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届高中地理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2章 核心素养专项练(二)

    2021届高中地理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2章 核心素养专项练(二)第1页
    2021届高中地理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2章 核心素养专项练(二)第2页
    2021届高中地理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2章 核心素养专项练(二)第3页
    2021届高中地理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2章 核心素养专项练(二)第4页
    2021届高中地理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2章 核心素养专项练(二)第5页
    2021届高中地理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2章 核心素养专项练(二)第6页
    2021届高中地理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2章 核心素养专项练(二)第7页
    2021届高中地理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2章 核心素养专项练(二)第8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本章综合预测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本章综合预测图文课件ppt,共24页。
    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读“哈尼梯田简图”,完成1~2题。1.哈尼人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的农耕活动,主要是为了A.调节当地气候 B.蓄水保土增肥力C.提高复种指数 D.美化自然环境
    解析 哈尼族人将山坡改造成梯田,坡度减小,水流速度减缓,可以减轻水土流失,起到蓄水保土增肥力的作用。故选B。
    2.该区域由于人口数量增加,对土地资源过度开发,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   B.能源短缺C.土地荒漠化  D.大气污染
    解析 该区域为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加之地势起伏大,所以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故选A。
    我国资源型城市中,20%处于成长期,68%处于成熟期,12%处于衰落期。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下图为“该区域相关资料图”。据此回答3~4题。3.下列关于包头国家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建设,说法正确的是A.靠近黄河、铁路,水陆交通便利B.扩大稀土产量,增加出口量C.黄河含沙量大,工业水源水质差D.科技实力不强,需要引进人才和技术
    解析 内蒙古经济水平不高,科技水平和技术人才有限,国家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建设需要引进相关人才和技术,D对;黄河通航能力差,航运不便,A错;目前我国已出现稀土产能过剩问题,不宜再继续扩大、盲目开发,B错;该段黄河还未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较小,C错。
    4.下列有关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措施,不可行的是A.对废矿区复垦,有针对性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旅游业等B.完善基础设施,关闭整合亏损严重且又存在安全隐患的中小企业C.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都面临成长—成熟—衰 落的过程,发展第三产业是唯一出路D.延长产业链,加强产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的 升级
    解析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利于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但不是唯一出路,C错。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下图,完成5~7题。5.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坡度在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B.坡度在20°~4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 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C.坡度在40°左右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
    解析 根据图示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曲线可知,坡度在40°左右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A错,C对;坡度在0°~2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B错;坡度超过40°时,坡面侵蚀强度减小,D错。故选C。
    6.坡度在40°~9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A.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C.坡面径流流速小D.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解析 坡度在40°~9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坡度大,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A对;坡度不影响降水量、降水强度,B错;坡度越大,坡面径流流速越大,C错;坡度陡,植被破坏的程度较重,D错。故选A。
    7.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右图中最适宜植树的地点为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②地位于鱼鳞坑内,能阻挡减弱径流,利于泥沙沉积,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利于树木生长,B对。①③④地虽能够减弱坡面径流,但不利于泥沙沉积,土壤条件差,不利于树木生长。故选B。
    (2020·陕西西安中学期末)辽宁省阜新市是一座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城市。2008年3月,阜新市被国家界定为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008年10月,辽宁启动实施“突破阜新”战略。据此完成8~9题。8.“矿竭城不衰”,煤城阜新将转型目标锁定“现代农业”,其主要依据是①矿区有大量废弃土地,人均土地资源丰富 ②“现代农业”市场前景广阔  ③交通条件优越 ④“现代农业”能承载更多劳动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阜新因煤而兴,附近农业人口比重相对较小,煤炭资源枯竭后,矿区大量废弃土地复垦再利用,人均土地资源丰富,农产品商品率高,适合发展“现代农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对“现代农业”产品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较好;交通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但不是煤城阜新将转型目标锁定“现代农业”的主要依据;“现代农业”属于商品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需要的劳动力较少。故选A。
