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2021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第1页
    2021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第2页
    2021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第3页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题组,填空题,科普阅读题,流程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 B.硅
    C.铝 D.铁
    2.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CO2 C.Na2CO3 D.Ca(OH)2
    3.氢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核外电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4.氢氧化钠可用于制造肥皂,其俗称是
    A.小苏打 B.熟石灰
    C.火碱 D.纯碱
    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胆矾研碎 B.品红扩散
    C.蜡烛燃烧 D.干冰升华
    6.下列微粒中,能够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A.H B.H+
    C.H2 D.H2O
    7.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3 瓶气体的是(  )
    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C.观察颜色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8.某校正在创建无烟型校园,你认为在校园内应张贴的标志是
    A. B.
    C. D.
    9.钾肥能增强农作物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下列物质能用作钾肥的是
    A.KCl B.NH4HCO3
    C. D.Na2SO4
    10.将厨房中的四种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白醋 B.蔗糖 C.香油 D.食盐
    11.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是(  )
    A.喷漆
    B.镀一层耐腐蚀的金属
    C.制成不锈钢
    D.存放在潮湿的空气中
    1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读液体体积
    C.点燃酒精灯
    D.稀释浓硫酸
    13.由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A.酸雨 B.海水赤潮
    C.温室效应 D.臭氧空洞
    14.下列数据是一些物质的pH,其中呈碱性的是
    A.牙膏
    B.胡萝卜
    C.橘子
    D.食醋
    15.镁有“国防金属”的美誉。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如下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12
    B.核外电子数为 24
    C.元素符合为Mg
    D.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16.下列物质中,能与水反应且放热的是
    A.碳酸钙 B.生石灰
    C.氢氧化钠 D.食盐
    17.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时涉及到的反应为2HgO 2Hg+O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8.火星探测器“好奇号”发现火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tang)的物质,其化学式为COS。已知硫化羰中氧元素和硫元素均为-2价,则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19.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发生火灾时,不能乘电梯逃离
    B.档案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发生煤气中毒,立即将中毒人员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20.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B.能与盐酸反应
    C.能与氧化铁反应 D.能使酚酞变红
    21.枯茗醛(化学式为C10H12O)是一种食用香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类别上看:枯茗醛属于氧化物
    B.从宏观上看:枯茗醛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从微观上看:1个枯茗醛分子中含有23个原子
    D.从质量上看:枯茗醛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5:6
    22.某实验小组探究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滴有酚酞试液)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实验是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B.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钠
    C.B点时表示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无色
    D.实验通过证明碱溶液的消失来证明发生了中和反应
    23.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居室空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其反应过程的微粒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变化过程中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
    C.该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为1:1 D.变化遵循了质量守恒定律

    二、选择题组
    依据下列20℃时的实验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实验




    水的质量/g
    50
    50
    50
    50
    加入NaCl的质量/g
    15
    20
    25
    30
    未溶解NaCl的质量/g
    0
    2
    7
    12

    24.①~④所得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时,68 g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18 gNaCl
    B.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质的方法
    C.实验②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
    D.实验②③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三、填空题
    26.营养饮食,关注健康。

    (1)吃春饼是中国民间立春饮食风俗之一。主要的食材包括:春饼、韭菜和豆芽等炒成的和菜、酱肉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____。
    (2)将下面的物质与其相应的用途连线。______

    27.2020年5月5日,中国推力最大的新一代运载火箭一“长征五号B”首飞成功,它的一级动力配备是以液氢、液氧等作推进剂的氢氧发动机,用氢气燃烧产生动力。
    (1)液氢中氢分子的间隔比氢气中氢分子的间隔______(填“大”、“小”或“相等”)。
    (2)科学家研发出在光照条件下,以氧化钴纳米粒子为催化剂分解水获得氢气的方法。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8.考古工作者在四川三星堆遗址新发现6座器物坑,已出土金面具残片、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500余件。

    (1)青铜器最初制作完成后的初始颜色呈黄、金色,由于长时间埋藏的原因(氧化、生锈等)而导致颜色发生了变化,变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青绿色”。此变化属于______(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古代湿法炼铜原理是用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9.海水是溶有氯化钠等盐分的混合物。反渗透海水淡化法部分流程示意图如下:

