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湖南邵阳高二上语文月考试卷
展开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传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孝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孝”的社会价值与“教”的社会价值是统而为一的。不仅如此,由于血亲意义上的朴素性和普泛性,“孝”正是“教”的伦理基础。
“百善孝为先”,“孝”是最起码的伦理道德,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朴素感情。这种朴素感情是其他一切伦理道德的精神基础。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是个体与社会间沟通的基本的伦理尺度,因而“教”的伦理学基础就是“孝”。“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先民倾向于认为,一个能够“孝”与“悌”的人,是不会“恶于人”“慢于人”或犯上作乱的,而这正是“教”的社会意义的终极追求。
再者,关于行“孝”与学“文”的关系。古人认为人们只有在具有基本内在伦理准备的基础上,行有余力,才可以学“文”,因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视野里,“孝”为本,学“文”为末,本立而道生。反过来讲,学“文”的终极目标也在于强化“孝”的社会政治价值。换言之,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而言,根本的问题不在于学不学“文”,而在于学“文”的目的是什么,不在于学到了多少“文”,而是这些“文”具有多少伦理价值。教育的根本价值就在于立足于血亲意义上的“孝”,达到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圆融和谐,这条道路,也就是由“德”而提升为“道”的道路。
在现代,许多论者认为提倡“孝”是一种悖于现代化的退步行为。必须强调指出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孝”,不是《二十四孝图》所宣扬的愚忠、愚孝,而是在本真的意义上拓展而成的达到个体与群体和谐共处的伦理纽带。本真的孝是平等性而非片面性的,是正常而非反常的,是生成拓展的而非家族本位的。“孝”常相对于“慈”,所以并非“父欲子亡,子不得不亡”,而是体现了亲子的平等性;原始形态的“孝”是子代对亲代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所以并非只是出于哗众取宠或出仕进阶的功利需要的“愚孝”或“伪孝”,而是一种自然情感的真诚流露;孝虽原为奉养父母,却可以拓展为家国天下的一种精神依据,对个体而言,“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对国家而言,“孝以事亲,顺以听命,错诸天下,无所不行”,孝成为一切伦理规范的内在衡准,“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
如果使“孝”的含义由奉养父母提升为奉献于国家与社会的高度,那么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将是圆满和谐的,而这正是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所追求的最为根本的教育价值。
(1)下列各项,不能说明“‘孝’正是‘教’的伦理基础”的一项是( )
A.“百善孝为先”,“孝”是衡量个人与社会间沟通的基本的伦理尺度。
B.在社会意义的终极追求上,“孝”与“教”是一致的。
C.“孝”是“文”的内在伦理基础,“孝”与“文”是本与末的关系。
D.“孝”原为奉养父母,但它可以成为一切伦理规范的内在标准。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将“孝”与“教”的社会价值统而为一的文化。
B.孔子认为,“孝”是道德修养的根本,是通过教育可得到的结果。
C.中国传统教育哲学认为,学“文”的根本目的是发掘其中的伦理价值。
D.原始形态的“孝”是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并非只是“愚孝”或“伪孝”。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是所有善行的开端,是个体与社会间沟通的基本的伦理尺度,因而是一切伦理道德的精神基础。
B.在古人看来,一个具备“孝”“悌”品德的人,是不会“恶于人”“慢于人”或犯上作乱的。
C.中国传统教育认为,只有在具有基本内在伦理准备的基础上才可以学“文”,其目的在于强化“孝”的社会政治价值。
D.不论古今,提倡“孝”都是一种有助于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进步行为,这是“孝”的故事能流传的原因。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信 任
