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湖南株洲高二上化学月考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98708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湖南株洲高二上化学月考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98708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湖南株洲高二上化学月考试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98708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湖南株洲高二上化学月考试卷
展开1.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B. 给液体加热
C. 滴加液体D. 过滤
2. 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
A.Na+、 K+、 OH−、 Cl−
B.Na+、 Cu2+、 SO42−、 NO3−
C.Mg2+、 Na+、 SO42−、 Cl−
D.Ba2+、K+、 HCO3−、NO3−
3. 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Cl−的是( )
A.NaClO3溶液B.CaCl2溶液C.KCl晶体D.液态氯化氢
4.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①尘埃的空气 ,②稀硫酸 ,③蒸馏水, ④墨水,能观察到有丁达尔现象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5. 下列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
A.SO3+H2O=H2SO4B.NaH+H2O=NaOH+H2↑
C.2F2+2H2O=4HF+O2D.2Na2O2+2H2O=4NaOH+O2↑
6.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金属铝投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2Al+2OH−=2AlO2−+H2↑
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3OH−=Al(OH)3↓
C.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 Fe3++Fe=2Fe2+
D.FeCl2溶液跟Cl2反应:2Fe2++Cl2=2Fe3++2Cl−
7. 下列物质都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漂白原理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
A.Cl2B.NaClOC.氯水D.SO2
8. 向Mg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上述反应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 )
A.B.C.D.
9. 元素周期表是一座开放的“元素大厦”,“元素大厦”尚未客满。若发现119号元素,请在“元素大厦”中安排好它的“房间”( )
A.第七周期0族B.第六周期第IIA族
C.第八周期第IA族D.第七周期第VIIA族
10. 食盐(NaCl)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HCl是胃酸的主要成分,下列关于两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炒菜时放入食盐并不破坏NaCl中的化学键
B.HCl的结构式是H−Cl
C.NaCl熔化时破坏共价键
D.HCl的电子式是
11. 下列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 )
A.NaCl、HCl、H2O、NaOHB.Cl2、Na2S、HCl、SO2
C.HBr、CO2、H2O、CS2D.Na2O2、H2O2、H2O、O3
12. 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H、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C.B、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Li、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13. 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
A.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B.将铝片改为铝粉,做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
C.在K2SO4与BaCl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浓硫酸
14.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
A.Pb+PbO2+2H2SO4⇌充电放电2PbSO4+2H2O
B.N2+3H2⇌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
C.Cl2+H2O⇌HCl+HClO
D.2NO2⇌N2O4
15. 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N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3s末的v(H2)=0.3ml⋅L−1⋅s−1,则3s末NH3的浓度为( )
A.0.4 ml⋅L−1B.0.6 ml⋅L−1C.0.9 ml⋅L−1D.1.2 ml⋅L−1
16. 可逆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①消耗2ml SO2的同时生成2ml SO3
②SO2、O2与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③反应混合物中,SO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A.①②B.①③C.③D.①
17. 如图各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A.②①③④B.④③①②C.④②①③D.③②④①
18.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焓变大于0的是( )
A.铁与稀盐酸反应B.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C.碳酸钙高温分解反应D.工业合成氨的反应
19. 可逆反应 N2(g)+3H2(g)⇌2NH3(g),在500∘C时,将2mlN2 和2mlH2充入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NH3不可能达到的浓度是( )
⋅L−1⋅L−1⋅L−1⋅L−1
20. 已知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物的初始状态和生成物的最终状态有关,下列各反应热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A→F ΔH=−ΔH6
B.A→D ΔH=ΔH1+ΔH2+ΔH3
C.ΔH1+ΔH2+ΔH3+ΔH4+ΔH5+ΔH6=0
D.ΔH1+ΔH6=ΔH2+ΔH3+ΔH4+ΔH5
21.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燃烧热为ΔH=−890kJ⋅m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ΔH=−890 kJ∙ml−1
B.500∘C、30 MPa下,将0.5 ml N2和1.5 m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ΔH=−38.6 kJ⋅ml−1
C.已知:H2(g)+F2(g)=2HF(g)ΔH=−270 kJ/ml,则1 ml氢气与1 ml氟气反应生成2 m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
D.在C中相同条件下,2 ml HF气体的能量小于1 ml氢气与1 ml氟气的能量总和
22. 发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的第三级使用的燃料是液氢和液氧,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H2(g)+12O2(g)=H2O(l)ΔH1=−285.8kJ/ml
②H2(g)=H2(l)ΔH2=−0.92kJ/ml
③O2(g)=O2(l)ΔH3=−6.84kJ/ml
④H2O(l)=H2O(g)ΔH4=+44.0kJ/ml
则反应H2(l)+12O2(l)=H2O(g)的反应热ΔH为( )
A.+237.46 kJ/mlB.−474.92 kJ/mlC.−118.73 kJ/mlD.−237.46 kJ/ml
