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西柳州市柳江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2021年广西柳州市柳江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其实例不相符合的是
A.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朵朵葵花向太阳
C.生物需要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蜻蜓点水
D.生物能生长繁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2.下图表示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两条主要食物链。常常有人大量捕捉青蛙,短期内对该农田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
A.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B.农田系统的虫害加重
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D.鼠的数量迅速增加
3.图甲、乙分别是显微镜结构及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分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低倍镜下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图甲的⑥
B.图乙中⑦要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左下方移装片
C.图乙中⑦是由染色体和蛋白质组成
D.若观察时视野较暗,可调节图甲的③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杜甫的诗句,诗中生物共有的细胞结构是( )
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线粒体
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
D.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5.进入6月,校园里的月季花都开放了。下列校园里的植物或其结构,与月季的花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 )
A.冬青的叶肉 B.侧柏的根
C.雪松的植株 D.法桐茎中的形成层细胞
6.某同学对如图生物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
A.1是苔藓植物,植株矮小,有根、茎、叶
B.2是蕨类植物,叶片的下表面有孢子囊
C.3是单细胞藻类,细胞内有叶绿体
D.4是裸子植物,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
7.花、果实和种子是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器官。开花、传粉后结出果实,下列花与果实各部分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子房——果实 B.受精卵——种子 C.胚珠——胚 D.子房壁——种皮
8.有关人体生殖和发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卵巢,男性的主要性器官是睾丸
B.青春期人的生殖器官相对生长速率比脑的小
C.受精卵的形成部位是输卵管,开始分裂的部位是子宫
D.月经来潮与卵巢无关,是子宫内膜脱落引起的
9.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离不开营养物质,下列有关营养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食物中的所有营养物质都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
B.青少年要适当多吃蛋、鱼、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因为蛋白质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C.脂肪是人体内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D.胆汁中虽然没有消化酶,但对食物的消化也能起作用
10.既能消化淀粉又能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是哪一组,
A.唾液和胃液 B.唾液和肠液
C.肠液和胆汁 D.肠液和胰液
11.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结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1中液体相比,2中液体不含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和血细胞
B.3处重吸收回去的物质是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
C.如果某病人的尿液中有血细胞,那么病变部位可能是1的通透性发生改变
D.如果在某人尿液中检测出有葡萄糖,可能是结构3的功能发生障碍,或者胰岛素分泌过少
12.人体能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外界刺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要看清远处的交通标志,需调节眼球内玻璃体的曲度
B.近视眼可以佩戴凸透镜加以矫正
C.当人从明亮处到暗处时瞳孔会缩小
D.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13.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叙述不正确的有( )
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他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B.醉酒的人走路东倒西歪是由于酒精麻醉了大脑
C.小狗作算术是复杂反射
D.“红灯停,绿灯行”是人类所特有的反射
14.为了实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现有4只分别贴有以下不同标志的垃圾桶,废旧报纸应投入( )
A.可回收物 B.厨余垃圾
C.有害垃圾 D.其他垃圾
15.下列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的生长发育开始于胚胎
B.胎儿通过羊水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
C.大脑体积迅速增加是青春期发育最显著的特点
D.第二性征的出现离不开性激素的作用
16.初夏时节,池塘里可以看到小蝌蚪。下列和蝌蚪呼吸方式相同的动物是( )
A.娃娃鱼、草鱼、乌龟 B.青蛙、带鱼、鸽子
C.泥鳅、海马、鲨鱼 D.鳄鱼、海豚、缢蛏
17.下列关于胎生、哺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胎生、哺乳提高了幼仔的成活率
B.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
C.哺乳动物都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D.哺乳为胚胎发育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
18.下列关于人体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系统在运动中起调控作用
B.关节在运动中起到支点的作用
C.运动所需能量的供应涉及多个系统
D.运动系统由骨骼、肌肉和关节组成
19.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一只绿鹭把面包片放到水面上,当鱼来取食面包时,绿鹭就捕鱼吃。下列关于绿鹭这种“钓鱼”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这种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
B.这种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C.这种行为的出现离不开环境因素的作用
