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冲刺:文言文阅读限时训练(三)(有答案)
展开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柳宗元传
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①,尤奇待②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③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既罹窜逐④,涉履蛮瘴⑤,崎岖堙厄⑥,蕴⑦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节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
【注】①用事:执掌政权。②奇待:器重礼遇。③禁:宫禁,帝王的住处。④罹窜逐:遭遇放逐。⑤涉履蛮瘴:经历蛮地瘴疠之苦。⑥堙(yīn)厄:指道路艰险。⑦蕴:积聚。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实词。
①心乐之_______________
②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_
③与之图事_______________
④会居位不久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全石以为底 为骚文十数篇
B.以其境过清 动必以文
C.水尤清冽 尤奇待宗元
D.不可久居 会居位不久
(3)将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甲】文是怎样从侧面描写小石潭水“清”的特点的?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
(5)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条概括作者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富贵不能淫
《孟子》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北冥有鱼
《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居而天下熄 熄:战争停息
B.父命之 命:教导、训诲
C.怒而飞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D.亦若是则已矣 是:判断动词,是
(2)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公孙行、张仪难道不是诚实守信的大丈夫吗?
B.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妇女之道。
C.去以六月息者也——它离开北海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
D.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文都是诸子百家中的名篇:【甲】文节选自《孟子译注》,《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著;【乙】文节选自《庄子·逍遥游》,《庄子》是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
B.两文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甲】文中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乙】文开头部分所描述的的这个大鹏形象,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广泛。
C.两文写作手法不同:【甲】文用“得志,与民由之”和“不得志,独行其道”做对比,阐述了大丈夫无论得志与否,都应顺应时势,勇于担当;【乙】文借用借鲲鹏的寓言故事说理,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D.两文语言风格不同:【甲】文采用排比句,气势磅礴,义正辞严的指出了大丈夫的精神实质;【乙】文则用如野马、尘埃等比喻,将抽象的道理讲得具体形象。
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丙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语句中画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微斯人 微:如果没有
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去:离开
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快乐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尽力
(2)下列语句中画线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醒能述以文者
B.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C.问其姓氏 其真不知马也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先天下之忧而忧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翻译: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有时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翻译:处在高高的朝堂上就为百姓担忧,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替国君担忧。
C.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翻译:然而鸟儿知道山林的乐趣,也不知道游人的乐趣。
D.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翻译: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比您更痴的人呢。”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三段短文都集中表现了文章的主旨。甲文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乙文表达了作者纵情山水、与民同乐的理想追求,丙文则表达了作者淡淡的故园之思、故国之悲。
B.三段短文都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甲文论述了古仁人的心思表现,乙文论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丙文论述了湖心亭的奇遇。
C.三段短文都采用恰当的句式。甲文的“微斯人,吾谁与归?”用疑问句表达了内心的慷慨悲凉;乙文的“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以设问解开悬念;丙文的“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以感叹的形式表达巧遇知己的欣喜。
D.三段短文都巧妙地表现了文章主旨。甲文假托古圣立言,点明主旨。乙文借禽鸟之乐、众人之乐烘托太守之乐,托出主旨。丙文借舟子话中的“痴”含蓄地表达了主旨。
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①其民乐其岁物②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①幸:庆幸。②岁物:收成。
(1)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林壑尤美 尤_______________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然_______________
③名之者谁? 名_______________
④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 斯_______________
⑤掇幽芳而荫乔木 荫_______________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3)【乙】段中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交代了作者为亭子取名“丰乐亭”的原因。
(4)【甲】【乙】两段文字都表现出了作者什么样的高尚情怀?
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孔子谓颜回①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②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粥;郭内之田四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愀然变容曰:“善哉,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选自《庄子》)
【注】①颜回:孔子的学生。②仕:做官。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
①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_______
②蹴尔而与之_______________
③胡不仕乎_______________
④孔子愀然变容_______________
(2)下列与【乙】文“失之而不惧”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行道之人弗受B.辍耕之垄上C.学而时习之D.何陋之有
(3)给下面的句子画出停顿。(断两处即可)
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善哉,回之意!
