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重庆市万州区中考地理试卷
展开
2020年重庆市万州区中考地理试卷
题号 | 一 | 二 | 总分 |
得分 |
|
|
|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 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唱到“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那么,我国最早“迎来日出”和最晚“送走晚霞”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 )
A. 琼、黑 B. 黑、新 C. 新、京 D. 辽、藏
- 我国国土面积宽广,首都位于( )
A. 重庆 B. 武汉 C. 北京 D. 上海
- 亚洲幅员辽阔,国家众多,下面关于亚洲叙述正确的是( )
A.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
B. 恒河、长江等大河均自东向西注入大西洋
C. 中国、印度是亚洲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
D. 日本经济落后,技术水平低
- 海峡是海洋运输的重要通道。下图甲、乙、丙、丁中代表白令海峡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郊旅游越来越受到小朋友的欢迎,小强决定利用周末和父母在万州近郊一日游,下列地区最不可能选择的是( )
A. 万州大瀑布 B. 大垭口铁峰山森林公园
C. 太白岩公园 D. 湖南省张家界森林公园
- 如图为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6~7题。
图中A板块的名称是( )
A. 亚欧板块 B. 太平洋板块 C. 非洲板块 D. 大洋洲板块
- 如图为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6~7题。
图中震中所在地为地震多发地区,下列关于其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 暴雨成灾,诱发地震 B. 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C. 人类活动,破坏地表结构 D. 位于海边,海水运动造成地震
- 如图为近年来大城市出现的垃圾智能回收箱,它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有偿回收方式接收市民投放的旧衣物、塑料、金属、废纸等垃圾,提高资源利用率,据此完成8~10题。
通过利用智能回收箱回收的“垃圾”,可以减少开采的非可再生资源是( )
A. 土地资源
B. 金属矿产
C. 风能资源
D. 水能资源
|
- 如图为近年来大城市出现的垃圾智能回收箱,它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有偿回收方式接收市民投放的旧衣物、塑料、金属、废纸等垃圾,提高资源利用率,据此完成8~10题。
利用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进行垃圾分类有偿回收,可以( )
A. 智能回收垃圾,人们以后可以乱丢乱扔
B. 获取垃圾回收信息,出口周边发达国家
C. 高科技回收垃圾,淘汰文化落后人群
D. 智能识别垃圾类型,提高垃圾分类效率
|
- 若在校园安装垃圾智能回收箱,需设置大回收箱的类型是___回收箱( )
A. 纺织物 B. 废纸 C. 塑料制品 D. 有害垃圾
- 如图为我国第二大岛屿“河流分布”图,读图回答11~12题。
该岛屿所在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是( )
A. 台湾省
B. 海南省
C. 北京市
D. 青海省
|
- 如图为我国第二大岛屿“河流分布”图,读图回答11~12题。
图中河流均注入海洋,可判断该岛屿的地势特征为( )
A. 中部低四周高
B. 南高北低
C. 中部高四周低
D. 东高西低
|
- 地摊经济是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小强同学决定利用暑假摆地摊勤工俭学,下面我国四城市中最适合地摊销售钓鱼杆的是( )
A. 广州 B. 乌鲁木齐 C. 拉萨 D. 呼和浩特
-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但又被称为“中国的忧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15题。
黄河河水含沙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沿岸工业发达,污染严重
B. 黄土高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C. 过度抽取河水,带走泥沙
D. 水中行船多,搅动河沙
-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但又被称为“中国的忧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15题。
黄河下游出现“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这现象说明( )
A. 黄河形成地上河 B. 我国发射宇宙飞船
C. 人们的美好愿望 D. 海市蜃楼,船影在天上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
- 如图为亚洲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为有“世界屋脊”之称的______高原;
(2)B处为介于亚、非两洲之间的______运河;
(3)C处为______(填“南亚”或“东南亚”);该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______;
(4)与D处相比E处年降水量较少,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 如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邻国); B______(高原); C______盆地;
(2)图中D河流是我国最长的______(填“内流”或“外流”)河,其流量最大的季节是______。 - 如图为我国地形轮廓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一线是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其中A:______(河流),B:______(山脉)。
(2)图中,万州所在地形区的字母是______,其北部有高大山脉对来自北方的______(冬、夏)季风有阻挡作用,冬季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3)结合图形,简述我国地形地势特点:______。
- 如图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今年来,我国爆发了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图中所示上海、南京、武汉三城市中,爆发疫情最严重的城市是______,图中南北向大铁路A是______。
(2)长江水能资源丰富,有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B是______;长江干支流形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通航里程占总里程的2/3,被人们称为“______”。
(3)学习地理,关爱地球和生命,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请列举至少一条防治新冠肺炎疫情的措施。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黑龙江省位于我国最东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最西端。因此,最早迎来日出和最晚送走晚霞的是黑龙江省(黑)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故B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B。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最东端最早迎来日出,最西端最晚送走晚霞,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我国最早迎来日出和最晚送走晚霞的省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我国最东端的省区和最西端的省区名称及简称,牢记即可。
