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11.1.3集合的基本运算第2课时导学案
展开第2课时 补集及综合应用
内 容 标 准 | 学 科 素 养 |
1.了解全集的含义及其符号表示. 2.理解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并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会用Venn图、数轴进行集合的运算. | 提升数学运算 发展逻辑推理 应用直观想象 |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1页
[基础认识]
知识点 全集与补集
(1)方程(x-2)(x2-3)=0的解集在有理数范围内与在实数范围内有什么不同?通过这个问题你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方程在有理数范围内的解集为{2},在实数范围内的解集为{2,,-},数学学科中很多问题都是在某一范围内进行研究.如本问题中在有理数范围内求解与在实数范围内求解是不同的.类似这些给定的集合就是全集.
(2)U={全班同学}、A={全班参加足球队的同学}、B={全班没有参加足球队的同学},则U、A、B有何关系?
提示:U=A∪B,集合B是集合U中除去集合A之后余下来的集合.
知识梳理 1.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作U.
2.补集
思考:对于数集来说,全集就是实数集R吗?
提示:不一定.由全集的定义可知,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并不一定是实数集,也有可能为整数集、自然数集或有理数集等.
[自我检测]
1.设全集U={1,2,3,4,5},集合A={1,2},则∁UA=( )
A.{1,2} B.{3,4,5}
C.{1,2,3,4,5} D.∅
解析:∵U={1,2,3,4,5},A={1,2},∴∁UA={3,4,5}.
答案:B
2.已知全集U=R,A={x|x<2},则∁UA等于( )
A.{x|x>2} B.{x|x<2}
C.{x|x≥2} D.{x|x≤2}
解析:∵全集为R,A={x|x<2},
∴∁UA={x|x≥2}.
答案:C
3.已知集合A={3,4,m},集合B={3,4},若∁AB={5},则实数m=__________.
解析:∵∁AB={5},
∴5∈A,
∴m=5.
答案:5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2页
探究一 全集与补集
[阅读教材P11例8]设U={x|x是小于9的正整数},A={1,2,3},B={3,4,5,6},求∁UA,∁UB.
题型:补集的运算
方法步骤:第1步 先确定全集;
第2步 利用数轴或Venn图求解.
[例1] 已知全集U,A={x|2<x≤3},∁UA={x|x>3},B={x|4≤x<6},求∁UB.
[解析] 因为A={x|2<x≤3},∁UA={x|x>3},如数轴:
所以U=A∪(∁UA)={x|x>2}.
所以∁UB={x|2<x<4,或x≥6}.
方法技巧 1.解答本题,依据A∪(∁UA)=U求全集U是关键环节.
2.求补集运算, 一是利用补集定义或性质;二是借助于Venn图或数轴来求解.
跟踪探究 1.已知全集U=R,集合A={x|x<1或x>2},集合B={x|x<-3或x≥1},求∁RA,∁RB.
解析:借助数轴,由图可知:
∁RA={x|1≤x≤2},∁RB={x|-3≤x<1}.
探究二 交、并、补的综合运算
[阅读教材P12习题1.1A组10题]已知集合A={x|3≤x<7},集合B={x|2<x<10},求∁R(A∪B),∁R(A∩B),A∩(∁RB).
题型:集合的混合运算
[例2] 已知全集U={x|x≤4},集合A={x|-2<x<3},B={x|-3≤x≤2},求A∩B,(∁UA)∪B,A∩(∁UB),∁U(A∪B).
[解析] 如图所示:
∵A={x|-2<x<3},B={x|-3≤x≤2},
U={x|x≤4},
∴∁UA={x|x≤-2,或3≤x≤4},
∁UB={x|x<-3,或2<x≤4},
A∩B={x|-2<x≤2},A∪B={x|-3≤x<3}.
故(∁UA)∪B={x|x≤2,或3≤x≤4},
A∩(∁UB)={x|2<x<3},
∁U(A∪B)={x|x<-3,或3≤x≤4}.
方法技巧 解决集合交、并、补运算的技巧
(1)如果所给集合是有限集,则先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结合交集、并集、补集的定义来求解.在解答过程中常常借助于Venn图来求解.这样处理起来,相对来说比较直观、形象且解答时不易出错.
(2)如果所给集合是无限集,则常借助数轴,把已知集合及全集分别表示在数轴上,然后进行交、并、补集的运算.解答过程中要注意边界问题.