D.这种行为出现后,是能够遗传给后代个体的
20.下列对酵母菌生命活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能获取营养 B.能进行呼吸 C.能完成反射活动 D.能生长繁殖
21.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和真菌都能形成菌落,无法从菌落上区分细菌和真菌
B.细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防腐剂能杀死食品中的细菌,可以大量使用防腐剂防止食品腐败
D.病毒不能独立生活,有些病毒寄生在细菌细胞内
22.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结核病,其原因是( )
A.卡介苗在人体内能激活人体的吞噬细胞,将结核杆菌吞噬了
B.接种卡介苗后能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抵抗结核杆菌的抗体
C.卡介苗能提高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增强抵抗力
D.卡介苗进入人体后能直接消灭侵入人体内的结核杆菌
23.下列处于同一分类等级中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牛科 B.偶蹄目 C.哺乳纲 D.脊索动物门
24.下列各组生物中,生活环境和繁殖方式最为相似的是( )
A.海带、榕树 B.木耳、银杏 C.葫芦藓、肾蕨 D.紫菜、芒果
25.如图所示为雌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其卵细胞染色体的组成是( )
A.Ⅱ、Ⅲ、Ⅳ
B.Ⅱ、Ⅲ、Ⅳ、X
C.Ⅱ、Ⅲ、Ⅳ、X、X
D.Ⅱ、Ⅱ、Ⅲ、Ⅲ、Ⅳ、Ⅳ、X、X
26.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下列观点你不认同的是( )
A.运用了转基因技术
B.该过程基因需转入成形的细胞核中
C.说明基因控制生物性状
D.该过程大肠杆菌性状发生了改变
27.育种过程中蕴含着科学道理。以下育种过程中,一定有新基因产生的是( )
A.经过不断筛选,培育出高产奶牛
B.经过多次杂交,得到高产抗倒伏小麦
C.经过带种子遨游太空及培育,得到太空椒
D.把花粉培养后,得到完整植物体
28.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传染病,截至2019年12月至今,至今已在全世界国家蔓延。我国采取人们居家隔离,出门带口罩,喷洒消毒液,这些预防措施属于( )
A.切断传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者 D.清除病原体
29.雾化吸入疗法是用雾化的装置将药物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并进入呼吸道及肺内,达到洁净湿化气道、局部治疗或全身治疗的目的。此过程中部分药液进入肺部血液,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腔室是(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30.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不相匹配的是( )
A.向蔬菜大棚中施气肥﹣﹣促进蔬菜的呼吸作用
B.遇阴雨连绵天气在农田边挖排水沟排涝﹣﹣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C.合理密植﹣﹣提高光能利用率
D.春季早播覆盖地膜﹣﹣提高地表温度,利于种子萌发
二、综合题
31.下图是人体神经系统及其所调节的部分器官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形成视觉的感受器是_____,能感受光的刺激的结构是_____,长时间近距离玩手机或上网,就会导致_____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形,形成近视。
(2)图中A、B所指的结构是神经系统的_____,人脑与躯干、内脏之间联系的通路是_____。
(3)肾脏产生的尿液通过_____流入膀胱,尿液储存到一定量就会产生排尿反射,请用图中数字、字母和箭头表示婴儿排尿反射的基本途径:_____。人体在完成膝跳反射的同时,产生痛觉的部位是_____。
(4)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特有的,与_____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
32.图一为植物叶片的结构模式图,数字表示不同结构;图二为叶片生理活动示意图,字母表示不同物质。请据图回答:
(1)①和③细胞排列紧密,属于______组织。
(2)C、D两种物质由图一标号______所示结构运输。
(3)②是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在该细胞的______中完成。
(4)在黑暗环境下,A代表的是______,通过图一中的(④)______进入叶片。
33.白化病是由一对基因(用A,a表示)控制的隐性遗传病,如图是某家家庭白化病的遗传情况,请回答问题。
(1)由图中信息可以推知,哥哥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他体细胞内的Y染色体遗传信息来自__________(填“爷爷”或“外公”)。
(2)妹妹的白化肤色与父母及哥哥存在的差异称为__________,这种现象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通过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
三、实验探究题
34.有研究发现,部分植物叶片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有减菌、杀菌作用,某实验小组探究“比较裸地、草地、灌丛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方案如下: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表格回答问题:
(1)在制备培养基时进行高温灭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A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一般方法中的哪一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偶然性,你认为应怎样改进该探究方案?__________。
(4)在观察和记录时所看到的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那么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方式分别主要是__________。
(5)比较l、2、3号培养皿内的菌落数,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35.目前社会上“低头族”现象十分普遍,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对身体产生危害吗?有学生做了这样的实验:选取初三某班20名学生(10男10女,身体健康状况相同),分为A、B两组,每组男生、女生各5名(共10名学生)。在相同的环境中,给A组每人一部手机,让其随意玩手机游戏;B组每人一本书,随意阅读,其他条件相同。6个小时后获得实验数据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参与实验学生的人数、年龄、健康状况、所用手机及实验环境等因素均相同,其目的是__________。
(2)实验中设置B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
(3)实验中每组都用了10名学生而不是1名学生,目的是__________。
(4)通过数据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
(5)世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很多人只顾低头看手机而冷落身边亲友,你想对身边的“低头族”说点什么?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分析】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详解】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A正确;朵朵葵花向太阳,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正确;蜻蜓点水是动物的繁殖行为,说明生物能繁殖。C错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说明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生命现象。
