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9年、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8)——生物技术(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599060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2019年、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8)——生物技术(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599060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2019年、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8)——生物技术(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599060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2019年、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8)——生物技术(含解析)
展开A.“中中”的性状与受体猴的性状一致
B.“中中”的皮肤中含有具保护功能的保护组织
C.“中中”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D.图中标号①所示的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遗传物质都发生了变化
2.(2020•乐山)乐山不仅风景名胜众多,美食也全国闻名。食物的制作和保存非常讲究,如:峨边腊肉、香肠的制作采用烟熏腌制法,沐川甩菜、犍为大头菜则用盐渍法,峨眉雪魔芋用到了脱水、冻干的方法等。下列方法与利用的生物学原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AB.BC.CD.D
3.(2020•成都)科学家将人胰岛素基因转移到细菌中,这样细菌就可以合成人胰岛素,该过程运用的生物技术是( )
A.转基因技术B.核移植技术
C.胚胎移植技术D.克隆技术
4.(2020•巴中)对转基因食品及其他产品,人们应保持的正确态度是( )
A.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予以足够重视
B.转基因食品是安全有益的食品,不需要做作任何检测,可以放心食用
C.凡是转基因食品都应坚决拒绝
D.放慢转基因产品的研究速度,只生产别国已研发过的转基因产品
5.(2020•巴中)咸鱼能保存较长时间,其原因是( )
A.咸鱼表面缺水、鱼肉内有大量的盐分、不利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
B.咸鱼肉已煮熟营养很少、不利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
C.细菌、真菌不喜欢分解有腥味的鱼肉
D.鱼肉内入了除盐以外的防腐剂
6.(2020•绵阳)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大鼠的生长激素基因转移到一个小白鼠的受精卵中,成功培育出转基因超级鼠。转基因超级鼠比与它同胎出生的对照小白鼠的生长速度快2﹣3倍,个体体积大1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个生长激素基因中含有多个DNA分子
B.鼠的生长速度和个体体积是一对相对性状
C.转基因超级鼠表现出转入基因控制的性状
D.转基因超级鼠的相关性状不再受环境影响
7.(2020•绵阳)制作馒头时,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使面团膨大松软。如图表示用酵母菌发面时,不同温度对面团中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温度越高,二氧化碳的产生量越多
B.温度过低不利于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
C.在75℃的环境中,酵母菌可能已死亡
D.能大致判断发面时所需要的适宜温度
8.(2020•雅安)有香味是优质水稻的性状之一,由隐性基因控制。水稻品种甲有香味,品种乙无香味,下列措施中,不利于保留水稻香味的措施是( )
A.让品种甲与品种乙杂交
B.转移控制有香味基因到乙品种
C.让品种甲水稻自花授粉
D.用组织培养获得水稻甲的植株
9.(2020•甘孜州)将人的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内,得到能生产人胰岛素的“工程菌”,此方法属于( )
A.克隆技术B.发酵技术C.转基因技术D.组织培养
10.(2020•巴中)利用大肠杆菌来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应该是( )
A.将人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体内
B.将人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大肠杆体内
C.将人胰岛素注射到大肠杆菌体内
D.将大肠杆菌放在含有人胰岛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11.(2020•雅安)1978年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1996年第一只克隆动物“多莉”问世。“试管婴儿”的诞生和“多莉”的问世,所采用的生殖方式分别是( )
A.都属于有性生殖
B.前者属于无性生殖,后者属于有性生殖
C.都属于无性生殖
D.前者属于有性生殖,后者属于无性生殖
12.(2020•巴中)制作泡菜时加入适量白沙糖的作用是( )
A.使泡菜吃起来甜美可口B.杀灭细菌和真菌
C.为乳酸菌发酵提供原料D.为酵母菌发酵提供原料
13.(2019•攀枝花)科学家将大鼠的生长激素基因用显微注射器注入小鼠核未融合的受精卵中,培育出了生长速度快2﹣3倍的超级鼠。由此推论,生物在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 )
A.基因B.性状C.基因和性状D.基因或性状
14.(2019•内江)在做镘头时,将酵母菌加入生面团中,酵母菌会产生二氧化碳,使生面团膨胀。如图表示温度对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
B.做馒头时,用30℃~45℃温水发面效果更好
C.蒸馒头时,面团中的酵母菌会被高温杀死
D.面团放到冰箱冷藏室(2℃~5℃)不会发酵,因为酵母菌会被冻死
15.(2019•内江)如图为巴斯德实验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设置a瓶的作用是作对照实验
B.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烧瓶的瓶颈不同
C.将a、b两个烧瓶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杀死其中的微生物
D.该实验巴斯德得出的结论是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16.(2019•广元)酿制葡萄酒时,能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的是( )
A.青霉B.根瘤菌C.酵母菌D.醋酸菌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7.(2020•巴中)生物技术(bitechnlgy)是人们利用微生物、动植物体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主要包括 技术和 技术。
18.(2020•巴中)闻名世界的四川泡菜在制作过程中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 ,泡菜发酵需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19.(2019•巴中)生物技术( bitechnlgy)是人们利用微生物、动植物体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主要包括 和 。
20.(2019•成都)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都属于现代生物技术。人们可利用 技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的DNA中去,从而有目的地改变生物性状;还可利用 技术复制出在遗传上与原来生物体一模一样的新个体。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1.(2019•绵阳)小华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制作面包依赖于酵母菌在一定温度下的呼吸作用,于是,他想利用酵母菌作为材料,探究温度对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影响,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帮助他完成以下科学探究过程:
I提出问题 ?
