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18-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2)——生物与环境(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59902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西2018-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2)——生物与环境(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599023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西2018-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2)——生物与环境(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599023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西2018-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2)——生物与环境(含解析)
展开广西2018-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2)——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9•柳州)河中生活着浮游植物、剑水蚤、蜻蜓幼虫和食虫鱼,其中属于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是( )
A.浮游植物 B.剑水蚤 C.蜻蜓幼虫 D.食虫鱼
2.(2019•柳州)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在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同学们不应该( )
A.乱扔废弃电池 B.节约用水用电
C.保护野生动物 D.分类投放垃圾
3.(2019•柳州)“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诗词描写了鸟儿受到惊吓而飞起,说明生物能够( )
A.进行生长和繁殖 B.发生遗传和变异
C.对刺激作出反应 D.排出体内的废物
4.(2019•百色)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及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稻与稻草为竞争关系
B.蝗虫、蛇等为消费者
C.共有2条食物链
D.此图可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5.(2019•玉林)2018年5月15日“月宫365”实验获得圆满成功。“月宫一号”与外界密闭,志愿者所需要的氧气、水、食物可在系统内循环再生,其中饲养的黄粉虫以蔬菜叶等为食,并能为人提供优质动物蛋白。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这个密闭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是( )
A.水→蔬菜→黄粉虫→人 B.氧气→黄粉虫→蔬菜→人
C.黄粉虫→蔬菜→人 D.蔬菜→黄粉虫→人
6.(2019•玉林)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下列叙述中,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是( )
A.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
B.对森林和草原实行科学化管理
C.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D.禁止利用和采伐林木
7.(2019•广西)下列不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做法是( )
A.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B.讲究卫生,多使用一次性筷子
C.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D.尽量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8.(2018•梧州)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有五条食物链
B.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
C.该食物网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
D.如果蛇遭大量捕杀,则短时间内青蛙的数量会增多
9.(2018•贺州)2018年春节期间,贺州市禁止在城区规定范围内燃放烟花炮竹。下列不属于燃放烟花炮竹危害的是( )
A.导致气候异常 B.噪声扰民
C.存在火灾隐患 D.造成大气污染
10.(2018•贵港)狮子捕杀斑马是生物之间最为普遍的关系,这种关系是( )
A.捕食关系 B.共生关系 C.合作关系 D.寄生关系
11.(2018•柳州)柳州北部生态新区的农作区里有水稻、稻螟虫、青蛙、蛇。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 )
A.水稻﹣稻螟虫﹣青蛙﹣蛇 B.水稻→稻螟虫→青蛙→蛇
C.稻螟虫→水稻→青蛙→蛇 D.水稻→青蛙→稻螟虫→蛇
12.(2018•柳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保理念应贯穿生活点滴。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随手关灯关水 B.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C.垃圾分类处理 D.春节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13.(2018•柳州)生物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华南虎 B.珊瑚礁 C.塑料花 D.机器人
14.(2018•梧州)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15.(2018•梧州)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朵朵葵花向太阳 B.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C.母鸡带小鸡吃米 D.阿尔法狗机器人下棋
16.(2018•梧州)在大雨过后,河水猛涨,河边生长的植物很多都被淹死.这说明(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17.(2018•梧州)下列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共生关系的是( )
A.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B.工蜂与蜂王
C.水稻与稗草 D.一个蚁巢里的蚂蚁之间
18.(2018•贵港)在“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
A.草 B.鼠 C.蛇 D.鹰
19.(2018•贵港)人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生产者和消费者
20.(2018•贵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生物圈 D.森林生态系统
二.判断题(共3小题)
21.(2019•玉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说明生物具有繁殖后代的特征。 (判断对错)
22.(2018•玉林)生物能够对来自外界的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判断对错)
23.(2018•玉林)温室效应增强是由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的。 。(判断对错)
三.解答题(共11小题)
24.(2020•贵港)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请据图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的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2)如果大量捕杀兔和鼠,鹰的数量将 。
