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2》教学课件精品PPT初一优秀课堂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9478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2》教学课件精品PPT初一优秀课堂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9478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2》教学课件精品PPT初一优秀课堂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9478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2》教学课件精品PPT初一优秀课堂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9478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2》教学课件精品PPT初一优秀课堂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9478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2》教学课件精品PPT初一优秀课堂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9478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2》教学课件精品PPT初一优秀课堂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9478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2》教学课件精品PPT初一优秀课堂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9478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竹里馆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竹里馆教学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泊秦淮,学习目标,新课导入,走近作者,写作背景,读诗歌,品诗句,主旨探究,诵诗歌,相关介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通过作家生平、作品背景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朗诵、赏析诗歌的能力。
玉树后庭花 陈叔宝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 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 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 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 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 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 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 思想,促使他写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
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渐成 为奢靡生活的代称。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 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 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 千,写下了这首《泊秦淮》。
朗读诗歌 读准字音 注意节奏
泊秦淮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曲名,《玉树后庭花》的简称。 南朝陈亡国之君陈叔宝所作, 后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
大意: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 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 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烟 笼 寒 水 月 笼 沙”
烟、水、月、沙四者,被两 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 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 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迷蒙冷寂 的气氛又是那么浓。
如果就诗人的活动来讲,该是先有“夜泊秦淮”,方能见到“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景色, 不过要真的掉过来一读,反而会觉得平板无味 了。诗中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它创造出一个很具 有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 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夜泊秦淮近酒家”由于“夜泊秦淮”才“近酒家”。然而, 前四个字又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 点,使之更具有个性,更具有典型意义, 同时也照应了诗题;
后三个字又为下文打开了道路,由于“近酒 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和“后 庭花”,也由此才触动了诗人的情怀。从诗的发展和情感的抒发来看,“近酒家” 三个字,就像启动了闸门,那江河之水便汩 汩而出,滔滔不绝。这七个字承上启下,网 络全篇,诗人构思的细密、精巧,于此可见。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 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乐曲,这靡靡之音, 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寝。可是,如今又有人在这衰 世之年,不以国事为怀,反用亡国之音来寻欢作 乐,这不禁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隔江”二字,承上“亡国恨”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 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声色。 “犹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 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
于婉曲轻利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 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 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 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 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 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 不同侧面的写照。
本诗通过对乱世之中统治者的昏庸无道,歌女的不知亡国之恨的描写,表达诗人对国 家兴亡的担忧以及无助之情。
读读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诗句,加深体会。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南唐·李煜《浪淘沙》 “城下秦淮水,年年自落潮。”——元·傅若金《金陵晚眺》 “既是这等,且到秦淮水榭,一访佳丽,倒也有 趣!” ——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
【李商隐】(约813年—约 858年),晚唐著名诗人, 字义山,号玉溪(谿)生, 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 阳(今河南荥阳市)。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 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 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 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 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 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 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 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李商隐生活在唐王朝日趋衰败的晚唐时期, 他对皇帝昏庸、宦官当权与藩镇跋扈深为不满。 而且李商隐被卷入了牛李党争,屡受排挤,怀才 不遇。于是他借吊贾谊来抒发自己的感慨,通过 讽刺汉文帝虽能求贤却又不知贤的行为,反映了 晚唐的社会现实——即晚唐帝王也像文帝一般, 表似开明,实则昏聩无能。
【贾谊】(前200—前168),汉族,洛阳(今河 南洛阳东)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 世称贾生。
散文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 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鲁迅称之为“西汉鸿 文”,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其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 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汉代未央宫前 殿的正室。
