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2章课时分层作业4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99890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2章课时分层作业4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99890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2章课时分层作业4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99890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后测评
展开课时分层作业(四)
(建议用时:40分钟)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在下图中A、B、C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荒漠化。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荒漠化只发生在图中三个地区
B.A地区的荒漠化是气候异常造成的
C.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表现
D.次生盐渍化不属于土地荒漠化
2.A地区的荒漠化主要类型属于( )
A.沙漠化 B.石漠化
C.盐渍化 D.三种类型都有
1.C 2.A [第1题,荒漠化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表现为沙漠化、石漠化、次生盐渍化等,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某些半湿润地区都有可能发生,气候异常等自然因素是其形成的基础,但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起主导作用。第2题,A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
读“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环境恶化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甲表示( )
A.土地盐碱化严重 B.冰川融水减少
C.河流水量减少 D.沙丘移向绿洲
4.综合治理和保护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合理措施是( )
A.禁止游牧活动 B.大力发展畜牧业
C.加强资源勘探开发 D.发展节水农业
3.C 4.D [第3题,新疆塔里木河是内流河,河流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根据因果关系图:滥牧破坏植被,水源减少,垦荒扩大耕地面积,用水量加大,导致河流水量减少,从而引起地下水位下降,最终形成荒漠化。第4题,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保护绿洲主要是保护这里的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甘肃永昌县喇叭泉林场,位于石羊河一级支流西大河流域中段,是永昌县北部的主要生态防护屏障。20世纪90年代开始,树木随着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而大量死亡。2003年起,林场在规划改造区域实施外围乔木、灌木和内部枸杞、沙棘(白榆)配置的林带建设(如下图)。据此完成5~7题。
5.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能源短缺,过度砍伐
B.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加
C.西大河上游人口、经济规模扩大
D.植被新陈代谢,群落自然更替
6.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明显影响是( )
A.可开垦耕地面积增加
B.荒漠化范围缩小
C.区域土壤肥力增加
D.固定的沙丘再度被激发或活化
7.关于2003年起喇叭泉林场开始的林带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防风效能显著,风速明显降低 ②虽没有经济效益,但生态效益突出 ③使得农田蒸发量增加,空气湿度增加 ④使林场土壤熟化速度加快,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C 6.D 7.D [第5题,喇叭泉林场位于干旱区,植被依靠地下水生存,上游人口、经济规模扩大,引水过多,使林场来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树木死亡。第6题,树木大量死亡,使林场的整体防护功能大幅度衰退,林地内原已固定的沙丘再度被激发或活化,流沙开始南侵,沙化土地面积扩大,区域土壤肥力降低。第7题,植树造林可防风固沙,同时林木的生长也可加快土壤的熟化,带来经济效益。]
读我国西北地区部分地图,完成8~10题。
8.结合图可以看出( )
A.该区年降水量自南向北依次递减
B.该区1月份气温自东北向西南递增
C.图中甲地的植被主要为草原
D.图中乙地的植被主要为森林
9.图中甲地的生态问题主要为( )
A.森林破坏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湿地萎缩
10.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为( )
A.过度放牧 B.过度农垦
C.过度樵采 D.水资源利用不当
8.C 9.B 10.B [第8题,结合图例和图中的经纬网,可以看出该区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依次递减,1月份气温自北向南递增,甲、乙两地的年降水量都在200~400 mm,植被类型都为草原。第9题,甲地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因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土地荒漠化。第10题,乙地的年降水量接近400 mm,位于农牧过渡地区,过度农垦易导致荒漠化的产生。]
11.读影响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显示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面积广大,试从气候、地形、河流、植被等方面描述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并分析新疆绿洲地区荒漠化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
(3)针对我国草原地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现象,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以防治日渐扩大的土地荒漠化?