    (1)高压泵需要的能量可由天然气燃烧提供。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
    (2)推测:泵入“膜单元”的海水、得到的淡水和浓盐水中,所含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
    30.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写出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为原料进行高炉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宋代《天工开物》中记载,为提高冶炼温度,使用了一种固体化石燃料来代替木炭,这种固体化石燃料是______。
    31.根据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
    (2)实验B,能说明木炭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的依据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2.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答,按A计分。


    A配制50g10%的氯化钠溶液
    B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
    (1)操作④的名称是______。
    (2)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1)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2)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33.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稀盐酸。

    (1)无明显变化的孔穴有______(填孔穴序号)。
    (2)孔穴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四、科普阅读题
    34.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土豆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是餐桌上的美味食材。

    表1鲜土豆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每100g)
    蛋白质/g
    脂肪/g
    淀粉/g
    钙/mg
    磷/mg
    维生素C/mg
    1.5-2.3
    0.4-0.94
    17.5-28.0
    11-60
    15-68
    20-40

    土豆切开后发生褐变,用水浸泡能防止褐变,但会引起营养物质流失。用土豆片进行实验,测得其食用品质、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如下:

    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就算是把变绿、发芽的部位削掉,也不宜食用。除食用外,土豆还可以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医药、化工、纺织、造纸等工业中。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表1中的“钙”指的是______________(填“元素”或“原子”)。
    (2)由图1可知:60min内,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浸泡30min比10min脆性分值高
    B浸泡10min,硬度、咬碎感均无明显变化
    C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粘结性、弹性分值均降低
    (3)由图2可知:土豆片的淀粉含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变绿、发芽的土豆不宜食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土豆是四大粮食作物之一B土豆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
    C用水泡可防止土豆片褐变D土豆开发应用的前景广阔

    五、流程题
    35.某金属冶炼厂的管道烟泥中含有相当量的铜、锌以及能造成污染的硫。对烟泥中铜、锌回收再利用并对硫进行适当处理的主要流程如下。

    (1)反应器1中,铜转化为_____。
    (2)反应器2中,加入的酸浸液x为_____。
    (3)反应器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6.工业烟气脱硫就是将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除去。一种采用“双碱法”脱硫的工业流程示意图如图:

    (1)吸收塔中,用NaOH溶液吸收SO2,补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2)NaOH溶液喷成雾状能充分吸收SO2的原因是______。
    (3)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有利于节约成本。

    六、实验题
    37.依据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A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B实验中观察到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
    (3)C实验中为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所涉及的实验。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方案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38.根据图所示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A装置探究水的组成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2)B装置用所示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收集满二氧化碳,再倒入约 体积的紫色石蕊试液,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
    39.某实验小组利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通过该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现象是______。

    七、科学探究题
    40.使燃料充分燃烧是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一种重要方法。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条件下蜡烛燃烧的情况。
    (査阅资料)蜡烛燃烧时生成的CO2与CO的浓度比越大,蜡烛燃烧越充分。
    (进行实验)利用图装置完成实验(所用传感器分别为O2、CO、CO2浓度传感器)。

    实验序号
    容器情况
    蜡烛位置
    O2起始浓度
    CO2与CO的浓度比
    熄灭时O2浓度
    1
    敞口
    (模拟通风环境)
    如图1
    21%
    1205.1
    持续稳定燃烧,保持在20.4%左右不变
    2
    半敞口
    (模拟有烟囱的环境)
    如图1
    21%
    1202.0
    持续稳定燃烧,保持在20.3%左右不变
    3
    密闭
    如图1
    21%
    223.7
    约16%
    4
    密闭
    如图2
    21%
    255.6
    约16%
    5
    密闭
    如图3
    21%
    270.6
    约16%
    6
    密闭
    如图3
    22%
    344.9
    约16%
    7
    密闭
    如图3
    23%
    x
    约16%
    (解释与结论)
    (1)蜡烛燃烧时生成的CO2与CO,由此判断蜡烛中一定含有______元素。
    (2)对比实验2和3,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对比______(填实验序号),可得出“其他条件相同时,蜡烛的位置越分散,燃烧越充分”。
    (4)实验5、6、7的目的是______。
    (5)x______344.9(填“>”、“=”或“

    相关试卷

    2022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一模化学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一模化学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题组,填空题,科普阅读题,流程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科普阅读题,流程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