(3)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受到铅或汞等有毒物质的污染,则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是 。
25.(2020•广西)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我国南方多地建立了如图所示的“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可获得水稻、蚕丝、鱼大丰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 ,桑树与蚕是 关系。
(2)通过建立沼气池,利用甲烷细菌分解蚕粪,促进此生态系统的 和 。
(3)一些有毒物质,如铅、汞等一旦进入此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的不断积累,在 体内含量最多。
(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弱,稳定性较差,主要原因是 。
26.(2019•百色)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9贺岁大片《流浪地球》,影片上映以来收获了非常高的评价和口碑。《流浪地球》的故事发生在离现在不太远的未来,那时科学家发现,太阳正在急剧老化,迅速膨胀,很快就要吞没地球。人们集结全球之力,建造了一万台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离轨道,在宇宙中“流浪”,寻找新家园。
(1)《流浪地球》告诉人们地球与人类息息相关。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园是 ,保护它就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
(2)地球为生物提供了阳光、 、水、适宜的温度、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等赖以生存的条件。
(3)“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光能是影响生物生活的 因素,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归根到底都来自太阳光能。
(4)如果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超出了它的承载量和支付力,就会造成资源被破坏和环境恶化,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答案合理即给分)。
(5)人类赖于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请列举你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行为: (答案合理即给分)。(答两点即可)
27.(2019•玉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最著名的科学论断之一。我们必须树立和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一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会上讲话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我讲过,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二是历史经验教训值得人类深思和反省。在人类发展史上特别是工业化进程中,都曾发生过大量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事件,酿成了惨痛教训。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三是“美丽经济”印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调研,在了解到当地村民利用自然优势发展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收入普遍比过去明显增加、日子越过越好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里是一个天然大氧吧,是‘美丽经济’,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1)从自然生态系统角度,对绿水青山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良好状态 B.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处于良好状态
C.生态系统区域内植物种类单一 D.生态系统区域内植物种类丰富
(2)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七年参加了植树活动。树木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森林在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 ”、“地球之肺”之称。
(3)“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但是有些旅游区餐馆把珍稀动物当作餐桌上的佳肴。下列哪种菜谱不可取 。
A.素炒土豆丝、西红柿炒蛋、红烧肉、海带汤 B.清灼油菜、荷包蛋、清炖朱鹮、穿山甲汤
C.清炒空心菜、苦瓜炒牛肉、清蒸蛋、紫菜汤 D.清灼西兰花、焖豆腐、回锅肉、鱼头汤
(4)习近平总书记所指的“天然大氧吧”,你如何领悟?正确的一项是 。
A.农家特色菜一条街,生意好做 B.空气清新,风景优美的乡村自然环境
C.古典建筑多,有特色的旅游居地 D.民风纯朴,远离城市喧嚣的乡村环境
(5)现在很多环境问题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我们应该如何挽留地球上的碧水蓝天?(请举一例) 。
28.(2019•广西)农药残留量超标等食品安全问题关乎民生。某农场为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在农作物上喷洒农药。一段时间后,经检测发现猫头鹰体内农药积累量明显高于蛙和鼠。该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成分是 ,除图中的生物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还应包括 。
(2)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 。
(3)请写出图中最短的食物链: 。
(4)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的生物有 。
(5)猫头鹰体内农药积累量明显高于蛙和鼠,原因是一些难分解的农药进入生态系统后,会沿着 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
29.(2018•河池)河池市宜州区祥贝易水湾“S”形的河床及设计独特的水稻农田生态系统,每年秋收前都引来无数摄影爱好者和游客。请你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填空:
(1)易水湾的农田生态系统和其他类型的生态系统一样,都是由 和 组成。
(2)易水湾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组成一条食物链:水稻→蝗虫→食虫鸟→蛇→鹰,该条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是 ,如果这个生态系统被农药污染,则该条食物链中体内残留农药含量最多的是 。
(3)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适应环境的生物得以生存下来。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是 的结果。 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30.(2018•百色)请你分别说出下列句子蕴含的生物学知识。
句子 生物学知识
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①生物具有遗传的现象
②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②
③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 ③
④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④
31.(2018•百色)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体系。请根据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蘑菇房中的蘑菇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