余显斌
他一声唿哨,在积雪的旷野打着旋子,远远传开。随着口哨声,远处一个红点跳动着,跌跌撞撞滚来,越滚越近,是只小小的狐狸。
小狐狸毛茸茸的,如一个小小的红线团,额头有指肚大一块白毛,像珍珠一样。这是只才出生不久的狐狸。它胖乎乎的,蹲在他面前,一双亮亮的眼睛望着他,眼睛里跳跃着喜悦、快乐和顽皮。
它知道,他拿了可口的食物。因为,从第一次遇见他,直到现在,他都这样。果然,他笑着,手一扬,竟然是它最爱吃的鸡肉。它跳起来去抢,他呵呵笑着。摸着它的头道:“别闹别闹,放好了吃。”为了避免被雪弄脏,他拿块油纸铺在地上,放好鸡肉。肉一放下,小狐狸就扑过来,使劲嗅着,流着哈喇子,吧唧吧唧吃起来。
半只鸡吃完,它的小肚子胀得鼓鼓的,更像个毛茸茸的线团了。
接着,它抬起头来,亮亮的眼睛期待地看着他。它知道,接下来,他会逗它玩,带着它跑,从相遇到现在,从没断绝过。正因为如此,它从一只生性胆小的小狐狸,变成了一只爱亲近人的小狐狸。果然,他拍拍它的头,在雪地上跑起来,快活地笑着。它跟着跑,一路翻着跟头,发出稚嫩清脆的叫声。两个点,一红一黑,在雪地上翻滚着。玩得差不多了,他喊一声:“回了!”一挥手,走了。小狐狸舍不得,跟着他,轻轻叫着像是在撒娇,好像没玩够似的。一直到他走远了,不见了,小狐狸才往回走,回到自己隐秘的洞穴里,偎依着母亲,做起香甜的梦。
一直这样,大概两个月吧。
那天,雪下得特别大,四野皆白,小狐狸饿得叽叽叫。老狐狸也饿得浑身发软。几次,小狐狸跑出洞,又失望地哼哼叽叽跑回来。上午,雪地响起一声唿哨。小狐狸一听,乍了下耳朵,跌跌撞撞跑出来,球一样滚到他面前,扯他的裤脚,跳起来,抢他手中的鸡肉。他笑骂:“馋东西,饿坏了。”他把肉放好,很大一只烤鸡。小狐狸扑过去,流着口水,摇摆着脑袋撕咬着。
这时,那边土坎上,一只狐狸露出头,是那只老狐狸。它小心地看着,小狐狸正在大快朵颐。肉的香味,远远飘来,它也流出了口水。它小心地爬下了土坎,一步一步靠过来。它很清楚,自己一身火红的皮毛太珍贵了,会引来无数的贪婪和阴谋,所以不得不小心。刚走几步,“哐”的一声,它的脖子被夹住了,是个钢夹,钢夹力道很大,传来骨头的碎裂声,还有老狐狸的惨叫声。
这夹子,是他下的。
必须有一定重量,夹子的机关才能绊动:小狐狸不行,老狐狸恰好。他要的,是老狐狸的皮子。这样的皮子,想要猎到,难如登天。因此,市场价几万元一张。小狐狸的皮太嫩,没人要。因此,他想了这么个办法。
小狐狸停住了,抬起头看着他,眼光中一片疑惑。
那只老狐狸的皮,他卖了三万元。他笑笑,数着票子。他知道,还有一个三万元在山林里等着他:一年后,小狐狸就会长大。
一年一晃就过去了。
他上了山,果然看到了那只长大的小狐狸,皮毛比它母亲的还红还净,额头那块白毛,仍像珍珠一样;只是眼光变了,不再纯蓝,而是闪着白白的光。显然,它也认识他,蹲在那儿,长长地叫了一声。
他已跟踪它几天了,办法用尽也无法到手。
他举起猎枪。
它一跃跑了,雪地里一条红线,弯弯曲曲。他打不中,就追。
雪很厚,狐狸跑起来有些艰难,他眼看就要追上,猛扑过去。那只狐狸一拐,转了个弯。他扑空了,只听“哐”的一声,接着一声惨叫,他晕了过去。
醒来时,他的一只手已断。这山里,下夹子的人很多,他中了别人的一个夹子。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详细描写了小狐狸的外貌,但对猎人的外貌没做细致的刻画,因为作者主要想展现的是猎人的内心世界。
B.小说中多次写到了雪,狐红雪白,色彩鲜明。其中“那天,雪下得特别大,四野皆白”的描写还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C.小说四次写到了小狐狸面对猎人的眼神,前三次眼神“亮亮”的,后来“闪着白白的光”,凸显了小狐狸对猎人从信任到惊恐的情感变化。
D.小说前半部分写猎人与小狐狸之间的亲密无间,与后半部分猎人与小狐狸之间的关系变化形成对比,这样的反差引人深思,深化了主题。
(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猎人的形象特点。
(3)小说以“信任”作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孟庆国发布的《2016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报告》和《2016年中国互联网+政务服务调查评估报告》中指出,67%的地市政府网站存在财政、人事、统计等信息公开不及时、内容不全面的现象;72%的地方政府网站在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方面,以动态新闻、政府文件为主;过半数的部委网站未以政策制定者的身份开展解读,而是以转载新闻媒体相关报道为主,且解读回应形式单一;超过90%的网站存在征集意见不反馈或反馈不及时的现象等。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面,《报告》认为,主要亮点有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步入正轨,行政权力办事资源整合度较高,应用互联网提升政务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服务渠道呈现多元化、移动化的趋势等。《报告》也指出了平台建设的一些突出问题,如平台渠道有待整合、服务功能有待优化、内容质量有待提升等。
