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六)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99282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六)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99282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六)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99282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1年最新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套卷(含答案解析)
- 2021年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四) 试卷 7 次下载
- 2021年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五) 试卷 8 次下载
- 2021年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七) 试卷 8 次下载
- 2021年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八) 试卷 6 次下载
- 2021年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九) 试卷 7 次下载
2021年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六)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六),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六)
一、选择题(共12题,36分)
1.2016湖南新能源汽车专展于2016年4月28日~5月2日在青竹湖国际会展中心内隆重举行.新能源汽车专展将为湖南人民提供一个了解新能源汽车的窗口.下列关于新能源汽车的优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不需要消耗能量 B.节约燃油能源
C.减少废气排放,保护环境 D.效率高、噪声低
2.为了让后排的同学也能听清楚,老师常用“小蜜蜂”上课,是增大了声音的( )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3.四个悬挂着的通草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球与C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 B.B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C.B球与D球一定带有同种电荷 D.D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4.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河底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上要浅,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B.斜插入水中的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天鹅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教室侧面的同学有时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是因为漫反射造成的
5.在下面列举的现象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碘加热时变为碘蒸气
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
C.放在衣柜里的卫生球慢慢变小
D.湿衣服变干
6.一个铁球沿斜面滚下,铁球所受重力的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7.小阳从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表中分析归纳出了下列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J/(kg•℃)
水
4.2×103
水银
0.14×103
玻璃
0.84×103
钢铁
0.46×103
冰
2.1×103
酒精
2.44×103
木材
2.4×103
铜
0.39×103
煤油
2.1×103
沙石
0.92×103
铝
0.88×103
铅
0.13×103
蓖麻油
1.8×103
干泥土
0.84×103
A.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
B.不同物质的比热容都不一样
C.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状态有关
D.水银的比热容太小,不宜用来做温度计中的液体
8.正在匀速向右直行的足够长的火车车厢的光滑地板上,放着质量不同的甲、乙两个球,并且m甲>m乙,如图所示.当火车突然加速时( )
A.两个球相对于车厢都向左运动,两球间距离减小
B.两个球相对于车厢都向左运动,两球间距离不变
C.两个球相对于车厢都向右运动,两球间距离不变
D.两个球相对于车厢都向右运动,两球间距离增大
9.如图所示是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其中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而变化,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指示灯熄灭,电铃工作,发出报警信号.下列关于报警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继电器实质是一种电路开关,可以用一个电路控制另一个电路
B.电磁继电器中的电磁铁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
C.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增大
D.温度没有达到设定值时电磁铁无磁性
10.下列现象或装置中,利用了电流热效应的是( )
①电视机后盖有许多小孔 ②电动机外壳上装散热片 ③电饭锅 ④电灭蚊器 ⑤教室投影仪箱里装有小风扇 ⑥电暖手宝.
A.①②⑥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②③⑥
11.如图所示,将乒乓球放置于吹风机出风口的正上方,球会悬在空中,若将乒乓球稍微右移,放手后乒乓球将会( )
A.停在右边 B.回到正上方 C.往下掉落 D.往右移动
12.小明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模拟电加热器电路,开关S1、S2的通断只有两种状态:同时断开或同时闭合.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 V,灯泡L标有“6 V 3 W”字样.当开关都断开时,电路的总功率为1.8 W,电阻R1、R2的功率P1:P2=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开关都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
B.电阻R1的阻值为15Ω
C.当开关都闭合时,R2的功率为1.35 W
D.当开关都闭合时,电路工作1 min,共消耗电能612 J
二、填空题(共5题,22分)
13.某同学让太阳光通过透明的镜片照射到白墙上,如图所示,从图中现象可看出,此镜片对光有 作用,用这镜片磨成的眼镜可以用来矫正 视眼.
14.将一个用导线绕成的螺线管安装在玻璃板上.在板面上均匀撒满铁屑,通电后铁屑的分布如图所示,则图中A、B两点相比, 点磁场较强;若小磁针在B点自由静止时N极指向右边,则电源的右为 极.
15.作为汽车发动机的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四个冲程组成的.其中压缩冲程是通过 的方式使汽缸内的气体内能增加的.小明同学阅读了某牌号汽车发动机的说明书后,将内燃机的能量流向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表,根据给出的信息可知,该内燃机的效率最大为 .
16.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为8V,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1A”,灯泡标有“6V 3W”字样.若闭合开关,两电表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超过额定值,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灯L正常工作时,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为 W.为了保证电路中各元件安全工作,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Ω.