(2)该生态系统有 条食物链。图中人与猪的种间关系是 。
(3)动物的粪便,作物秸秆在密闭的沼气地中,经过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及甲烷细菌的作用产生 ,是开发农村新能源的有效途径。沼气池不仅能减少焚烧秸杆对能源的浪费,还能减少 。
(4)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流动和逐级递减,而构建该综合农业体系能实现物质的 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32.(2018•玉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由共青团广西区委员会主办、共青团玉林市委员会承办的“美丽广西•青年争先”﹣﹣2018年广西青少年助力生态环保行动主题植树活动,在陆川县乌石镇龙化村九洲江畔举办。活动号召青少年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识;广泛开展践行生态环保理念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建设。乡村首要解决的是环境卫生的“脏乱差”,为此政府对“水厕改造、垃圾收集处理”等投入巨资,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在此活动中,我们青少年该应争做文明风尚的宣传者、美化环境的志愿者、优美环境的维护者,为建设美丽广西贡献青春力量。
(1)植树时,常剪掉树苗的部分枝叶,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光合作用 B.减少呼吸作用
C.减弱蒸腾作用 D.减少运输作用
(2)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为人类提供氧气。氧气是通过植物的 作用产生的。
(3)乡村的环境污染中,水污染尤为突出,下列不属于破坏乡村水域环境的行为是 。
A.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B.农药和农肥的大量使用
C.工厂污水排放 D.人畜粪尿经过无害化处理再排出
(4)“改厕”是对乡村居民生活和生产产生的粪尿和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人们利用 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沼气可用于做饭、照明、取暖等,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作为中学生的你,用什么实际行动参与到“美丽广西•宜居乡村”的建设中?(回答不超20字) 。
33.(2018•贺州)我市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大桂山林场内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后,绘制了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若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中所示的组成成分外,还需增加的成分有 。
(2)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的生物有 (写全才得分)。
(3)图中的食物网由 条食物链组成,写出能量损失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
(4)如果大量砍伐大桂山林场内的树木,会造成林场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林场很难恢复原样,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34.(2018•贺州)请你分别说出下列谚语、诗文蕴含哪些生物学知识。
句子
生物学知识
①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①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②
③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③
广西2018-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2)——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9•柳州)河中生活着浮游植物、剑水蚤、蜻蜓幼虫和食虫鱼,其中属于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是( )
A.浮游植物 B.剑水蚤 C.蜻蜓幼虫 D.食虫鱼
【答案】A
【解答】解:河中生活着浮游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剑水蚤、蜻蜓幼虫和食虫鱼属于动物是消费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19•柳州)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在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同学们不应该( )
A.乱扔废弃电池 B.节约用水用电
C.保护野生动物 D.分类投放垃圾
【答案】A
【解答】解:A、乱扔废弃电池,污染了土壤,破坏了环境,错误;
B、节约用水用电,有利于保护环境,正确;
C、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正确;
D、分类投放垃圾,有利于垃圾的回收,正确;
故选:A。
3.(2019•柳州)“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诗词描写了鸟儿受到惊吓而飞起,说明生物能够( )
A.进行生长和繁殖 B.发生遗传和变异
C.对刺激作出反应 D.排出体内的废物
【答案】C
【解答】解:“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意思是船儿抢着渡,惊起了满滩的鸥鹭,说明生物能够对刺激作出反应。
故选:C。
4.(2019•百色)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及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稻与稻草为竞争关系
B.蝗虫、蛇等为消费者
C.共有2条食物链
D.此图可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答案】D
【解答】解:A、稻株旁的稗草和水稻争夺生存的空间、营养物质、水分等。所以稻田里的水稻和稻株旁的稗草是一种竞争关系,A正确;
B、蝗虫、蛇等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B正确;
C、此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有2条食物链,分别是:①水稻(或稗草)→蝗虫→蛙→蛇,②水稻(或稗草)→田鼠→蛇,C正确;
D、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图中,水稻(或稗草)是生产者,各种动物是消费者,因此“图中只表示出了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没有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D错误。
故选:D。
5.(2019•玉林)2018年5月15日“月宫365”实验获得圆满成功。“月宫一号”与外界密闭,志愿者所需要的氧气、水、食物可在系统内循环再生,其中饲养的黄粉虫以蔬菜叶等为食,并能为人提供优质动物蛋白。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这个密闭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是( )
A.水→蔬菜→黄粉虫→人 B.氧气→黄粉虫→蔬菜→人
C.黄粉虫→蔬菜→人 D.蔬菜→黄粉虫→人
【答案】D
【解答】解:食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在此生态系统中,“舱内种植有蔬菜,还有一种黄粉虫(以蔬菜为食)为人提供动物蛋白”,因此,这个密闭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蔬菜→黄粉虫→人。
故选:D。
6.(2019•玉林)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下列叙述中,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是( )
A.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
B.对森林和草原实行科学化管理