2.【答案】C
【解析】解: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交通中心、教育中心、科研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在未来的发展中北京将侧重于发展其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的职能。故C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中国幅员辽阔,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我国领土东至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我国领土北至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南至海南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
北京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
本题为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牢记即可。
3.【答案】C
【解析】解:亚马孙平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
恒河注入印度洋,长江注入太平洋;
中国、印度是亚洲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
日本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结合题意。
故选:C。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有7个国家人口超一亿,自然增长率较高;中国和印度是亚洲两大人口大国;面对众多的人口和快速的增长速度,给环境和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本题考查亚洲的人口、地形区、河流和国家,牢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4.【答案】C
【解析】解:据图可以判断甲海峡是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沟通了太平洋与印度洋;乙是直布罗陀海峡,沟通了地中海和大西洋;丙海峡是白令海峡,该海峡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丁是土耳其海峡,沟通了黑海和地中海,
故选:C。
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七大洲之间有的相连,有的被运河或海峡分割。
本题考查各大洲之间的界线,牢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5.【答案】D
【解析】解:题干中描述:小强决定利用周末和父母在万州近郊一日游。选项ABC中的旅游景观都位于万州附近地区,湖南省张家界森林公园距万州较远,不适宜选择一日游的地点。
故选:D。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张家界市境内,是1982年由国务院委托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景区图国家计委批准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1992年12月因奇特的石英砂岩大峰林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04年2月被列入世界地质公园。
本题考查重庆市的旅游景点,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据题干中的信息理解解答,牢记即可。
6.【答案】B
【解析】解:全球有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组成。读图可知,图中A板块是太平洋板块;故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B。
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依据图中字母的位置解答此题。
本题考查了六大板块示意图的认读,结合图示记忆解答。
7.【答案】B
【解析】解:读图可知,图中震中所在地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发生;故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B。
全球由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组成,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两种运动方式;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本题考查了板块运动与火山地震的关系,结合图示理解解答此题。
8.【答案】B
【解析】解:非可再生资源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如:矿石资源,煤,石油等。金属矿产、煤、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风能资源、水能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非可再生资源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如:矿石资源,煤,石油等。
本题考查非可再生资源的种类,难度不大,熟记课本知识理解答题即可。
9.【答案】D
【解析】解: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重视垃圾回收利用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减少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损害。因此,要吸引市民积极参与,养成垃圾分类习惯、智能识别垃圾类型,提高垃圾分类效率。制定完善的垃圾回收利用的法律、法规、制度,让垃圾回收利用有法可依,依法办事。结合题意,故D正确。
故选:D。
我国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故我国必须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一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走生存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该题考查环保的相关知识,结合垃圾分类有偿回收的意义进行分析。
10.【答案】B
【解析】解:结合所学可知,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纸。由此可知,若在校园安装垃圾智能回收箱,需要设置大回收箱的类型是废纸。依据题意。
故选:B。
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太差,环境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受到人类生产、生活等所带来的严重破坏。保护环境和资源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日益被人们所关注。
本题考查垃圾的分类及回收,让学生分析学校产生的主要垃圾及分类,熟记知识点灵活运用理解解答即可。
11.【答案】B
【解析】解:图中所示的是海南岛,位于海南省。海南岛的河流大多自中部向四周流,其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故选:B。
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位于台湾省;第二大岛屿是海南岛,位于海南省。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岛屿的分布,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我国第一大岛屿和第二大岛屿的名称,牢记即可。
12.【答案】C
【解析】解:读图可得,图中岛屿中的河流大多自中部向四周流,该岛屿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故选:C。