17.如图是常见的厕所自动冲水装置原理图,水箱内有质量m1=0.4 kg,体积V=3×10﹣3m3的浮筒P,另有一厚度不计,质量m2=0.2 kg,面积S=8×10﹣3 m2的盖板Q盖在水箱底部的排水管上.用细线将P、Q连接,当供水管流进水箱的水使浮筒刚好完全浸没时,盖板Q恰好被拉开,水通过排水管流出冲洗厕所.当盖板Q恰好被拉开的瞬间,浮筒受到的浮力为 N,此时细线对浮筒P的拉力为 N,水箱中水的深度为 m.(g取10 N/kg)
三、实验与探究(共4题,22分)
18.如图是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若秒表每格为1s,由实验测量可知,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根据小车的运动情况,可以判断小车在斜面方向上 (选填“受平衡力”“受非平衡力”或“不受力”).
19.小明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凸透镜位置固定不动).
(1)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2)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30
15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20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3
15
倒立、放大的实像
4
6
无
正立、放大的实像
(1)上表实验序号3中所缺的实验数据是 .
(2)当蜡烛从上图所示的位置远离透镜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
(3)小红在早上9:00利用太阳光进行观察凸透镜焦点的活动,她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她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你认为她这种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0.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邹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确定的.
(1)分析比较图 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2)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 .
(3)另一组的小华同学在实验时将图丙中的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了大小不同的两块,然后把它们平放在海绵上,他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21.如图所示是小敏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图.闭合开关后,铜棒ab、灵敏电流计、开关、导线组成闭合电路.小敏做了如下的实验:
(1)铜棒静止,让蹄形磁铁竖直向上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 (选填“会”或“不会”)偏转;
(2)当铜棒向右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当换用磁性更强的磁体时,仍然让铜棒ab以相同的速度向右运动,小敏发现这时指针偏转的角度较大.这说明感应电流的大小与 有关.
四、简答题(共1题,6分)
22.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公元8世纪,长沙铜官,在一片丘陵起伏的古城村,远近燃起冲天大火.窑工们依山挖出龙形的窑场,用山柴烧制瓷器.这一烧,成就了永不磨灭的长沙窑,也让长沙窑成为世界釉下彩的创烧地,开创了陶瓷业一个伟大的时代.铜官谭家坡龙窑斜卧在山坡上,形状像卧龙,用土和陶砖砌成,用柴草、松枝烧制陶瓷.古龙窑依山势砌筑成直焰式筒形穹状隧道,长约70米,高约2米,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窑头横断面小,便于烧窑开始时的热量集中,利于燃烧.窑中部横断面最大,窑尾又缩小.拱顶成弧形,两侧上部或窑顶有多排直径约0.15米的投柴孔,窑身两侧有两个窑门.龙窑作业时,在窑室内码装坯体后,将所有窑门封闭.先烧窑头,由前向后依次投柴,逐排烧成.烧成温度最高达1300摄氏度.在陈列馆,可看到练泥、拉坯、印坯、利坯、晒坯、刻花、施釉、烧窑、彩绘、釉色变化…
在长沙铜官窑考古遗址公园内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古制瓷作坊、古镇窑.在作坊里可见到“手随泥走,泥随手变”的巧夺天工的拉坯成型技术;在镇窑里,可看到神奇的松柴烧瓷技艺,在公园内游客可以领略到铜官古代手工制瓷的魅力.
(1)请从物理的角度分析为什么龙窑的窑头设在山脚,窑尾设在山头?
(2)请从图文中提出一个与物理有关的问题,然后进行回答(说出其中一条合理理由即可).
问:
答: .
五、计算题(共2题,14分)
23.如图所示是某种起重机的起重滑轮组示意图,它由一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组成(不计钢绳重及摩擦).现用它将一批规格相同的电线杆装上载重汽车,每根电线杆重5×103N.
(1)若吊起一根电线杆的机械效率为80%,则动滑轮和吊钩的总重为多少?
(2)若起重机吊着一根电线杆以0.1 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吊钩对电线杆拉力的功率为多少?
(3)若钢丝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103N,那么起重机一次最多能吊起几根电线杆?
