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第3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第三课时】 除法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除法,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把除法和平均分联系在一起,理解除法的意义,将算式所表示的意义与实际相结合。
3.让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引入,出示情景图。
(1)大熊猫是我们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他憨厚的样子惹得很多小朋友都喜欢它。你们知道,它们最喜欢吃什么吗?
(2)饲养员叔叔为大熊猫准备了12根竹笋,打算分4次喂给熊猫吃。每次要喂熊猫几根竹笋呢?
2.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1)如果将12根竹笋平均分成4次喂熊猫,饲养员叔叔每次该喂熊猫几根竹笋?可以用小棒表示竹笋,边摆边想边说。
(2)学生动手操作
(3)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可以一根一根分,也可以两根两根分,也可以三根三根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次饲养员叔叔可以喂几根竹笋?
(4)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二)学习新知
1.引入除法
(1)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饲养员叔叔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计算方法——除法(板书课题)
(3)问:谁能用1句话说一说,我们是怎样帮饲养员叔叔分12根竹笋的?
我们的分法是平均分吗?出示动画
(4)像这样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5)动画:有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这样的几盘?
这也属于平均分的问题,也可以用除法来解决。
2.认识除法
(1)介绍除号: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除法也有自己的运算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
(2)介绍写法: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3)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4)解决饲养员分竹笋的算式写法:把12根竹笋平均分成4份,就是用12÷4,每份有3根竹笋,结果就等于3。写成完整的算式: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5)问:12÷4=3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
(6)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 1 \* GB3 ①把12支竹笋分别平均分成2份,写出除法算式,并读一读,再说一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含义。
= 2 \* GB3 ②平均分成3份呢?平均分成6份呢?
(三)拓展延伸
1.分饼干:出示动画
(1)明确要求:先动手操作,用18个长方形表示18块饼干,依次把 18 块饼干平均分给3人、2人、6人,再根据分的结果填写除法算式。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读出填写的除法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写?
2.“平均分”与“除法”
(1)圈一圈,再写一写:24里有( )个4,20里有( )个5。
学生根据要求,自己动笔圈一圈,再将“平均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2)看图圈一圈:10÷2=5 15÷3=5用“圈一圈”的方式表示出对除法算式所表示的“包含除”及“等分除”两类不同的含义。
学生独立完成,
3.解决问题
(1)分白菜:有18棵白菜,每6棵分一筐,需要这样的几筐?
(2)做风车:5个小朋友一共做了30个小风车,平均每人做了几个?
(3)做游戏:15个小朋友做游戏,分为3组,每组几个人?
15个小朋友做游戏,每5个人一组,可以分几组?
又来了3个人,平均每组有几人?
每一个问题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说一说是怎样平均分的,再说用哪个算式解决问题更合理。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2 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2 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第五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0 总复习第3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0 总复习第3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第三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