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不一定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D.使用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24. 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g)+2N(g)⇌xP(g)ΔH<0,N、P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2
B.反应开始2min内,v(P)=0.1ml/(L⋅min)
C.2min后,降低温度平衡向右移动
D.当容器内混合气体压强不再改变时,反应体系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25. 将4ml A气体和2ml B气体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l/L,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ml/(L⋅s)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l/(L⋅s)
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l/L.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二、解答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我们吃馒头时,常常感觉到越嚼越甜。在这种变化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舌的搅拌B.牙齿的粉碎
C.唾液中淀粉酶的催化D.水的润湿
(2)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淀粉→水解 葡萄糖→氧化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B.纤维素→水解葡萄糖→氧化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C.油脂→水解 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氧化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蛋白质→水解氨基酸→合成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
(3)某校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合理的是( )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
B.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
C.用纯碱(Na2CO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4)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
B.皮肤不慎沾上浓硝酸而呈现黄色
C.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有沉淀析出
D.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溶液 (0.1%∼0.5% 的甲醛)浸泡植物种子
(5)现在,我们把无污染、无公害的食品叫做“绿色食品”。而最初,专家把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叫做“绿色食品”,海洋提供的食品叫做“蓝色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叫做“白色食品”。根据最初的说法,下列属于蓝色食品的是( )
A.大米 B.海带C.食醋D.西红柿
(6)食品着色剂的主要作用是( )
A.防腐B.防潮
C.增加营养D.使食品色泽诱人
(7)关于小药箱中常备药物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板蓝根冲剂用于预防感冒B.氟哌酸用于退热止痛
C.阿司匹林用于退热解痛D.胃舒平用于抑酸止胃痛
(8)对于药品的使用和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表示非处方药,OTC表示处方药
B.毒品就是有毒的药品
C.我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医学名著是《神农本草经》
D.麻黄碱是国际奥委会严格禁止使用的兴奋剂
(9)当人体缺铁时,可以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果仍然不足,则可辅以适量补铁保健食品。
补铁保健食品中铁的存在形式________________(元素/单质)。
(10)色香味俱佳、口感好的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为了提高食品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加入一些能改变食品某些性质的物质(即食品添加剂)。味精是常用的一种鲜味剂,其有效成份是谷氨酸钠,它的结构简式是,该物质分子中所含的官能团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碳酸氢钠是常见的疏松剂,主要是因为它在加热条件下产生了气体,使食品变得疏松。试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适宜的材料和试剂设计一个原电池,完成下列反应:Zn+CuSO4=ZnSO4+Cu
(1)画出装置图,并标明各部分材料名称。
(2)负极材料________,正极材料________,电解质溶液是________。
(3)写出电极反应式: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①∼⑩元素的编号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相应的元素符号回答有关问题:
(1)能显+1价,还能显−1价的元素是________。
(2)最难形成简单离子的元素是________。
(3)前三周期元素单质具有半导体性质的元素是________。
(4)④⑤⑥⑦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新发现的一种单质是由60个原子组成球状结构的分子。这种单质叫足球烯,它是由________元素组成的。
(6)其单质能和冷水剧烈反应的元素是________。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⑦、⑧两者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①Fe(s)+12O2(g)=FeO(s)ΔH1=−272.0kJ⋅ml−1;
②2Al(s)+32O2(g)=Al2O3(s)ΔH2=−1 675.7kJ⋅ml−1;
Al和FeO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热法是常用的金属冶炼方法之一。已知:
4Al(s)+3O2(g)⇌2Al2O3(s) ΔH3=−3352kJ⋅ml−1
Mn(s)+O2(g)=MnO2(s) ΔH4=−521kJ⋅ml−1
Al与MnO2反应冶炼金属Mn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形成雾霾的主要成分为生产生活中排放的废气、汽车尾气及扬尘等。用CH4可以消除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CH4(g)+2NO2(g)=N2(g)+CO2(g)+2H2O(l) ΔH5=−955kJ⋅ml−1
2NO2(g)⇌N2O4(g) ΔH6=−56.9kJ⋅ml−1
写出CH4催化还原N2O4(g)生成N2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
C.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D.逆反应的活化能小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5)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为气态的某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分别为A、B,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该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9-2020学年湖南株洲高二上化学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
【答案】
C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过滤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盖上塞子,上下颠掉摇匀,图中操作合理,故A正确;
B.给液体加热时:①液体的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②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③试管与水平面成45∘,④用外焰加热等;图中加热操作合理,故B正确;
C.根据滴管使用规则:滴管悬空正上方,不可伸入试管内,故操作错误,故C错误;
D.过滤操作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图中操作合理,故D正确;
故选C。
2.
