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
展开1.知道战国七雄。
2.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3.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1.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历史影响。
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
1.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历史影响。
2.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公元前356年,秦国新上任的官员商鞅在咸阳城南门竖起一根木杆,并贴出告示: “谁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赏‘十金’。”告示下聚满了人,大伙直嘀咕:“这是什么难事,赏这么多金?”结果谁也不去扛。商鞅见没人响应,把赏金提高到“五十金”。人们更加疑惑了,不知这位新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时候,一个壮汉上前扛起木杆就走,一口气走到北门,商鞅立即赏他“五十金”。看热闹的人议论纷纷: “这位新官说话真算数。”商鞅因此很快提高了威信。不久,商鞅在秦国开始变法。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下面请同学们依据导读提纲预习课本。
课件展示导读提纲
1.“战国七雄”是指哪些国家?
2.战国时期诸侯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战国时期诸侯战争有什么特点?战国时期诸侯战争有什么影响?
3.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影响各是什么?
4.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变法有什么影响?
5.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构成及其作用各是什么?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战国七雄
1.课件展示《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学生对照找到不同处,引出韩、赵、魏三家分晋。
2.引导学生观察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并得出易记口诀:
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3.教师提问: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更频繁,都有哪些著名战役呢?
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
4.学生阅读课本第29页,回答战国兼并战争有什么特点和影响。
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连绵不断,越来越激烈。战国中期以后,各诸侯国的势力此消彼长,魏国、齐国、赵国、秦国先后崛起,其他几国逐渐衰落。尤其是地处西部的秦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二、商鞅变法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2页,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
2.教师讲述改革措施,学生逐项分析历史作用(利用板书、图示),设计如下:
(1)承认土地私有和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2)奖励耕战:奖励生产→经济发展→国富,奖励军功→军队战斗力增强→兵强。
(3)建立县制,国君派官吏治理→加强中央集权。
(4)商鞅变法影响: 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学生根据课本复述各国变法改革的影响。
各国经过变法改革,使社会的政治经济发生了大的变革,封建社会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的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加速了整个社会前进的步伐。
4.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可按不同观点辩论,后由教师点拨:商鞅被处死,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的大地震中,有一项古代水利工程抵挡住了剧烈的震动,依然屹立不倒。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水利工程吗?
2.教师提问:都江堰是由谁设计的?这项工程有哪些功能?(学生浏览教材后回答)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对应同步练习。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导学过程,情景导入,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探究,合作探究,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当堂达标,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第一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历史第一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