C.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D.禁止利用和采伐林木
【答案】D
【解答】解:AB针对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国家于1984年和1985年相继制定并颁布了《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等法规,加强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力求使我国对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尽快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森林和草原实行科学化管理。AB正确;
C、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可以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属于科学方法;C正确;
D、合理运用森林资源,不是禁止利用和采伐林木,D错误。
故选:D。
7.(2019•广西)下列不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做法是( )
A.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B.讲究卫生,多使用一次性筷子
C.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D.尽量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答案】B
【解答】解:A、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符合环保理念;
B、讲究卫生,多使用一次性筷子,导致多伐木,损害森林资源,不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不符合环保理念;
C、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符合环保理念;
D、尽量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符合环保理念。
故选:B。
8.(2018•梧州)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有五条食物链
B.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
C.该食物网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
D.如果蛇遭大量捕杀,则短时间内青蛙的数量会增多
【答案】D
【解答】解:A、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草→鼠→鹰;草→鼠→蛇→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草→兔→鹰,A错误;
B、根据选项A的解答可知: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B错误;
C、有些生物可以捕食多种生物,可以位于多条食物链上,C错误;
D、如果蛇被大量捕杀,那么短时间内,青蛙会因天敌数量减少而数量会增加,D正确。
故选:D。
9.(2018•贺州)2018年春节期间,贺州市禁止在城区规定范围内燃放烟花炮竹。下列不属于燃放烟花炮竹危害的是( )
A.导致气候异常 B.噪声扰民
C.存在火灾隐患 D.造成大气污染
【答案】A
【解答】解:鞭炮燃放的危害包括噪声扰民、存在火灾隐患、产生的有毒气体会造成大气污染,但不至于导致气候异常。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10.(2018•贵港)狮子捕杀斑马是生物之间最为普遍的关系,这种关系是( )
A.捕食关系 B.共生关系 C.合作关系 D.寄生关系
【答案】A
【解答】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狮子捕杀斑马”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狮子捕杀斑马属于捕食关系;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捕食关系。
故选:A。
11.(2018•柳州)柳州北部生态新区的农作区里有水稻、稻螟虫、青蛙、蛇。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 )
A.水稻﹣稻螟虫﹣青蛙﹣蛇 B.水稻→稻螟虫→青蛙→蛇
C.稻螟虫→水稻→青蛙→蛇 D.水稻→青蛙→稻螟虫→蛇
【答案】B
【解答】解:A、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不能用横线表示,A错误;
B、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稻田里稻螟虫吃水稻,青蛙捕食稻螟虫,蛇捕食青蛙。因此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水稻→稻螟虫→青蛙→蛇,B正确;
C、稻螟虫吃水稻,而不是水稻吃稻螟虫,C错误;
D、稻田里稻螟虫吃水稻,青蛙捕食稻螟虫,蛇捕食青蛙,D错误。
故选:B。
12.(2018•柳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保理念应贯穿生活点滴。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随手关灯关水 B.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C.垃圾分类处理 D.春节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答案】D
【解答】解:A、随手关灯关水,可以节约能源,利于保护环境,A正确;
B、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利于保护环境,B正确;
C、垃圾分类处理,能防止环境污染,C正确;
D、春节期间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造成空气污染,D错误。
故选:D。
13.(2018•柳州)生物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华南虎 B.珊瑚礁 C.塑料花 D.机器人
【答案】A
【解答】解:珊瑚礁、塑料花、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华南虎属于哺乳动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故选:A。
14.(2018•梧州)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答案】B
【解答】解:在题干所列的生态系统中,海洋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最复杂,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强;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单一,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弱。
故选:B。
15.(2018•梧州)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朵朵葵花向太阳 B.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C.母鸡带小鸡吃米 D.阿尔法狗机器人下棋
【答案】D
【解答】解:阿尔法狗机器人不能呼吸、生活不需要营养,不属于生命现象,小鸡、葵花、婴儿的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都属于生物。
故选:D。
16.(2018•梧州)在大雨过后,河水猛涨,河边生长的植物很多都被淹死.这说明(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答案】C
【解答】解: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必须适应环境、生物又能影响环境。在大雨过后,河水猛涨,河边生长的植物很多都被淹死,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水分,这说明环境能影响生物。
故选:C。
17.(2018•梧州)下列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共生关系的是( )
A.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B.工蜂与蜂王
C.水稻与稗草 D.一个蚁巢里的蚂蚁之间
【答案】A