24.如图甲所示是某实验小组设计的电子秤装置,其中定值电阻R0=60Ω,Rx是力敏电阻,其阻值随压力F1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托盘里没放物品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8 V;在电子秤托盘内放一容器(托盘和容器的质量忽略不计),容器中装有体积为2000 cm3的某种液体,把一个漂浮在液面上的正方体工件用竖直向下的力F2压入液面下,F2与h(工件下表面到液面之间的距离)的大小关系如图丙所示(g取10 N/kg),求:
(1)电源电压;
(2)当电压表的示数为6 V时,托盘所受到的压力的大小;
(3)工件受到的最大浮力;
(4)工件在下压的过程中电压表的最小示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2题,36分)
1.2016湖南新能源汽车专展于2016年4月28日~5月2日在青竹湖国际会展中心内隆重举行.新能源汽车专展将为湖南人民提供一个了解新能源汽车的窗口.下列关于新能源汽车的优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不需要消耗能量 B.节约燃油能源
C.减少废气排放,保护环境 D.效率高、噪声低
【考点】能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危害.
【分析】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
【解答】解:A、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采用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但仍需要消耗能量,故A错误;
B、新能源汽车一般是用天然气、石油气、氢气、电力作为动力,节约燃油能源,故B正确;
C、电动汽车不产生尾气,没有污染;氢能源汽车尾气是水,对环境没有污染,减少废气排放,有效的保护环境,故C正确;
D、一般新能源汽车采用新技术,新结构,使它的效率更高,噪声更低,故D正确.
故选:A.
2.为了让后排的同学也能听清楚,老师常用“小蜜蜂”上课,是增大了声音的( )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考点】响度.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
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小蜜蜂”是便携式扩音设备,使讲课声音更加洪亮,这是为了增大声音响度,C正确;
老师上课时发出声音的音色由老师的声带决定,声带的振动频率未变,故音调不变,ABD错误.
故选C.
3.四个悬挂着的通草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球与C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 B.B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C.B球与D球一定带有同种电荷 D.D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考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分析】利用图示的A、B、C三个带电小球的相互作用情况,结合电荷间的作用规律,以B球的带电情况为突破口来解决此题.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解答】解:AB相互排斥,因此它们一定带同种电荷.可能是正电,也可能是负电.BC相互吸引,则C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为轻小物体.CD相互吸引,则D可能带电,也可能为轻小物体.
故选D.
4.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河底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上要浅,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B.斜插入水中的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天鹅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教室侧面的同学有时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是因为漫反射造成的
【考点】光的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筷子变折、透镜成像等.
【解答】解:A、河底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上要浅,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的缘故,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斜插入水中的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的缘故,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C、天鹅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教室侧面的同学有时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是因为镜面反射造成的,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5.在下面列举的现象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碘加热时变为碘蒸气
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
C.放在衣柜里的卫生球慢慢变小
D.湿衣服变干
【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分析】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碘加热时变为蒸气,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冰棒周围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是升华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卫生球日久变小,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湿衣服变干,是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一个铁球沿斜面滚下,铁球所受重力的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重力的方向.
【分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据此判断.
【解答】解:无论物体放在什么位置,重力的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的.
故选B.
7.小阳从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表中分析归纳出了下列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J/(kg•℃)
水
4.2×103
水银
0.14×103
玻璃
0.84×103
钢铁
0.46×103
冰
2.1×103
酒精
2.44×103
木材
2.4×103
铜
0.39×103
煤油
2.1×103
沙石
0.92×103
铝
0.88×103
铅
0.13×103
蓖麻油
1.8×103
干泥土
0.84×103
A.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
B.不同物质的比热容都不一样
C.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状态有关
D.水银的比热容太小,不宜用来做温度计中的液体
【考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比热容的概念.
【分析】(1)根据Q=cm△t可知,在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情况下,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越大,升温越慢;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结合表中的特点还可以判断其应用.
【解答】解:A、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的比热容比湿泥土的比热容小,吸收相同的热量升温较快,故A错误;
B、从表中可知,冰和煤油的比热容一样,干泥土和玻璃的比热容一样,故B错误;
C、水和冰是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它们的比热容不同,所以可得出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状态有关,故C正确;
D、从表中可知,水银的比热容比较小,当温度变化相同时比其它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少,这样一方面不会影响被测物体的温度,另一方面吸收相同热量时,比其它物质的温度改变量大,所以适合用来做温度计中的液体,故D错误.
故选C.
8.正在匀速向右直行的足够长的火车车厢的光滑地板上,放着质量不同的甲、乙两个球,并且m甲>m乙,如图所示.当火车突然加速时( )
A.两个球相对于车厢都向左运动,两球间距离减小
B.两个球相对于车厢都向左运动,两球间距离不变
C.两个球相对于车厢都向右运动,两球间距离不变
D.两个球相对于车厢都向右运动,两球间距离增大
【考点】惯性现象.
