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距今年代是( )。
A、约五六千年 B、约一万八千年
C、约七十至二十万年 D、约四千多年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粟的种植始于( )。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氏族时期
C、大汶口文化时期 D、黄帝和尧、舜、禹传 说时
3、能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①北京人 ② 山顶洞人 ③ 河姆渡人 ④ 半坡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下列关于半坡人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会制造彩陶,鱼纹彩陶盆是其代表作之一
B、学会了种植白菜、芥菜等农作物
C、会建造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
D、圈养猪、狗等家畜
5、半坡居民在生活中可能食用 的食物包括:( )。
① 水稻 ② 白菜或芥菜等蔬菜 ③ 鱼 ④ 猪肉 ⑤ 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⑤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
6、对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不同表述正确的是:( )。
A、半坡人位于长江流域,河姆渡人位于黄河流域
B、半坡人居住的房屋为半地穴式结构,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为干栏式结构
C、半坡人主要种植水稻,河姆渡人主要种植粟
D、半坡人已会制造黑陶作品,河姆渡人会制造彩陶
与“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等信息符合的古人类活动遗址应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我国云南的很多少数民族的住宅选用的是干栏式建筑。相似的建筑曾发现于(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9、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 )。
① 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
②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 学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④ 会制作陶器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使用骨针缝衣 ②采用天然火 ③种植水稻 ④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④③②①
D.①③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距今约六七十千年,居住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那时候人们已经懂得种植水稻、粟和蔬菜,饲养家畜和家禽,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四处奔波,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
材料二 黄河流域一带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多数带有伸出室外的斜坡或台阶的窄长门斗,室内中央均设有火塘,可用于炊煮和取暖。
材料三 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分上下两层,特点是提高房屋的底板,以利用下部空间,上层住人,下层喂养牲畜和堆放杂物。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回答,当时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分别生活着哪一原始居民?
材料一中水稻和粟分别是由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种植的?
从材料二看,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为什么要这样建造?
根据材料三,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为什么要这样建造?
参考答案:
1A 2B 3D 4C 5B 6B 7C 8D 9A 10A
二.1)黄河流域生活着半坡人、长江流域生活着河姆渡人。
2) 水稻由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粟由半坡居民种植。
3) 半地穴式房屋。北方冬季寒冷、干燥,半地穴式房屋可以防寒、保暖。
4) 干栏式房屋。南方气候潮湿、炎热,干栏式建筑有利于通风、防潮。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精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第一册第3课 远古的传说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历史第一册第3课 远古的传说课后作业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3课 远古的传说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3课 远古的传说一课一练,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