Ⅱ作出假设
温度对酵母菌呼吸作用强弱有影响。
Ⅲ制定计划
(1)材料和用具:酵母菌培养液(含酵母菌和有机物)、澄清石灰水、实验装置若干(如图所示)等。
(2)实验原理:
①二氧化碳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不同的温度下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不同。澄清石灰水越浑浊,说明酵母菌释放的二氧化碳越 ,呼吸作用越强。
(3)实验步骤:
①取两组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编号为甲、乙。
②向甲的A瓶中加入10ml酵母菌培养液,向乙的A瓶中加入 ml酵母菌培养液,再向甲、乙的B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注:A瓶中都预留了足够的空气)
③甲组放于低温条件下培养,乙组放于常温条件下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④一段时间后,观察澄清石灰水浑浊程度,并做好记录。
Ⅳ实施计划
按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甲组澄清石灰水浑浊程度不明显,乙组澄清石灰水 。
V得出结论
温度对酵母菌呼吸作用强弱有影响, 条件下更适于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
Ⅵ表达和交流
上述实验中对照组是 ,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填“需要”或“不需要”)对每组实验设置重复组。
四.解答题(共1小题)
22.(2019•绵阳)2018年《细胞》期刊报道,我国科学家攻克了克隆非人灵长类动物这一世界难题,首次成功用体细胞克隆出了两只猕猴﹣﹣“中中”和“华华”(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猕猴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 。
(2)产生“中中”、“华华”的生殖方式是 (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它们的性别关系 (填“相同”或“不同”)。
(3)融合细胞被激活,通过分裂形成克隆胚胎,最终长成猕猴。猕猴的体细胞和融合细胞相比,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应该 (填“相同”或“不同”)。染色体是由 和蛋白质组成。
(4)理论上讲,还可以克隆若干只与“中中”和“华华”长相十分相似的猕猴,原因是克隆猕猴的基因来源于 ,从而控制相同的遗传性状。
(5)假定“中中”和“华华”长大后,与自然界中的猕猴随机交配,其后代之间的性状 (填“完全相同”或“不完全相同”)。
四川省2019年、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8)——生物技术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2020•达州)2017年克隆猴“中中”“华华”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开启了以体细胞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的新时代。克隆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中”的性状与受体猴的性状一致
B.“中中”的皮肤中含有具保护功能的保护组织
C.“中中”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D.图中标号①所示的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遗传物质都发生了变化
【答案】C
【解答】解:A.“中中”的基因与提供细胞核的猴相同,与受体猴的基因不同,因此“中中”的性状与受体猴的性状不一致,A错误。
B.“中中”的皮肤中含有具保护功能的上皮组织,而保护组织是植物体的组织,B错误。
C.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后来,除了一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以外,大部分的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细胞分化产生不同的组织。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器官进一步构成不同系统,系统进一步构成了动物体。因此“中中”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C正确。
D.图中标号①所示的过程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细胞的形态结构可能发生变化,但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D错误。
故选:C。
2.(2020•乐山)乐山不仅风景名胜众多,美食也全国闻名。食物的制作和保存非常讲究,如:峨边腊肉、香肠的制作采用烟熏腌制法,沐川甩菜、犍为大头菜则用盐渍法,峨眉雪魔芋用到了脱水、冻干的方法等。下列方法与利用的生物学原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AB.BC.CD.D
【答案】A
【解答】解:AB、巴氏消毒法是通过高温灭菌来杀死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从而达到保存食品的目的,A正确,B错误;
CD、冷藏法,冷冻法是在低温环境可减缓微生物生长和繁殖速度,但并不能杀死微生物,CD错误。
故选:A。
3.(2020•成都)科学家将人胰岛素基因转移到细菌中,这样细菌就可以合成人胰岛素,该过程运用的生物技术是( )
A.转基因技术B.核移植技术
C.胚胎移植技术D.克隆技术
【答案】A
【解答】解:科学家把控制合成人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并利用大肠杆菌大量生产人胰岛素。因此这种现代生物技术属于转基因技术。
故选:A。
4.(2020•巴中)对转基因食品及其他产品,人们应保持的正确态度是( )
A.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予以足够重视
B.转基因食品是安全有益的食品,不需要做作任何检测,可以放心食用
C.凡是转基因食品都应坚决拒绝
