木。
师小结:你有你无数的现实困难,但国家征召,你岂能拒绝?
顺利引入下一段。
(二)晓之以理第二步:进退两难理解同情
预设
生:情感的确不足以说服别人,你的现实困难在位高权重掌握生杀大权的君主那里都是浮云,既然情不够,我们试试晓之以理吧。
生:第二段,作者开始写自己被征召的过程,“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这两句很好,表面上看好像是对晋武帝司马炎的一种歌颂——我们沐浴在清明的教化之中,对新朝非常认可。赞颂晋武帝的统治的清明,先让他开心一下。
生:“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师补充:这里涉及到一个察举——古代举荐人才的制度,就是经过地方官员的考察,若这个人的品行好就可以推荐他去做官。都有谁看上了李密的国士无双才华横溢?
生:前边有一个太守名为逵,因为李密的品行好,推举他做孝廉,后边又有一个刺史名为荣,又推举他为秀才。但是李密却都因为祖母卧病在床供养无主推辞了。
生:辞掉之后,皇帝不甘心继续征召,“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师:太子洗马是一个很重要的官职,皇帝想要李密教诲太子。
生:“诏书切峻”,就是皇帝已生怒意,言辞比较强烈,“责臣逋慢”,不满的情绪已经一触即发,皇帝认为李密有点不识抬举了。
生:这一小段是最能打动人心的。“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我想要遵奉皇帝的命令去复职,可是我的祖母她的病情是一天比一天严重,我怎么能走得开呢?“欲苟顺私情”,我想要能够满足我的请求,让我留下来照顾我的祖母。“则告诉不许”,“告诉”就是申请,我的申请又没有被批准,所以李密真的是“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夹缝中求生存的人,都可以用狼狈来形容。其实柳宗元、李商隐、苏轼、韩愈、李白、王维、杜甫都有过同等的遭遇呀。
师:那这样就可以让皇帝放过狼狈的李密吗?
(三)最是关键第三步:打消猜疑重中之重
预设:
生:应该不会,你狼狈不狼狈是你自个的事情,干卿底事?
生:李密若想达到心愿,辞官不就,还得找出更有说服力的理由。
生:第三段是最关键的一段,李密使出了杀手锏,他说“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以孝治天下”是晋武帝司马炎治国的基本国策,他如果以忠来勉强臣子的话,那就是食言而肥了。这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用得好。
师:李密选点精准,他对司马炎内心深处的想法透亮着呢。司马炎在想什么?思考一下。
生:司马炎对于前朝旧臣是有很强的戒心的,自己的天下来得名不正言不顺,对别人就更不放心了,这些前朝旧臣必须放自己身边看着才放心。
生:那我就直接打消皇帝的顾虑,直接告诉他,“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我这人“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名节这些东西于我如浮云,我想要的就是荣华富贵,封妻荫子。
师:这句话才真正地写到了司马炎的心坎儿上。原来是个贪图名利可以被打动的,是个有价钱的,是个富贵能淫威武能屈的。
生:那继续卖惨,“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像我这样的一个俘虏,身份低贱,还蒙受了皇上您的大恩,绝对不敢再有任何非分之想,把自己低到尘埃里,会让司马炎心里开出花儿来吧。
生:感情牌接着打,再绕回老祖母,“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生:皇帝的疑虑渐去,此时再品味“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就可以以常理来掬一把同情之泪了,确实挺可怜的。
师:你的祖母年事已高,身体又不好,那么将来你的祖母去世了,你来不来做官呢?
生:干脆利落,表个忠心,画个远景,“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我的祖母九十六岁,我报答皇上的时间还长,我供养我祖母的时间却不多了,就让我先尽孝,将来定会为朝廷效力。
三、行文至此,你看出李密高超的拒绝艺术了吗?
