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备考中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浙教版备考中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含答案,共15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数学一轮专题 1 数与式
一、选择题(共 14 题;共 28 分)
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个
( 1 )一个无理数与一个有理数的和是无理数;(2)一个无理数与一个有理数的积是无理数;(3)两个无理数和是无理数;(4)两个无理数积是无理数.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2.实数 a,b,c,d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是( )
A. a>-4 B. bd>0 C. |a|>|d| D. b+c>0 3.若多项式 x5-(m-2)xmy+4y5 是五次三项式,则正整数 m 可以取( )
A. 4 B. 1,3,4 C. 1,2,3,4 D. 2,3,4
4. G20 峰会来了,在全民的公益热潮中,杭州的志愿者们摩拳擦掌,想为世界展示一个美丽幸福文明的杭州.据统计,目前杭州市注册志愿者已达 9.17×105 人.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增加.请问近似数 9.17×105 的精确度是( )
A. 百分位 B. 个位 C. 千位 D. 十万位5.把 8a3-8a2+2a 进行因式分解,结果正确的是( )
A. 2a(4a2-4a+1) B. 8a2(a-1) C. 2a(2a-1)2 D. 2a(2a+1)2
6. 已知 y= + -3,则 2xy 的值为( )
A. -15 B. 15 C. - D.
7. 下列分式中,最简分式是( )
A. B. C. D. 8.若 0 可解。
15. 【解析】【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证得 AD=AB,同时利用余角的性质,可证得∠ADE=∠BAF,
∠DEA=∠AFB,然后根据 AAS 可证 Rt△DAE➴Rt△ABF,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证得结论。
(2) 利用已知条件易证 Rt△BFG∽Rt△DEA,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证得 ,再利用解直角三角形分别求出 tanα,tanβ,从而可以推出 ktanβ=tanα。
(3) 设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1,则 BG=k,用含 k 的代数式可以表示出△ABG 的面积,再分别用含 k 的代数式表示出 S1 , S2 , 然后求出 S1 与 S2 的比关于 k 的函数解析式,将函数解析式转化为顶点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可求出 S1 与 S2 的比的最大值。
16. 【解析】【分析】(1)利用菱形的性质,易证∠B=∠D,AB=AD,再证明∠AFD=∠AEB=90°,然后利用 AAS
证明△AEB➴△AF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证得结论。
(2) 由∠PAQ=∠EAF=∠B,可以推出∠PAF=∠FAQ,再利用垂直的定义可证∠AEP=∠AFQ,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去证明△AEP➴△AFQ,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证得结论。
(3) 利用菱形的面积公式,结合(2)的结论进行解答即可。
17. 【解析】【分析】(1)利用切线的性质可证 CA⊥AB,再利用垂直的定义可知∠EHB=∠CAB,然后根据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可证得结论。
(2)连接 AF,利用有两组对应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可知△CAF∽△CBA,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就可求出 AC 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AF 的长;利用圆周角定理证明∠EAF=∠EAH,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证得 EH=EF,从而可以推出 Rt△AEF➴Rt△AEH,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得到 AH 的长
,然后在 Rt△EHB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EH 的长。
18. 【解析】【分析】(1)将点 B 的横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出 y 的值,结合函数解析式,可以作出判断。
(2) 利用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出点 B 的坐标,再将点 B 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求出 b 的值,就可求出二次函数解析式与 x 轴的交点 A 的坐标,然后观察函数图像,由点 A,B 的横坐标,就可得到一次函数值大于二次函数值时的 x 的取值范围。
(3) 先求出直线 AB 的函数解析式,将直线 AB 和直线 EF 联立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就可得到点 E 的坐标,由点 E 和点 F 的坐标,就可得到点 M 在△AOB 内时的 b 的取值范围;当点 C,D 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直线 x=b)对称时的 b 的值,由题意可知顶点 M 在直线 y=4x+1 上,综上所述,由 b 的取值范围,就可得到 y1 与 y2 的大小关系。