2.B
【分析】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如果一种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必然会引起其他生物数量发生改变。
【详解】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如果一种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必然会引起其他生物数量发生改变。图中,如果有人大量捕捉青蛙,会造成青蛙数量减少,害虫就会失去天敌数量增加,危害小麦,使小麦虫害严重。鼠以小麦为食,小麦虫害严重,会引起鼠数量减少。蛇以鼠和青蛙为食,鼠和青蛙的数量减少,必然造成蛇的数量迅速减少。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有人大量捕捉青蛙,不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故A错误;农田系统的虫害加重,故B正确;蛇的数量减少,故C错误;鼠数量减少,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C
【分析】
观图可知:①是转换器,②是载物台,③是反光镜,④是目镜,⑤是粗准焦螺旋,⑥是细准焦螺旋,⑦是染色体,解答即可。
【详解】
A.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小,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低倍镜下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图甲的⑥细准焦螺旋;A正确。
B.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乙中⑦位于视野的左下方,要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左下方移装片,B正确。
C.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图中⑦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C错误。
D.若观察时视野较暗,可调节图甲的③反光镜(用凹面镜),D正确。
【点睛】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染色体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4.D
【分析】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它们的异同点如下:
相同点
不同点
植物细胞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动物细胞
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详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杜甫的诗句,诗中生物提到的生物有花和鸟,花属于植物,鸟属于动物,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是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故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5.B
【分析】
根据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或植物体,系统构成动物体,动物和植物的结构层次不同,动物比植物多系统这个结构,解答即可。
【详解】
因为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或植物体,系统构成动物体。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即法桐茎中的形成层细胞→冬青的叶肉→侧柏的根→雪松的植株,所以月季的花和侧柏的根属于器官,故B符合题意。
【点睛】
本考点主要考查构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如何,能否正确区分构成植物体的各层次的形态及生理功能。
6.A
【分析】
图中,1苔藓植物,2蕨类,3衣藻是藻类植物,4银杏是裸子植物,据此解答。
【详解】
A.1是苔藓植物,植株矮小,有茎、叶,没有根,A错误。
B.2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不结种子,叶片的下表面有孢子囊,用孢子繁殖后代,B正确。
C.3衣藻,是单细胞藻类植物,细胞内有杯状的叶绿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C正确。
D.4银杏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但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因此属于裸子植物,D正确。
【点睛】
考查各类植物的特征。
7.A
【分析】
一朵完整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才能结出果实。
【详解】
受精后,子房发育情况为:
可见A正确,故选A。
【点睛】
果实和种子形成以前必须要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明确花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8.A
【分析】
受精是指:精子进入卵细胞后,雌雄原核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形成的受精卵的场所是在输卵管,受精卵形成后移入子宫,埋入子宫内膜进行发育。逐渐发育成胚胎。
【详解】
A.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女性产生生殖细胞--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同时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正确。
B.人体脑部生长最快的年龄段是0-5岁,青春期是生殖器官发育迅速的阶段,错误。
C.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输卵管内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错误。
D.月经是女孩进入青春期后,子宫内膜每月一次的周期性出血的生理现象。其实不光女性人类,其它灵长类雌性动物进入生育期后,每隔一个月左右,卵巢会周期性的排出成熟的卵细胞,子宫内膜都会发生一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月经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它不是女性最倒霉的日子,要正确对待。可见月经的来潮与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变化有关,错误。
故选A。
【点睛】
关键是熟练掌握人类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特点,这部分内容在中考中时常出现,注意掌握。
9.A
【分析】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有六大类,分别是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糖类、脂肪、蛋白质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这个过程需要消化酶的参与才能完成。
【详解】
A.人体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糖类、脂肪、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不能被直接吸收,需消化成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吸收;水、维生素、无机盐是小分子物质,可以被消化道壁直接吸收,A错误。