【分析】(1)小车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和小车相同的速度,相同的方向进行运动;
(2)原来两个小球都随车一起运动,当小车突然加速,两个小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运动速度小于小车速度.由于地板光滑,水平方向不受任何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会改变,保持相同的距离.
【解答】解:
当小车匀速直线运动时,两个小球和小车以相同的速度随车一起运动;
当小车突然加速时,两个小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由于地板是光滑的,水平方向上两个小球都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都不会改变,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但是运动速度小于加速后小车的运动速度,相对于小车向左运动,所以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都相对于小车向左运动,距离保持不变.ACD错误,B正确.故选B.
9.如图所示是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其中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而变化,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指示灯熄灭,电铃工作,发出报警信号.下列关于报警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继电器实质是一种电路开关,可以用一个电路控制另一个电路
B.电磁继电器中的电磁铁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
C.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增大
D.温度没有达到设定值时电磁铁无磁性
【考点】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分析】电磁继电器实质是一种电路开关,它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组成,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
其主要部件是一个电磁铁,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结合其结构可对选项中的说法逐一做出判断.
【解答】解:A、电磁继电器实质是一种电路开关,可以用一个电路控制另一个电路,从而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故A正确;
B、电磁继电器中的电磁铁的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与电磁感应无关,故B错误;
C、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电磁铁的磁性增强,将衔铁吸下来,指示灯熄灭,电铃工作,发出报警信号,故C错误;
D、温度没有达到设定值时电磁铁照样有磁性,只是磁性较小,不能将衔铁吸下来,故D错误.
故选:A.
10.下列现象或装置中,利用了电流热效应的是( )
①电视机后盖有许多小孔 ②电动机外壳上装散热片 ③电饭锅 ④电灭蚊器 ⑤教室投影仪箱里装有小风扇 ⑥电暖手宝.
A.①②⑥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②③⑥
【考点】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磁效应.
【分析】当电流通过电阻时,电流作功而消耗电能,产生了热量,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一方面,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可以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另一方面,电流的热效应也有一些不利因素.
【解答】解:
①电视机的机壳上有许多小孔是为把各电器元件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失掉,不符合题意;
②电流通过电机产生的热量是有害的,有许多散热片可以用来散热,不符合题意;
③电饭锅是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把电能转化为内能,从而给食物加热,符合题意;
④电灭蚊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符合题意;
⑤教室投影仪箱里装有小风扇,是为了散失热量,过多的热量会影响投影仪的正常工作,不符合题意;
⑥电暖手宝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利用了电流热效应工作的,符合题意.
故选C.
11.如图所示,将乒乓球放置于吹风机出风口的正上方,球会悬在空中,若将乒乓球稍微右移,放手后乒乓球将会( )
A.停在右边 B.回到正上方 C.往下掉落 D.往右移动
【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液体和气体都称为流体,生活中常见的流体是水和空气,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解答】解:如图所示,将乒乓球放置于吹风机出风口的正上方,球会悬在空中,若将乒乓球稍微右移,由吹风机的作用,乒乓球的左侧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乒乓球的右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所以乒乓球在右侧较大的压强的作用下被压回原位置.
故选B.
12.小明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模拟电加热器电路,开关S1、S2的通断只有两种状态:同时断开或同时闭合.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 V,灯泡L标有“6 V 3 W”字样.当开关都断开时,电路的总功率为1.8 W,电阻R1、R2的功率P1:P2=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开关都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
B.电阻R1的阻值为15Ω
C.当开关都闭合时,R2的功率为1.35 W
D.当开关都闭合时,电路工作1 min,共消耗电能612 J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分析】(1)当开关都断开时,R1与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知道电源的电压和电路的总功率,根据P=UI求出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P=I2R求出电阻R1、R2的阻值之比,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R1、R2的阻值;
(2)当开关都闭合时,R2被短路,灯泡L与R1并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P=求出R1的电功率,此时灯泡的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相等,电路中的总功率等于两者功率之和,根据W=Pt求出电路工作1min共消耗的电能.
【解答】解:(1)当开关都断开时,R1与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由P=UI可得,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
I===0.3A,故A错误;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由P=I2R可得,电阻R1、R2的阻值之比:
===,即R2=3R1,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由I=可得,电路中的总电阻:
R==R1+R2,即=R1+3R1,
解得:R1=5Ω,R2=3R1=3×5Ω=15Ω,故B错误;
(2)当开关都闭合时,R2被短路,灯泡L与R1并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则,R2的功率为0W,故C错误;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额定电压下灯泡正常发光,
所以,灯泡的电功率PL=3W,
R1的电功率:
P1===7.2W,
因电路中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功率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总功率:
P′=P1+PL=7.2W+3W=10.2W,
由P=可得,电路工作1min共消耗的电能:
W=P′t=10.2W×60s=612J,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5题,22分)
13.某同学让太阳光通过透明的镜片照射到白墙上,如图所示,从图中现象可看出,此镜片对光有 会聚 作用,用这镜片磨成的眼镜可以用来矫正 远 视眼.