【答案】
C
【考点】
离子共存问题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强酸性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因H+、OH−能结合生成水,则不能共存,故A错误;
B.该组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不反应,能共存,但Cu2+在水溶液中为蓝色,故B错误;
C.该组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不反应,能共存,且离子均为无色,故C正确;
D.强酸性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因H+、HCO3−结合生成水和气体,则离子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3.
【答案】
B
【考点】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氯酸钠在水溶液里能电离出氯酸根离子和钠离子,则溶液中不含自由移动的氯离子,故A错误;
B.氯化钙是由氯离子和钙离子构成的,在中能电离出氯离子和钙离子,则氯化钙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氯离子,故B正确;
C.氯化钾晶体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但氯化钾晶体中不含自由移动的氯离子,故C错误;
D.液态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则不含自由移动的氯离子,故D错误;
故选B。
4.
【答案】
C
【考点】
胶体的重要性质
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常见的三种分散系为溶液、胶体、浊液,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特有的性质,上述四个中属于胶体的有①尘埃的空气和④墨水,②稀硫酸为溶液,③蒸馏水因为杂质较少可以认为是纯净物,故选C。
5.
【答案】
D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 错误;
B.水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水为氧化剂,故B错误;
C.水中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水为还原剂,故C错误;
D.Na2O2中,O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中H、O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故D正确;
故选D。
6.
【答案】
D
【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铝投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H2O+2OH−=2AlO2−+3H2↑,故A错误;
B.氯化铝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NH3⋅H2O为弱电解质,不能拆分,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B错误;
C.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离子方程式必须满足电荷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故C错误;
D. 氯气能将Fe2+氧化到最高价的Fe3+,即2Fe2++Cl2=2Fe3++2Cl−,故D正确;
故选D。
7.
【答案】
D
【考点】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氯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B、C中的物质均具有强氧化性,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漂白原理相同,而D中SO2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显然D中漂白原理与其他三种不同。
故选D。
8.
【答案】
D
【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Mg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发生Mg2++2OH−=Mg(OH)2↓、Al3++3OH−=Al(OH)3↓,则沉淀的质量一直在增大,直到最大。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能够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偏铝酸盐,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所以沉淀的质量减少,但氢氧化镁不与碱反应,则最后沉淀的质量为一定值,只有D符合;
故选D。
9.
【答案】
C
【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因稀有气体氡的原子序数为86,位于第六周期的零族,第七周期排满应含有32种元素,则第七周期的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为86+32=118,则119号元素位于第八周期的第IA族。
故选C。
10.
【答案】
B
【考点】
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
电子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食盐溶于水,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破坏化学键,故A错误;
B.HCl中H与Cl通过一个共用电子对结合,其结构式为H−Cl,故B正确;
C.NaCl为离子化合物,不含共价键,故C错误;
D.HCl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D错误;
故选B。
11.
【答案】
C
【考点】
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NaCl中存在离子键,NaOH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故A错误;
B.Na2S中钠离子和硫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故B错误;
C.HBr、CO2、H2O、CS2中只存在共价键,故C正确;
D.过氧化钠中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故D错误;
故选C。
12.
【答案】
C
【考点】
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解析】
A、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元素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
C、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D、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依次增强.
【解答】
A.H、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1、2、3,逐渐增多,故A正确;
B.P、S、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为+5、+6、+7,逐渐升高,故B正确;
C.B、C、N、O、F是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故C错误;
D.Li、Na、K、Rb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的金属性依次增强,故D正确.
故选C.
13.
【答案】
B
【考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加水不能改变反应物水的浓度,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故A错误;
B.将Al片改成Al粉,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能使反应速率加快,故B正确;
C.压强只对气体的反应速率有影响,对非气体的反应没有影响,增大压强速率不变,故C错误;
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铁发生钝化反应,没有氢气生成,不能提高生成气体的反应速率,故D错误;
故选B。
14.