B.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因此青少年要适当多吃蛋、鱼、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B正确。
C.脂肪是人体内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食物来源是食用油、大豆、花生、肥肉等,C正确。
D.胆汁中虽然没有消化酶,但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D正确。
故选A。
【点睛】
熟记六大类营养物质对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0.D
【分析】
(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初步消化淀粉。
(2)胃腺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盐酸和蛋白酶,可初步消化蛋白质。
(3)肝脏分泌胆汁并流入胆囊,胆汁不含消化酶,能将脂肪乳化成微小颗粒。
(4)胰腺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5)肠腺在小肠内,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详解】
A、唾液里面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对糖类进行初步的化学性消化,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化学性消化,二者都不能消化脂肪,A错误;
B、唾液里面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对糖类进行初步的化学性消化,不能消化脂肪,B错误;
C、肝脏分泌的胆汁,里面不含消化酶,没有消化分解功能,只能够把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C错误;
D、肠液和胰液的消化液里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对糖类和蛋白质、脂肪进行化学性消化,D正确。
【点睛】
注意胆汁的作用,因它不含消化酶,只能把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进行物理消化。
11.A
【分析】
(1)图中1是肾小球,2是肾小囊,3是肾小管,4肾静脉,5是收集管。
(2)尿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余的水、无机盐、和没有被重吸收的尿素、尿酸等一起形成尿液。
【详解】
A.2是肾小囊,其内的液体叫原尿,成分包括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因此,2肾小囊没有大分子蛋白质、血细胞,错误。
B.3是肾小管,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余的水、无机盐、和没有被重吸收的尿素、尿酸等一起形成尿液,正确。
C.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如果某病人的尿液中有血细胞,可能是1肾小球的通透性发生改变,正确。
D.如果在某人尿液中检测出有葡萄糖,可能是结构3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发生障碍,或者胰岛素分泌过少,正确。
故选A。
【点睛】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肾单位的组成和尿的形成过程。
12.D
【分析】
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详解】
视觉的形成过程: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视觉。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听觉。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当我们刚看了近处的物体再看远处物体时,为了使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上,则眼睛的晶状体变薄,并对光线的折射能力变弱,如果晶状体的调节后还看不清远处物体时,此时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需要通过晶状体来调节,A错误。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增强,晶状体的凸度过大,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要看清远处的物体需要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而远视眼的晶状体变薄,会聚能力减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要看清近处的物体需要戴凸透镜进行矫正,B错误。光线由亮变暗,瞳孔扩大,光线由暗变亮,瞳孔缩小.因此当人从暗处进入明处时瞳孔会变小而不是会变大,C错误。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所以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D正确。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视觉、听觉的形成、近视眼的成因和成像特点。
13.B
【分析】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大脑具有感觉、运动、语言功能,小脑协调运动、维持平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分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简单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复杂反射是后天形成的。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复杂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据此答题
【详解】
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其中脑有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故A正确。
B.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所以醉酒的人走路东倒西歪是由于酒精麻醉了小脑,故B错误。
C.小狗作算术是复杂反射,这是动物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故C正确。
D.“红灯停,绿灯行”是人类所特有的反射,因为人类对语言文字抽象的刺激作出反应,与语言中枢有关,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解题关键。
14.A
【分析】
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
【详解】
可回收垃圾就是可以再生循环的垃圾。本身或材质可再利用的纸类、硬纸板、玻璃、塑料、金属、人造合成材料包装。不可回收垃圾指除可回收垃圾之外的垃圾,常见的有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还包括烟头、煤渣、建筑垃圾、油漆颜料、食品残留物等废弃后没有多大利用价值的物品。废报纸可回收利用,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要记住垃圾的分类标志和我国处理垃圾的方法。
15.D
【分析】
本题考查人类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相关知识,逐项分析解答。
【详解】
人和多细胞动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A错误;胎盘是哺乳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胎儿在子宫中发育,依靠胎盘从母体取得营养,B错误;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也都迅速发育。大脑体积迅速增加是在青春期之前,C错误;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能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如男孩出现喉结、腋毛、阴毛以及声音变粗等,女孩乳房增大,脂肪积累增多,身体丰满,臀部变圆等,D正确。
