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回归基础练习
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回归基础练习05 金属及重要化合物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回归基础练习05 金属及重要化合物,共4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工业流程题,填空题,计算题,原理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度高考三轮(回归基础)练习05金属及重要化合物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后剩余的钠粒,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 B.钠着火后,可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
C.钠的化学性质较活泼,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D.长期被暴露在空气中的钠不会变质
2.将金属钠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烧杯中,既有气体产生,又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不考虑溶液温度变化)( )
①MgSO4溶液②稀Na2SO4溶液③饱和澄清石灰水④CuSO4溶液⑤饱和NaCl溶液⑥FeCl3溶液
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①③⑤
3.过氧化钠具有强碱性和强氧化性,遇木炭、铝粉等还原性物质时可燃烧。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a2O2与炭、铝粉等还原性物质的燃烧实验可以在硬质玻璃管中进行
B.Na2O2与木炭的反应时Na2O2表现出强氧化性
C.Na2O2与Al反应的方程式为:2Al + 3Na2O23 Na2O + Al2O3
D.Na2O2与SO2反应可生成Na2SO4
4.在200℃时,CO2和H2O蒸汽的混合气体共25.3g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17.3g,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A.2mol B.1mol C.0.5mol D.0.25mol
5.将O2、CH4、Na2O2放入密闭容器中,在150 ℃条件下用电火花引燃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容器中的压强为零,由此得出原混合物中O2、CH4、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1 B.2∶2∶6
C.1∶2∶6 D.无法确定
6.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比较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HCO3固体受热容易分解,而Na2CO3固体受热不容易分解
B.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前者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比后者多
C.向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分别滴加2滴酚酞溶液,前者颜色比后者深
D.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分别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相同
7.设计下列实验方案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粉末,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分别向等质量的白色粉末中加等体积适量的水,比较固体溶解量的多少
B.分别配成溶液,加入CaCl2溶液,比较是否有沉淀生成
C.分别配成溶液,做焰色反应,观察火焰的颜色
D.分别将等量的白色粉末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比较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8.向四瓶盛有相同物质的量的NaOH溶液中通入体积不同的CO2气体后,得到①②③④四瓶溶液。分别向四瓶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产生的气体体积V(CO2)与所加盐酸体积V(HCl)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且图②③④中分别有OAAB,则下列分析与判断正确的是(忽略CO2的溶解)
A.①中通入的CO2最少 B.③中的溶质只有Na2CO3
C.有两种溶质的是②和③ D.若④中OA>2AB,则有c(NaHCO3)c(NH4 +)>c(Al3+)>c(H+)>c(OH−) 玻璃棒 97.62%
【分析】
(1)对于主族元素,周期数=电子层数,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据此判断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根据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盐碱性越强;
(2)将20.0mL 0.1mol/L Ba(OH)2溶液和20.0mL 0.1mol/L NH4A1(SO4)2溶液混合,即两者等物质的量混合,生成2mmol的硫酸钡和mmol的氢氧化铝,所以溶液中含有2mmol的硫酸根离子,2mmol的铵根离子和mmol的铝离子,弱离子铵根离子和铝离子的水解溶液呈酸性;
(3)①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②煅烧得氧化铝,根据铝守恒分析得:2A1N~A12O3,由关系式求氮化铝的质量,然后代入质量分数进行计算。
【详解】