【答案】
A
【考点】
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B、C、D中向两个方向反应的条件相同,并且向两个方向的反应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A中向两个方向反应的条件不同,不是可逆反应;
故选A。
15.
【答案】
B
【考点】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发生反应:N2+3H2⇌2NH3,3s内氢气的平均速率:v(H2)=0.3ml/(L⋅s),
利用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v(NH3)=23×v(H2)=23×0.3ml/(L⋅s)=0.2ml/(L⋅s),
故3s末NH3的浓度为:0.2ml/(L⋅s)×3s=0.6ml/L。
故选B。
16.
【答案】
C
【考点】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
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解答】
①只要反应发生一直有消耗2ml SO2的同时生成2ml SO3,故①错误;
②达到平衡时SO、O2和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也可能不是,与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故②错误;
③反应混合物中,SO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平衡状态,故③正确;
故选C。
17.
【答案】
C
【考点】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图知,②、③、④装置是原电池,在②④中,金属铁作负极,③中金属铁作正极被保护,作负极的腐蚀速率快,且其金属活泼性相差越大,铁腐蚀越快,所以④>②>③,①是自然腐蚀,所以腐蚀速率是:④>②>①>③。
故选C。
18.
【答案】
B
【考点】
反应热和焓变
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应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焓变大于0,应为吸热反应,结合常见吸热反应判断。
【解答】
A.铁与稀盐酸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且为吸热反应,故B正确;
C.碳酸钙高温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工业合成氨为氧化还原反应,且为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19.
【答案】
D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解析】
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利用极限转化法计算出氨气的最大浓度即可解答。
【解答】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假设反应完全进行,由化学方程式 N2(g)+3H2(g)⇌2NH3(g),知2mlN2 过量,因而2mlH2 完全反应生成43ml NH3,故NH3的浓度肯定小于43ml10L=0.13ml/L,不可能达到0.15ml⋅L−1,
故选D。
20.
【答案】
D
【考点】
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互为可逆的两个化学反应其焓变是互为相反数的关系,即A→F ΔH=−ΔH6 ,故A正确;
B.根据盖斯定律:A→D ΔH=ΔH1+ΔH2+ΔH3 ,故B正确;
C.对于自身物质而言,物质的能量是固定的,即焓变为0,即ΔH1+ΔH2+ΔH3+ΔH4+ΔH5+ΔH6=0,故C正确;
D.根据盖斯定律:ΔH1+ΔH6=−(ΔH2+ΔH3+ΔH4+ΔH5),故D错误;
故选D。
21.
【答案】
D
【考点】
热化学方程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甲烷的燃烧热为ΔH=−890kJ⋅m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l)ΔH=−890 kJ∙ml−1,水应为液态,故A错误;
B.合成氨为可逆反应,500∘C、30 MPa下,将0.5 ml N2和1.5 m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若1mlN2和3 ml H2完全反应生成NH3(g),放热大于38.6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ΔH<−38.6 kJ⋅ml−1,故B错误;
C.由H2(g)+F2(g)=2HF(g)ΔH=−270 kJ/ml,则1 ml氢气与1 ml氟气反应生成2 ml气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等于270 kJ,气态能量大于液态的能量,可知1 ml氢气与1 ml氟气反应生成2 m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大于270 kJ,故C错误;
D.焓变为负,为放热反应,可知生成物的总能量低,即相同条件下,2 ml HF气体的能量小于1 ml氢气与1 ml氟气的能量总和,故D正确;
故选D。
22.
【答案】
D
【考点】
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H2(g)+12O2(g)=H2O(l)ΔH1=−285.8kJ/ml
②H2(g)=H2(l)ΔH2=−0.92kJ/ml
③O2(g)=O2(l)Δ=−6.84kJ/ml
④H2O(l)=H2O(g)ΔH4=+44.0kJ/ml
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①-②-③×12+④可得目标反应方程式H2(l)+12O2(l)=H2O(g),其反应热ΔH=ΔH1−ΔH2−ΔH3×12+ΔH4=−237.46 kJ/ml;
故选D。
23.
【答案】
D
【考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增大压强,使浓度增大,活化分子浓度增加,化学反应素速率增大,但活化分子数不变,故A错误;
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B错误;
C.加入反应物,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故C错误;
D.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24.