【点睛】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划分是,生殖:生殖器官产生生殖细胞→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受精);发育:受精卵开始分裂→发育成成体。
16.C
【分析】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蝌蚪是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详解】
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成体用肺呼吸,乌龟属于爬行动物用肺呼吸,草鱼用鳃呼吸,A不符合题意;青蛙属于两栖动物,成体用肺呼吸,鸽子属于鸟,用肺呼吸,带鱼用鳃呼吸,B不符合题意;泥鳅、海马、鲨鱼都属于鱼类,用鳃呼吸,C符合题意;鳄鱼属于爬行动物用肺呼吸,海豚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缢蛏属于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D不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动物的呼吸器官。
17.A
【分析】
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哺乳动物中只有鸭嘴兽是卵生。
【详解】
AB.胎生、哺乳可以提高后代的成活率,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但不会提高产仔率,A正确,B错误。
C.绝大部分哺乳动物都是通过胎生繁殖后代,而不是所有,如鸭嘴兽就是卵生的哺乳动物,C错误。
D.哺乳为幼仔成长提供了优越的营养条件,而不是为胚胎发育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D错误。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哺乳动物的特征。
18.D
【分析】
人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构成,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关节起到支点的作用;骨骼肌起到动力的作用。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详解】
完成运动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有运动系统来完成,除此之外,还需要能量,也要用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故A、C正确;关节在运动中起到支点的作用,骨起到杠杆的作用,骨骼肌起到动力的作用,故B正确;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也可以说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故D错误。故选D。
【点睛】
掌握与动物运动的有关知识即可解答。
19.D
【分析】
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
【详解】
题干中的绿鹭的“钓鱼”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学习行为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A正确;
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学习能力,B正确;
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形成的,C正确;
学习行为不能向后代遗传,D错误。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和特点。
20.C
【分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ABD、酵母菌作为一种单细胞生物,能获取营养、能进行呼吸、能生长繁殖等基本的生命活动,ABD正确;
C、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反射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没有系统,不能进行反射活动,C错误。
故选C。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的共同特征。
21.D
【详解】
A、细菌和真菌都能形成菌落,细菌菌落比较小,表面或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颜色比较单调,呈白色或黄色,真菌菌落表面粗糙,颜色较多,成黄色、褐色、红色等。A错误;
B、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错误;
C、防腐剂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以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但不能大量使用,一定要符合国国家食品安全要求。C错误;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因此,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有的细菌可以寄生在动物细胞,有的可以寄生在植物细胞中,有的可以寄生在细菌体内,D正确。
故选D。
22.B
【详解】
卡介苗是抗原,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能够消灭对应的抗原。
23.A
【详解】
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选项A中的分类单位是科,比门、纲、目小,因此同一分类等级中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24.C
【分析】
植物主要分成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五种。植物根据繁殖方式可分为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解答即可。
【详解】
海带属于藻类植物,用孢子繁殖;榕树属于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A不符合题意;
木耳属于真菌、银杏属于裸子植物,B不符合题意;
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用孢子繁殖;肾蕨属于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C符合题意;
紫菜属于藻类植物,用孢子繁殖;芒果属于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D不符合题意。
【点睛】
注意从不同角度如生活环境、形态结构以及生殖方式对植物进行分类。
25.B
【分析】
生物体内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单存在的。
【详解】
生物体内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成对染色体(基因)要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故在形成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成对染色体(基因)要分开,则它产生的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4条。即Ⅱ、Ⅲ、Ⅳ、X。
故选B。
【点睛】
理解基因在亲子之间的传递即可解答。
26.B
【分析】
(1)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2)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病。
【详解】
A、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后,对大肠杆菌进行大规模培养,使之大量生产胰岛素,该生产过程利用了转基因技术,A正确;