【解答】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是共生关系,根瘤菌有固氮作用,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二者互惠互利,共同生活;
B、工蜂和蜂王不是共生关系;
C、水稻和稗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都是为了争夺食物,属于竞争关系;
D、一个蚁巢里的蚂蚁之间属于合作互助。
故选:A。
18.(2018•贵港)在“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
A.草 B.鼠 C.蛇 D.鹰
【答案】A
【解答】解: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因此“在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生物数量最多的草。
故选:A。
19.(2018•贵港)人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生产者和消费者
【答案】B
【解答】解:消费者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有机物,所以人在生物圈中扮演着消费者的角色。
故选:B。
20.(2018•贵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生物圈 D.森林生态系统
【答案】C
【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既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故生物圈是地球上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故选:C。
二.判断题(共3小题)
21.(2019•玉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说明生物具有繁殖后代的特征。 √ (判断对错)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反应出生物的繁殖后代的特征。
故答案为:√
22.(2018•玉林)生物能够对来自外界的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 (判断对错)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例如: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叶片受刺激会合拢。
故答案为:√。
23.(2018•玉林)温室效应增强是由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的。 √。 。(判断对错)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能引起温室效应。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共11小题)
24.(2020•贵港)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请据图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的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草 。
(2)如果大量捕杀兔和鼠,鹰的数量将 减少 。
(3)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受到铅或汞等有毒物质的污染,则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是 鹰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因此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草。
(2)该生态系统中,鹰以兔、鼠和蛇为食,如果大量捕杀兔和鼠,鹰的食物将会减少,从而导致鹰的数量减少。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该生态系统中,鹰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
故答案为:(1)草
(2)减少
(3)鹰
25.(2020•广西)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我国南方多地建立了如图所示的“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可获得水稻、蚕丝、鱼大丰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 桑树、水稻 ,桑树与蚕是 捕食 关系。
(2)通过建立沼气池,利用甲烷细菌分解蚕粪,促进此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 和 能量流动 。
(3)一些有毒物质,如铅、汞等一旦进入此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的不断积累,在 人 体内含量最多。
(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弱,稳定性较差,主要原因是 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桑树、水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蚕以桑树为食,二者之间形成捕食关系。
(2)生态系统的两大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通过建立沼气池,利用甲烷细菌分解蚕粪,促进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该生态系统的最高级消费者是人,所以人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复杂,生态系统越稳定。“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弱,稳定性较差,主要原因是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故答案为:(1)桑树、水稻;捕食
(2)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位置可互换)
(3)人
(4)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26.(2019•百色)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9贺岁大片《流浪地球》,影片上映以来收获了非常高的评价和口碑。《流浪地球》的故事发生在离现在不太远的未来,那时科学家发现,太阳正在急剧老化,迅速膨胀,很快就要吞没地球。人们集结全球之力,建造了一万台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离轨道,在宇宙中“流浪”,寻找新家园。
(1)《流浪地球》告诉人们地球与人类息息相关。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园是 生物圈 ,保护它就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
(2)地球为生物提供了阳光、 空气 、水、适宜的温度、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等赖以生存的条件。
(3)“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光能是影响生物生活的 非生物 因素,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归根到底都来自太阳光能。
(4)如果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超出了它的承载量和支付力,就会造成资源被破坏和环境恶化,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答案合理即给分)。
(5)人类赖于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请列举你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行为: 绿色出行、不使用一次性筷条、少用塑料袋等 (答案合理即给分)。(答两点即可)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园,保护它就是保护包 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光能是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归根到底都来自太阳光能;
