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课堂检测
展开1.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赭衣(穿囚服的人)塞路,囹圄(监狱、牢房)成市。”这些现象说明秦朝时期( )
A. 法律非常严苛
B. 社会治安混乱
C. 徭役、兵役繁重
D. 禁锢思想言论
2. 秦朝既是辉煌的,也是短暂的。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其表现有( )
①繁重的徭役和兵役②中央集权制度③沉重的赋税④统一文字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3.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秦王朝的统治被推翻是因为其施政使( )
A. 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B. 战争频繁出现
C. 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D. 黎民无法生存
4.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灭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在分析秦王朝过失的《过秦论》中,“一夫作难”指的是( )
A. 武王伐纣
B. 秦灭六国
C. 大泽乡起义
D. “国人暴动”
5. “(陈胜、吴广戍边的队伍)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泥泞,无法前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戍守误期要被处死。”下列对大泽乡起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陈胜、吴广号召起义是为了博取功名
B. 繁重的徭役和兵役成为起义的根本原因
C. 严酷的刑法加速了起义的爆发
D. 频繁的征伐导致起义的爆发
6. 陈胜、吴广起义与此后历代农民战争不一样,其独特的历史作用是( )
A. 他们首先提出“平分田地”的口号
B. 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后世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C. 他们以大无畏的精神,推翻了封建王朝
D. 他们攻占陈县,建立新政权
7. 下列最能表现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的一句话是( )
A.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B. “福兮,祸之所伏”
C.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D.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8. 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把夏桀、商纣、秦二世这三个历史人物归成一类,他们最突出的相似点有( )
①重用人才②重视农业③统治残暴④末代国君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9. “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威名显赫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当时,直接促使“统治者”投降的是( )
A. 陈胜 B. 吴广 C. 项羽 D. 刘邦
10. 下面是某同学做的课堂笔记。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应是( )
①交战双方:项羽领导的起义军和秦军的主力②特点:以少胜多
③结果:秦军大败④成语:破釜沉舟
A. 长平之战 B. 牧野之战 C. 巨鹿之战 D. 城濮之战
11.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鸿门宴”“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三个关键词,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 春秋争霸 B. 战国称雄 C. 秦灭六国 . 楚汉之争
二、非选择题
12.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的农民每年要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那时候,很多成年男子都被派去打仗或服劳役,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其中,光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万人。秦朝的死刑种类很多,共有10多种,如腰斩、车裂。犯罪的人,轻者罚做苦役,重者动辄处死。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
材料二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的统治有什么特点?请举出两个秦始皇征调大量的民力修建大型工程的例子。
(2)材料二涉及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3)材料三中图一所示事件的重要影响是什么?
(4)“楚”“汉”两人曾是反秦战友,后来却变成了对手。他们展开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1 ADACC BDCDC D
12.(1) 统治残暴。修建阿房宫;修建骊山陵。
(2) 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具有革命首创精神。
(3) 巨鹿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该战役歼灭了秦军的主力,使秦朝名存实亡。
(4) 争夺最高统治权,即建立新的政权、新的王朝。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课堂检测,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复习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