(节选自2016年12月29日人民网)
材料二: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按照《意见》,到2017年底前,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将建成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全面公开政务服务事项,政务服务标准化、网络化水平显著提升。2020年底前,将建成覆盖全国的整体联动、部门协同、省级统筹、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让政务服务更聪明,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
(节选自2017年1月17日搜狐网)
材料三:“互联网+政务”主要是借助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推动政府搭建智慧城市平台,让百姓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服务。
“互联网+政务”与以往提出的搭建政府网站、政府平台完全不同。有一些政府网站,信息更新滞后,而且各个职能部门间的数据互不来往,单打独斗。“证明你妈是你妈”的闹剧其实就是信息不透明、不共享的结果。“互联网+”的落地,不仅要把所有信息打通,而且让政府随时随地为个人提供政务服务成为可能,这将彻底改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节奏。
“互联网+政务”创新是政府管理创新的先导。“互联网+政务”,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在流程优化的基础上,用全新的方法和程序去完成原有的业务功能。
“互联网+政务”的实现还将不断改变政府的组织结构,最终将建构出适合信息时代发展需要的政府组织形态。
(节选自2015年6月30日新华网)
材料四:国务院日前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要求各地加快清理不适应“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各种规定,凡能实现网上办理的事项,不得要求群众必须到现场办理;能通过网络共享的材料,不得要求群众重复提交;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信息,不得要求其他单位重复提供。
“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彰显了国务院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政府效率和透明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决心。“三个不得”则给各地政府划定了利企便民的底线:加快信息跑路,减少群众跑腿。而加快推进网上政务服务职能部门必须舍得“割肉”。
与此同时,个别地方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一些部门虽然将办事大厅搬到了“网上”,群众却只能浏览办事流程,无法进行网上审批申报;有的虽然开放了网上受理渠道,但核心审批仍要群众跑腿;有的政府部门固守各自数据信息,导致部门信息无法互通互联,信息跑路遭遇“梗阻”。
(节选自2016年9月20日新华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材料一发布的两个评估报告中,第一个是对“政府网站绩效”的评估,第二个是对“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评估,二者的问题包括服务功能有待优化、内容质量有待提升等。
B.材料二介绍了《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对“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前景规划,明确了2017年底前及2020年底前所要达到的目标。
C.材料三解释了“互联网+政务”的目的是让百姓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服务以及“互联网+政务”对政府工作部门的作用等。
D.材料四介绍了国务院对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具体要求,“三个不得”具体、实用,明确了对政务服务职能部门工作的具体要求。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列举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面的优缺点,优点方面如政府在线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行政权力办事资源不断整合、服务渠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等。