(4)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如果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超出了它的承载量和支付力,就会造成资源被破坏和环境恶化,影响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5)人类赖于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如绿色出行、不使用一次性筷条、少用塑料袋等(答案合理即给分)。
故答案为:
(1)生物圈;
(2)空气;
(3)非生物;
(4)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5)绿色出行、不使用一次性筷条、少用塑料袋等。
27.(2019•玉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最著名的科学论断之一。我们必须树立和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一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会上讲话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我讲过,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二是历史经验教训值得人类深思和反省。在人类发展史上特别是工业化进程中,都曾发生过大量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事件,酿成了惨痛教训。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三是“美丽经济”印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调研,在了解到当地村民利用自然优势发展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收入普遍比过去明显增加、日子越过越好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里是一个天然大氧吧,是‘美丽经济’,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1)从自然生态系统角度,对绿水青山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良好状态 B.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处于良好状态
C.生态系统区域内植物种类单一 D.生态系统区域内植物种类丰富
(2)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七年参加了植树活动。树木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森林在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 绿色水库 ”、“地球之肺”之称。
(3)“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但是有些旅游区餐馆把珍稀动物当作餐桌上的佳肴。下列哪种菜谱不可取 B 。
A.素炒土豆丝、西红柿炒蛋、红烧肉、海带汤 B.清灼油菜、荷包蛋、清炖朱鹮、穿山甲汤
C.清炒空心菜、苦瓜炒牛肉、清蒸蛋、紫菜汤 D.清灼西兰花、焖豆腐、回锅肉、鱼头汤
(4)习近平总书记所指的“天然大氧吧”,你如何领悟?正确的一项是 B 。
A.农家特色菜一条街,生意好做 B.空气清新,风景优美的乡村自然环境
C.古典建筑多,有特色的旅游居地 D.民风纯朴,远离城市喧嚣的乡村环境
(5)现在很多环境问题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我们应该如何挽留地球上的碧水蓝天?(请举一例) 植树造林;不使用一次性购物袋,出门做公交车;不乱扔垃圾等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从自然生态系统角度,对绿水青山说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良好状态;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处于良好状态;生态系统区域内植物种类丰富;而生态系统区域内植物种类单一,不能用青山绿水来形容;
(2)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七年参加了植树活动。树木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森林在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3)朱鹮和穿山甲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清炖朱鹮、穿山甲汤,违反了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关法律,不利于保护野生动物。《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为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本法。经1988年11月8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修订通过,自1989年3月1日起施行。故B符合题意;
(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习近平总书记所指的“天然大氧吧”,是指空气清新,风景优美的乡村自然环境;
(5)现在很多环境问题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我们应该挽留地球上的碧水蓝天,如植树造林;不使用一次性购物袋,出门做公交车;不乱扔垃圾等。
故答案为:(1)C;
(2)绿色水库;
(3)B;
(4)B;
(5)植树造林;不使用一次性购物袋,出门做公交车;不乱扔垃圾等。
28.(2019•广西)农药残留量超标等食品安全问题关乎民生。某农场为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在农作物上喷洒农药。一段时间后,经检测发现猫头鹰体内农药积累量明显高于蛙和鼠。该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成分是 农作物 ,除图中的生物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还应包括 分解者 。
(2)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 能量流动 。
(3)请写出图中最短的食物链: 农作物→鼠→猫头鹰 。
(4)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的生物有 猫头鹰和蛇 。
(5)猫头鹰体内农药积累量明显高于蛙和鼠,原因是一些难分解的农药进入生态系统后,会沿着 食物链 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绿色植物农作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所以植农作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分。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图示为食物网,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所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还应包括分解者。
(2)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最重要联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成一个整体,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因此,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3)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农作物→食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农作物→食草昆虫→食虫鸟→蛇→猫头鹰,农作物→食草昆虫→蛙→蛇→猫头鹰,农作物→鼠→猫头鹰,农作物→鼠→蛇→猫头鹰。其中最短的食物链是:农作物→鼠→猫头鹰。
(4)图示中猫头鹰和蛇是生态系统中的高级消费者,处在不同营养级鹰以蛇为食,为捕食关系;同时又处于同一营养级,都以鼠、食虫鸟为食物,故又为竞争关系。