D.放慢转基因产品的研究速度,只生产别国已研发过的转基因产品
【答案】A
【解答】解: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看法,如今的科学技术、检测技术还不能肯定其对人类和环境的无害性,但随着研究的展开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辩论大概会有一个结果,我们当今的科学技术不能确保转基因食品将来带来的损害。目前很多转基因食品是可以食用的,如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番茄等。
因此对转基因食品应该持谨慎态度,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予以足够重视。
故选:A。
5.(2020•巴中)咸鱼能保存较长时间,其原因是( )
A.咸鱼表面缺水、鱼肉内有大量的盐分、不利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
B.咸鱼肉已煮熟营养很少、不利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
C.细菌、真菌不喜欢分解有腥味的鱼肉
D.鱼肉内入了除盐以外的防腐剂
【答案】A
【解答】解:因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咸鱼能存放长久的原因是咸鱼表面缺水,鱼肉内有大量的盐水,不利细菌、真菌的生存繁殖。
故选:A。
6.(2020•绵阳)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大鼠的生长激素基因转移到一个小白鼠的受精卵中,成功培育出转基因超级鼠。转基因超级鼠比与它同胎出生的对照小白鼠的生长速度快2﹣3倍,个体体积大1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个生长激素基因中含有多个DNA分子
B.鼠的生长速度和个体体积是一对相对性状
C.转基因超级鼠表现出转入基因控制的性状
D.转基因超级鼠的相关性状不再受环境影响
【答案】C
【解答】解:A、每个DNA的分子中含有多个基因,生长激素基因是位于DNA分子上的,A错误
B、鼠的生长速度和个体体积不是同一性状,因此不是一对相对性状,B错误
C、转基因技术证明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转基因生物可以表现出转入基因控制的性状,C正确
D、小鼠体型上与亲代有差异除受遗传物质影响外,同时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D错误
故选:C。
7.(2020•绵阳)制作馒头时,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使面团膨大松软。如图表示用酵母菌发面时,不同温度对面团中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温度越高,二氧化碳的产生量越多
B.温度过低不利于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
C.在75℃的环境中,酵母菌可能已死亡
D.能大致判断发面时所需要的适宜温度
【答案】A
【解答】解:A、通过图示可以看出酵母菌发面时的最佳温度是30~45℃左右,在75℃的环境中,酵母菌可能已死亡,错误;
B、温度过低不利于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正确;
C、通过图示可以看60℃的环境中酵母菌还能存活,但活动量很低,在75℃的环境中,酵母菌可能已死亡,正确;
D、能大致判断发面时所需要的适宜温度30~45℃左右,正确。
故选:A。
8.(2020•雅安)有香味是优质水稻的性状之一,由隐性基因控制。水稻品种甲有香味,品种乙无香味,下列措施中,不利于保留水稻香味的措施是( )
A.让品种甲与品种乙杂交
B.转移控制有香味基因到乙品种
C.让品种甲水稻自花授粉
D.用组织培养获得水稻甲的植株
【答案】A
【解答】解:A、品种甲与品种乙杂交后改变了基因组合,不利于保留水稻香味,错误;
B、转移控制有香味基因到乙品种利于保留水稻香味,正确;
C、让品种甲水稻自花授粉利于保留水稻香味,正确;
D、用组织培养获得水稻甲的植株基因未发生改变,利于保留水稻香味,正确;
故选:A。
9.(2020•甘孜州)将人的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内,得到能生产人胰岛素的“工程菌”,此方法属于( )
A.克隆技术B.发酵技术C.转基因技术D.组织培养
【答案】C
【解答】解:把人胰岛素基因注入大肠杆菌体内,再将大肠杆菌放入发酵罐中进行大规模培养,可以通过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之所以选择把细菌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原因有两个:首先细菌繁殖较快,基因简单,其次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通过细菌的大量繁殖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因此大肠杆菌能大量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运用的是转基因技术。
故选:C。
10.(2020•巴中)利用大肠杆菌来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应该是( )
A.将人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体内
B.将人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大肠杆体内
C.将人胰岛素注射到大肠杆菌体内
D.将大肠杆菌放在含有人胰岛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答案】A
【解答】解:科学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一些细菌内部,使这些细菌能够生产药品。例如,大肠杆菌属于细菌,繁殖速度很快,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对大肠杆菌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使之大量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可见A正确。
故选:A。
