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教案
展开见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简介”。
内容概览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全书共十篇:《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狗·猫·鼠》:通过对猫和鼠的一些秉性、行为的描写来比喻某些人,表达了对折磨弱者、“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阿长与<山海经〉》: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几件事,刻画了一个虽然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对生活有着美好希望、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的普通保姆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怀念之情。
《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五猖会》:记述儿时的“我”正要出发去看五猖会时,却被父亲留下背书的故事,写出了孩子对父母毫不顾及自己心理感受的无奈和厌烦。
《无常》:描述儿时的“我”在乡间迎神赛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公正的形象之所以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辛辣的讽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对新鲜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欢乐的心理。
《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琐记》:介绍了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为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至出国留学的一段生活经历。文章从作者切身感受出发,写出了进化论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对进步青年的影响。
《藤野先生》:通过回忆藤野先生对“我”的亲切关怀和严格教诲,赞扬了他正直热忱、严谨治学和毫无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我”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并追述自己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过程,表达了自己要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社会黑暗、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鲁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形象分析
《朝花夕拾》中出现了六个主要人物:作者的保姆(长妈妈)、恩师(藤野先生)、朋友(范爱农)、父亲、邻居 (衍太太)和儿时的私塾老师(寿镜吾)。
长妈妈:质朴、善良、勤劳。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的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藤野先生:治学严谨、平等待人、和蔼可亲。一位日本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关心弱国学生的学业,没有民族歧视,所以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
范爱农:正直、倔强。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憎恨反动政府,热心于革命救国。他有见识、有能力,却又备受打击迫害,以致穷困潦倒,绝望而死。
父亲:严厉、慈爱。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他在鲁迅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鲁迅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反而忏悔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在父亲去世之际5听从衍太太的指示,一直在床边大喊大叫),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
衍太太:自私、阴险。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因顽皮弄脏了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是鄙视她的,因为她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
寿镜吾:方正、质朴、博学、严而不厉,是鲁迅先生颇为敬畏之人。
片段精选
1.《狗·猫·鼠》节选
我的报仇,就从家里饲养着的一匹花猫起手,逐渐推广,至于凡所遇见的诸猫。最先不过是追赶,袭击;后来却愈加巧妙了,能飞石击中它们的头,或诱入空屋里面,打得它垂头丧气。这作战继续得颇长久,此后似乎猫都不来近我了。但对于它们纵使怎样战胜,大约也算不得一个英雄;况且中国毕生和猫打仗的人也未必多,所以一切韬略、战绩,还是全都省略了罢。
2.《二十四孝图》节选
我至今还记得,一个躺在父母跟前的老头子,一个抱在母亲手上的小孩子,是怎样地使我发生不同的感想呵。他们一手都拿着“摇咕咚”。这玩意儿确是可爱的,北京称为小鼓,盖即鼗(tá)也,朱熹曰“鼗,小鼓,两旁有耳;持其柄而摇之,则旁耳还自击”,咕咚咕咚地响起来。然而这东西是不该拿在老莱子手里的,他也应该扶一枝拐杖。现在这模样,简直是装佯,侮辱了孩子。我没有再看第二回,一到这一叶,便急速地翻过去了。
3.《无常》节选
至于我们——我相信:我和许多人——所最愿意看的,却在活无常。他不但活泼而诙谐,单是那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概。只要望见一顶白纸的高帽子和他手里的破芭蕉扇的影子,大家就都有些紧张,而且高兴起来了。
人民之于鬼物,惟独与他最为稳熟,也最为亲密,平时也常常可以遇见他。譬如城隍庙或东岳庙中,大殿后面就有一间暗室,叫作“阴司间”,在才可辨色的昏暗中,塑着各种鬼:吊死鬼、跌死鬼、虎伤鬼、科场鬼,…… 而一进门口所看见的长而白的东西就是他。我虽然也曾瞻仰过一回这“阴司间”但那时胆子小,没有看明白。听说他一手还拿着铁索,因为他是勾摄生魂的使者。相传樊江东岳庙的“阴司间”的构造,本来是极其特别的:门口是一块活板,人一进门,踏着活板的这一端,塑在那一端的他便扑过来,铁索正套在你脖子上。后来吓死了一个人,钉实了,所以在我幼小的时候,这就已不能动。
4.《父亲的病》节选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药引寻到了,然而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这“败鼓皮丸” 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清朝的刚毅因为憎恨“洋鬼子”,预备打他们,练了些兵称作“虎神营”,取虎能食羊,神能伏鬼的意思,也就是这道理。可惜这一种神药,全城中只有一家出售的,离我家就有五里,但这却不像平地木那样,必须暗中摸索了,陈莲河先生开方之后,就恳切详细地给我们说明。
5.《琐记》节选
衍太太现在是早已经做了祖母,也许竟做了曾祖母了;那时却还年青,只有一个儿子比我大三四岁。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因此我们就最愿意在她家里或她家的四近玩。
举一个例说罢,冬天,水缸里结了薄冰的时候,我们大清早起一看见,便吃冰。有一回给沈四太太看到了,大声说道:“莫吃呀,要肚子疼的呢! ”这声音又给我母亲听到了,跑出来我们都挨了一顿骂,并且有大半天不准玩。我们推论祸首,认定是沈四太太,于是提起她就不用尊称了,给她另外起了一个绰号,叫作“肚子疼”。
衍太太却决不如此。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
6.《范爱农》节选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
“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
考题回放
1.(广西桂林中考)课外阅读积累。(每空1分,共2分)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以上文字出自鲁迅散文集《》,文段中的“她”是________(人物)。
2.(北京中考)《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有些作品记录了他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生活。在这些作品中,鲁迅描写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①_______,又如《②________》中的③_________。(3分)
3.(贵州遵义中考)根据下面文段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
“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 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① 文段选自《》(书名),作者是_____________。
② 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满分答案:
1.朝花夕拾(1分)阿长(1分)
2.①私塾先生(1分)②藤野先生(1分)③藤野(1分)
3.①朝花夕拾(1分)鲁迅(周树人)(1分)②范爱农(1分)倔强耿直、愤世嫉俗负责任但穷困潦倒(1分)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交流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教案及反思,共5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多,读起来又乏味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