(5)猫头鹰体内农药积累量明显高于蛙和鼠,原因是农药中某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无法排出,这样就可能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到营养级别高的生物体内,结果导致猫头鹰体内有毒物质积累量比蛙和鼠的多。
故答案为:(1)农作物;分解者
(2)能量流动
(3)农作物→鼠→猫头鹰
(4)猫头鹰和蛇
(5)食物链
29.(2018•河池)河池市宜州区祥贝易水湾“S”形的河床及设计独特的水稻农田生态系统,每年秋收前都引来无数摄影爱好者和游客。请你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填空:
(1)易水湾的农田生态系统和其他类型的生态系统一样,都是由 生物成分 和 非生物成分 组成。
(2)易水湾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组成一条食物链:水稻→蝗虫→食虫鸟→蛇→鹰,该条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是 水稻 ,如果这个生态系统被农药污染,则该条食物链中体内残留农药含量最多的是 鹰 。
(3)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适应环境的生物得以生存下来。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是 自然选择 的结果。 化石 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
(2)易水湾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组成一条食物链:水稻→蝗虫→食虫鸟→蛇→鹰,该条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是水稻。由于生物富集现象,一些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其浓度随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所以有害物质的浓度总是在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体内积累最多。在此生态系统内鹰是最高级消费者,故它体内有毒物质浓度最多。
(3)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而生物生存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
故答案为:(1)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2)水稻;鹰;(3)自然选择;化石
30.(2018•百色)请你分别说出下列句子蕴含的生物学知识。
句子 生物学知识
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①生物具有遗传的现象
②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② 人类和高等动物的条件反射现象
③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 ③ 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
④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④ 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②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复杂反射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③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施肥的目的就在提供植物生长必需的无机盐。
④山水林田湖的组成不仅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还有非生物部分,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故答案为:②人类和高等动物的条件反射现象;③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④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31.(2018•百色)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体系。请根据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蘑菇房中的蘑菇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分解者 。
(2)该生态系统有 3 条食物链。图中人与猪的种间关系是 捕食 。
(3)动物的粪便,作物秸秆在密闭的沼气地中,经过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及甲烷细菌的作用产生 甲烷 ,是开发农村新能源的有效途径。沼气池不仅能减少焚烧秸杆对能源的浪费,还能减少 环境污染 。
(4)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单向 流动和逐级递减,而构建该综合农业体系能实现物质的 循环利用 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蘑菇房中的蘑菇是一种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2)该生态系统有3条食物链,:大豆、玉米→鸡→人;大豆、玉米→人;大豆、玉米→猪→人。图中人与猪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关系。
(3)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发酵后的沼渣,含有丰富的 氮、磷、钾等,是庄稼的好肥料。
(4)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有本质上的区别: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构建该综合农业体系能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故答案为:(1)分解者 (2)3;捕食 (3)甲烷;环境污染 (4)单向;循环利用
32.(2018•玉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由共青团广西区委员会主办、共青团玉林市委员会承办的“美丽广西•青年争先”﹣﹣2018年广西青少年助力生态环保行动主题植树活动,在陆川县乌石镇龙化村九洲江畔举办。活动号召青少年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识;广泛开展践行生态环保理念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建设。乡村首要解决的是环境卫生的“脏乱差”,为此政府对“水厕改造、垃圾收集处理”等投入巨资,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在此活动中,我们青少年该应争做文明风尚的宣传者、美化环境的志愿者、优美环境的维护者,为建设美丽广西贡献青春力量。
(1)植树时,常剪掉树苗的部分枝叶,主要目的是 C 。
A.减少光合作用 B.减少呼吸作用
C.减弱蒸腾作用 D.减少运输作用
(2)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为人类提供氧气。氧气是通过植物的 光合 作用产生的。
(3)乡村的环境污染中,水污染尤为突出,下列不属于破坏乡村水域环境的行为是 D 。
A.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B.农药和农肥的大量使用
C.工厂污水排放 D.人畜粪尿经过无害化处理再排出
(4)“改厕”是对乡村居民生活和生产产生的粪尿和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人们利用 微生物 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沼气可用于做饭、照明、取暖等,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作为中学生的你,用什么实际行动参与到“美丽广西•宜居乡村”的建设中?(回答不超20字) 应该从我做起,树立环保意识,节能减排。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等活动。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春季植树时,移栽植物损伤了部分幼根和根毛,这样使植物体内容易缺水、萎蔫,不易成活。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来散失的,去掉部分枝叶,可以有效地降低蒸腾作用,这样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防止植物因移栽而导致的缺水,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