11.(2020•雅安)1978年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1996年第一只克隆动物“多莉”问世。“试管婴儿”的诞生和“多莉”的问世,所采用的生殖方式分别是( )
A.都属于有性生殖
B.前者属于无性生殖,后者属于有性生殖
C.都属于无性生殖
D.前者属于有性生殖,后者属于无性生殖
【答案】D
【解答】解:试管婴儿又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具体地说是借助内窥镜或在B超指引下,从患有不孕症妇女的卵巢内取出成熟的卵子,将精子、卵子一起放入试管,体外培养三天左右,使卵子受精,然后再在B超监视下将其送到母亲子宫,使之逐步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可见该过程中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其原理是有性生殖。
“克隆动物”是用乳腺上皮细胞(体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的,它利用了胚胎细胞进行核移植的传统方式。克隆技术不需要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只需从动物身上提取一个单细胞,用人工的方法将其培养成胚胎,再将胚胎移植到雌性动物子宫内,就可孕育出新的个体。因此“克隆”实际上属于无性生殖。
故选:D。
12.(2020•巴中)制作泡菜时加入适量白沙糖的作用是( )
A.使泡菜吃起来甜美可口B.杀灭细菌和真菌
C.为乳酸菌发酵提供原料D.为酵母菌发酵提供原料
【答案】C
【解答】解: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的菜具有特殊的风味,在配料中加入白糖的目的是为乳酸菌提供有机物,同时乳酸菌是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因此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活动,影响泡菜的质量。
故选:C。
13.(2019•攀枝花)科学家将大鼠的生长激素基因用显微注射器注入小鼠核未融合的受精卵中,培育出了生长速度快2﹣3倍的超级鼠。由此推论,生物在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 )
A.基因B.性状C.基因和性状D.基因或性状
【答案】A
【解答】解:注射过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发育成超级鼠,而未注射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发育成普通鼠,通过对比可知鼠的个体的大小(性状)是有生长激素基因控制的。该研究成果说明,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遗传下去的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
故选:A。
14.(2019•内江)在做镘头时,将酵母菌加入生面团中,酵母菌会产生二氧化碳,使生面团膨胀。如图表示温度对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
B.做馒头时,用30℃~45℃温水发面效果更好
C.蒸馒头时,面团中的酵母菌会被高温杀死
D.面团放到冰箱冷藏室(2℃~5℃)不会发酵,因为酵母菌会被冻死
【答案】D
【解答】解:A、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的真菌,正确;
B、分析图中的曲线可知:在30℃~45℃范围内,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最多,说明此时酵母菌的活性最强,因此做馒头时用30℃~45℃温水发面效果更好。正确;
C、分析图中的曲线可知:温度达到75℃时,酵母菌不能进行呼吸不再产生二氧化碳,到达100℃时面团中的酵母菌被高温杀死,正确;
D、面团放到冰箱冷藏室(2℃~5℃),由于低温影响了它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活动,酵母菌体内的酶活性低,面团不能发酵,但是酵母菌并没有被冻死,错误。
故选:D。
15.(2019•内江)如图为巴斯德实验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设置a瓶的作用是作对照实验
B.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烧瓶的瓶颈不同
C.将a、b两个烧瓶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杀死其中的微生物
D.该实验巴斯德得出的结论是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答案】B
【解答】解:A、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设置a瓶的作用是作对照实验,A叙述正确;
B、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烧瓶的细菌的有无,B叙述错误;
C、将a、b两个烧瓶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杀死其中的微生物,C叙述正确;
D、该实验巴斯德得出的结论是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D叙述正确;
故选:B。
16.(2019•广元)酿制葡萄酒时,能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的是( )
A.青霉B.根瘤菌C.酵母菌D.醋酸菌
【答案】C