跟踪探究 2.(1)已知A,B均为集合U={1,3,5,7,9}的子集,且A∩B={3},(∁UB)∩A={9},则A=( )
A.{1,3} B.{3,7,9}
C.{3,5,9} D.{3,9}
(2)已知集合A,B均为全集U={1,2,3,4}的子集,且∁U(A∪B)={4},B={1,2},则A∩(∁UB)=( )
A.{3} B.{4}
C.{3,4} D.∅
解析:(1)由Venn图知A={3,9},
故选D.
(2)因为U={1,2,3,4},∁U(A∪B)={4},
所以A∪B={1,2,3},又因为B={1,2},所以{3}⊆A⊆{1,2,3},
所以∁UB={3,4},A∩(∁UB)={3}.
答案:(1)D (2)A
探究三 与补集有关的参数值的求解
[例3] 设集合A={x|x+m≥0},B={x|-2<x<4},全集U=R,且(∁UA)∩B=∅,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析] 法一(直接法):由A={x|x+m≥0}={x|x≥-m},得∁UA={x|x<-m}.
因为B={x|-2<x<4},(∁UA)∩B=∅,
所以-m≤-2,即m≥2,
所以m的取值范围是m≥2.
法二:(集合间的关系):由(∁UA)∩B=∅可知B⊆A,
又B={x|-2<x<4},A={x|x+m≥0}={x|x≥-m},
结合数轴:
得-m≤-2,即m≥2.
延伸探究 1.将本例中条件“(∁UA)∩B=∅”改为“(∁UA)∩B=B”,其他条件不变,则m的取值范围又是什么?
解析:由已知得A={x|x≥-m},所以∁UA={x|x<-m},又(∁UA)∩B=B,所以-m≥4,解得m≤-4.
2.将本例中条件“(∁UA)∩B=∅”改为“(∁UB)∪A=R”,其他条件不变,则m的取值范围又是什么?
解析:由已知A={x|x≥-m},
∁UB={x|x≤-2或x≥4}.
又(∁UB)∪A=R,
所以-m≤-2,
解得m≥2.
方法技巧 由集合的补集求解参数的方法
(1)如果所给集合是有限集,由补集求参数问题时,可利用补集定义并结合知识求解.
(2)如果所给集合是无限集,与集合交、并、补运算有关的求参数问题时,一般利用数轴分析法求解.
跟踪探究 3.已知全集U=R,集合A={x|x-1<0},B={x|x>a},且∁UA⊆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析:∵A={x|x<1},U=R,
∴∁UA={x|x≥1},
∵∁UA⊆B,如图所示:
∴a<1.
∴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a|a<1}.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3页
[课后小结]
1.全集与补集互相依存的关系
(1)全集并非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它仅含有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如研究整数,Z就是全集,研究方程的实数解,R就是全集,因此,全集因研究问题而异.
(2)补集是集合之间的一种运算.求集合A的补集的前提是A是全集U的子集,随着所选全集的不同,得到的补集也是不同的,因此,它们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
(3)∁UA的数学意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A⊆U;二是∁UA={x|x∈U,且x∉A}.
2.补集思想:做题时“正难则反”策略运用的是补集思想,即已知全集U,求子集A,若直接求A困难,可先求∁UA,再由∁U(∁UA)=A求A.
[素养培优]
补集思想的应用
已知集合A={y|y>a2+1,或y<a},B={y|2≤y≤4},若A∩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析:因为A={y|y>a2+1或y<a},B={y|2≤y≤4},所以不妨先求当A∩B=∅时a的取值范围,如图所示:
由题意可得
解得a≤-或≤a≤2.
即当A∩B=∅时,a的取值范围为{a|a≤-,或≤a≤2},
故A∩B≠∅时,a的取值范围为{a|-<a<,或a>2}.
点评:对于一些比较复杂、比较抽象、条件和结论之间关系不明确、难以从正面入手的数学问题,在解题时,调整思路,从问题的反面入手,探求已知和未知的关系,往往能化难为易,化隐为显,从而将问题解决.这就是“正难则反”的解题策略,也是处理问题的间接化原则的体现.
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1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1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1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1课时学案设计,共6页。
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11.2.2函数的表示法第2课时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11.2.2函数的表示法第2课时导学案及答案,共7页。
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1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1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1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1课时导学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