(2)绿色植物可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3)A、城市污染源是因城市人口集中,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和废气引起水体污染造成的。城市污染源对水体的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的混合液,其中包括厨房、洗涤房、浴室和厕所排出的污水。A不符合题意;
B、农业污染首先是由于耕作或开荒使土地表面疏松,在土壤和地形还未稳定时降雨,大量泥沙流入水中,增加水中的悬浮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而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只有少量附着或被吸收,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经过地表径流的冲刷进入地表水和渗入地表水形成污染。 B不符合题意;
C、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中。工业引起的水体污染最严重。如工业废水,它含污染物多,成分复杂,不仅在水中不易净化,而且处理也比较困难。工业废水所含的污染物因工厂种类不同而千差万别,即使是同类工厂,生产过程不同,其所含污染物的质和量也不一样。工业除了排出的废水直接注入水体引起污染外,固体废物和废气也会污染水体。C不符合题意;
D、人畜粪尿经过无害化处理再排出,防止是水污染,D符合题意。
(4)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方式主要有建沼气池、高温堆肥和建生态厕所,生态厕所的地下设有沼气池。如,高温堆肥就是将人粪尿、禽畜粪尿和农作物秸秆等堆积起来,使细菌和真菌大量繁殖,再利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人粪尿中的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高温,高温可以杀死人粪尿中的各种病菌和虫卵,从而达到无害化的目的。
(5)如何参与到“美丽广西•宜居乡村”的建设中呢?应该从我做起,树立环保意识,节能减排。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等活动。
故答案为:(1)C;(2)光合:(3)B(4)微生物(5)应该从我做起,树立环保意识,节能减排。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等活动。
33.(2018•贺州)我市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大桂山林场内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后,绘制了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若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中所示的组成成分外,还需增加的成分有 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
(2)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的生物有 食虫鸟和蜘蛛、鹰和蛇 (写全才得分)。
(3)图中的食物网由 7 条食物链组成,写出能量损失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植物→昆虫→蜘蛛→食虫鸟→鹰 。
(4)如果大量砍伐大桂山林场内的树木,会造成林场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林场很难恢复原样,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自动调节 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示中只列出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缺少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2)图示中鹰和蛇是生态系统中的高级消费者,处在不同营养级鹰以蛇为食,为捕食关系;同时又处于同一营养级,都以田鼠、野鸡为食物,故又为竞争关系。同时,图示中食虫鸟和蜘蛛,处在不同营养级食虫鸟和以蜘蛛为食,为捕食关系;同时又处于同一营养级,都以昆虫为食物,故又为竞争关系。
(3)生产者和消费者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叫食物链,该食物网中共有7条食物链,分别是:植物→昆虫→蜘蛛→食虫鸟→鹰;植物→昆虫→食虫鸟→鹰;植物→田鼠→鹰;植物→田鼠蜘蛛→蛇→鹰;植物→野鸡→蛇→鹰;植物→野鸡→鹰;植物→食草籽的鸟→鹰。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失的就越多,营养级越少能量流失的就越少,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就越多,该食物网中蛇获取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植物→昆虫→蜘蛛→食虫鸟→鹰。
(4)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种现象被称为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的现象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的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大量砍伐大桂山林场内的树木,会造成林场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林场很难恢复原样,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故答案为:(1)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2)食虫鸟和蜘蛛、鹰和蛇;
(3)7;植物→昆虫→蜘蛛→食虫鸟→鹰;
(4)自动调节
34.(2018•贺州)请你分别说出下列谚语、诗文蕴含哪些生物学知识。
句子
生物学知识
①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①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② 气温(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意思相近即可)
③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③ 春天气温升高,湖水中的藻类植物大量繁殖(意思相近即可)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③“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春天来了,气温升高,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这些藻类在水中自养飘浮,使春水荡漾着绿波。
故答案为:②气温(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③春天气温升高,湖水中的藻类植物大量繁殖
广西2018-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4)——生物圈中的人(含解析): 这是一份广西2018-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4)——生物圈中的人(含解析),共20页。
湖北省2018-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2)——生物与环境(含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2018-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2)——生物与环境(含解析),共19页。
广西2018-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3)——生物圈中的植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广西2018-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3)——生物圈中的植物(含解析),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