19. 【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B=∠C,∠CPE=∠BPF,可证得∠B=∠BPF=∠CPE,∠BPF=∠C,利用等角对等边,可知 PF=BF,再证明 PE∥AF,PF∥AE,就可推出四边形 AEPF 是平行四边形,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可得到 PE=AF,然后可证得结论。
(2) 过点 B 作 DC 的平行线交 EP 的延长线于点 G,则∠ABC=∠C=∠CBG,易证△FBP➴△GBP,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得到 PF=PG,再证明 PE∥BD,可以推出四边形 BGED 是平行四边形,由此可得BD=EG,即可证得线段 PE,PF 和 BD 之间的数量关系。
(3) ①①设∠CPE=∠BPF=x ,利用等边对等角,可以推出∠APE=∠PEA=∠C+∠CPE,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出∠APE,再利用平角的定义建立关于 x 的方程,解方程求出 x 的值,即可得到∠CPE 的度数;②延长 BA 至 M,使 AM=AP,连结 MP,根据∠BAP=180°-∠B-∠BPA,可求出∠BAP 的度数,再求出∠M 的的度数,就可证得∠M=∠BPA,然后根据有两组对应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易证 △ABP∽△PBM,可以推出 BP2=AB・BM
,即可证结论。
20.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由点 C,D 的坐标就可求出直线 CD 的函数解析式。
(2)①如图 1 中,作 DP∥OB,则∠PDA=∠B,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可知 DP∥OB,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就可求出 PA,OP 的长,即可得到点 P 的坐标,利用对称性可得到点 P 的另一个坐标;②如图当OP=OB=10 时,作 PQ∥OB 交 CD 于 Q.可得到点 P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 BO 的函数解析式,利
用一次函数图像平移的规律,可知直线 PQ 的解析式为 y= x+b,将点 P 代入可求出直线 PQ 的解析式,然后将直线 PQ 和直线 CD 的解析式联立方程组,解方程组,就可得到点 Q 的坐标,再证明四边形 OBQP 是菱形,此时点 M 和点 P 重合,由题意可得到此时 t 的值;当 OQ1=OB=10 时,利用 CD 的解析式,设点 Q1(
m, ),利用勾股定理建立关于 m 的方程,解方程求出 m 的值,可得到点 Q 的横坐标,再利用菱形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平分,利用线段的中点坐标的计算方法,设点 M 的横坐标为 n,建立关于 n 的方程,解方程求出 n 的值,然后就 OP=10,就可求出此时的 t 的值;当点 Q 与点 C 重合时,利用菱形的对称性,可得到点 M 的横坐标,即可求出此时 t 的值,综上所述可得到 t 的值。
中考数学一轮专题 13 综合复习
一、选择题(共 20 题;共 40 分)
1. 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
A. 明天要下雨; B. 打开电视机,正在直播足球比赛;
C. 抛掷一枚正方体骰子,掷得的点数不会小于 1; D. 买一张彩票,一定会中一等奖. 2.如图是由三个相同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那么这个几何体可以是( )
A. B. C. D.
3.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 与二次函数 的图象大致为( )
A. B. C.
D.
4. 已知:如图,四边形 ABCD 是⊙O 的内接正方形,点 P 是劣弧上不同于点 C 的任意一点,则∠BPC 的度数是( )
A. 45° B. 60° C. 75° D. 90°
5. 如图,AB 是⊙O 的弦,AC 是⊙O 切线,A 为切点,BC 经过圆心.若∠B=20°,则∠C 的大小等于( )
A. 20° B. 25° C. 40° D. 50°
6. 如图,△PQR 是⊙O 的内接正三角形,四边形 ABCD 是⊙O 的内接正方形,BC∥QR,则∠AOQ=( )
A. 60° B. 65° C. 72° D. 75°
7. 如图,直线 l1∥l2∥l3 , 直线 AC 分别交 l1 , l2 , l3 于点 A,B,C,直线 DF 分别交 l1 , l2 , l3
于点 D,E,F,AC 与 DF 相交于点 G,且 AG=2,GB=1,BC=5,则 的值为( )
A. B. 2 C. D.
8. 如图,点 E 在正方形 ABCD 的 CD 边上,连结 BE,将正方形折叠,使点 B 与 E 重合, 折痕 MN 交 BC 边于点 M,交 AD 边于点 N,若 tan∠EMC= ,ME+CE=8,则折痕 MN 的长为( )
A. B. 4 C. 3 D. 13
9.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M 与 x 轴相切于点 A(8,0),与 y 轴分别交于点 B(0,4)和点 C(0,
16),则圆心 M 到坐标原点 O 的距离是( )
A. 10 B. 8 C. 4 D. 2
10. 将抛物线 y=﹣2x2+1 向右平移 1 个单位,再向上平移 2 个单位后所得到的抛物线为( )
A. y=﹣2(x+1)2﹣1 B. y=﹣2(x+1)2+3 C. y=﹣2(x﹣1)2﹣1 D. y=﹣2(x﹣1)2+3
11. 已知二次函数 y=(x+m)2–n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 y=mx+n 与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可能是
( )