B.材料一列举了一些“政府网站”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式,如网站信息公开不及时,重点领域的信息解读不到位且回应形式单一等。
C.材料三中“证明你妈是你妈”的闹剧说明文本作者对这类要求必须证明但没有必要的证明的反感和嘲弄,以此证明“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重要性。
D.材料四在讨论问题时很注重使用形象化的语言,如“信息跑路遭遇‘梗阻’”中的“梗阻”,形象地表述了政务信息不畅通的状态,但不符合新闻用语的特点。
(3)我国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有哪些具体的好处?请简要概括说明。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1)下列各句中,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及,到。
B.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矜:怜悯。
C.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听:听到。
D.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薄:迫近。
(2)下列各句中“以”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②臣具以表闻 ③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④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⑤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⑥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⑦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⑧谨拜表以闻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C.①⑤⑦D.②④⑥⑧
(3)以下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密六个月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到了四岁,母亲被迫改嫁,李密是被祖母带大的。
B.李密小时候常常生病,九岁的时候差点不行了,以后一直孤苦零丁,过着少有兄弟的生活。
C.李密反复陈述不能应诏是因为祖母染病,而且他感到了祖母的病一天比一天重。
D.尽管朝廷催促非常急迫,但李密仍以亲情为由坚持不就,“欲苟顺私情”委婉地表达了他对这一做法的坚持。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②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三、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①不遇
王 维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②,看竹③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
【注】①新昌里:在长安城内。吕逸人即吕姓隐士。②凡鸟:据《世说新语·简傲》记载,三国魏时的嵇康和吕安是莫逆之交,一次,吕安访嵇康未遇,康兄嵇喜出迎,吕安于门上题“凤”字而去,嘲讽嵇喜是“凡鸟”。③看竹:事见《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之子王徽之闻吴中某家有好竹,坐车直登其门观竹,“讽啸良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借《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比况吕逸人的住处,写吕逸人不染风尘的超俗节操。
B.诗人寻友不遇,借典故表达了未见到吕逸人的无限懊恼,可见其寻逸之心的诚笃真挚。
C.作者笔下的吕逸人所居之境,青山妩媚,流水多情,身处自然,充满隐逸生活的情趣。
D.这首诗既有上下句虚实相间,也有上下联虚实相对,笔姿灵活,变化多端,颇有情味。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请作简要分析。
四、默写题
名篇名句默写。