【答案】
B
【考点】
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通过图可知,2min达平衡,Δn(N)=0.3ml−0.1ml=0.2ml,Δn(P)=0.2ml,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2:x=0.2ml:0.2ml,解得x=2,故正确;
B.P的浓度变化量为:Δc=0.2ml2L=0.1ml/L,v(P)=ΔcΔt=0.1ml/L2min=0.05ml⋅L−1⋅min−1,故错误;
C.ΔH<0,正反应方向放热,降低温度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确;
D.反应M(g)+2N(g)⇌xP(g),经计算x=2,所以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当容器内混合气体压强不再改变时,各组分的浓度不变,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
故选B。
25.
【答案】
B
【考点】
化学平衡的计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A、B的起始浓度分别为2ml/L、1ml/L,反应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l/L,则:
2A(g)+B(g)⇌2C(g)
起始(ml/L):2 1 0
变化(ml/L):0.6 0.3 0.6
2s末(ml/L):1.4 0.7 0.6
①用物质A表示2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0.6ml/L2s=0.3 ml/(L⋅s),故①正确;
②用物质B表示2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0.3ml/L2s=0.15 ml/(L⋅s),故②错误;
③2 s后物质A的转化率=0.6ml/L2ml/L×100%=30%,故③错误;
④2 s后物质B的浓度=0.7ml/L,故④正确;
故选B.
二、解答题
【答案】
C
B
B
A
B
D
B
D
(9)元素
(10)氨基,羧基,2NaHCO3====△Na2CO3+H2O+CO2↑
【考点】
绿色化学和环境保护
酯的性质
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酶的结构和性质
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纤维素的性质和用途
蔗糖、麦芽糖简介
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
元素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馒头进入口腔后,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与口腔内的唾液充分混合,而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有甜味。因此我们细嚼馒头会感觉到有甜味,就是因为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的缘故。
故选C。
(2)A.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被氧化能释放出能量,故A正确;
B.纤维素不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人体内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它在人体内主要是加强胃肠蠕动,有通便功能,故B错误;
C.油脂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甘油和高级脂肪酸能被氧化释放能量,故C正确;
D.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氨基酸能合成人体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的蛋白质,故D正确;
故选B。
(3)A.醋酸与水垢中的碳酸钙反应,则可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故A正确;
B.米汤中含淀粉,碘酸钾中不含碘单质,不能检验食盐中是否存在碘酸钾,故B错误;
C.纯碱水解显碱性,且为吸热反应,碱性利于油脂的水解,则用热的纯碱溶液碱性增强,可洗涤餐具上的油,故C正确;
D.纯羊毛的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则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和纯羊毛织物,故D正确;
故选B。
(4)A.盐析是可逆的,是物理变化,故A正确;
B.蛋白质遇浓硝酸发生颜色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硫酸铜是重金属盐,遇蛋白质发生变性,蛋白质的变性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杀菌消毒,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5)A.大米是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是绿色食品,故A错误;
B.海带是海洋提供的蓝色食品,故B正确;
C.食醋是经过人类的加工形成的,不是蓝色食品,故C错误;
D.西红柿是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是绿色食品,故D错误;
故选B。
(6)食品着色剂的主要作用是使食品色泽诱人。
(7)A.感冒期间服用板蓝根,有利于增强免疫,杀灭体内病毒和致病菌,有利于康复,故A正确;
B.氟哌酸适用于肠道感染、尿路感染及其它沙门菌感染,故B错误;
C.阿司匹林化学式为C9H8O4,也叫乙酰水杨酸,具有解热镇痛作用,故C正确;
D.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是由于胃酸过多,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胃舒平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盐酸和氢氧化铝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故D正确;
故选B。
(8)A.OTC表示非处方药,R表示处方药,故A错误;
B.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故B错误;
C.《神农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由炎帝尝百草后,后人撰写,撰人不详,“神农”为托名,故C错误;
D.麻黄碱有显著的中枢兴奋作用,是国际奥委会严格禁止使用的兴奋剂,故D正确;
故选D。
(9)补铁保健食品中铁的存在形式为元素。
(10)味精中含−COOH,显酸性,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含−NH2显碱性,则分子中显碱性的官能团的名称是氨基,故答案为:氨基、羧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以及二氧化碳,即2NaHCO3====△Na2CO3+H2O+CO2↑。
【答案】
(1)
(2)Zn,Cu(或碳棒),CuSO4溶液
(3)Zn−2e−=Zn2+,Cu2++2e−=Cu
【考点】