A. B. C. D.
12. 二次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对称轴是 ,则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
A. B. C. D. 13.函数 y=x2+bx+c 与 y=x 的图像如图所示,有以下结论:
①b2﹣4c>0;
②b+c+1=0;
③3b+c+6=0;
④当 1<x<3 时,x2+(b﹣1)x+c<0.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14.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2,BC=3,点 E、F、G、H 分别在矩形 ABCD 的各边上,EF∥AC∥HG,EH∥BD∥FG
,则四边形 EFGH 的周长是( )
A. B. 13 C. D.
15. 一个立方体的每一个面都写有一个自然数,并且相对的两个面内的两数之和都相等,下图是这个立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若 20、0、9 的对面分别写的是 a、b、c,则 a2+b2+c2-ab-bc-ca 的值为( )。
A. 481 B. 301 C. 602 D. 962
16. 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 ABCD 沿对角线 BD 折叠,使 C 点落在 E 处,BE 与 AD 相交于点 F,下列结论:
①BD=AD2+AB2;②△ABF≌△EDF;③ =
④AD=BD•cos45°.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7. 若 tanA= , 则 sinA 的值是( )
A. B. C. 3 D.
18. 如图所示,河堤横断面迎水坡 AB 的坡比是 1: (坡比是坡面的铅直高度 BC 与水平宽度 AC 之比), 堤高 BC=5m,则坡面 AB 的长度是( )
A. 10m B. 10 m C. 15m D. 5 m
19. 如图,PA、PB、CD 分别切⊙O 于 A、B、E,CD 交 PA、PB 于 C、D 两点,若∠P=40°,则∠PAE+∠PBE 的度数为( )
A. 50° B. 62° C. 66° D. 70°
20. 如图,⊙O 的半径为 2,点 A 的坐标为(2,2 ),直线 AB 为⊙O 的切线,B 为切点,则 B 点的坐标为(
)
A. (-
)
B. (- ,1) C. (- ) D. (-1, )
二、填空题(共 10 题;共 15 分)
21.计算:(π﹣3.14)0+2cos60°= .
22. 如图,在菱形 ABCD 中,AE⊥BC,E 为垂足,若 cosB= , EC=2,P 是 AB 边上的一个动点,则线段 PE
的长度的最小值是 .
23. 如图,已知直线 l1∥l2∥l3∥l4 , 相邻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都是 1,如果正方形 ABCD 的四个顶点分别在四条直线上,则 sinα= .
24. 如图,已知⊙O 是以数轴的原点 O 为圆心,半径为 1 的圆,∠AOB=45°,点 P 在数轴上运动,若过点 P
且与 OA 平行的直线与⊙O 有公共点,设 OP=x(x≥0),则 x 的取值范围是 .
25. 如图,平行于 x 轴的直线 AC 分别交抛物线 (x≥0)与 (x≥0)于 B、C 两点,过点 C 作
y 轴的平行线交 y1 于点 D,直线 DE∥AC,交 y2 于点 E,则 = .
26. 二次函数 y=ax2﹣2ax+3 的图象与 x 轴有两个交点,其中一个交点坐标为(﹣1,0),则一元二次方程
ax2﹣2ax+3=0 的解为
27. 在 Rt△ABC 中,∠C=90°,sinA= ,那么 cosA= .
28. 如图,以点 O 为圆心的两个圆中,大圆的弦 AB 切小圆于点 C,OA 交小圆于点 D,若 OD=2,tan∠OAB=
,则 AB 的长是 .
29. 如图,PA 切⊙O 于点 A,该圆的半径为 3,PO=5,则 PA 的长等于 .
30. 如图,PA、PB 是⊙0 的切线,A、B 为切点,AC 是⊙O 的直径,∠P=40°,则∠BAC= .
三、解答题(共 9 题;共 69 分)
31. 计算:
(1)-|cos 60°-1|+( )-1-(2017-π)0;
(2)2-1+ -4sin 60°- 0 .