我们可以从中学到:
(一)以情动人,最是直击人心
李密在《陈情表》中抒发的感情很复杂:
1、个人人生成长苦悲情。
2、祖母无私抚育祖孙情。
3、成长之后一心尽孝情。
4、感恩君主宠命优渥情。
5、进退维谷两难惶恐情。
(二)以理服人,最是让人信服
李密构思中的第二步是以理服人
1、尽孝与尽忠孰先孰后有矛盾。
2、尽孝与尽忠两全其美统一好。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最高明的说理方法,辞官的借口恰恰击中晋武帝的软肋,让对方无言以对。
(三)抬他贬己,甘愿俯首
1、27 “臣”字自称积极示好。
2、亡国贱俘谦辞不断自我贬低。
这种抬高对方、贬低自己、主动站队、表达忠心的措辞,无形之中赢得了晋武帝的好感。
(四)提供方案,供君选择
最后,李密还提出了一个具体方案——先尽孝,后尽忠,等祖母百年之后再做官。这一方案不仅让晋武帝吃了一颗定心丸,也给自己留下了进退有据的出路。
四、小结:
其实,晋武帝倒不一定非要李密出来做官;李密又也非常明白晋武帝的用心是要自己拿出一个合作的态度拥护其统治。因此,非常懂事的李密在表文中自我贬低,积极示好,正面直接表达忠心淋漓尽致。如此,晋武帝目的完全达到,顺水推舟地成全李密的孝心也就是举手之劳的事情了。
刘勰的《文心雕龙·章表》说:“表以致禁,骨采宜耀。”意思是表带有倾诉衷情的性质,因此表文往往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
《陈情表》就是很好地体现了表的这个特色:整齐、对称的四字句的大量运用,诸多成语的使用,使得表文语言生动形象,文采飞扬,富有感染力。而从“表”这种明显带有交际性质的文体来看,李密最终得以实现愿望,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有“情”的功劳,还有言说策略与智慧的胜利——把话说到对方心坎上。
三、争鸣
教学目标:再读课文,读出对自己有益的人生启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李密酝酿已久的陈情,顺利达到了预设目的。
据《华阳国志》记载:晋武帝“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其祖母奉膳”。
晋武帝姿态很好看,非常礼遇李密。一篇《陈情表》,背后透露出一场政治站队的角逐,在这场角逐中,李密与晋武帝最终握手言和,达成了共识,实现了双赢。
祖母去世后,李密也真的兑现了自己对晋武帝的承诺。
据《晋书·列传五十八》记载:“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自此,陈情表似乎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南宋文人安子顺对古代三篇抒情散文(即《出师表》、《陈情表》、《祭十二郎文》)加以评论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
明·沈孚中在《绾春图》中与安子顺论调统一:“‘读《出师表》不哭者其人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其人不孝。”
刚刚我们说过,这也是大文豪苏轼的态度,高度认可李密的孝心。
二、但是,这个世界中总有不同的声音。
宋代诗人金朋说对李密就很不以为然。他根据《陈情表》内容,逆向思维,作诗曰:
乌鸟私情虽孝恳,谀人藐主岂忠诚。堂堂在耙天潢派,何必陈情以伪名。
对阿谀上位者的鄙夷和李密借亲情而媚上的的愤懑之情,溢于言表:
即便你说什么乌鸟私情,看似孝顺恳切;实则阿谀他人藐视主上,这怎么算是忠诚的表现?堂堂天潢贵胄,何须假借亲情来伪饰你的名望?后来,你不还是,欣欣然,就招入仕做官?
三、面对众人的、明显占据主流的赞誉和金朋说的鄙夷,你怎么看?
预设:
生:生活在乱世中的文人,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君王之威。重于泰山,个人情怀,岂容考虑,所以才会有东坡贬谪,屈子沉江,渊明归去,我们还是应该把注意力中在此表的真情流露和委婉拒绝的艺术手法上来。
生:李密还是愿意做官的,只不过是想观望一阵,形势逼人,不必挖苦。
生:节操不重要吗?自己的故国成了伪朝,能不能学学伯夷,宁死不食周粟?被挖苦讥讽也是理所当然。
生:历史是有局限性的,多一点宽容吧。
生:理解李密的尴尬无助,但更敬佩伯夷叔齐屈原的一腔忠勇。处处给自己留好后路,条条大路通罗马的人肯定能得到好处,但不要再幻想冰雪般的好名声了。否则,写下与妻书的林觉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谭嗣同、鉴湖女侠秋瑾们会不高兴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凭的是不怕粉身碎骨的勇气和坚守。
生:忽然想起《桃花扇》中李香君对侯朝宗的绝不原谅。
生:张岱湖心亭看雪,王维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其实都和李密有相似之处,对古人还是要多点理解。
生:想起小说《南渡北归》,民国时期的一些最杰出的知识分子,有的随着新中国一起成长报效祖国了,也有一批在历史的烟云中逐渐散去,也许,这就是人生。
生:老师常说,理解古人的历史局限性。
师:语文课的魅力就在这里,我们可以醉心于作者的文字魅力和纷繁复杂的写作手法,也可以在文字背后继续追溯探讨,总会发现意想不到的天地和意境,也许很多年后,再想起这千古奇文《陈情表》,你又会有别样的思绪和感触,那该多好。好文不厌百回读,期待更精彩的解读。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7 *陈情表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7 *陈情表教案,共14页。
语文必修五7 *陈情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五7 *陈情表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读方法设计,课前预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第二单元7 *陈情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第二单元7 *陈情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三段,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熟读,赏析语言,作品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