【解答】解: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作甜酒时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糯米中的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7.(2020•巴中)生物技术(bitechnlgy)是人们利用微生物、动植物体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主要包括 发酵 技术和 现代生物 技术。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生物技术是人们利用微生物、动植物体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它主要包括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发酵工业起源很早,中国早在公元前22世纪就用发酵法酿酒,然后开始制酱、制醋、制腐乳等,这些都是我国传统的发酵产品,现代的发酵技术能够按照人们的意愿创造出具有特殊性能的微生物,以生产人类需要的发酵产品,如青霉发酵产生青霉素,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能治疗疾病。现代生物技术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20世纪未,随着计算生物学、化学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的兴起,发展了系统生物学的生物技术﹣即系统生物技术,包括生物信息技术、纳米生物技术与合成生物技术等。
故答案为:发酵;现代生物。
18.(2020•巴中)闻名世界的四川泡菜在制作过程中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 乳酸菌 ,泡菜发酵需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四川泡菜在制作过程中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 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产生乳酸,因此泡菜发酵需在 无氧条件下进行。
故答案为:乳酸菌
19.(2019•巴中)生物技术( bitechnlgy)是人们利用微生物、动植物体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主要包括 发酵技术 和 现代生物技术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生物技术是人们利用微生物、动植物体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它主要包括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发酵工业起源很早,中国早在公元前22世纪就用发酵法酿酒,然后开始制酱、制醋、制腐乳等,这些都是我国传统的发酵产品,现代的发酵技术能够按照人们的意愿创造出具有特殊性能的微生物,以生产人类需要的发酵产品,如青霉发酵产生青霉素,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能治疗疾病。现代生物技术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20世纪未,随着计算生物学、化学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的兴起,发展了系统生物学的生物技术﹣即系统生物技术,包括生物信息技术、纳米生物技术与合成生物技术等。
故答案为:发酵技术;现代生物技术。
20.(2019•成都)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都属于现代生物技术。人们可利用 转基因 技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的DNA中去,从而有目的地改变生物性状;还可利用 克隆 技术复制出在遗传上与原来生物体一模一样的新个体。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这就是转基因技术,基因是DNA上的最小片段,所以说这个基因组就是DNA.克隆技术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的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所以,克隆个体在遗传上与原来的生物体一模一样。
故答案为:转基因;克隆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1.(2019•绵阳)小华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制作面包依赖于酵母菌在一定温度下的呼吸作用,于是,他想利用酵母菌作为材料,探究温度对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影响,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帮助他完成以下科学探究过程:
I提出问题 温度对酵母菌呼吸作用有影响吗 ?
Ⅱ作出假设
温度对酵母菌呼吸作用强弱有影响。
Ⅲ制定计划
(1)材料和用具:酵母菌培养液(含酵母菌和有机物)、澄清石灰水、实验装置若干(如图所示)等。
(2)实验原理:
①二氧化碳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不同的温度下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不同。澄清石灰水越浑浊,说明酵母菌释放的二氧化碳越 多 ,呼吸作用越强。
(3)实验步骤:
①取两组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编号为甲、乙。
②向甲的A瓶中加入10ml酵母菌培养液,向乙的A瓶中加入 10 ml酵母菌培养液,再向甲、乙的B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注:A瓶中都预留了足够的空气)
③甲组放于低温条件下培养,乙组放于常温条件下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④一段时间后,观察澄清石灰水浑浊程度,并做好记录。
Ⅳ实施计划
按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甲组澄清石灰水浑浊程度不明显,乙组澄清石灰水 明显浑浊 。
V得出结论
温度对酵母菌呼吸作用强弱有影响, 常温 条件下更适于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
Ⅵ表达和交流
上述实验中对照组是 乙 ,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需要 (填“需要”或“不需要”)对每组实验设置重复组。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Ⅰ该实验是探究温度对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影响,提出的问题:温度对酵母菌呼吸作用有影响吗?