32. 如图,F 为平行四边形 ABCD 的边 AD 的延长线上的一点,BF 分别交于 CD、AC 于 G、E,若 EF=32,GE=8
,求 BE.
33. 抛物线 y=x2+bx+c 过点(2,-2)和(-1,10),与 x 轴交于 A、B 两点,与 y 轴交于 C 点.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求△ABC 的面积.
34. 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AB 经过点 O,CD 是弦,且 CD⊥AB 于点 F,连接 AD,过点 B 的直线与线段 AD 的延长线交于点 E,且∠E=∠ACF.
(1) 若 CD=2 , AF=3,求⊙O 的周长;
(2) 求证:直线 BE 是⊙O 的切线.
35. 如图,花丛中有一路灯杆 AB,在灯光下,大华在 D 点处的影长 DE=3 米,沿 BD 方向行走到达 G 点,DG=5
米,这时大华的影长 GH=5 米.如果大华的身高为 2 米,求路灯杆 AB 的高度.
36.36 .如图,在 Rt△ABC 中,点 O 在斜边 AB 上,以 O 为圆心,OB 为半径作圆,分别与 BC, AB 相交于点D , E ,连结 AD .已知∠CAD=∠B .
(1) 求证:AD 是⊙O 的切线.
(2) 若 BC=8,tanB= ,求⊙O 的半径.
37. 如图,O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半径为 1 的⊙B 经过点 O,且与 x、y 轴分别交于 A、C 两点,点 A
的坐标为(- ,0),AC 的延长线与⊙B 的切线 OD 交于点 D,A、B、C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1) 求 OC 的长和∠CAO 的度数;
(2) 求过点 D 的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38. 已知直线 l:y=kx 和抛物线 C:y=ax2+bx+1.
(Ⅰ)当 k=1,b=1 时,抛物线 C:y=ax2+bx+1 的顶点在直线 l:y=kx 上,求 a 的值;
(Ⅱ)若把直线 l 向上平移 k2+1 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 r,则无论非零实数 k 取何值,直线 r 与抛物线 C 都只有一个交点;
(i) 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ii) 若 P 是此抛物线上任一点,过点 P 作 PQ∥y 轴且与直线 y=2 交于点 Q,O 为原点,求证:OP=PQ. 39.如图,抛物线 y=﹣x2+bx+c 与 x 轴交于 A(﹣1,0),B(5,0)两点,直线
y=﹣ x+3 与 y 轴交于点 C,与 x 轴交于点 D.点 P 是 x 轴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 P 作 PF⊥x 轴于点F,交直线 CD 于点 E.设点 P 的横坐标为 m.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若 PE=5EF,求 m 的值;
(3) 若点 E′是点 E 关于直线 PC 的对称点、是否存在点 P,使点 E′落在 y 轴上?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相应的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
1. 【解析】【解答】解:A、明天要下雨不是一定的,是实际事件,不符合题意; B、打开电视机,正在直播足球比赛不一定发生,是随机事件,不符合题意;
C、抛掷一枚正方体骰子,掷得的点数在 1-6 之间,不会小于 1,是必然事件; D、买一张彩票,不一定能中一等奖,是随机事件,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随机事件和必然事件的定义分析判断,即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事件是随机事件,一定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 每次必然发生的事件叫必然事件.
2. 【解析】【解答】解:A、主视图由 3 个小正方形组成,下面两个,上面一个靠左,符合题意;
B、主视图由 3 个小正方形组成,下面两个,上面一个靠右,不符合题意;
CD、主视图由 2 个小正方形组成,两个正方形都在下面,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主视图是从物体正面看到的图形,然后根据几何体的主视图,分析判断哪个主视图符合即可. 3.【解析】【解答】解:A、 一次函数图象 向右上升 a>0, 而二次函数图象张口向下 a 0 ,所以 mn0), 则 x2=a,解得 x= ,
∴ 点 B( ,a),
∴AB= .
∵ =a ,
则 x= ,
∴点 C( ,a),
∵CD∥y 轴,
∴点 D 的横坐标与点 C 的横坐标相同为 ,
∴y1=( )2=5a ,
∴点 D 的坐标为( ,5a).
∵DE∥AC ,
∴点 E 的纵坐标为 5a ,
∴ =5a ,
∴x=5 ,
∴点 E 的坐标为(5 ,5a),
∴DE=5 - ,
∴ = .