(1)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有的猜忌,李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在文中表明自己很想官职显达。
(2)王勃《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3)《归去来兮辞》中作者最后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作为结语,点出全篇主旨,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处世态度和人生哲学。
五、综合读写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基于信息技术的推动,新型文艺样式不断涌现,数码艺术、闪客艺术、新媒体艺术等 ,艺术新观念与新概念也如过江之鲫,令人 。必须指出的是,这些新样式、新观念、新理论无不源于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网络文艺的跨介质创作与即时性互动已成常态。( ),向着渴求知识信息和心灵慰藉的人们飞翔,丰富着大众的文化选择,而大众也以 的能动性参与到文艺生产传播中来。
需要注意的是,在人们为信息时代的极大丰富 时,“潘多拉魔盒”也随之被悄然打开。各式各样的自媒体呼啸而出,图像、声音、文字的海量数据流纷纷涌向“云端”,人们对信息的追求永无止境:信息增长越快,欲望越是强烈。与此同时,信息高速公路的拓展速度与管理水准,却常常满足不了信息急剧增长的需求。于是,“秩序混乱”“交通阻塞”难以避免。在物质层面上,信息过载带来的是设备内存溢出或频繁死机;而在接受心理层面,信息过载使得信息接受者焦虑不安,无法冷静地搜索和取用对自身有用的信息,严重者甚至放弃自我判断,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如此一来,信息过载成为获取有效信息的人们的一大障碍,也埋下了文艺生产传播的隐患。
(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信息过载成为获取有效信息的人们的一大障碍,也给文艺生产传播埋下了隐患。
B.信息过载成为获取有效信息的人们的一大障碍,文艺生产传播被埋下了隐患。
C.信息过载成为人们获取有效信息的一大障碍,也给文艺生产传播埋下了隐患。
D.信息过载成为人们获取有效信息的一大障碍,也埋下了文艺生产传播的隐患。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图像、声音、文字仿佛不受单一媒介限制,插上翅膀
B.图像、声音、文字仿佛插上翅膀,不受单一媒介限制
C.图像、声音、文字不受单一媒介限制,仿佛插上翅膀
D.图像、声音、文字插上翅膀,仿佛不受单一媒介限制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蜂拥而至 应接不暇 空前绝后 笑逐颜开
B.层出不穷 目不暇接 前所未有 欢呼雀跃
C.蜂拥而至 目不暇接 空前绝后 欢呼雀跃
D.层出不穷 应接不暇 前所未有 笑逐颜开
下面是某大学举办迎新晚会通知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以及语气等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为了招呼大一新生,我校打算举办迎新晚会,校团委和校学生会牵手组织,经过精心走台,9月20日晚八点在学校万人体育场正式演出,恳请全体大一新生按时参加。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例:孟子黄宗羲,著书立说,立潮头发先声,一代哲人具有鲜明的民本思想。
材料:
爱国精神 科技成就 文学贡献
屈原 岳飞 白居易 沈括 杨靖宇 袁隆平
遭贬谪吟歌赋 战沙场驱敌寇 埋头干创新见
探物究理 抵御外侮 感怀时事
六、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和尚跟着老和尚出来化缘,满心不情愿,看见几尾逆水而游的鱼,便借题发挥:“这些鱼真傻呀,逆水而游,多费力,多辛苦!”“可它们正在享受奋斗的快乐呢!”老和尚说,顺手一指河面上的落叶,“你看见那片黄叶了吗?只有死去的东西,才会享受这种随波逐流的安逸和舒适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9-2020学年湖南邵阳高二上语文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1.
【答案】
C
B
D
【考点】
信息筛选与概括
分析评价作者态度
社会科学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C项,“孝”与“文”的关系不属于“孝”与“教”的关系。
(2)B项,“是通过教育可得到的结果”错,原文是“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含义是“孝是教育的出发点”。
(3)D项,“都是……进步行为”过于绝对,比如《二十四孝图》所宣扬的就有“愚忠”“愚孝”的成分。
2.