【考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分析】(1)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2)近视眼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佩戴凸透镜矫正.
【解答】解:由图可见,该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因此是凸透镜;远视眼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要想使像呈在视网膜上,应戴一会聚透镜,即凸透镜,所以该眼镜可以用以矫正远视眼.
故答案为:会聚;远.
14.将一个用导线绕成的螺线管安装在玻璃板上.在板面上均匀撒满铁屑,通电后铁屑的分布如图所示,则图中A、B两点相比, A 点磁场较强;若小磁针在B点自由静止时N极指向右边,则电源的右为 正 极.
【考点】磁场;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分析】(1)在磁场中用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
(2)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为磁场的方向,根据磁感线在磁体外部由N极发出回到S极确定螺线管的N,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的方向,再根据电源外部电流从正极流出回到负极判断电源的正负极.
【解答】解:
(1)由图可知,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一样,并且可以看到A点铁屑的分布比B点密集,则A点的磁场比B点强;
(2)因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为磁场的方向,且磁感线在磁体外部由N极发出回到S极,
所以,磁针在B点自由静止时N极指向右边,B点磁场的方向向右,螺线管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
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电流应由右端流入,故电源右端为正极.
故答案为:A;正.
15.作为汽车发动机的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四个冲程组成的.其中压缩冲程是通过 做功 的方式使汽缸内的气体内能增加的.小明同学阅读了某牌号汽车发动机的说明书后,将内燃机的能量流向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表,根据给出的信息可知,该内燃机的效率最大为 30% .
【考点】热机的效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分析】(1)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即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压缩冲程即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由上向下运动,压缩空气做功,使气缸内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对于做功冲程,即气缸内的混合物被引燃,导致气缸内产生高温高压燃气,这些燃气推动活塞做功,使活塞由上向下运动;
(2)由能流图得出转化为有用功的能量占总能量的比值,得出内燃机的最大效率.
【解答】解:
(1)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即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在压缩冲程中,活塞由上向下压缩气缸内的空气,即对空气做功,使得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气缸内物质的内能;
(2)由图可知,热机的效率最大为:100%﹣33%﹣30%﹣7%=30%,所以热机的效率最大为30%.
故答案为:做功;30%.
16.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为8V,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1A”,灯泡标有“6V 3W”字样.若闭合开关,两电表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超过额定值,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灯L正常工作时,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为 1 W.为了保证电路中各元件安全工作,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4Ω~7.2 Ω.
【考点】电功率的计算;欧姆定律的应用.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R与灯泡L串联,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根据P=UI和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利用P=UI求出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
(2)比较灯泡的额定电流和电流表的量程确定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灯泡的电阻和电路中的总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最小阻值;当电压表的示数最大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灯泡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得出等式即可求出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进一步得出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的范围.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R与灯泡L串联,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UL=6V,功率PL=3W,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UR=U﹣UL=8V﹣6V=2V,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由P=UI可得,电路中的电流:
I===0.5A,
则滑动变阻器的功率:
PR=URI=2V×0.5A=1W;
(2)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5A,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则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5A,
由I=可得,灯泡的电阻:
RL===12Ω,
电路中的总电阻:
R总===16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
R小=R总﹣RL=16Ω﹣12Ω=4Ω,
当电压表的示数UR大=3V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
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
UL′=U﹣UR大=8V﹣3V=5V,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I小==,即=,
解得:R大=7.2Ω,
则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4Ω~7.2Ω.
故答案为:1;4Ω~7.2.
17.如图是常见的厕所自动冲水装置原理图,水箱内有质量m1=0.4 kg,体积V=3×10﹣3m3的浮筒P,另有一厚度不计,质量m2=0.2 kg,面积S=8×10﹣3 m2的盖板Q盖在水箱底部的排水管上.用细线将P、Q连接,当供水管流进水箱的水使浮筒刚好完全浸没时,盖板Q恰好被拉开,水通过排水管流出冲洗厕所.当盖板Q恰好被拉开的瞬间,浮筒受到的浮力为 30 N,此时细线对浮筒P的拉力为 26 N,水箱中水的深度为 0.3 m.(g取10 N/kg)
【考点】浮力大小的计算.
