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危机的防范、识别与干预——-中学生主题班会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学生心理危机的防范、识别与干预——-中学生主题班会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什么是心理危机,中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全校的心理普查及建档,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心理健康基础知识,比如抑郁症,评估的核心内容,评估的核心内容与应对,关于信息的发布,不隐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在遭遇严重的应激事件后,自身无法回避且运用自身资源和原有的应对方式均无法解决,从而内心产生严重失调,并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抑郁以及认知和行为障碍等的心理反应。心理极端事件(如:自伤、自杀等)是中小学生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绝望选择。
研究指出,心理危机是应激源因素和个体易感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个体素质(如:身体抵抗力较差)
身体不适(如:感冒发烧)
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危机是“危”也是“机”
心理健康课心理班会课学科渗透
5·25校园心理活动心理主题讲座班级团体活动
专业的心理咨询班主任的心理访谈心理周记
全校的心理普查及建档班级心育委员制度
初一、初二年级,每班每周一节心理课,主题包括:情绪调节、人际交往技巧、压力调适、自信心提升、亲子沟通技巧、学习动力提升、目标制定、自我认识等等。
班主任利用班会课,针对班级近期出现的问题和班级需求,上一堂心理班会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并对体验进行概括总结和分析,最终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各门学科中都可以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
语文、历史学科:典型人物具备的积极心理品质数学、物理学科:面对困难的心态、解决问题的思路美术、音乐、体育学科:积极放松的体验,情绪的释放
心理主题讲座主要针对某一个年级的学生或家长,包括理论讲解、活动体验、方法指导等,比如:自信心提升主题、压力调节主题、时间管理主题、心理赋能主题,以及如何有效支持孩子、解读青春期的孩子、亲子沟通技巧等家庭教育主题。
以团体辅导形式开展的班级活动,主要有放松身心、释放压力、寻找积极资源等目的。
心理咨询师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进行一对一专业的心理咨询,缓解负面情绪,调整不良认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建立关系(良好的关系是有效沟通的基础)了解事实(发生了什么事情、产生了哪些情绪和想法)分析原因(多角度分析原因、情绪背后的认知和需求)协助应对(积极解读诱发事件、寻找支持系统和资源)
班主任老师可以在班级中推广实行“心理周记”,引导学生将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焦虑、烦恼等消极情绪,通过周记的形式加以表达和宣泄,同时,班主任老师也通过心理周记,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变化,及时给予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我校对每年的新生年级,在入学第一个月内进行心理普查,主要采用以下两个量表:1、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可用于综合检测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2、《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了解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对周围环境的适应程度等状况。
二、心理危机与危机识别
心理危机是一种认知,当事人认为某件事或境遇是个人的资源和应付机制所无法解决的困难。将会导致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失调。
2. 如何识别心理危机的高危人群?
有自杀家族史者:1、有自杀家族史者2、有自杀未遂史者3、或有自杀企图与计划者
心理障碍患者:1、患抑郁症、双向障碍及尚在治疗者2、有被害妄想症或其它精神病阳性症3、冲动型(边缘型)人格障碍者
创伤事件经历者1、在家庭、学业、人际等方面遭遇重大挫折者2、遭遇失恋、怀孕堕胎及其它情感挫折者3、近期丧亲者4、16岁前失去父亲的男孩5、曾经被虐待6、经历急性生活事件
极度自卑者1、极度自卑或自感生活能力低下者2、有明显生理缺陷或身体长期患病者3、情绪长期低落不与他人来往者
儿童青少年问题者1、学习困难及在意成绩者2、学习压力大3、孤立孤独者4、被欺负者5、极度焦虑者6、成绩整体下降7、变得不再努力8、毫无理由或反复的缺席或旷课
警惕:如果同时多个因素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话,危险就会增加!
高危人群不一定都会出问题,因为每个人的抗压能力不同、社会支持系统及其发挥的作用也不同!
3.心理危机者的内心世界
当事人认为Ta的处境是“三无”(1)无法逃避的(2)无法忍受的(3)无法终止的
三、心理危机评估与干预
(1)是否有了自杀的想法?(2)是否已经形成自杀的决定?(3)是否形成了具体的计划?(4)是否做了进一步的准备?(5)是否尝试过?
(1)没有自杀危机——进行常规谈心、谈话教育
(2)已经有了自杀的想法——转入咨询
(3)形成了具体计划:“想过使用何种方式,何时进行”——高度关注同时启动危机干预
(4)做了进一步的准备:购买药物或计划购买药物,购买绳子或计划购买绳子,写遗书或者计划写遗书等
(5)有尝试过:曾经走到楼上尝试去跳,曾经尝试撞向汽车等——24小时不能离人和及时干预
心理危机事件的善后工作
发布真相的目的:1.防止不真实的流言传播;2.降低因为不知道真相而带来的恐惧感;3.正视问题,避免跟风。
目击者、好朋友、邻座、有类似问题的人、易感人群。
详细了解情况---筛查---重点安抚
教师对自身心理状况的关注!必要时寻求专业援助。
安抚的重点:情绪宣泄-寻找支持-探寻意义
二、关于学生状态的评估与安抚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精品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生常见烦恼,摆脱烦恼,案例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件《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论文摘要,文章大纲,什么是心理健康,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及干预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危机预防与干预,心理危机的定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