【答案】
C
(2)①善于伪装。他百般与小狐狸搞好关系的原因是想借助它使老狐狸放松警惕,引出老狐狸并将其捕获,最终卖狐皮获利。②处心积虑。他设置的机关,必须有一定的重量才能绊动,小狐狸不行,老狐狸正好。他借助小狐狸来捕获老狐狸。③自私贪婪。他不立刻猎杀小狐狸,是想等小狐狸长大,皮毛更值钱时,再来捕获它。④冷酷无情。他猎杀老狐狸,毫不手软,丝毫不顾及小狐狸对自己的信任;第二年再见到小狐狸时,他毫不手软,跟踪几天,办法用尽,一心只想猎杀。
(3)①从形象方面:“信任”凸显了人性中的残忍和兽性中的纯真,在小狐狸对猎人的信任和猎人处心积虑设下的获取“信任”的圈套中,突出了猎人的处心积虑,又突出小狐狸的单纯。②从情节方面:“信任”贯穿全文,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小狐狸对猎人的信任导致了老狐狸的上当,信任被亵渎也导致了小狐狸对猎人的仇恨。③从主题方面:“信任”寓意深刻、发人深思,揭示、批判了人性中的自私、冷漠和唯利是图,呼唤人与动物之间的信任,呼唤人类纯真善良本性的回归。
【考点】
分析文章标题
鉴赏文学形象
理解内容,概括归纳要点(文学类)
小说阅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C项,文中前两次写到了小狐狸面对猎人的眼神是“亮亮的”,第三次是疑惑,第四次是“闪着白白的光”。情感变化由信任到惊恐疑惑再到冷漠。
(2)分析猎人的形象特点,可以从文中找出对他进行刻画的相关情节并进行概括归纳。如文中写他与小狐狸搞好关系的真正目的在于引出老狐狸并将其捕获,卖老狐狸的皮挣钱,由此可知他善于伪装,处心积虑。从他猎杀老狐狸和小狐狸的行为,可以看出他的冷酷无情及自私贪婪等。据此分析概括即可。
(3)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确题目要求,“信任”是指“信赖、相信”的意思,可以表示为对别人相信并加以任用,也可以说是彼此之间互相信赖。本文以“信任”为题,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不难发现猎人正是利用了小狐狸的信任设下圈套,反映了人的贪婪狡诈,动物的纯真,在对比中突出了二者的形象。同时,以“信任”为题又在主题上揭示、批判了自私冷漠的人性和唯利是图的社会现象,呼唤人与动物之间的信任,呼唤人类纯真善良本性的回归。
3.
【答案】
A
A
(3)①通过政府部门建设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让政府各部门的信息能够共享,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透明度。
②建构出适合信息时代发展需要的政府组织形态。
③让居民和企业享受信息带来的便捷服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让居民和企业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
【考点】
概括内容,归纳要点
筛选并整合信息(实用类)
新闻阅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A项,从材料一“《报告》认为,主要亮点有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步入正轨,行政权力办事资源整合度较高,应用互联网提升政务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服务渠道呈现多元化、移动化的趋势等。《报告》也指出了平台建设的一些突出问题,如平台渠道有待整合、服务功能有待优化、内容质量有待提升等”中可看出,“政府网站绩效”的评估中没有“服务功能有待优化、内容质量有待提升”的内容。
(2)B项,从材料一第二段所给的信息可看出,没有“解决方式”的内容。
C项,从材料三中可看出,“作者对这类要求必须证明但没有必要的证明的反感和嘲弄”无中生有,作者只是列举现象,分析原因。
D项,“不符合新闻用语的特点”说法不当,选项中的表述更易于读者理解。
故选A。
(3)从材料三第二段“有一些政府网站,信息更新滞后,而且各个职能部门间的数据互不来往,单打独斗……的闹剧其实就是信息不透明、不共享的结果……不仅要把所有信息打通,而且让政府随时随地为个人提供政务服务成为可能,这将彻底改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节奏”和材料中“彰显了国务院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政府效率和透明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决心”可看出,政府部门建设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让信息能够共享,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透明度。从材料三最后一段“‘互联网+政务’的实现还将不断改变政府的组织结构,最终将建构出适合信息时代发展需要的政府组织形态”中可看出,要建构出适合信息时代发展需要的政府组织形态。从材料四“凡能实现网上办理的事项,不得要求群众必须到现场办理;能通过网络共享的材料,不得要求群众重复提交;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信息,不得要求其他单位重复提供”中可看出,要让居民和企业享受信息带来的便捷服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让居民和企业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