【分析】(1)当供水管流进水箱的水使浮筒刚好完全浸没时,浮筒排开水的体积等于浮筒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此时浮筒P所受的浮力;
(2)浮筒P受到的浮力等于浮筒P的重力加上细线的拉力,据此求细线的拉力.
(3)因为盖板Q恰好被拉开,所以水对盖板的压力加上盖板的重力等于细线的拉力,而水对盖板的压力F压=pS=ρghS,据此求水箱中水的深度h.
【解答】解:
(1)浮筒P刚好完全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
V排=V=3×10﹣3m3,
浮筒P所受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3×10﹣3m3=30N;
(2)对浮筒P进行受力分析可知,浮筒P受到重力、浮力和拉力的作用,
根据力的平衡可知,浮力F浮=GP+F拉
则F拉=F浮﹣GP=30N﹣0.4kg×10N/kg=26N;
(3)因为盖板Q恰好被拉开,水对盖板的压力F压加上盖板的重力G盖等于细线的拉力F拉,
即:G盖+F压=F拉=26N,
则F压=F拉﹣G盖=26N﹣0.2kg×10N/kg=24N,
根据p=、p=ρgh可得,F压=pS=ρghS,
所以深度h===0.3m.
故答案为:30;26;0.3.
三、实验与探究(共4题,22分)
18.如图是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的原理是 v= ;
(2)若秒表每格为1s,由实验测量可知,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小于 (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根据小车的运动情况,可以判断小车在斜面方向上 受非平衡力 (选填“受平衡力”“受非平衡力”或“不受力”).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分析】(1)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是:v=;
(2)①从图中秒表读出小车通过全程和下半程所用时间和小车运动距离,利用速度公式求小车通过全程和下半程的平均速度,进行比较.
②处于非平衡状态的物体,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解答】解:(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实验原理是v=;
(2)①小车运动距离s=0.5m+0.5m=1m,t=5s,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0.2m/s;
下半程平均速度:v2===0.25m/s,
v<v2,所以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②小车在斜面上处于非平衡状态,所以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故答案为:(1)v=;(2)小于;受非平衡力.
19.小明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凸透镜位置固定不动).
(1)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2)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30
15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20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3
15
倒立、放大的实像
4
6
无
正立、放大的实像
(1)上表实验序号3中所缺的实验数据是 30 .
(2)当蜡烛从上图所示的位置远离透镜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 靠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
(3)小红在早上9:00利用太阳光进行观察凸透镜焦点的活动,她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她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你认为她这种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放置(太阳光没有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到凸透镜上) .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分析】(1)①物距大于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②根据光路的可逆性,由1的数据可知4的数据;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3)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此点为凸透镜的焦点.由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粗略测量薄透镜的焦距时,可以测出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可.
【解答】解:(1)①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当u=30cm时,物距大于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由第一组数据知,物距为30cm时,像距为15cm,所以当物距为15cm时,像距为30cm;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因此将当蜡烛从上图所示的位置远离透镜时,物距增大,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像距减小,则光屏应靠近透镜.
(3)太阳光可以近似看为平行光源,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太阳光经凸透镜后将会聚在焦点.所以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便为焦点.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便是焦距.而小红在早上9:00,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此时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没有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所以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位置.
故答案为:(1)30;(2)靠近;(3)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放置(太阳光没有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到凸透镜上).
20.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邹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确定的.
(1)分析比较图 丙、丁 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2)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
(3)另一组的小华同学在实验时将图丙中的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了大小不同的两块,然后把它们平放在海绵上,他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
【考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分析】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就要保证受力面积一定;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就要保证压力的大小一定.
【解答】解:(1)分析比较图丙和图丁可知,两图的受力面积相同,压力的大小不同,海绵的凹陷程度不同,且压力越大,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故应选择图丙、丁进行比较;
(2)分析比较图乙和图丙可知,两图的压力大小相同,受力面积不同,海绵的凹陷程度不同,且受力面积越小,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故可得结论: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3)将图丙中的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了大小不同的两块,然后把它们平放在海绵上,在受力面积变化的同时,压力大小也发生了变化,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因此不能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的结论.
故答案为:(1)丙、丁;
(2)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3)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21.如图所示是小敏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图.闭合开关后,铜棒ab、灵敏电流计、开关、导线组成闭合电路.小敏做了如下的实验:
(1)铜棒静止,让蹄形磁铁竖直向上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偏转;
(2)当铜棒向右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当换用磁性更强的磁体时,仍然让铜棒ab以相同的速度向右运动,小敏发现这时指针偏转的角度较大.这说明感应电流的大小与 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快慢和磁场的强弱 有关.