B、大肠杆菌是细菌,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这种合成胰岛素的基因是转入大肠杆菌的DNA中,而不是细胞核中,B错误;
CD、把人胰岛素基因注入大肠杆菌体内,再将大肠杆菌放入发酵罐中进行大规模培养,可以通过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之所以选择把细菌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原因有两个:首先细菌繁殖较快,基因简单,其次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通过细菌的大量繁殖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因此大肠杆菌能大量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运用的是转基因技术,该过程大肠杆菌性状发生了改变,说明基因控制生物性状,CD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7.C
【分析】
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主要有3个: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①基因重组是指非等位基因间的重新组合。能产生大量的变异类型,但只产生新的基因型,不产生新的基因。②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的分子结构的改变,即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但能产生新的基因,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③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的数目或结构发生改变,没有新基因的产生。
【详解】
A.杂交、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奶牛个体,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A错误。
B.经过多次杂交,得到高产抗倒伏小麦,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B错误。
C.经过带种子遨游太空及培育,得到太空椒种方法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C正确。
D.把花粉培养后,得到完整植物体,是利用的组织培养技术,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D错误。
【点睛】
关键是知道遗传变异原理,以及遗传变异在遗传育种方面的应用。
28.A
【分析】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能流行。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
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传播疾病的生物或非生物媒介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我国采取人们居家隔离,出门带口罩,喷洒消毒液,这些预防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故选A。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29.A
【分析】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详解】
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所示:
因此利用雾化治疗疾病时,雾化器将药液雾化成雾状小液滴,通过呼吸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则药液经过肺静脉首先到达心脏的左心房。
【点睛】
记住血液的循环路线是做好该题的关键。
30.A
【分析】
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的强弱与光照时间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关。增加光照时间和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能够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
A.为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有些菜农在大棚里增施“气肥”,“气肥”实质上二氧化碳气体,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A错误。
B.植物根的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来自空气中,所以阴雨连绵天气及时排涝,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B正确。
C.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提高产量。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密植才是最经济的做法,C正确。
D.早春播种往往因为温度低而影响出苗。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来提高地温,促进出苗早而齐。所以早春播种后,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能够促进早出苗的主要原因是提高土壤的温度,D正确。
故选A。
【点睛】
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考试的热点,要理解掌握。平时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是做好这类题的关键。
31.视网膜 视网膜 晶状体 脑、脊髓 脊髓 输尿管 ⑤→⑦→B→⑧→⑥ 大脑皮层 语言中枢
【详解】
试题分析: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
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角膜、瞳孔(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晶状体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图中A脑,B神经中枢,①晶状体,②角膜,③视网膜,④输尿管,⑤膀胱,⑥尿道,⑦传入神经,⑧传出神经,⑨上行神经纤维,⑩下行神经纤维。
(1))③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属于视觉感受器。①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长时间近距离玩手机或上网,就会导致眼的①晶状体过度变曲,形成近视。需要配戴凹透镜加以纠正。
(2)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细胞体主要集中在A脑和B脊髓里;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脊髓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脊髓内的白质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联系的通道。
(3)肾脏产生的尿液通过④输尿管流入膀胱,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图中婴儿排尿反射的基本途径:⑤→⑦→B→⑧→⑥。人体在完成膝跳反射的同时,产生痛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
(4)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特有的,与 语言中枢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
故答案为(1)视网膜;视网膜;晶状体
(2)脑、脊髓;脊髓
(3)输尿管;⑤→⑦→B→⑧→⑥;大脑皮层