二、文言文阅读
【答案】
C
C
B
(4)①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可以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
②我很想奉旨为陛下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
【考点】
陈情表(李密)
文言翻译
内容概括与分析
文言虚词
其他文言实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C项,听,这里指准许、成全。
(2)C项,①⑤⑦中的“以”都是“因为”的意思。
(3)B项,“不行”意为“不能走路”,这里是说柔弱。
(4)①外,指自己一房之外的亲族;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强近,勉强算是接近的;应门,照应门户;僮,童仆;茕茕,孤单的样子。
②笃,病重;告诉,申诉(苦衷)。
三、古诗词鉴赏
【答案】
B
(2)尾联的大意是:主人在这里著书立说,时间已久,他亲手栽种的松树已经很苍老了,树皮都像龙鳞一样。这两句诗,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吕逸人淡定洒脱、精神自足的人生境界的赞美之情;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意。
【考点】
炼句(古代诗歌鉴赏)
理解内容,概括归纳要点(古代诗歌鉴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B项,“无限懊恼”有误。访人不遇,于普通人而言,本有无限懊恼,然而诗人却引用历史故事来表达对吕逸人的仰慕之情,可见其寻逸之心的诚笃真挚。
(2)这首诗,句句流露出诗人对吕逸人的钦羡之情,以至青山、流水、松树,都为诗人所爱慕,充分表现了诗人归隐皈依的情思。尾联写吕逸人无求于功名,不碌碌于尘世,长时间闭户著书,是真隐士而不是走“终南捷径”的假隐士。松皮作龙鳞,表示手种松树已老,说明时间之长,显示吕逸人隐居之志的坚贞和持久,表达了诗人对吕逸人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四、默写题
【答案】
(1)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考点】
滕王阁序(王勃)
陈情表(李密)
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根据“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有的猜忌”“表明自己很想官职显达”可推知答案,注意“宦”的书写。
(2)根据“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可推知答案,注意“鹜”的书写。
(3)根据“作为结语”“点出全篇主旨,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处世态度和人生哲学”可推知答案,注意“奚”的书写。
五、综合读写
【答案】
C
B
B
【考点】
成语的使用
语境填句
病句辨析修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获取有效信息的人们”语序不当,排除A、B两项。“也埋下了文艺生产传播的隐患”语序不当,排除D项。故选C。
(2)联系下文“飞翔”可知“插上翅膀”和“不受限制”具有先后关系,排除A、C两项;同时“仿佛”只能放在“插上翅膀”的前面,排除A、D两项。故选B。
(3)层出不穷:形容事物连续出现,没有穷尽。蜂拥而至:像一窝蜂似地拥来,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
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多,来不及观看或看不过来。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空前绝后:指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夸张性地形容独一无二。也形容非凡的成就或盛况。前所未有: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笑逐颜开: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面笑容,非常高兴的样子。欢呼雀跃:高兴得像麻雀那样跳跃起来,形容十分欢乐的情景。
“层出不穷”偏重于以后还会出现,而“蜂拥而至”偏重于现有的集中到某一处,原文的信息比较偏重于从以前到以后都会继续出现,选用“层出不穷”,排除A、C两项。“目不暇接”偏重于东西太多,看不过来,“应接不暇”偏重于事情太多,行动上应付不过来,根据文意应该选用“目不暇接”,排除A、D两项。
故选B。
【答案】
①“招呼”改为“欢迎”;②“打算”改为“计划”;③“牵手”改为“牵头”或“联合”;④“走台”改为“排练”或“排演”;⑤“恳请”改为“希望”。
【考点】
表达得体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招呼”是口语,不符合语体,应改为“欢迎”。
②“打算”是口语,不符合语体,应改为“计划”。
③“牵手”不是正式场合用语,应改为“牵头”或“联合”。