(1)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质子数为13,核外电子数为13,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3个电子,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ⅢA族;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盐溶液碱性越强,镓、硼与铝位于同一主族,金属性:镓>铝>硼,故碱性:③>①>②,
故答案为三;ⅢA;③>①>②;
(2)将20.0mL 0.1mol/L Ba(OH)2溶液和20.0mL 0.1mol/LNH4A1(SO4)2溶液混合,即两者等物质的量混合,所以2mmol的硫酸钡和mmol的氢氧化铝,所以溶液中含有2mmol的硫酸根离子,2mmol的铵根离子和mmol的铝离子,弱离子铵根离子和铝离子的水解溶液呈酸性,所以离子浓度的大小为:c(SO42−)>c(NH4+ )>c(Al3+)>c(H+)>c(OH−);
故答案为c(SO42−)>c(NH4 +)>c(Al3+)>c(H+)>c(OH−);
(3)①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故答案为玻璃棒;
②煅烧得氧化铝,根据铝守恒分析得:2A1N∼∼A12O3,
2×(27+14) 102
m(A1N) 5.1g
所以=,解之得:m(A1N)=4.1g,则样品中A1N的质量分数为 ×100%=97.62%;
故答案为97.62%。
53.①②③⑤
【详解】
因为Fe(OH)2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为红褐色的Fe(OH)3,即4Fe(OH)2+O2+2H2O===4Fe(OH)3,因此要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就要排除装置中的氧气或空气。①、②原理一样,都是先用氢气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并使生成的Fe(OH)2处在氢气的保护中;③的原理为铁作阳极产生Fe2+,与电解水产生的OH-结合生成 Fe(OH)2,且液面用汽油保护,能防止空气进入;⑤中液面加苯阻止了空气进入;④由于带入空气中的氧气,能迅速将 Fe(OH)2氧化,因而不能较长时间看到白色沉淀。故答案为①②③⑤。
54. 除去气体中混入的HCl 过氧化钠 与和水反应产生 吸收未反应的气体 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分析】
利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得二氧化碳,制得的二氧化碳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以除去氯化氢气体,通过过氧化钠固体,产生的气体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末反应的二氧化碳等,最后用排水法收集进行检验,据此分析。
【详解】
(1)A装置中制备CO2,无加热设备,所以应用分液漏斗盛装稀盐酸与锥形瓶中的石灰石反应制备CO2气体,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
故答案为:CaCO3+2H+=Ca2++H2O+CO2↑;
(2)CO2气体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盐酸挥发出的HCl气体,C装置中盛装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氧气,再将混合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以除去氧气中未反应的二氧化碳,最后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故答案为除去CO2气体中混入的HCl;过氧化钠;与CO2和水反应产生O2;吸收未反应的CO2气体;
(3)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故答案为2Na2O2+2CO2=2Na2CO3+O2;
(4)F利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可使用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复燃则证明该气体为氧气,故答案为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55.防止FeSO4被氧化 煮沸 避免生成的Fe(OH)2沉淀接触氧气 稀硫酸、铁屑 NaOH溶液 B 检验试管II出口处排出的氢气的纯度,当排出的H2纯净时,再夹紧止水夹
【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Fe(OH)2的制备,其核心就是除掉空气,发生Fe2++2OH-= Fe(OH)2↓。方案一事先将O2从水中除去,并在实验中避免Fe(OH)2的接触;方案二中,先使用H2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再关闭止水夹,利用压强增大,将FeSO4溶液有I中压入II中,并在H2的氛围中制备Fe(OH)2。
【详解】
方法一:
(1)制备Fe2+盐溶液时,往往都会加入少量铁屑,目的是防止Fe2+被氧化,其原理是2Fe3++Fe=3Fe2+;
(2)除去水中的O2,往往使用煮沸的方法;
(3)该操作是为了避免Fe(OH)2与空气接触;
方法二:
(1)I中的试剂为稀H2SO4和铁屑;
(2)II中的试剂为NaOH溶液;
(3)由于H2充满了整个装置,外界的空气不易进入装置中,避免了生成的Fe(OH)2与空气的接触,故选B;
(4)打开止水夹后,一段时间后要检验H2的纯度,只有H2纯净时,才能说明装置内的空气被排尽了,此时就可以关闭止水夹,等待压强增大,将溶液从I中压入II中。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回归基础练习17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实验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回归基础练习16 化学实验综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回归基础练习13 化学实验基础,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