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山东泰安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综合模拟练习及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1年山东省潍坊市生物中考模拟卷三 试卷 1 次下载
- 2021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数学三模试卷 试卷 1 次下载
- 2021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0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1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02 试卷 0 次下载
2021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展开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C1:35.5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1~10小题每小题1分,11~15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小东同学在试管中加入两块石灰石,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了大量气泡,他认为“可能生成了二氧化碳”,小华说“可以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检验”。对于“可以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检验”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猜想与假设
B. 反思与评价
C. 设计实验方案
D. 进行实验
【答案】C
2. 已知CaO、CuO、SO2、CO等属于氧化物;NH3、CH4、HF、NaH、KH等属于氢化物。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氢化物可理解为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氢元素的化合物
B. 水既属于氧化物又属于氢化物
C. 硫酸既属于氧化物又属于氢化物
D. 在NaH中,钠元素和氢元素都显+1价
【答案】CD
3. “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 Na+、C1-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
B.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 油脂和糖类组成元素相同,则它们的分子组成和结构也类似
D. 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答案】D
4. 真空包装、食品包装内充氮气、放铁粉包或生石灰包等都是常用的食品防腐、保鲜方法,对上述方法的分析,错误的是
A. 月饼一放铁粉包:利用铁的缓慢氧化除去包装袋内的氧气和水蒸气
B. 海苔一放生石灰包:利用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的热量
C. 年糕一真空包装:使食品不与氧气接触
D. 薯片一充氮气:隔绝空气并防止食品变形
【答案】B
5. 有下列说法:①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②生活中常用的塑料、纤维、合金、玻璃等都是有机合成材料③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④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8个族⑤酸雨主要是由于空气受到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污染所致⑥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外观和营养价值,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A. ①②③④⑤⑥B. ①③④⑤C. ③⑤⑥D. ①③⑤⑥
【答案】D
6. 燃料和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用干粉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B. 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 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充分
D. 天然气中混有空气,遇明火一定会发生爆炸
【答案】C
7. 图一所示为溴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图二所示为硫、氯、钾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溴离子可表示为Br+B. 硫离子和钾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均为18
C. 氯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D. 溴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A
8. 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理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9. 在用白磷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晓涵同学将橡皮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B中气球胀大说明此反应有气体产生
B. C中的压强小于外界的大气压
C. 此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用天平称量A系统的质量,天平保持平衡后,换成B系统,指针向右偏转
【答案】A
10. 某兴趣小组用 30%的过氧化氢溶液完成以下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 2 中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将水蒸气冷凝
B. 图 3、4 对比可知,温度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C. 图 1、4 对比可知,是否加入催化剂会影响化学反应速度
D. 图 1、2 对比可知,1 中未复燃是因为加热后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冲淡了氧气浓度
【答案】C
11. 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将等质量的A、C分别配成饱和溶液,A需要的水较多
B. t1℃时,向100gB的饱和溶液中加入2gB,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2g
C. 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一定温度时的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低温度、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等方法
D. 当A中混有少量B,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答案】D
12. 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符合题意且基本反应类型归类准确的是
A. 正常雨水显酸性的原因: 化合反应
B.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复分解反应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化合反应
D. 用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 中和反应
【答案】A
13. 下列关于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量观:硝酸铵溶于水是放热反应
B. 转化观:硝酸钠通过复分解反应可一步转化为氯化钠
C. 守恒观:依据化学方程式 ,可推测X含有三种元素
D. 微粒观:盐酸和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溶液中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
【答案】C
14. 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图像不能正确表示的是
A. 向盛有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过量
B. 将t2℃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C. 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答案】B
15. 分离、提纯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三、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8分)
16. 分类是初中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
(1)化学实验可以按照实验目的分为:探究物质性质、探究物质含量实验、探究物质反应条件实验、等不同类型的化学实验实验据此将下列实验中的A与_______分为一类,分类依据是________。
(2)到了高中你就会知道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