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判断原电池正负极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
(2)电极中负极比正极活泼,是失电子的极,电解质中的阳离子在正极得电子;
(3)正极是电解质中的阳离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是电极本身发生氧化反应;
【解答】
(1)电池总反应为Zn+CuSO4=ZnSO4+Cu,金属锌失电子,为负极,正极可以用活泼性较差的金属铜,溶液中的铜离子得电子,必须用可溶的铜盐作电解质,结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装置为。
(2)负极是失去电子的极,金属要比正极活泼,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锌失电子,所以负极为Zn,正极可以是Cu(或者碳棒),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溶液。
(3)负极是电极本身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Zn−2e−=Zn2+,正极是电解质中的阳离子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Cu2++2e−=Cu。
【答案】
(1)H、Cl
(2)He
(3)Si
(4)H2SiO3,H3PO4,H2SO4,HClO4
(5)C
(6)Na、F,2F2+2H2O=4HF+O2、2Na+2H2O=2NaOH+H2↑
(7)HF,HCl
【考点】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
(2)稀有气体原子为稳定结构,最难形成离子。
(3)硅单质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5)足球烯是碳元素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解答】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He、③为Na、④为Si、⑤为P、⑥为S、⑦为Cl、⑧为F。
(1)能显+1价,还能显−1价的元素是氢、氯。
(2)稀有气体He原子最外层为稳定结构,最难形成离子。
(3)前三周期元素单质具有半导体性质的元素是处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上的Si。
(4)④为Si、⑤为P、⑥为S、⑦为Cl;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可以通过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非金属性强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Si
(5)足球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6)其单质能和冷水剧烈反应的元素是Na、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2+2H2O=4HF+O2、2Na+2H2O=2NaOH+H2↑。
(7)⑦、⑧两者气态氢化物分别是HCl、HF,非金属的非金属性越强,那么它获得电子的能力越强,氢的电子被夺走后就不易失去,从而使得氢化物不易分解,气态氢化物更加稳定;非金属性:HF>HCl,则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HCl。
【答案】
(1)3FeO(s)+2Al(s)=Al2O3(s)+3Fe(s)ΔH=−859.7kJ/ml
(2)4Al(s)+3MnO2(s)=3Mn(s)+2Al2O3(s)ΔH=−1789kJ/ml
(3)CH4(g)+N2O4(g)=N2(g)+2H2O(l)+CO2(g)ΔH=−898.1kJ/ml
(4)B
(5)吸
【考点】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应用(不包括电化学)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判断
催化剂的作用
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热和焓变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①Fe(s)+12O2(g)=FeO(s)△H1=−272.0kJ⋅ml−1;
②2Al(s)+32O2(g)=Al2O3(s)△H2=−1 675.7kJ⋅ml−1;
依据盖斯定律计算②-①×3得到:3FeO(s)+2Al(s)=Al2O3(s)+3Fe(s)ΔH=−859.7kJ/ml;
故答案为:3FeO(s)+2Al(s)=Al2O3(s)+3Fe(s)ΔH=−859.7kJ/ml。
(2)已知:
③4Al(s)+3O2(g)⇌2Al2O3(s) ΔH3=−3352kJ⋅ml−1;
④Mn(s)+O2(g)=MnO2(s) ΔH4=−521kJ⋅ml−1;
根据盖斯定律,由③-④×3计算得:4Al(s)+3MnO2(s)=3Mn(s)+2Al2O3(s)ΔH=−1789kJ/ml。
(3)已知:
⑤CH4(g)+2NO2(g)=N2(g)+CO2(g)+2H2O(l) ΔH5=−955kJ⋅ml−1;
⑥2NO2(g)⇌N2O4(g) ΔH6=−56.9kJ⋅ml−1;
根据盖斯定律,由⑤-⑥计算得:CH4(g)+N2O4(g)=N2(g)+2H2O(l)+CO2(g)ΔH=−898.1kJ/ml。
(4)A.图象中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故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正确;
B.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催化剂不改变始终态,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都没有变化,而焓变=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所以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故B错误;
C.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反应的路径,故C正确;
D.图象分析逆反应的活化能E2小于正反应的活化能E1,故D正确;
故选B。
(5)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主族
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族
1
①
②
2
⑧
3
③
④
⑤
⑥
⑦
2019-2020学年江苏淮安高二上化学月考试卷: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江苏淮安高二上化学月考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0学年江西新余高二上化学月考试卷: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江西新余高二上化学月考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0学年江苏扬州高二上化学月考试卷: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江苏扬州高二上化学月考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