故答案是: .
【分析】设 A 点坐标为(0,a),根据已知过点 C 作 y 轴的平行线交 y1 于点 D,可得出点 A、B、C 的纵坐标相等,就可分别表示出点 B、C 的坐标,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AB 的长,而 CD∥y 轴,得出点 D 的横坐标与点 C 的横坐标相同,从而可以表示出点 D 的坐标,又有 DE∥AC,则点 D、E 的纵坐标相等,可表示出点 E 的坐标,从而求出 DE 的长,即可求出结果。
26.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x=﹣1 是 ax2﹣2ax+3=0 的根,
∴a=﹣1,
一元二次方程﹣x2+2x3=0 的解为:x1=﹣1,x2=3,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题意把 x=﹣1 代入 ax2﹣2ax+3=0 求出 a,得到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得到答案.
27.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
∵Rt△ABC 中,∠C=90°,∴sinA= ,
∵sinA= ,∴c=2a,∴b= ,
∴cosA= ,
故答案为: .
【分析】利用角直角三角开的知识进行计算即可。
28.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 OC.
∵AB 是⊙O 切线,
∴OC⊥AB,AC=BC,
在 Rt△ACO 中,∵∠ACO=90°,OC=OD=2 tan∠OAB= ,
∴ = ,
∴AC=4,
∴AB=2AC=8,
故答案为 8
【分析】本题是切线的性质和垂径定理,三角函数定义的综合运用。抓住已知条件大圆的弦 AB 切小圆于点 C,连半径 OC 得 OC⊥AB,利用三角函数定义求出 AC 的长,由垂径定理得出 AB 的长。
29. 【解析】【解答】解:∵PA 切⊙O 于点 A,
∴OA⊥AP;
在 Rt△AOP 中,OA=3,PO=5;
根据勾股定理得:PA= =4.
【分析】由切线的性质知∠OAP=90°,在 Rt△OAP 中,已知了斜边 PO 和直角边 OA 的长,可用勾股定理求出 PA 的长.
30. 【解析】【解答】解:∵PA 是⊙O 的切线,AC 是⊙O 的直径,
∴∠PAC=90°.
∵PA,PB 是⊙O 的切线,
∴PA=PB,
∵∠P=40°,
∴∠PAB=(180°﹣∠P)÷2=(180°﹣40°)÷2=70°,
∴∠BAC=∠PAC﹣∠PAB=90°﹣70°=20°.
故答案是:20°.
【分析】根据切线的性质可知∠PAC=90°,由切线长定理得 PA=PB,∠P=40°,求出∠PAB 的度数,用
∠PAC﹣∠PAB 得到∠BAC 的度数. 三、解答题
31. 【解析】【分析】(1)先代入三角函数特殊值,再进行开方、去绝对值、负整数指数幂和 0 次幂的运算,最后进行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即可得出结果;
(2)先进行负整数指数幂、开方、代入三角函数特殊值和去括号的运算,再合并同类根式和进行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即可.
32. 【解析】【分析】 设 BE=x, 由 AD∥BC, 推出△AFE 和△CBE 相似,利用相似的性质列比例式,把
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再利用 DG∥AB, 推出△DFG 和△CBG 相似,再把 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两式联合即可求出 x,即 BE 的长度.
33. 【解析】【分析】(1)先知图像经过两定点,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 y=0, 求出抛物线与 x 轴的交点坐标,则 AB 的长度可求,把 AB 和 OC 的长度代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结果.
34. 【解析】【分析】(1)连接 OC.设半径为 r , 在 Rt△OFC 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2)只要证明 CD∥EB , 即可得到∠AFD=∠ABE=90°,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35. 【解析】【分析】根据已知易证 CD∥AB,FG∥AB,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证出△EAB∽△ECD
,△HFG∽△HAB,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分别得出对应边成比例,建立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 BD、AB
的值即可。
36. 【解析】【分析】(1) 连结 OD,由等边对等角可得∠3=∠B,结合∠CAD=∠B,可知 ∠3=∠1 ,于是根据互余的性质可得 ∠3 和∠2 之和为 90°,从而可知 OD⊥AD,证得 AD 是⊙O 的切线 .
(2)根据三角函数先求出 AC 的长,则可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AB 的长,因为∠1 和∠B 相等,也可用三角函数求出 AD 的长,设⊙O 的半径为 r,分别把 OD 和 OA 用含 r 的代数式表示,在 Rt△ADO 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式即可求出 r 的长.
