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8 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精品教案
展开教学目标
1.会认“恭、勤”等4个生字,会写“囊、萤”等9个生字。
2.通过借助注释、想象画面、联系生活实际等理解古文的方法,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文意。
3.精读文本,找到描写人物表现的关键字、关键词、关键句,为人物性格的解读奠定基础。
4.理解部分文言字词的意思,初步感受文言句子的精致与典雅。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熟读成诵。
2.通过借助注释、想象画面、联系生活实际等理解古文的学习方法,在诵读中理解文意。
教学难点
1.精读文本,找到描写人物表现的关键字、关键词、关键句,为人物性格的解读奠定基础。
2.理解部分文言字词的意思,初步感受文言句子的精致与典雅。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
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指名读,齐读。
(2)全班交流这几句名言的意思。
2.学生汇报,教师小结:这两句名言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刻苦学习。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名人刻苦学习的文言文。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正音。结合注释,理解题目的意思:囊萤,用口袋装萤火虫。题目的意思是用口袋装萤火虫照明,以便在夜间读书。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1)教师:读文言文不但要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读出它的节奏来,这样才有古文的韵味。教师范读,领读,学生练读。
(2)指名读,齐读。
2.交流识字。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
(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字。(如形近字比较、加一加、减一减、换部首等识字方法,如“萤”和“莹”,“博”和“搏”)
(3)指名读生字。
(4)齐读生字。
(5)检查生字读写情况,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相机指导。
3.检查词语学习情况。
4.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三、研读全文,理解意思。
1.教师导言:学习文言文光会读,还不行,还要弄懂字里行间的意思才行。
2.你们觉得可以用哪些好方法来读懂文言文?(明确:看注释、查工具书)那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试着用上这些方法读读课文。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请作上记号,大家一起来交流。
3.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反馈。
(1)出示并理解“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①句意:晋朝人车胤谦逊有礼,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②教师: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明确:晋朝人车胤很勤奋)。“恭勤”的意思是肃敬勤勉。“通”的意思是通晓,明白。
③指名读。
④教师评:你不仅读出了车胤的勤奋博学,还读出了你对他的喜爱。
(2)出示并理解“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①句意:他家里很穷经常没有灯油,夏天用口袋装几十只萤火虫来照明看书,以便于晚上还
接着看。
②小组交流不理解的字。
课件出示:
练囊:白色薄绢做的口袋。练,白色薄绢,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白色薄绢做”。以夜继日:用来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③教师讲解:“以夜继日”和“夜以继日”两成语现已通用,均指晚上接着白天继续干。
④指名读,齐读。
⑤从这句话里,你读懂了什么?
(车胤的博学,与他勤奋学习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家境贫寒,时常没有灯油,为了抓紧时间学习,夜以继日,就把萤火虫装到口袋里取光。)
(3)教师:像这样刻苦学习的古人,你们还知道哪些事例?
(预设:孙康利用雪的反光照明读书。匡衡的凿壁借光;苏秦、孙敬的头悬梁锥刺股等)
四、总结升华,诵读全文。
1.读懂文意后,说说你心中的车胤是个怎样的人。再读全文,体会人物特点。
2.本文主要是围绕哪一点写的?为什么?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这样日后必有成就。
4.齐读课文,指导背诵。
5.同桌背诵,相互评议。
五、布置作业,巩固所学。
1.练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搜集有关古人勤奋刻苦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故事引入,直奔中心。
1.出示成语故事《铁杵磨针》视频。
2.看完故事,你读懂了什么?指名说说。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
3.教师:刚才我们看到的视频,就是今天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文言文《铁杵成针》。板书课题,齐读。
4.揭示课题,理解“铁杵”。
(1)指名读课题,读后评议。
(2)理解“铁杵”:看看部首,“杵”可能是什么意思?那么“铁杵”呢?
(3)出示铁杵的图片:请看图片,这就是铁杵,一头粗一头细的圆铁棒,要把它磨成一根针,不容易。文中写了谁要把铁杵磨成针呢?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出示文本,标好停顿。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②去。过/是溪,逢③/老媪④/方/磨铁杵⑤。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⑥业。
2.学生自读,读准字音。
3.教师引读,慢慢诵读。
4.同桌互读,互相评议。
结合注释,小组交流、讨论每句话的意思。
(1)出示注释:①世传:世世代代相传。②弃:放弃。③逢:碰上。④媪:妇女的统称。⑤铁杵:用来舂米或捣衣用的铁棒。⑥卒:完毕,结束。
(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3)教师归纳小结:
磨针溪在象耳山脚下。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
开了。他路过这条小溪时,遇见一位老妇人正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就回去完成了学业。
5.检查自读。
三、研读课文,理解句意。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停顿。
2.理解“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从这句话里,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小组交流,学生汇报。明确:从这句话可知溪名、山名和小溪位置。小溪,叫磨针溪,大山,叫象耳山,磨针溪在象耳山的山脚下。)
3.出示阅读提示:①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②李白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谁?这个人在干什么?③李白明白了老媪话中的什么道理?
(1)学生汇报,教师归纳小结:这个故事,可以浓缩成两句谚语,出示:①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指名读,齐读。
四、回归整体,再读课文。
1.教师导言: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小古文,初步学会了如何断句,如何理解字词,如何开开心心地诵读,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大家多多诵读小古文,就一定会喜欢上小古文。
2.学生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巩固所学。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则文言文的意思。
板
书
设
计
18文言文二则
教
学
反
思
成功之处:学习中,引导学生借助注释交流讨论,理解句意,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涵,效果较好。
不足之处: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时,由于断句指导得不到位,以致少数学生朗读的形式过于简单,没有按朗读的要求做。
教学建议:教学文言文,朗读一定要指导到位。特别是停顿的节奏,要教给学生停顿的方法,切忌大包大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想,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8 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8 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优秀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指导生字,初读古文,自主学习,运用方法,理解意思,借助插图,感悟人物品质,多形式背诵课文,方法迁移,延伸阅读,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教案: 这是一份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