【考点】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电磁感应现象的概念,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同时要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的运动方向有关.
【解答】解:(1)物体ab静止,当蹄形磁铁竖直向上运动时,相当于磁体不动,导体向下运动,故导体的运动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平行,不切割磁感线,所以电路中没有感应电流产生;
(2)ab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慢时,电流计的指针偏转角度较小;当ab快速运动时,电流计的偏转角度变大,这说明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所以可以看出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有关.同时若换用强磁场,保持原来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感应电流也会变大,即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的强弱有关;
故答案为:(1)不会;(2)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快慢和磁场的强弱.
四、简答题(共1题,6分)
22.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公元8世纪,长沙铜官,在一片丘陵起伏的古城村,远近燃起冲天大火.窑工们依山挖出龙形的窑场,用山柴烧制瓷器.这一烧,成就了永不磨灭的长沙窑,也让长沙窑成为世界釉下彩的创烧地,开创了陶瓷业一个伟大的时代.铜官谭家坡龙窑斜卧在山坡上,形状像卧龙,用土和陶砖砌成,用柴草、松枝烧制陶瓷.古龙窑依山势砌筑成直焰式筒形穹状隧道,长约70米,高约2米,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窑头横断面小,便于烧窑开始时的热量集中,利于燃烧.窑中部横断面最大,窑尾又缩小.拱顶成弧形,两侧上部或窑顶有多排直径约0.15米的投柴孔,窑身两侧有两个窑门.龙窑作业时,在窑室内码装坯体后,将所有窑门封闭.先烧窑头,由前向后依次投柴,逐排烧成.烧成温度最高达1300摄氏度.在陈列馆,可看到练泥、拉坯、印坯、利坯、晒坯、刻花、施釉、烧窑、彩绘、釉色变化…
在长沙铜官窑考古遗址公园内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古制瓷作坊、古镇窑.在作坊里可见到“手随泥走,泥随手变”的巧夺天工的拉坯成型技术;在镇窑里,可看到神奇的松柴烧瓷技艺,在公园内游客可以领略到铜官古代手工制瓷的魅力.
(1)请从物理的角度分析为什么龙窑的窑头设在山脚,窑尾设在山头?
(2)请从图文中提出一个与物理有关的问题,然后进行回答(说出其中一条合理理由即可).
问: 泥随手变可以说明什么?
答: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
【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的,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反而越小.
(2)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及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1)相对来说,山头的风速大,山脚的风速小,龙窑的窑头设在山脚,窑尾设在山头,窖尾处的风速大压强小,窖头处的风速小压强大,在上下压强差的作用下产生抽力把外界冷空气自窑头及投柴孔吸入窑内与燃料进行燃烧.
(2)在作坊里可见到“手随泥走,泥随手变”的巧夺天工的拉坯成型技术.据此可以提出问题:泥随手变可以说明什么?
回答: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故答案为:(1)相对来说,山头的风速大,山脚的风速小,龙窑的窑头设在山脚,窑尾设在山头,窖尾处的风速大压强小,窖头处的风速小压强大,在上下压强差的作用下产生抽力把外界冷空气自窑头及投柴孔吸入窑内与燃料进行燃烧.
(2)问:泥随手变可以说明什么?
答: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五、计算题(共2题,14分)
23.如图所示是某种起重机的起重滑轮组示意图,它由一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组成(不计钢绳重及摩擦).现用它将一批规格相同的电线杆装上载重汽车,每根电线杆重5×103N.
(1)若吊起一根电线杆的机械效率为80%,则动滑轮和吊钩的总重为多少?
(2)若起重机吊着一根电线杆以0.1 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吊钩对电线杆拉力的功率为多少?
(3)若钢丝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103N,那么起重机一次最多能吊起几根电线杆?
