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中考化学冲刺九年级模拟卷2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98356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年上海中考化学冲刺九年级模拟卷2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98356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年上海中考化学冲刺九年级模拟卷2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98356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年上海中考化学冲刺九年级模拟卷2
展开一、选择题
1.有关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
B.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
C.雾霾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
D.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污染源之一
2.纳米(nm)是一种长度单位:1 nm=1×10-9 m,纳米科技开辟了人类认识世界新层次。纳米材料是纳米科技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100nm)超细粉末即可得到纳米材料。这种加工过程属于()
A.物理变化
B.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C.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3.物质的变化常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通过改变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变化的进行。下列各种做法中,为了加快变化的是()
A.把牛肉放入冷库中冷冻贮藏
B.增大煤炉进风口使火焰更旺
C.在金属表面涂上防锈漆以防生锈
D.把种子晒干后再储存
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中分离出来的稀有气体
B.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C.食盐水
D.消毒酒精
5.有关氧元素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O2能供给呼吸
B.O2和O3互称为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C.O2与O3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D.O3中氧元素是以游离态存在的
6.室温时,将1g蔗糖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溶液。蔗糖分子发生变化的是()
A.大小
B.个数
C.种类
D.间隔
7.高炉炼铁的原理:3CO + Fe2O32Fe +3CO2,其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A.CO
B.Fe2O3
C.Fe
D.CO2
8.符合事实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NaOH除去混在CO2气体中的HCl:NaOH+HCl→NaCl+H2O
B.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CO2+H2O→H2CO3
C.用稀硫酸洗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铜:Cu+H2SO4→CuSO4+H2↑
D.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Na2CO3+H2SO4→Na2SO4+H2O+CO2↑
9.对实验现象、过程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10.以下是氯气与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比为1:1
B.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氯气是由两个氯原子构成的
11.某物质能与水反应。现将少量该物质加到饱和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是二氧化碳
B.反应后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小
C.反应前后溶剂的质量保持不变
D.反应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12.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
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则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B.溶液中一定含FeCl3,固体一定含铜
C.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含铜
D.溶液中一定含FeCl2、CuCl2,固体一定含铜
13.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14.将A g的烧碱溶液与B g的硫酸铜溶液充分混合,将反应所得的混合物过滤,得蓝色沉淀物和无色滤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铜
B.滤液的pH一定等于7
C.滤液的质量一定小于(A+B)g
D.滤液中含有的溶质只可能为一种
15.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16.右图中“→”表示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乙,“—”代表相连的两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一氧化碳、碳、氧气、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物质,请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A.甲一定是一氧化碳
B.乙一定不是二氧化碳
C.丙可能是碳或二氧化碳
D.丁可能是碳或氧气
1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点燃H2和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所以点燃H2与CO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B.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CO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
C.碱溶液的pH大于7,Ba(OH)2是碱,所以氢氧化钡溶液的pH大于7
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8.能正确反映图像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19.现有含杂质的硝酸钠溶液,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原溶液中的杂质可能有三种
B.原溶液中没有硫酸盐
C.原溶液中杂质肯定是一种
D.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只有一种
20.将炭粉、氧化铜和碳酸钙的混合物隔绝空气加强热,恰好充分反应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0.01 ml的沉淀,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可能为()
A.1.2B.1.6C.2.0D.2.4
二、填空题
21.身边处处有化学,它与我们的生活、学习密切相关。请你选用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①盐酸 ②石墨 ③纯碱 ④碳酸钙 ⑤熟石灰 ⑥氯化钠
(1)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_______。
(2)厨房中用于洗涤油污中的“碱”是____________。
(3)用于中和土壤酸性的是____________。
22.自来水生产过程如下:
(1)取水后,加入药品反应生成具有吸附性的氢氧化铝属于______(填“酸”、“碱”、“盐”)。
(2)通过沉淀、过滤除去________杂质,属于__________变化。
(3)在消毒过程中通入氯气,0.1ml氯气中约含有_________个氯气分子,它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
23.KNO3和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a、b是图像中两个点。
(1)要使a点的溶液变成b点的状态,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2)20℃时,将二种物质各m 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有一种能形成饱和溶液,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用“>”、“<”、“=”、“≥”、“≤”表示)
(3)利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混有少量NaCl的KNO3,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
(4)有关硝酸钾和氯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硝酸钾可用作化肥B.氯化钠可以杀菌
C.氯化钠的焰色反应呈紫色D.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的影响都很大
24.采用适当的试剂,从石灰石(杂质均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中获得高纯度的CaCO3的流程如下:
(1)写出石灰石煅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剂②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上述流程中有的物质可以循环利用,其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室里用铁屑、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取铜,有下列两个方案:
若用这两种方案制得质量相同的铜,则下列有关说法:
①消耗相同质量的氧化铜;②消耗相同质量的铁;
③消耗相同质量的硫酸;④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不同。
其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_________。
三、简答题
25.结合下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b的作用__________;
(2)实验室利用装置A制取氧气,其实验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装置B相比,装置C在使用时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选用装置G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该同学的实验造成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学习了酸碱盐知识后,为了防止上述后果,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F可以用于气体收集,请用图中“g”或“h”填空:当收集可溶于水、比空气重的CO2气体时,采用排空气法,气体应从______通入。
26.下列是两套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
H2
CO
澄清石灰水
A B
请观察比较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实验的反应原理相似,反应条件也相似,均需在_______条件下进行,实验现象也有共同之处,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装置看,A中通入氢气的导管插入到试管底部氧化铜的上方,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A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需要将导管下端插入澄清石灰水中,目的是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
(3)从操作步骤看,A、B实验都有下列操作:
a.通入气体;b.停止通气体;c.点燃酒精灯;d.撤去酒精灯
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如果氧化铜中混有铜粉,为了测氧化铜的质量分数,称取m g样品利用装置B进行相关实验,实验过程中获取两组数据:
Ⅰ.反应前后仪器a中质量减少a g;
Ⅱ.吸收生成物的仪器中质量增加b g。
假设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充分,称量准确,你认为应选择________组的数据来计算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利用B装置进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来测定水的组成,装置B的广口瓶中应将澄清石灰水换成________________,或将装置B的广口瓶及其药品换成________________。
27.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为测定某部分变质氢氧化钠固体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以下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实验都完全进行)
(1)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D装置对氢氧化钠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影响是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某同学称取80 g固体样品,实验结束后称得C装置的质量比反应前增加了4.4 g,求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选项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A
硫在空气中点燃
发出黄光、放出热量
B
铁粉在空气中加热
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
浓硫酸敞口放置
溶液的颜色、质量不变
D
烧碱固体放入水中
迅速溶解、溶液温度升高
A
B
C
D
除去CO中的CO2
探究MnO2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测定水的组成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KNO3(NaCl)
降温结晶
B
CaO(CaCO3)
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
C
N2(O2)
通过灼热的足量的铜网
D
NaOH溶液(Na2CO3)
滴加适量氯化钙溶液,过滤
A
B
C
D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2024年上海市中考化学三模冲刺训练试卷(原卷+解析): 这是一份2024年上海市中考化学三模冲刺训练试卷(原卷+解析),文件包含2024年上海市中考化学模拟练习试卷解析版doc、2024年上海市中考化学三模冲刺训练试卷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安徽省中考冲刺化学模拟卷13: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中考冲刺化学模拟卷13,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试卷共17小题,总分4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分类法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安徽省中考冲刺化学模拟卷12: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中考冲刺化学模拟卷12,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试卷共17小题,总分4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