37. 【解析】【分析】(1)现知 AC 和 OA 的长,则 OC 可求,于是在 Rt△AOC 中利用三角函数即可求出∠CAO 的大小.
(2)OC 的长度已知,则 C 点坐标可知,又知∠CAO 的大小,则直线 AC 的斜率可求,则直线 AC 的解析式可求. 由切线的性质可知, ∠BOD=90° ,则可求出∠DOx 的大小,于是可求直线 OD 的函数解析式,进而与直线 AD 的解析式联合可求 D 点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反比例函数式,注意 x>0.
38. 【解析】【分析】(1)利用配方法求出顶点坐标,代入 y=x 中即可;(2)可联立直线和抛物线解析式得到的方程判别式恒等于 0,可得出 a、b 的值;(3)可表示出 OP,PQ,证得二者相等.
39. 【解析】【分析】(1)现知 A、B 点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 先根据函数解析式,把 P、E 点坐标用含 m 的代数式表示,则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PE 和 EF 都可用含 m 的代数式表示,根据 PE=5EF 列式解绝对值方程,结合 m 的范围( ﹣1<m<5 ),从而得出 m 的值.
(3) 先假设 P 点存在,作图,根据点 E 和 E'关于直线 PC 对称,再结合 PE 平行 y 轴,利用有关角相等,推得四边 PECE'为菱形, 过点 E 作 EM∥x 轴,交 y 轴于点 M, 利用△CEM∽△CDO 列比例式,把 CE 用含 m 的代数式表示, 结合上题 PE 的表达式,根据 PE=CE 列式,解含绝对值不等式,考虑到 m 的取值范围为 ﹣1<m<5, 分别讨论确定 m 的值.
中考数学一轮专题 14 考点汇总
一、数与式(共 6 题;共 24 分)
1. 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 8.8×103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精确到十分位 B. 精确到个位 C. 精确到百位 D. 精确到千位2.已知 x+y+z=0,xyz≠0,求 的值.
3. 已知实数 a 满足 a2+4a-8=0,求 的值.
4. 裂项相消法即
计算: + + +…+ .
5.已知:A=x3+2x+3,B=2x3﹣mx+2,且 2A﹣B 的值与 x 无关,求 2m2﹣[3m2﹣(4m﹣7)+2m]的值.
6. 已知二次三项式 x2-4x+m 有一个因式是(x+3),求另一个因式以及 m 的值.
二、方程与不等式(共 3 题;共 11 分)
7. 若方程(m2-1)x2-mx-x+2=0 是关于 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代数式|m-1|的值为( ) A. 0 B. 2 C. 0 或 2 D. -2
8. 解关于 x 的方程: m(x-n)= (x+2m).
9.已知关于 x 的方程(m-2)x2-2(m-1)x+m+1=0.
(1) 当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时,m 的取值范围为 ;
(2) 当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时,m= ;
(3) 当 m=1 时,方程的根的情况是 ;
(4) 当方程有实数根时,m 的取值范围为 ;
三、四边形(共 2 题;共 6 分)
10. 如图,菱形 ABCD 中,对角线 AC=6,BD=8,M,N 分别是 BC,CD 的中点,P 是线段 BD 上的一个动点,则 PM+PN 的最小值是 .
11. 如图,已知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AB=2 ,点 E 为对角线 AC 上一动点,连接 DE,过点 E 作 EF⊥DE
.交射线 BC 于点 F,以 DE、EF 为邻边作矩形 DEFG,连接 CG.
①求证:矩形 DEFG 是正方形;
②探究:CE+CG 的值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这个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一、数与式
1. 【解析】【解答】解:近似数 8.8×103 精确到百位.
故选 C.
【分析】由于 103 代表 1 千,所以 8.8×103 等于 8.8 千,小数点后一位是百.