【考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
【分析】(1)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为3,不计钢绳重及摩擦时,机械效率所做的额外功为提升动滑轮和吊钩所做的功,根据η===求出动滑轮及及吊钩的总重G;
(2)吊钩对电线杆拉力等于电线杆的重力,利用P=Fv求出吊钩对电线杆拉力的功率;
(3)知道最大拉力,不计钢绳重及摩擦,根据F=(G+G动)求出钢丝绳所提重物的最大重力,然后除以一根电线杆的重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
(1)由图可知,n=3,不计钢绳重及摩擦时,吊起一根电线杆的机械效率:
η=====80%,
解得动滑轮和吊钩总重:G轮=1250N,
(2)起重机吊着一根电线杆以0.1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时,
吊钩对电线杆拉力:F=G=5×103N,
吊钩对电线杆拉力的功率:P=Fv=5×103N×0.1m/s=500W;
(3)若钢丝生能承受最大拉力F最大=4×103N,
不计钢绳重及摩擦,拉力F=(G+G轮)可得,钢丝绳所提重物的最大重力:
G最大=3F最大﹣G=3×4×103N﹣1250N=10750N,
一次最多能吊起的电线杆:
N==2.15,即一次最多能吊起2根电线杆;
答:(1)若吊起一根电线杆的机械效率为80%,则动滑轮和吊钩的总重为1250N;
(2)若起重机吊着一根电线杆以0.1 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吊钩对电线杆拉力的功率为500W;
(3)若钢丝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103N,那么起重机一次最多能吊起2根电线杆.
24.如图甲所示是某实验小组设计的电子秤装置,其中定值电阻R0=60Ω,Rx是力敏电阻,其阻值随压力F1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托盘里没放物品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8 V;在电子秤托盘内放一容器(托盘和容器的质量忽略不计),容器中装有体积为2000 cm3的某种液体,把一个漂浮在液面上的正方体工件用竖直向下的力F2压入液面下,F2与h(工件下表面到液面之间的距离)的大小关系如图丙所示(g取10 N/kg),求:
(1)电源电压;
(2)当电压表的示数为6 V时,托盘所受到的压力的大小;
(3)工件受到的最大浮力;
(4)工件在下压的过程中电压表的最小示数.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浮力大小的计算.
【分析】(1)由图知,R0与Rx串联,由图乙读出压力为0时Rx连入阻值,由此可得电源电压;
(2)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计算电压表的示数为6 V时Rx连入电路的阻值,由图象乙读出托盘所受到的压力的大小;
(3)由图丙知,当F2为0时,即物体漂浮在液面;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随F2增大,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增大,受浮力变大,由图象丙知,B点时物体恰好浸没,由此可得物体边长;根据物体受力平衡和阿基米德原理列式计算液体密度,再计算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
(4)由图乙知,托盘受压力越大,Rx阻值越大,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知电压表示数越小,由此计算工件下压时对托盘的最大压力即可求解.
【解答】解:
(1)由图知,R0与Rx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电压,
当托盘时没放物品时,Rx受到压力为0,由图象乙知,此时Rx连入阻值为0,即电路中只有R0连入电路,
所以电源电压:U=18V;
(2)由串联电路特点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为6V时,Rx两端电压:
Ux=U﹣U0=18V﹣6V=12V,
通过Rx的电流:
Ix=I0===0.1A,
由I=可得此时Rx连入电路的阻值:
Rx===120Ω,
由图象乙读出托盘所受到的压力的大小为12N;
(3)由图象丙知,当F2为0时,即物体漂浮在液面时,此时物体浸入液体深度hA=0.02m,
此时F浮=G物,
即:ρ液gS物hA=G物…①
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随F2增大,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增大,受浮力变大,即AB段;
由图象丙知,BC段压力F2=8N不变,此时F浮最大=G物+F2,所以B点时物体恰好浸没,所以正方体边长:L=hB=0.1m,
所以ρ液gS物hB=G物+F2…②
②﹣①可得:ρ液gS物(hB﹣hA)=F2…③
所以:ρ液===1×103kg/m3,
所以正方体受到的最大浮力:
F浮最大=ρ液gV物=1×103kg/m3×10N/kg×(0.1m)3=10N.
(4)由G=mg=ρVg可得容器中液体重力:
G液=ρ液V液g=1×103kg/m3×2000×10﹣6m3×10N/kg=20N,
由①可得物体重力:G物=ρ液gS物hA=1×103kg/m3×10N/kg×(0.1m)2×0.02m=2N,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工件受到液体浮力,所以工件对液体有向下压力,所以工件浸没时压力F2最大为:
F最大=G液+G物+F浮最大=20N+2N+10N=32N,
由图象乙知此时Rx连入阻值最大为:Rx′=320Ω,
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此时电压表示数最小:
UV最小=I′R0=×R0=×60Ω≈1.3V.
答:(1)电源电压为18V;
(2)当电压表的示数为6 V时,托盘所受到的压力的大小为12N;
(3)工件受到的最大浮力为10N;
(4)工件在下压的过程中电压表的最小示数1.3V.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模拟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考前冲刺模拟试卷(六)(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全真模拟试卷六 (含答案),共8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