河流流向体现地势特点,地势特点决定河流的流向。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地势特点与河流流向的关系,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据图中河流的流向读图解答,要认真读图。
13.【答案】A
【解析】解:销售钓鱼竿应该选择沿海城市或是沿江城市。选项中的广州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濒临珠江,鱼竿销售会有很好的市场。乌鲁木齐、拉萨、呼和浩特都位于内陆地区,鱼竿销售市场小。
故选:A。
广州是广东省的行政中心,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拉萨是西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中心。
考查鱼竿销售的市场,结合城市的地理位置来解答即可。
14.【答案】B
【解析】解: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有无定河、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流域。结合题意。
故选:B。
黄河发源自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最终注入渤海;它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汇入河流;进入下游地区,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逐渐抬高,形成“地上河”。
本题考查黄河河水含沙量大的主要原因,掌握黄河各河段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15.【答案】A
【解析】解: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大增,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是对“地上河”现象的生动描述。
故选:A。
黄河中游穿行于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有无定河、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流域。
本题考查黄河的概况,掌握黄河各河段的特点,熟记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16.【答案】青藏 苏伊士 南亚 印度 深居内陆,受海洋的影响小
【解析】解:读图可知,(1)图中A处为青藏高原,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2)依据位置,B处为苏伊士运河,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
(3)C处为南亚,该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
(4)D处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洋的影响明显,降水多;E处深居内陆,受海洋的影响小,与D处相比,E处年降水量较少。
故答案为:
(1)青藏;
(2)苏伊士;
(3)南亚;印度;
(4)深居内陆,受海洋的影响小。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主要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以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亚洲气候的特点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本题考查了亚洲的地理知识点,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7.【答案】蒙古 内蒙古高原 塔里木 内流河 夏季
【解析】解:读图可知,(1)图中字母A是蒙古,它是一个内陆国; B是内蒙古高原; C是塔里木盆地,它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2)图中D是塔里木河,它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的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化,塔里木河夏季流量最大。
故答案为:
(1)蒙古;内蒙古高原;塔里木;
(2)内流河;夏季。
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多千米,接壤的国家有14个,分别是: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我国有外流区和内流区,内流区的河流大多为内流河;外流区的河流大多是外流河。
本题考查了我国的邻国、地形区、内流河的水源来源,结合图示理解解答此题。
18.【答案】淮河 秦岭 C 冬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解析】解:(1)图中A是淮河、B是秦岭;秦岭-淮河是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
(2)万州区地处四川盆地(C)东缘,在重庆市东北边缘,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大山脉对来自北方的冬季风有阻挡或减弱作用,因而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3)从图示中看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故答案为:
(1)淮河;秦岭;
(2)C;冬;
(3)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理事物的分布,解答时认真阅读地图,把相关的地理事物落实到图上,加强记忆。
19.【答案】武汉 京广线 三峡 黄金水道 配带口罩,酒精消毒,尽量不出入公共场合
【解析】解:(1)今年来,我国爆发了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图中所示上海、南京、武汉三城市中,爆发疫情最严重的城市是武汉,图中南北向大铁路A是京广线,是从北京发往广州的铁路线。
(2)长江流经我国阶梯交界处,河流略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图中B是三峡,是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长江干支流形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通航里程占总里程的2/3,被人们称为“黄金水道”。
(3)学习地理,关爱地球和生命,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应配带口罩,酒精消毒,尽量不出入公共场合。
故答案为:
(1)武汉;京广线;
(2)黄金水道;
(3)配带口罩,酒精消毒,尽量不出入公共场合。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级行政区,最终注入东海;长江流经我国南方地区,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已达7万余千米,素有“黄金水道”的美誉;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长江的水能资源蕴藏量约占全国的1/3,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我国现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南北向干线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等;东西向干线有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昆线等。
本题考查了长江流域的地理知识点、防治新冠肺炎措施及我国铁路线分布,结合图示理解解答此题。
2022-2023学年重庆市万州区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市万州区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重庆市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沪教版重庆市同步练习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万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