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当堂检测题
展开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专题7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三单元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巩固训练
一、单选题
1.四支试管中分别有少量无色溶液,欲检验其中的离子,下列操作、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
A.向试管1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
B.向试管2中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说明原溶液中有
C.用铜丝蘸取试管3中的待测液,置于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有Na+
D.向试管4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一开始无气体产生,继续加入盐酸后产生大量气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浑浊,说明原溶液中有
2.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放出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证明该溶液中存在SO |
B | 将NaOH溶液滴入某溶液中并加热,放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证明该溶液中有NH |
C | 将Cl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 证明Cl2具有还原性 |
D | 将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 | 证明氧化性:H2O2>Fe2+ |
A.A B.B C.C D.D
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Ⅰ装置验证SO2的漂白性 B.用图Ⅱ装置制取NaHCO3固体
C.用图Ⅲ装置收集NO2 D.用图Ⅳ装置制备Fe2(SO4)3晶体
4.下列叙述I和Ⅱ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 叙述Ⅰ | 叙述Ⅱ |
A | 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 | 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 |
B | 常温下铁与浓硫酸不反应 | 可用铁槽车密封运送浓硫酸 |
C | NH4HCO3受热易分解 | 可用作氮肥 |
D | HF与SiO2反应 | 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 |
A.A B.B C.C D.D
5.某无色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过氧化钠,气体体积不断减少,颜色变深,则混合气体的组成是( )
A.H2O(g)、NO和N2 B.NH3、NO和CO2
C.O2、HCl和CO D.NO2、CO2和H2O(g)
6.Science 杂志在2017年春节发表了南京理工大学的论文,报道了世界上首个成功合成的五氮阴离子盐 (N5)6(H3O)3(NH4)4Cl(白色固体),这是全氮含能材料中里程碑式的突破。该盐可简略表示如下,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五氮阴离子的化学式为 B.该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均为-3价
C.该盐遇强碱能释放出NH3 D.该盐中五氮阴离子具有还原性
7.将19.2gCu完全溶于适量的浓HNO3中,收集到氮氧化物(含NO、NO2 、N2O4)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恰好能被180mL 2mol·L-1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NaNO3和NaNO2。则原混合气体中NO的物质的量为( )
A.0.12mol B.0.08mol C.0.10mol D.0.06mol
8.某溶液中含有下列离子Na+ 、Fe3+.、Cl-、Fe2+.、NH向其中先加入足量的Na2O2,然后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原溶液中离子物质的量基本不变的为( )
A.Na+ B.Fe3+ C.Cl- D.Fe2+
9.下表中各组物质不能实现如图转化的是( )
| 甲 | 乙 | 丙 |
A | AlCl3 | Al(OH)3 | NaAlO2 |
B | CO2 | NaHCO3 | Na2CO3 |
C | AlCl3 | Al | Al(OH)3 |
D | CO2 | (NH4)2CO3 | NH3 |
A.A B.B C.C D.D
10.将等物质的量的硫酸铝和硫酸铵溶于水形成VL混合溶液,逐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下列表示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的体积(X)与溶液中沉淀的量(Y)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1.下列变化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
A.工业上用氨气和硝酸合成硝酸铵 B.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
C.氨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氮气 D.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生成NO
12.下列试剂或方法肯定不能鉴别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的是( )
A.观察颜色 B.加热 C.加水 D.加紫色石蕊试液
13.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不考虑溶液中含量较少的和):、、、、。取200mL该溶液,分为等体积的两份,分别做下列实验。实验1:第一份中加入足量的烧碱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mL。实验2:第二份中先加入足量的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足量的溶液,得到固体2.3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 B.该溶液中肯定含有、、、
C.该溶液中一定不含 D.该溶液中定含有,且
14.把aL含(NH4)2SO4、NH4NO3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用bmol烧碱刚好把NH3全部赶出,另一份与BaCl2溶液完全反应消耗cmolBaCl2,则原溶液中c(NO)为( )
A.mol•L-1 B.mol•L-1 C.mol•L-1 D.mol•L-1
15.工业上可采用碱液吸收和氨还原处理含NOx尾气,其中用碱液吸收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根据上述原理,下列气体中被过量NaOH溶液吸收后有气体剩余的是( )
A.1 mol O2和4 mol NO2 B.1 mol NO和4 mol NO2
C.1 mol O2和7 mol NO D.4 mol NO和4 mol NO2
二、实验题
16.现已确认,的排放是造成酸雨及光化学污染的罪魁祸首,如图表示了我国某地区在1959~2019年间,空气中含量因燃料燃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统计数据。
(1)结合上图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在交通运输中排放的与燃料的不充分燃烧有关
B.1mol氮氧化物()形成酸雨时转移电子
C.转化为NO的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
D.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交通运输的排放量所占比重在逐渐增大
(2)汽车尾气中常常含有CO、等气体,为减轻污染,现代汽车都加装了“三效催化净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假设CO、均不能完全转化)。某小组在实验室模拟汽车尾气处理,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①装置(Ⅲ)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热停止后,打开旋塞K,放入适量氧气时,装置(Ⅱ)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装置(IV)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套装置中有不完善之处,还应在装置(Ⅳ)后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常用碱液来吸收,有关的化学反应:
① ②
现有一定条件下a mol和b mol NO的混合气体恰好被200mL NaOH溶液完全吸收,则a、b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
17.研究金属与硝酸的反应,实验如下。
(1)Ⅰ中的无色气体是_________。
(2)Ⅱ中生成H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Ⅱ中的氧化剂
①甲同学认为该浓度的硝酸中H+的氧化性大于NO3-,所以NO3-没有发生反应。乙同学依据Ⅰ和Ⅱ证明了甲的说法不正确,其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通过分析,推测出NO3-也能被还原,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他通过实验证实该溶液中含有NH4+,其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金属与硝酸反应时,影响硝酸还原产物不同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推测还可能有哪些因素影响_________(列举1条)。
18.某活动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气的的制备方法,并测定其分子组成。
同学甲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氨气。
已知:加热和饱和溶液可以制取。
(1)、D、G处的酒精灯最先点燃的是 ___________填字母。
(2)写出B中制取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3)图示装置从左到右正确连接顺序:________________。
同学乙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制备氨气,并与CuO反应测定氨气的组成。
(1)同学乙在相同条件下,选择不同固体试剂制取氨气,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方案 | 固体试剂 | 体积 |
| |
1 | CaO |
| 1753 |
|
2 |
| 1892 |
| |
3 |
|
| 1354 |
|
4 |
| 1384 |
|
分析表中数据,你认为哪种方案制取氨气的效果最好?________填序号,该方案制取氨气效果好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若测得干燥管C增重,装置E中气体的体积为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用含m、V的代数式表示;若测量时,发现E装置中液面左低右高,则测得的比值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1.B2.B3.D4.D5.B6.B7.A8.C9.C10.A11.D12.A13.D14.B15.C
16.BD 检验CO是否转化为 出现红棕色气体 黑色粉末变红 尾气处理装置
17.NO或一氧化氮 Fe+2H+===Fe2++H2↑ 硝酸浓度相同,铜的还原性弱于铁,但Ⅰ中溶液变蓝,同时没有氢气放出 NO3-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最高价,具有氧化性 取Ⅱ中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并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金属的种类、硝酸的浓度 温度
18.B i h k j 2 受热不分解,CaO又有吸水作用 吸收未反应完的氨气,阻止装置E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C; 或 偏小
必修 第二册专题7 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必修 第二册专题7 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同步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精练: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精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课后测评,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