根据示例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又已知规律: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结合,推测出Br2、I2、S三者的氧化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_______。
【答案】 (1). C (2). 均为探究物质性质的实验 (3). Br2 (4). Br、I、S
17. 分析处理图表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1)将一定质量的锌、铁固体混合物放入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逐滴加入硫酸铜溶液,烧杯中固体质量和硫酸铜溶液质量关系如图一所示。
请你写出M点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N点对应的烧杯中残留固体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后的废液过滤,然后向滤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溶液的pH和碳酸钠溶液质量关系如图二所示。请你写出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A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
【答案】 (1). (2). Cu (3). (4). Ca2+、Na+、H+
18. 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化学学习工具,按要求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Cu不活泼,通常情况下不与稀硫酸反应,但向Cu和稀硫酸的混合物中滴入H2O2后,溶液很快变蓝色,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在高温时,将金红石(TiO2)、炭粉混合并通入氯气制得TiCl4和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仿照下列化学方程式: ,试写出NH3和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金属氢化物(氢显-1价)与水反应可生成碱和氢气,如 。试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CaH2与Na2CO3水溶液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___________。
【答案】 (1). Cu+H2SO4+H2O2=CuSO4+2H2O (2). TiO2+2C+2Cl2TiCl4+2CO (3). 8NH3+6NO2=7N2+12H2O (4). CaH2+Na2CO3+2H2O=CaCO3↓+2H2↑+2NaOH
19. 在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所用金属的形状与大小和稀盐酸的用量及浓度均相同)。
①一段时间后,可明显观察到实验B的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甲同学认为通过观察A和C中_____实验现象来比较锌与铁的金属活动性;乙同学拟用定量的方法测定锌和铁的活动性强弱,设计如图D,可以测定_____来确定。
③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方案不足以得出4种金属活动性顺序,需要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补充实验E,其中X金属是_____,Y溶液是_____。
【答案】 (1). 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2). Cu+2AgNO3=2Ag+Cu(NO3)2 (3). 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 (4). 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的体积或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用的时间 (5). 铁(铜) (6). CuSO4 溶液(FeSO4溶液/稀盐酸)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1分)
20. 根据图中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
(2)乙图是对盐水的蒸发结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图丙实验中首先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入酚酞试液,然后再向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能说明有中和反应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
(4)图丁是工业炼铁的主要原理反应装置,点燃酒精喷灯前先通入CO,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点燃酒精喷灯后,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 (1). 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2). 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3). 观察到溶液颜色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 (4). 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加热时发生爆炸 (5). Fe2O3+3CO2Fe+3CO2
21.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编号①②所指仪器中,有一个在某处做了磨砂处理,该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
(2)以上图中共有两处操作不当,其中主要影响所制取气体的纯度的是___________(请指出不当的地方并说明如何改正)。
(3)装置经过改进后,某同学选择用B或者C的作为发生装置,制取某气体。你认为他选择的依据是___________,B装置在使用时的一个注意事项是___________。
(4)若用G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进行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用F收集某气体,收集满的标志为___________。
【答案】 (1). 集气瓶 (2). E中的导管太短了,导管应该伸到集气瓶的底部 (3). 药品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 (4). 一定要将固体放在带小孔的隔板上,这样才能控制反应的进行 (5).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导管b处,若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6). 当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已经收集满了
四、分析与计算(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
22. 化学小组想定量分析某稀盐酸的组成,用一块废弃大理石与之反应。实验过程中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实验测得数据如图所示。
(1)产生CO2的质量为______g。
(2)求所用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1)5.5;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产生CO2的总质量为20g+75g﹣89.5g=5.5g;故填:5.5;
(2)设所用稀盐酸中溶质质量x。
,x=9.125g
所用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18.25%
答:所用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是18.25%。
序号
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加热氯酸钾至熔化才有氧气放出,加入二氧化锰稍加热就放出氧气
催化剂
B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C
用酒精灯加热小煤块不能被点燃,小木块能被点燃
着火点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纳米铜粉在空气中能燃烧
反应的条件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CO中的少量H2O和CO2
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B
除去NaC1固体中的少量Na2CO3
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适量稀盐酸
C
除去二氧化锰中的少量氯化钾
加适量水溶解后,过滤,蒸发
D
除去MgC12溶液中的NaC1
加足量NaOH溶液后过滤,往滤渣中加适量稀盐酸
A
B
C
D
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题组,简答题,填空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流程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4):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4),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3):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3),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