(4)语言中枢。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尿液的形成;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人类神经活动的特征,难度中上,属于理解掌握层次。
32.保护 ⑤ 叶绿体 氧气 气孔
【分析】
叶片由表皮,叶肉与叶脉三部分组成。分析图一可知①是上表皮,②叶肉包括:栅栏组织,海绵组织,③是下表皮,④气孔,⑤叶脉。图二表示叶片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
【详解】
(1)①上表皮和③下表皮共同构成叶的表皮,其主要功能是保护,因此属于保护组织。
(2)⑤是叶脉,其中有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导管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输导有机物。因此,C、D两种物质由图一标号⑤所示结构运输。
(3)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合称叶肉,内含叶绿体,叶肉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营养组织。因此,②是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在该细胞的叶绿体中完成。
(4)呼吸作用是指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因此,在黑暗环境下植物进行呼吸作用,A代表的是氧气,通过图一中的【④】气孔进入叶片。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和植物的三大生理过程。
33.AA Aa 爷爷 变异 可以
【分析】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详解】
(1)由图中信息可以推知,白化病是由一对基因(用A、a表示)控制的隐性遗传病,爸爸和妈妈肤色均正常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妹妹,说明父母双方控制肤色的基因组成中除含有一个正常基因A外,还都含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a,即该夫妇控制肤色的基因组成是Aa,则其后代中正常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如图所示:
由图示可知,哥哥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或Aa。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根据遗传图解可知:子女的基因一半来自父,一半来自母亲。男的性染色体为XY,女的性染色体为XX。哥哥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 XY,其中 Y 染色体来爸爸,爸爸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Y染色体来自一定来源于爷爷,因此哥哥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 XY,其中 Y 染色体来自祖辈中的爷爷。
(2)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妹妹的白化肤色与父母及哥哥存在的差异称为变异。这种现象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通过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变异的原因、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借助遗传图解来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34.杀死培养基和培养皿上原有的细菌和真菌 接种 进行重复试验 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真菌可以通过孢子繁殖后代 裸地处的菌落最多,草地次之,灌丛最少(灌丛减菌、杀菌能力最强,草地次之,裸地最弱)
【分析】
在科学实验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为研究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这样可以增强实验结论的说服力,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
【详解】
(1)根据实验方案表格分析可知:①在制备培养基时进行高温灭菌,目的是杀死其中的细菌和真菌。
(2)表中A把三个地点的培养皿盖打开,暴露5-10分钟,然后盖上盖,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的接种。
(3)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偶然性,应该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
(4)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真菌可以通过孢子繁殖后代。
(5)比较1、2、3号培养皿内的菌落数,得出的结论是:裸地处的菌落数最多,草地次之,灌木丛最少,说明灌木丛的杀菌能力最强,草地次之,裸地处杀菌能力最弱。
【点睛】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或是探究实验的形式出现,难度较大。
35.控制单一变量 形成对照 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 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①拒做“低头族”,关爱你我他②生命在玩手机中逝去③拒绝手机一会儿,关爱亲人一辈子 ③少玩手机,珍爱生命
【分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收集证据→解释结论→反思评价→表达交流;对照实验的设计注意单一变量。
【详解】
(1)探究实验要遵循变量唯一的原则,即除了变量不同外其他的条件都应该相同。参与实验学生的人数、年龄、健康状况、所用手机及实验环境等因素均相同,其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
(2)本实验通过A组使用手机和B组看书,可以看出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对身体产生危害,设置B组的目的是形成对照。
(3)每个实验组都用了10名学生而不是1名学生可以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减少误差。
(4)数据显示,长时间的使用手机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危害,特别是中学生,长时间用手机不仅浪费时间,手机辐射污染还会影响人体的循环系统、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严重的还会诱发癌症、并会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所以不应长时间使用手机。因此通过数据可得出的结论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5)根据实验结论,对身边的“低头族”说点:拒绝手机一会儿,关爱亲人一辈子;拒做“低头族”,关爱你我他;手机拉开亲人之间的距离,拉开你与梦想的距离;生命在玩手机中逝去;今天手机玩的有多欢,明天生活就有多累,
【点睛】
中学生长时间待在开机电脑前或长时间打游戏,对身体有害。
2023年广西柳州市柳北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广西柳州市柳北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广西柳州市柳东新区(鱼峰区)中考三模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广西柳州市柳东新区(鱼峰区)中考三模生物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柳州市柳江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西柳州市柳江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资料分析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