(5)【甲】【乙】两文都强调做人要有所坚守,请谈谈两文分别要坚守什么。
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下列画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烨然若神人 判若两人B.腰白玉之环 腰缠万贯
C.右备容臭 臭气相投D.主人日再食 再接再厉
(2)下列选项中与例句“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弗之怠B.马之千里者
C.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D.何陋之有
(3)请从语文积累中找出表现古人“好学”的典故成语_______________(典故)、_______________(人物)。
(4)选段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结合选段内容任选一处进行具体分析。
7.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二)胡澹庵①见杨龟山②,龟山举两肘示之,曰:“吾此肘不离案三十年,然后于道有进。”张无垢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④,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⑤北归,窗下石上,双蚨⑥之迹隐然,至今犹存。前辈为学勤苦如此。然龟山盖少年事,无垢乃晚年,尤难也。
(选自罗大经《鹤林玉露》)
【注】①胡澹庵:北宋官员。②杨龟山:即杨时,北宋学者,晚年隐居龟山,人称龟山先生。他四十岁时还“程门立雪”,向大学者程颐求教。③张无垢:即张九成,南宋官员,自号无垢居士。④昧爽:拂晓,黎明。⑤洎(jì):到。⑥蚨(fū):脚背,这里指脚。
(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媵人持汤沃灌( )
②主人日再食( )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语段(一)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试举两例,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4)语段(一)和语段(二)在表现“勤学”上有什么不同?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句子中画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缘溪行(缘由)B.欲穷其林(尽)
C.咸来问讯(全,都)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
(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忘路之远近B.渔人甚异之
C.具答之D.闻之,欣然规往
(3)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夹/岸数百步B.问所/从来C.遂与/外人间隔D.屋舍/俨然
(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桃花源令人心驰神往,请你模仿桃源人的口吻夸—夸桃花源。
参考答案
1.
【答案】
(1)①以……为乐(感到快乐),②使(人的心情)凄凉,③图谋、商讨,④适逢
(2)C
(3)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4)①可以看到潭底的整块石头。
②水中的鱼儿像在空中游动。
③日光直照到潭底,石上有鱼的影子。
(5)①小石潭环境凄清。
②作者参与王叔文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
③被贬之地荒远。
2.
【答案】
DAC
3.
【答案】
CBBB
4.
【答案】
(1)①格外(特别,尤其),②像鸟张开翅膀一样,③命名,④这,⑤遮阳纳凉
(2)①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②我(欧阳修)来到这里,喜欢这地方僻静,而政事简单,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
(3)乐其岁物之丰成,安此丰年之乐者
(4)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
5.
【答案】
(1)①通“向”,从前,②踩踏,③为什么,④……的样子
(2)C
(3)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4)颜回的志趣很好呀!
(5)【甲】文强调做人要坚守礼义,有羞恶之心,不为名利所动;【乙】文强调做人要坚守自己的志趣,不要因贫穷而改变。
6.
【答案】
(1)A
(2)C
(3)悬梁刺股,苏秦和孙敬
(4)①老师辞色严厉(叱咄)和自己恭敬好学(色愈恭,礼愈至)对比,突出了作者谦虚好学的态度。
②同舍生穿戴(烨然若神人),自己穿戴(缊袍敝衣)对比,不但“略无慕艳意”,反而“以中有足乐”,从而表现作者专心致志、以苦为乐的学习态度。
7.
【答案】
(1)①热水,②两次
(2)因为心中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3)①作者的“缊袍敝衣”与同舍生的豪华装束对比,突出作者内心的强大和充实。
②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与作者求学的种种艰辛对比,突出专心学习的重要性。
③乡之先达的倨傲粗暴与作者对前辈的恭敬对比,突出作者一心向学、谦恭有礼的学习态度。
(4)语段(一)以作者的求学经历、为学之难表现勤学。
语段(二)以少年杨时三十年伏案勤读和老年张九成贬官后“就明而读”来表现勤学。
8.
【答案】
(1)A
(2)A
(3)D
(4)(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5)我们桃花源这里生活平静,没有战争,人民之间和平相处,互助互利,而且我们这里富饶美丽,大家丰衣足食,自给自足。
2022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语句衔接突破训练(有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语句衔接突破训练(有答案),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总复习 限时训练(十一) 语言运用与综合性学习 (有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总复习 限时训练(十一) 语言运用与综合性学习 (有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题目,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题组训练:文言文阅读(四)(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题组训练:文言文阅读(四)(含答案),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