④“走台”是口语,不符合语体,应改为“排练”或“准备”。
⑤“恳请”显得过于卑微,不是通知应使用的语言,应改为“希望”。
【答案】
屈原白居易,感怀时事,遭贬谪吟歌赋,一代才子做出巨大的文学贡献。
岳飞杨靖宇,抵御外侮,战沙场驱敌寇,一代军人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沈括袁隆平,探物究理,埋头干创新见,一代巨匠取得杰出的科技成就。
【考点】
句式仿写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本题注重基于逻辑关系的句式仿写,可先对人物分类,再根据特点进行组合。“文学贡献”“爱国精神”“科学成就”是统领材料中人物以及其行为事迹的核心词。仿写时,根据例句的句式特点,将内容相关的词语划分为一组,按照给定的句式,写出完整的句子即可。
六、作文
【答案】
例文:
享受奋斗的快乐
鲜花若不能绽放则空留一阵叹息,春蚕若不能吐丝则只留一声长吁,我们若不能奋斗一场则只留一番悔恨。
丑小鸭经受住了同类的嘲笑和讽刺变成了美丽的天鹅,毛毛虫经历了破茧的痛苦变成了金色的蝴蝶。我们在奋斗的路上也许会经历世俗的嘲弄与引诱,但我们只要抽身出来奋然前行,定能享受到个人价值的实现、生命的充盈和进步的快乐。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哈罗德·品特还是孩童时,就常常幻想自己成为萧伯纳那样优秀的剧作家,一有空闲他就读书并练习写作剧本,但进步缓慢,常常受到别人的挖苦和嘲讽。父亲为使他继续坚持自己的理想,就问他:“你为什么喜欢写作?”品特说:“我想成为像萧伯纳那样伟大的剧作家。”父亲又问:“你快乐吗?”品特说:“我非常快乐,而且我很享受读书和写作的快乐过程。”父亲说:“你非常快乐并且享受着追求事业的全过程,这说明你已经成功了,你又何必非要成名呢?”品特终于明白,干着自己喜欢的事,虽然有时不被人理解,但只要内心充实,享受奋斗的过程就是幸福,就是成功。哈罗德·品特就这样在享受着自己奋斗的过程中,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一个人追求事业上的成功,先不必问结果,先学会享受追求成功的过程。有时我们就是太注重结果,还未开始行动,已然患得患失,结果使自己身心俱疲。其实对成败的过分关注,反而会有害于目标的达成,不如像品特那样专注于奋斗的过程,享受奋斗的过程。以这样的心态行事,成则不会骄逸,败也不会颓丧。
成败取决于奋斗的程度。能够在奋斗过程中充分享受快乐的人常常是最后取得成功的人。他们在充分享受奋斗的过程时,倾全力于其中,认真地对待每一次机会,因此他们往往会成为受成功垂青的人。享受奋斗过程的人,既能得享其间的快乐和幸福,还能得享成功之神的眷顾,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人生一世,最终都要归于尘埃。如果我们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就会拥有一个精彩的生命过程。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奋斗、追求的过程中,快乐地、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考点】
材料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写作提示】
“逆水而游”“费力辛苦”与“顺水而行”“安逸舒适”是一对辩证联系的矛盾统一体。“顺水而行”确实暂得安逸和舒适,但其“随波逐流”,如死去的“黄叶”,“安逸舒适”是短暂和无意义的。“逆水而游”虽然“费力辛苦”,但享受的是“奋斗的快乐”。材料中的核心词语即“奋斗”和“快乐”。
把握了材料核心内容后,要联系现实生活,进行由此及彼的深层思考,循事探理,条分缕析,形成生活的理性体验,以开掘思想的深度。社会生活中,有的人也如顺水漂流的“黄叶”,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殊不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的人正如逆水而游的“鱼”,虽衣食无忧,生活安逸,小有成就,却仍然积极进取,奋发有为,他们深刻地体会到了“我奋斗,我快乐”的含义。由此可得出以下立意:快乐的含义是行动,不要随波逐流,要勇于逆流而上,在奋斗中享受快乐等。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三校第一次质量监测(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三校第一次质量监测(期中)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邵阳市湘郡铭志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邵阳市湘郡铭志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邵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人教版: 这是一份湖南省邵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人教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其他,语言表达,文言文阅读,句子默写,古代诗歌阅读,现代文阅读,命题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