    9.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A.GDP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B.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一、第三产业比重上升C.应该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刺激经济发展D.人口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
    解析 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会促进经济复苏,A错、C对;若经济转型是以先进制造业为目标,则第二产业比重不一定下降,第一、第三产业比重不一定上升;人口部分迁出,迁出人口量取决于其转型是否成功。
    右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小麦适宜种植区的北界变化。据此完成10~11题。10.影响图中冬小麦种植北界变化的关键因素是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土壤
    解析 读图可知,与1960年相比,1990年该区域冬小麦适宜种植区的北界向北移动,表明热量条件改善,所以影响图中冬小麦种植北界变化的关键因素是热量。故选A。
    11.“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句谚语最适用的省区是A.山东、河南B.云南、西藏C.黑龙江、吉林D.河北、江西
    解析 “冬天麦盖三层被”,表明该地的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且为冬小麦,所以该省区应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且小麦的类型为冬小麦,A正确;云南、江西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以水稻种植为主,西藏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青稞种植面积较大,B、D错;黑龙江、吉林纬度偏高,以种植春小麦为主,C错。故选A。
    (2019·全国文综Ⅲ)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完成12~13题。12.该公路位于A.吉林  B.内蒙古  C.西藏  D.新疆
    解析 该公路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且为山前洪积平原,可推知该公路经过冰川分布地区,吉林、内蒙古两省区无冰川分布,A、B错;该公路南端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故该公路应位于气候干旱的新疆,C错,D对。
    13.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A.洪水频发   B.路面积雪严重C.泥石流多发  D.路面冻融沉降
    解析 该公路山区段封路禁行的时间是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此时段纬度较高的新疆降水以降雪为主,不会出现洪水和泥石流,A、C错;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该公路山区段降雪量较大,气温低,路面积雪严重,加之该公路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道路曲折、陡坡较多,严重影响交通安全,故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B对;路面冻融沉降主要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夏半年,D错。
    (2020·浙江高考模拟)某校学生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开展水土流失成因探究的四次实验。四次实验中只有下表所列的条件有变化,其他条件都相同,且实验结束后坡面上都有残留沙土。据此完成14~15题。
    14.四次实验结果可能会是①b>a>d>c ②d>b>c>a③b>d>a>c ④c>b>d>a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解析 根据地形和降水强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坡度越大,降雨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实验乙泥沙收集盘中的泥沙含量b最大,实验丙泥沙收集盘中的泥沙含量c最小,①③符合。故选B。
    15.在不改造的情况下,此实验装置还可以用于模拟或演示A.降水对风化的影响B.地形对降水的影响C.完整的水循环环节D.冲积扇上河流改道
    解析 该实验装置中没有岩石,体现不出岩石风化状况,无法演示降水对风化的影响;实验中的降水是从降水盘中滴出,只能演示强度,与地形没有关系;实验中只有降水和地表径流环节,无法模拟完整的水循环环节;泥沙收集盘内泥沙沉积可以模拟冲积扇上河流改道。选D。
    米线是由优质大米经过发酵、磨浆、蒸煮、压条、晾晒等工序制作而成,新鲜大米制作的米线口感最佳。因其吃法多样、口感独特深受攀枝花市民的喜爱。攀枝花市某中学地理学习兴趣小组在研学旅行中,发现四川盐边县某村生产的米线畅销市内外。下图为“该村局部等高线分布及晒制米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6~17题。16.正常年份,该村最适合晒制米线的月份是A.1月  B.4月C.7月  D.10月
    解析 晒制米线应该选择降水量小、气温高的月份。盐边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排除C;冬季气温较低,排除A;4月份虽然气温相对较高、降水少,但稻米还未成熟,结合材料可知新鲜大米制作的米线口感最佳,排除B;10月正值稻米收获时节,大米新鲜,且此时气温相对较高,雨带已基本退出中国大陆,多晴天,所以正常年份,当地最适合晒制米线的月份是10月。故选D。
    17.晴朗的下午,图中最适合晒制米线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
    解析 根据分析可知,晒制米线最好的月份是10月,在晴朗的下午,太阳位于西南方,所以山的西南坡光照充足,丙地是四个地点中最适合晒制米线的地方。故选C。

    相关课件

    广西专版新教材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微专题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这是一份广西专版新教材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微专题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核心素养专训3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核心素养专训3课件,共3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核心素养专训2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核心素养专训2课件,共29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