[解析] 第(1)题,图中坐标图为玫瑰坐标图,中心点为坐标原点,六个因素对应六个坐标轴,其中,过度放牧代表的数值离原点最远、数值最大、所占比重最大,同理,城市交通建设比重最小。第(2)题,新疆处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的位置、地形决定了本区气候干旱,以及气候影响下相应的植被、河流等特征。因为缺水,在荒漠的绿洲区,过度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是荒漠化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第(3)题,一方面,合理利用土地,在一些地区退耕还牧;另一方面,对牧区进行相应的管理和建设,保护草场。
[答案] (1)过度放牧 城市交通建设
(2)特征: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日照强,温差大,风力强;高山环绕盆地,以风蚀地貌为主,沙漠戈壁广布,河流稀疏短小,以内流河为主;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原因: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
(3)退耕还草;确定合理载畜量;划区轮牧;建设人工草场等。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读甘肃省民勤北部荒漠草场至县城(绿洲)地下水位变化图,完成12~13题。
12.“生态裂谷”的位置距县城距离为( )
A.0~20 km B.20~40 km
C.40~60 km D.60~80 km
13.“生态裂谷”地区( )
A.植被覆盖率较高 B.流水侵蚀作用较强
C.风力侵蚀作用弱 D.固定沙丘转为流动沙丘
12.A 13.D [第12题,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仔细读图,距县城距离为0~20 km处,地下水位特别低,最可能出现过量抽取地下水。第13题,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的“生态裂谷”,由于地下水位低,植被覆盖率较低,A错;流水侵蚀作用较弱,B错;由于气候干旱,外力作和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C错;由于植被减少,固定沙丘会转为流动沙丘,D对。答案选D。]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⑤地形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充足 B.水源充足
C.降水丰富 D.光照充足
15.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 )
A.①②③④全部种树 B.①②种草,③种树
C.①种树,②③种草 D.①种树,②③④种草
14.B 15.C [第14题,草原景观出现在水量相对较多的地区,而⑤地降水量在100 mm以下,则可能该地有较充足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第15题,降水量在400 mm以上的半湿润地区可以种树,而半干旱地区的②③由于降水少只能种草,④地降水极少,不适合种树和种草。]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我国生态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南方丘陵区、西南山地区、青藏高原区及东部沿海水陆交接地区。加强生态脆弱区保护,增强生态环境监管力度,促进生态脆弱区经济发展,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图中A地区日照时数不及B地区,而积温却高于B地区,试分析其原因。
(2)B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试分析造成该地区生态脆弱的原因。
(3)请为B地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解析] 第(1)题,读图,根据经纬度及河流形状判断,A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所以日照时数小。阴雨天多,云层厚,大气保温作用强,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所以积温高。B地区位于云贵高原,海拔较高,所以日照时数大。海拔高,云层薄,大气保温作用弱,高原地形散热快,所以积温较低。第(2)题,结合前面分析,B地区是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全年降水量大,溶蚀作用强;土层薄,过度砍伐山体林木资源,植被覆盖度低,石漠化严重;降水量大,植被覆盖率低,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发生。所以生态环境脆弱。第(3)题,针对B地区的环境特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开展山体综合治理,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提高山体林草植被覆盖率,控制水土流失;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以林果业、立体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为主的特色产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加大生态保护监管力度,加强区域生态监测与预警机制。
[答案] (1)A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日照时数小;云层厚,大气保温作用强,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积温高。B地区位于云贵高原,海拔较高,日照时数大;海拔高,云层薄,大气保温作用弱,积温较低。
(2)B地区位于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全年降水量大,溶蚀作用强;土层薄,过度砍伐山体林木资源,植被覆盖度低,石漠化严重;降水量大,植被覆盖率低,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发生。
(3)①开展山体综合治理,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提高山体林草植被覆盖率,控制水土流失。
②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以林果业、立体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为主的特色产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③加大生态保护监管力度,加强区域生态监测与预警机制。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一课一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自然环境特点是,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的方向是,鱼鳞坑有利于物质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5—0,材料中的湿润系数可能指,材料中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属于,汉中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图中,甲表示,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时作业,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5~208,导致该区域过度开垦的主要原因是,据表中可推断,陕北地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