2. 【解析】【分析】由 x+y+z=0,可得到 z+x=-y,x+y=-z,再由 xyz≠0,分情况讨论:x、y、z 中两正一负或两负一正,然后进行化简,可得出答案。
3. 【解析】【分析】先将分子分母中能分解因式的先分解因式,再算分式的乘法运算,通分化简,然后将方程转化为 a2+4a=8,再整体代入求值。
4. 【解析】【分析】对于分子是 1,分母是相差为 1 的两个整式的积的分式相加减,常用 进行裂项,然后利用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求出结果。
5. 【解析】【分析】把 A 与 B 代入 2A﹣B 中化简,根据结果与 x 无关确定出 m 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6.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设另一个因式为(x+n),由此可得到 x2-4x+m=(x+3)(x+n),将等式的右边展开,再根据对应项的系数相等,可建立关于 m,n 的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 n,m 的值,就可得到另一个因式。
二、方程与不等式
7. 【解析】【解答】解:原方程可化为(m2-1)x2-(m+1)x+2=0.
∵该方程是关于 x 的一元一次方程,
∴m2-1=0 且-(m+1)≠0,
∴m=1,∴|m-1|=0.故选 A.
【分析】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可得到 x2 项的系数=0,且 x 的系数≠0,建立关于 m 的方程和不等式, 求出 m 的值,然后将 m 的值代入代数式求值。
8. 【解析】【分析】先去分母,再去括号,移项,合并,将方程转化为(4m-3)x=4mn+6m,再分情况讨论:①当 4m-3≠0;②当 4m-3=0: 当 4mn+6m=0;当 4mn+6m≠0,分别求出方程的解的情况。9.【解析】【解答】(1)∵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m-2≠0,b2-4ac>0,
∴4(m-1)2-4(m-2)(m+1)>0,即 4m2-8m+4-4m2+4m+8>0,∴12-4m>0,
∴m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4 )方程有实数根,①m-2=0,即 m=2 时,方程为-2x+3=0,此时有实数根;
②当 m-2≠0,方程有实数根,则[2(m-1)]2-4(m-2)(m+1)≥0,解得 m≤3,综上方程有实数根 m≤3.
【分析】(1)由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可得到 b2-4ac>0 且 x2 的系数≠0,建立关于 m 的不等式, 解不等式求出 m 的取值范围。
(2) 由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可得到 b2-4ac=0 且 x2 的系数≠0,建立关于 m 的方程和不等式,据此可求出 m 的值。
(3) 将 m=1 代入方程,再求出 b2-4ac 的值,根据其值可判断出方程根的情况。
(4) 分情况讨论:当 m-2=0 可得出此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此时一定有实数根;当 m-2≠0 时b2-4ac≥0,建立关于 m 的不等式,求出 m 的取值范围,综上所述,可得到 m 的取值范围。
三、四边形
10. 【解析】【解答】解:作点 N 关于 BD 的对称点 N1 , 连接 MN1 , 交 BD 于点 P,
∴PN=PN1 ,
∴PM+PN=PM+PN1=MN1 , 此时 PM+PN 的值最小,
∵菱形 ABCD,
∴AC⊥BD,AD=CD=BC,AD∥BC
∴,
在 Rt△APD 中,
,
∴CD=5
∵M,N 分别是 BC,CD 的中点,
∴BC=2CM,AD=2DN1 ,
∴DN1=CM
∴四边形 CDN1M 是平行四边形,
∴MN1=CD=5,
∴PM+PN 的最小值是 5.
故答案为:5.
【分析】作点 N 关于 BD 的对称点 N1 , 连接 MN1 , 交 BD 于点 P,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证得PN=PN1 , 由此可得到 PM+PN=MN1 , 此时 PM+PN 的值最小,利用菱形的性质,可以证得 AC⊥BD, AD=CD=BC,AD∥BC,同时可求出 AP,DP 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AD 的长,再证明四边形 CDN1M 是平行四边形,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就可求出 PM+PN 的最小值。
11. 【解析】【分析】①证明:过 E 作 EM⊥BC 于 M 点,过 E 作 EN⊥CD 于 N 点,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可证明∠EMC=∠ENC=∠BCD=90°,由 NE=NC,可证得四边形 EMCN 为正方形,可得到 EM=EN,再利用 ASA 证明
△DEN≌△FEM,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易证 ED=EF,然后根据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可证得结论。
②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去证明 DE=DG,AD=DC,∠ADE=∠CDG,再利用 SAS 证明△ADE≌△CDG,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知 AE=CG,利用解直角三角形,就可证得 CE+CG=4,因此可知 CE+CG 的值是一个定值。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教版备考2023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11因式分解附答案学生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教版备考2023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10定义新运算附答案学生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教版备考2023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9探索图形规律附答案学生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