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五四制)第一册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同步练习3(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99553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历史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测试题
展开一、选择题
1.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
A.农业深耕细作 B.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C.开发山林,扩大耕地面积D.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2.在武夷山“汉城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铁器文物,其中铁犁头为我省首次发现。这表明汉朝时闽北()
A.青铜工艺高超B.纺织业繁荣兴盛
C.农业生产落后D.生产力水平提高
3.《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使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得益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C.加剧了当时的分裂局势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现象,主要是因为() A.分封制的推行B.百家争鸣的活跃
C.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D.合纵连横的开展
5.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正确的是()
A.中华文明的演进B.生产工具的进步
C.耕作技术的发展D.古代纹饰的演进
6.春秋时期,很多城市开设了商品交换市场,哪一货币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 A.贝壳货币B.实物货币C.金属货币D.纸币
7.下列反映西周历史的电影场景,明显不符合史实的是() A.周王使用青铜器祭祀
B.奴隶使用铁制农具劳动生产C.王宫中摆放着玉器
D.已经有了被称为“五谷”的农作物
8.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A.周天子失去了军事力量
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
C.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
9“王(周桓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 以上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周桓王权力大B.诸侯争霸厉害C.周王室衰微D.郑伯已成为霸主
10.下列哪一人物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A.齐桓公B.晋文公C.秦穆公D.楚庄王11.春秋末期,先后北上争霸的长江下游的诸侯国有()
A.齐国和晋国B.鲁国和燕国
C.吴国和越国D.秦国和楚国
“周撤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上述文字出自《三字经》。下列不属于春秋霸主的是()
晋文公B.齐桓公C.楚庄王D.秦孝公
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是() A.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
周天子地位不如强大的诸侯
C.强大的诸侯竞相争当霸主
D.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多
下列关于中国春秋时期争霸的作用和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A.导致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缩小B.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C.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D.周王室加强了对诸侯的统治
二、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夷、斤、斸,试诸壤土。
——《国语·齐语》(1)材料一中的“美金”和“恶金”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恶金……试诸壤土”对当时的社会经济 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
(2)材料二说的是哪一时期的情况?这一情况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特征?
一、选择题
第 6 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测试时间:15 分钟
答案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体现在生产工具上,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D 符合题意。
答案D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制农具,到战国时,铁制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故选 D。
答案B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促进了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故选 B。
答案C解答本题要理解题干中的“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公作”即在井田中耕作,“分地”指的是封建制下的租佃制。这种现象的出现跟当时生产力的提高,即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有关。故选C 项。5.答案A鹳鱼石斧纹陶缸腹外壁绘的《鹳鱼石斧图》是原始社会绘画艺术的杰作。司母戊鼎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杰出的技术成就。铁犁铧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斗争进入一个新阶段。故A 符合题意。6.答案C春秋时期,很多城市开设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答案B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制农具,到战国时,铁制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及推
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因而 B 项“奴隶使用铁制农具劳动生产”与西周历史明显不符。
答案C西周时,周王控制全国,“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了春秋时期,周王室权威下降,无力控制诸侯,诸侯争霸,“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故选 C。
答案C题干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周王室衰微,某些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故选C 项。
答案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答案C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末期地处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先后北上争霸。故选C。
答案D依据课本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先后称霸,所以 A、B、C 都属于春秋霸主,故选 D。
答案D春秋时代,在争霸的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故 D 说法错误。
答案 C 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诸侯国;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故选C。
二、非选择题
答案(1)“美金”指青铜,“恶金”指铁。影响:铁制农具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小农经济的产生。
(2)春秋时期。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铜被称为“美金”;铁被称为“恶金”。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制农具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小农经济的产生。(2)依据材料二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精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课时作业,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复习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中考真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