Ⅲ(2)②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为生物的活动提供动力。不同的温度下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不同。澄清石灰水越浑浊,说明酵母菌释放的二氧化碳越多,呼吸作用越强。
(3)②对照实验是除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所以向甲的A瓶中加入10ml酵母菌培养液,向乙的A瓶中加入10ml酵母菌培养液。
Ⅳ实验结果:甲组澄清石灰水浑浊程度不明显,乙组澄清石灰水浑浊程度明显。
Ⅴ得出结论:常温下更适于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
Ⅵ甲组放于低温条件下培养,乙组放于常温条件下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甲组是实验组,乙组起对照作用。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需要对每组实验设置重复组。
故答案为:Ⅰ温度对酵母菌呼吸作用有影响吗?
Ⅲ(2)②多;②10;
Ⅳ明显浑浊;
Ⅴ常温;
Ⅵ乙;需要。
四.解答题(共1小题)
22.(2019•绵阳)2018年《细胞》期刊报道,我国科学家攻克了克隆非人灵长类动物这一世界难题,首次成功用体细胞克隆出了两只猕猴﹣﹣“中中”和“华华”(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猕猴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受精卵 ,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 子宫 。
(2)产生“中中”、“华华”的生殖方式是 无性生殖 (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它们的性别关系 相同 (填“相同”或“不同”)。
(3)融合细胞被激活,通过分裂形成克隆胚胎,最终长成猕猴。猕猴的体细胞和融合细胞相比,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应该 相同 (填“相同”或“不同”)。染色体是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4)理论上讲,还可以克隆若干只与“中中”和“华华”长相十分相似的猕猴,原因是克隆猕猴的基因来源于 供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上的DNA ,从而控制相同的遗传性状。
(5)假定“中中”和“华华”长大后,与自然界中的猕猴随机交配,其后代之间的性状 不完全相同 (填“完全相同”或“不完全相同”)。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由受精卵到胎儿的过程是: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在自然界中,猕猴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
(2)克隆猴不通过两性细胞的结合而产生后代个体,而是由体细胞产生个体的。所以是无性生殖。“中中”和“华华”拥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所以性别相同。
(3)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核移植是指将供体细胞核移入除去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通过核移植方法获得的克隆猴的细胞核由供体提供,所以与核供体相比,克隆猕猴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4)克隆的过程能够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其功能是能传递遗传信息,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中中”和“华华”长得像猕猴A,原因是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克隆猕猴的细胞核来源于猕猴A。
克隆的过程能够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其功能是能传递遗传信息,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中中”和“华华”长得像供核体细胞的猕猴。所以继续选择该猕猴的体细胞提供细胞核(遗传物质)就可以克隆出与“中中”和“华华”长得像的猕猴。
(5)“中中”和“华华”长大后,与自然界中的猕猴随机交配,容易出现变异现象。所以后代之间的性状不完全相同。
故答案为:
(1)受精卵;子宫;(2)无性生殖;相同;(3)相同;DNA;(4)供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上的DNA;(5)不完全相同
选项
方法
生物学原理
A
巴氏消毒法
高温灭菌,杀死生活在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
B
巴氏消毒法
通过防腐剂的添加和使用,杀灭细菌和真菌
C
冷藏冷冻法
低温杀死生长在食物表面的细菌和真菌
D
冷藏冷冻法
低温杀死存在于食物表面的芽孢和孢子
选项
方法
生物学原理
A
巴氏消毒法
高温灭菌,杀死生活在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
B
巴氏消毒法
通过防腐剂的添加和使用,杀灭细菌和真菌
C
冷藏冷冻法
低温杀死生长在食物表面的细菌和真菌
D
冷藏冷冻法
低温杀死存在于食物表面的芽孢和孢子
中考生物三轮复习冲刺练习21 生物技术(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生物三轮复习冲刺练习21 生物技术(含解析),共7页。
2023年全国生物中考真题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8 生物技术(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2023年全国生物中考真题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8 生物技术(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8生物技术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18生物技术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4 生物技术(学生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4 生物技术(学生版+解析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