被贬谪的大臣。这里指曾 被贬到长沙的贾谊。
宣室求贤访逐臣,咨询,征求意见。无人能比。贾生才调更无伦。才华,这里指贾谊的政治才能。
指汉文帝向前移动座 席,靠近贾谊,以便 更好地倾听。不问苍生问鬼神。指百姓。
大意:汉文帝求贤,宣示召见被贬臣子。贾谊 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只是空谈半夜, 令人扼腕叹息。文帝尽问鬼神之事,只字不 提国事民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①前幅纯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首句 特标“求”“访”,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意愿 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求贤”而 至“访逐臣”,更可见其网罗贤才已达到“野无 遗贤”的程度。
②次句隐括汉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才调”,兼包才能风调,与“更无伦”的赞 叹配合,侧面烘托出贾谊少年才俊、议论风发、 华采照人的精神风貌,诗的形象感和咏叹的情 调也就自然地显示出来。
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承,即所 谓“夜半前席”,把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 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 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
“可怜”,一方面是为末句——一篇之警策 预留地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这里貌似轻 描淡写的“可怜”,比剑拔弩张的“可悲”“可叹”更为含蕴,更耐人寻味。仿佛 给文帝留有余地,其实却隐含着冷隽的嘲讽, 可谓似轻而实重。
“虚”者,徒然之谓。虽 只轻轻一点,却使读者对 文帝“夜半前席”的重贤 姿态从根本上产生了怀疑, 可谓举重而若轻。
末句方引满而发,紧承“可怜”与“虚”。 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 前席”,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 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
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诗人仍只点破而不说尽—— 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自 己对此得出应有的结论。
《贾生》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 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 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 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与尤袤、范 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 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 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 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 斋体”。
【代表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新柳》《舟过安仁》等。
这首诗作于南宋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 行的时候。诗人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 降,故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便被 外放做官。
作者途经松源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作此诗时,杨万里65岁, 经历了人生的坎坎坷坷,因此能得出深刻的 感悟。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空欢喜
同“正”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这里是把行人放过去的意思。
大意:不要说下山岭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 前来爬山的人空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崇山 峻岭的圈子里,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便 会将你阻挡。
它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 以及对所经历困难的感受。正因为上山艰难,人 们往往把下山看得容易和轻松。开头一句,正像 是对这种普遍心理所发的棒喝。“莫言”二字, 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
“赚”字富于幽默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岭 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因 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 象骗了。诗人在这里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 下悬念,使下两句的出现更引人注目。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山本无 知,这里的形容却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 的东西。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 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圈套。
而行人的种种心情——意外、惊诧、厌烦,直 至恍然大悟,也都在这一 “拦”一“放”的重复中 体现出来了。
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 人们总说上山难下山易,却不知下山途中还要 翻过无数座山。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 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 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 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 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人生中可能会有“假突围现象”,以为原 来突破过的包围不会再经历,其实,人生道路 上那一圈圈的山脉,还在那里没有移动,在另 一个角度等着你再走一遭。因此,在某个阶段 突围过后,千万不要“错欢喜”,还要做好再 突围一次,再升华一次的打算。
找出其他的哲理诗读一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赵师秀】(1170—1219年),字紫芝,号灵 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 人。南宋诗人。与徐照、徐玑、翁卷并称“永 嘉四灵”,人称“鬼才”,开创了“江湖派” 一代诗风。
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即梅雨季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灯芯燃烧后结成的花状物。
大意:黄梅时节,处处都在下雨,长满青草的 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鸣。时已过午夜,已 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只好消磨时间似 的用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击,震落了灯花。
交待了当时的环境,视觉上是一种低沉的安 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 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 潺泄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心情异常 恬静安详。
诗人的注意力从毛毛细 雨,自然而然地转到了远处— 此起彼伏的片片蛙声, 正是这处处蛙声,烘托出了 当时周围的清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有约而朋友不来,赵师秀也便这样坐于 灯前,遥等客人不至,百无聊赖,适见局中 棋子,于是顺手拈起,随随便便,漫不经心, 信手敲去,何来焦灼之感?
诗歌意境:江南的夏夜,梅雨纷飞,蛙声齐鸣,诗 人约了友人来下棋,然而,时过夜半,约客 未至,诗人闲敲棋子,静静等候……
该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夏夜独自期客的情景。诗歌采用写景寄情的 写法,表达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情景交融、清新隽永、耐人寻味 的精妙小诗。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学课件ppt,共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创作背景,作品鉴赏,中考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图片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近作者,写作背景,整体感知,竹里馆,精读细研,分析讨论,诗歌鉴赏,合作探究,宁静闲适,淡泊惬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竹里馆教学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歌大意,山居秋暝,《山居秋暝》王维,艺术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